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性之间的关系,在社会结构中是历史最为久远、影响最为普遍的一种社会关系。历史上人类一直在探索规范两性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合理原则。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入总结两性关系历史发展过程和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深刻阐明两性关系问题的重要性、两性的辩证统一性、两性的对立冲突及其根源、两性和解路径等基本问题。马克思恩格斯两性关系思想内涵极其丰富,实质包含妇女解放理论和爱情观、婚姻观、家庭观等内容,是对妇女解放和爱情、婚姻、家庭等两性关系问题的整体阐释,内在要求实现妇女解放、男女平等和两性和谐共生的辩证统一。全面深入地认识和掌握马克思恩格斯两性关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对促进妇女全面自由发展、解决两性之间的对立冲突、构建男女平等基础上和谐共生的两性关系和社会主义先进性别文化,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深入调查仫佬族聚居村落,在获得第一手田野调查资料的基础上,以社会性别作为研究视角,梳理出仫佬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经历了"入赘婚"、"嫁娶婚"、"两头走"的婚姻形式.同时探究不同婚姻形式下仫佬族妇女的社会性别角色、话语权等,展现当下仫佬族两性的性别建构,预测出两性和谐平等观念的植入以及去"性别化"的社会主义性别建构更能促进两性关系的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现代媒介在性别知识、性别影像的建构与传播中存在着将男女两性形象刻板化的倾向,影响了健康合理的现代性别形象、性别关系的建构。赵宝刚的"话题电视剧"对现代社会两性形象、两性关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僵化的性别刻板印象,打破了传统二元对立的性别结构与性别秩序,试图建立多元并存、平等和谐、互为主体的现代性别关系与性别秩序。  相似文献   

4.
由于传统父权文化的根深蒂固及经济体制转型期的社会背景,社会中仍存在大量男女不平等的现象,由此引发的性别歧视、性别矛盾悖逆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严重阻碍和谐社会的建设。在分析我国两性关系不和谐的表现及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指出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实现性别平等,促进两性和谐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追求男女平等应在承认男女两性差异的基础上赋予他们同等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同时提出了实现两性平等的三点建议:以平等、和谐的先进性别文化代替传统性别文化;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完善消除性别歧视的相关政策:女性应提高自身素质,主动赢得家庭和社会的尊重。  相似文献   

5.
道家、道教的性别观是一种强调两性和谐的性别观。在两性地位问题上,道家、道教认为男女同“道”,其社会地位应该是等同的。在看待两性之间的差异问题上,道家、道教强调“阴阳并重”,对男女两性的性别价值同时加以肯定。在两性关系问题上,道家、道教追求“阴阳和合”的境界,亦即男女两性和谐共生、构成有机统一体。  相似文献   

6.
性别文化与两性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作为两性关系之一,夫妻关系既受已有性别文化的影响,又受当时社会新情况的影响。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夫妻关系由不平等迈向平等。受传统性别文化影响和社会文化发展带来的冲击,现代社会同时并存着平等的夫妻关系与不平等的夫妻关系。先进的、平等的性别文化有助于促进夫妻平等;同时,夫妻平等也有助于构建先进性别文化,最终有助于实现两性平等。  相似文献   

7.
刘思谦的《女人的船和岸》,对两性关系做了很好的阐述。她认为“女人的岸是男人。同时,男人的岸也是女人。男女之间互为船也互为岸”。这过程虽然很难,但社会发展要求女性独立,要求两性在自然差异的基础上相互合作,性别互补、两性融合将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女性主义从社会性别角度提出女性的不利地位是社会化的结果,要想实现平等互惠、和谐双赢的两性关系,必须彻底走出将男女两性对立起来的二元制思维桎梏,重新构建一种新型的适合当代社会性别分工体系。  相似文献   

9.
两性关系是最为普遍的社会关系,两性关系是否和谐影响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为了维持和谐的性别关系,两性之间必然进行社会互动,互动的方式有很多,而对于构建性别和谐来说,合作与竞争是最为重要的互动方式.  相似文献   

10.
"和谐"作为人类两性关系历史发展的主旋律,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基于不同的构建和谐性别关系的动力与平衡机制而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与特殊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构建和谐性别关系的动力机制是女性主体性的充分开掘,平衡机制是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贯彻落实.该机制不仅保障了社会主义和谐性别关系的独特历史优越性,同时也决定着社会主义的性别和谐能够不断地朝着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两性自由和谐"状态过渡.  相似文献   

11.
人类性别意识的演变及趋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性别意识是人类对男女两性在社会中的关系、地位、价值、权利、责任、使命的一种认识和评价,其核心是两性关系.文章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社会经济的变迁,分析论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性别意识,预测了未来社会中的性别意识——一种新型的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12.
当代英美影视文化中女性意识的崛起是一个很突出的特征.这一特征的发展促进了两性和谐.在厘清性别文化及其理论的基础上对此作分析论述可以将理论和实践深入结合考察现阶段性别文化发展的具体趋势.当代英美影视文化有代表意义作品中的性别价值观的新动向研究考察可以看出其中表达出的两性和谐趋势.探索科学性别文化框架的构建,可以为国内性别文化研究和健康的影视文化传播环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西方女性主义学术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性别这一女性主义学术的核心概念及其相关理论。该理论以透析男女两性差别的社会存在为主要内容,从解构男性中心主义传统知识体系入手,强调社会文化建构对性别的作用及其多样性、可变性,倡导多元的思维方式,关注女性/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力倡男女两性关系的改善与社会的公正。性别理论的知识批判与重建精神及其实践性,反映了这一新兴的、跨学科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所具有的开放性格和学术生命力。  相似文献   

14.
用社会性别意识审视中国的女性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透视了我国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教育中存在的性别不平等问题,分析了教育领域性别不公平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只有克服传统社会性别观念的障碍、认清教育中社会性别意识的现状与问题、树立正确的社会性别观念,才能促进社会性别平等、实现两性和谐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张波 《南都学坛》2014,(2):60-62
李玉的电影作品体现了对女性生存状态及命运的持续关注,又凸显了在交流沟通中重建两性美好关系的渴望。从早期电影中对两性冲突与女性反抗姿态的充分展示,到依托宗教精神抚慰而实现的两性和谐,其电影叙事层面不遗余力地剖解了现代社会中女性的焦虑与渴望。一方面,女性视角成为主要的切入向度,女性被勾勒为兼具痛苦与坚韧品质的群体。另一方面,对两性关系的反思涵容了对男权社会、身体欲望甚至女性自身的诘问,由此又体现出在情感伦理层面的自我拯救。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男女两性和谐.实现两性和谐,需要将社会性别主流化.目前一些法律规范中存在"性别盲点".社会性别是一种视角,通过立法中构建社会性别影响评价制度,对即将通过的法律进行性别影响评价,防止制定出具有直接歧视和间接歧视两性的法律,是实现社会性别主流化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提高公众社会性别意识,实现男女两性的真正平等与公正.  相似文献   

17.
男女平等观念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但它是中国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因而在现实中出现实际上的不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男女之间应在平等基础上逐渐走向两性和谐.其基本途径是更新观念并将性别意识纳入国家决策,政府通过相应的法律和制度来推动两性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男女平等是我国宪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几十年来,我国妇女经济、政治及家庭地位显著提高,但男女不平等的现象仍然广泛存在。男女平等既是人权的保障,也是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需要。社会性别是随着妇女运动的开展及女性主义研究的深入而出现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表明女性的社会地位和角色是社会文化建构的结果。社会性别理论为人类对两性关系及其差异的认识开拓了新的视野,同时也为我们研究两性平等问题提供了崭新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一、性别觉悟是人类两性平等的自觉意识所谓性别觉悟,是指对人类男女两性的地位、责任、利益和使命的认识。是关于人的性别意识和态度,其核心是两性关系。自从人类进入父权制社会后,性别觉悟则主要指对女性的社会地位、社会作用和社会价值的正确认识和态度,即男女平等观念。它关系着人类自身的解放,是社会进步的标尺。 (一)人类性别觉悟的演变和趋势男女之别,虽伴随人类出现而存在,但人类对自身两性关系的认识却经历着从模糊到清晰、从片面到全面、从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的漫长的发展过程。人类的性别意识发展史大致可分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20.
老子性别平等观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性别观是一种主张男女平等的观点,其平等的形上依据是"道"论.老子性别平等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老子通过对"道"的雌性比喻以及对女性品格的推崇,表达了他对女性的尊崇及对女性性别价值的肯定;另一方面,老子通过对雄性所具优势的肯定及其对阴阳等范畴关系的论述,表达了他对男性社会地位和性别价值的肯定.老子性别平等观的社会历史根源在于他试图以此纠偏父权文化的缺陷,消除社会的动乱,实现人间的和谐.在现代社会,老子性别平等观有利于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构建和谐的两性关系,实现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