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前,人们都在关注和探讨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这个问题,对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都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拟就道德与经济关系,道德与利益关系等问题,谈几点粗浅看法。 1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和要求的总和。道德是历史的产物,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因此,在任何社会中,道德都是扎根于经济关系之中,并直接为经济关系所体现出的利益关系服务。因此,在任何社会中,道德的性质、内容都是由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2.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社会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道德观念都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对于道德观念的转变,人们议论纷纷,褒贬不一.如何正确地评价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观念的转变,怎样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原则,以及如何加强道德建设,已成为道德建设方面当务之急的任务.一、正确看待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观念的变化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育与发展,使社会的道德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转变引起了举国上下的普遍关注,由此而展开的理论研讨亦持续了好几年.应当说,这些争论与反思,对于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道德建设,是一次有益的探索与  相似文献   

3.
道德是用来调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和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精神力量,它是特定社会经济基础的反映。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种精神力量同样起作用,只是由于生产力水平和基本国情的制约,使得它具有了初级性、多元性、民族性、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的特征。充分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的这些基本特征,对于我们从实际出发,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论道德及道德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是人类历史最早的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它同其他的社会意识形态一样,都有其起源、演变和发展的规律。一定的道德总是以自己的善恶标准去论证产生它的经济基础的合理性和正义性;并通过善恶评价造成社会舆论,去维护产生它的经济基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科学地探讨道德的起源和社会历史作用,正确地开展道德评价,对于加强我国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以较大的步伐向前迈进,由此在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引起了重大变化,尤其突出的是引起了人们思想道德的重大变化。因此,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干部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提高社会道德水平,营造良好社会风气的一个突破口,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本文着重谈谈干部道德建设的问题。 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干部道德建设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6.
道德是一定的社会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它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由一定的经济关系决定并为之服务。马克思指出:“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33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它作为一种社会经济关系和经济形式,一经产生,便会以其基本属性对人们道德产生深刻的影响。其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以追求价值为导向的属性,有利于人们开拓创新人格的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充分利用价值规律调节作用的商品经济。既然是经济,那么,经济主体(指有经济行为的人或集体,即商品生产者或商品经营者)在生产和经营商品时,就必须关心商品的价值,考虑商品是否符合社会需求,以实现商品的价值,因  相似文献   

7.
宗教道德与社会主义道德存在着本质区别.宗教道德是调整人与神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社会主义道德则是调整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属于世俗道德;宗教道德体现的是神道主义,社会主义道德则是一种人道主义;宗教道德通过神的力量发挥其社会作用,社会主义道德则通过社会舆论和人的良心发挥其社会作用.在理论上明确宗教道德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区别,将有益于青年人的社会主义道德信念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道德与制度结合的内在基础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 ,又是伦理经济。这就意味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要靠两大手段———一个是制度 ,一个是道德。当前 ,市场经济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秩序化程度较低 ,社会道德严重失范 ,现实迫切需要完善道德的约束机制 ,实现自律与他律、自觉与强制的高度结合。于是 ,道德与制度相结合的问题就产生了 ,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出的现实要求。首先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进行 ,在社会结构和社会现实发生深刻变化的同时 ,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传统的道德观受到冲击 ,一时间 ,一些活动领域呈…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人们的道德意识、思想观念必然会随着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而调整转换,应当提倡什么道德?普遍实行什么道德?一直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之一,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的《决议》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的性质和方向,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因此,考察和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伦理道德价值取向特别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价值取向及其特点,是世纪之交摆在我们面前不可回避的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  相似文献   

10.
意识形态与政治社会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何一种社会政治体系都有它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两重性特点和显著的积极与消极功能。意识形态功能的发挥过程实际上是人们接受意识形态的宣传、灌输并与之认同的过程 ,即意识形态的政治社会化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两个方面 :(1)被意识形态化的政治人的塑造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再生产过程 ,即社会和政治制度的延续过程 ;(2 )霸权理论的形成及其整合社会的过程 ,尤其是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对立、冲突和斗争的过程。社会主义国家要想在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就必须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 ,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加强对社会意识形态的传播和政治社会化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道德是人类确立自身和评价他人的重要工具。道德是由教育、传统和习惯形成的人们能够自愿遵守的行为准则.在人类历史上,道德始终作为一种巨大的力量调整着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然而,道德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社会经济制度的发展而变化的,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道德.那么.社会主义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道德呢?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谈一点看法.关心集体公私兼顾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上崭新的社会制度,它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在这种经济条件下,要求人们对公共事业极度关心,以个人…  相似文献   

12.
论新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对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确立科学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同时应坚持政治与经济、建设与批判、继承与创新、“德治”与“法治”相统一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行政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指我国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行政道德是共产主义道德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当前,提高对行政道德的基本要求及其重要性的认识,对于改善我国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率,有着重大的意义。一行政道德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行政管理成为由一批人专门从事的职业之后而逐步形成的。社会主义国家行政机关的管理活动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种社会分工,反映这种行政管理特点的职业道德,就叫做社会主义行政道德。在社会主义国家行政管理过程中,它调节着管理主体与客体以及管理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宋奇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市场经济机制的引进,没有改变我国政治、经济的根本制度。但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我国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以及整个社会生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一方面受惠于改革所带来的巨大社会进步;另一方面,也经受...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人们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发生了剧烈变化,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理论界对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问题也展开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 (一)市场经济对道德的影响 1.“二律背反”论 有些论者指出,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给道德带来消极影响,道德建设不可避免地要付出代价。因此,市场经济的发展与道德进步是“二律背反”的关系。他们的理由是:①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经济发展伴随着道德退步,其基本特征是经济的发展与人本身发展的尖锐对抗。市场经济是跨越社会制度的,因此资本主义社会中所出现的道德沦丧现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也会同样出现。②在向市场经济的转向中我们的现实社会中也确实产生了许多道德滑坡现象。主要表现在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卖淫嫖娼、见死不救、权力腐败等消极社会现象的滋生和蔓延上。上述丑恶现象与市场经济有着必然的联系。正是由于市场经济开启了个人对自我利益的关心这道闸门,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的洪流才不可遏止,上述现象便无从根绝。 2.道德爬坡论 持“道德爬坡论”的论者认为,市场经济的推进  相似文献   

16.
陶维梅 《学术交流》2007,(11):42-45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透视和谐文化的概念内涵、表现形式和形成机理,蕴涵着制度与诚信、理想与信仰、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伦理底蕴。建设和谐文化,道德建设所具有的社会意识形态性、特殊规范性和主体实践性为之提供了充分保证。鉴于此,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作用,将道德理想内化为公民的实践精神,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从而,使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的道德基础和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17.
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和上层建筑的现象,道德是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人们行为规则、规范的总和,或者说,是评价人们行为的标准。一般说来,对人的行动、行为起规定、制约作用的不只是道德,法律(以及其它意识形态在不同程度上)对人的行动、行为也发生很大作用。但道德有自己的特殊性。道德作用的方式不同于法律。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地规定,并且依据这种规定,由专门机构强制地执行。道德则是通过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传统、习惯、信念和社会舆论的力量约束、影响人们的行为,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集体之间的关系;道德的范围是宽泛的。凡是存在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地方,无例外地都有道德的作用。道德反映社  相似文献   

18.
继承优良传统,树立新型社会主义义利观黄禄银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做出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突出强调了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在新时期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道德环境,为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和...  相似文献   

19.
霍秀媚 《探求》2022,(5):5-14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时候,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进行批判,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它指导着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十分重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时期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探索实践,推动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创新发展。在进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我们要在坚持“四个自信”的基础上,以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迈向新阶段,确保我国的文化安全,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正处在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重要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必然引起人们价值观念的变革,而这一变革又会对经济运动过程产生巨大的影响。在我国,受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和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所形成的价值观念,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极其不相适应的。在经济体制转轨的大潮冲击之下,人们的价值观念正在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 “重义轻利”向义利统一转变 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核心是“重义轻利”,把道德与经济利益看作是水火不相容的,认为发展经济、追求物质利益必然会引起道德的衰退,甚至会引起社会的混乱。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里,批“唯生产力论”,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又使道德过分政治化,其结果是“道德至上”与“政治挂帅”合为一体,居于至尊地位。道德建设脱离经济建设,并凌驾于经济建设之上。这种脱节与对立不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科技与政治的发展,更与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相违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就意味着要正确处理政治、道德与经济的关系,使道德重新坐落于现实的经济基础之上。价值观由“道德至上”向重视经济利益的转变,并不意味着以社会主义的道德退化为代价。市场经济的功利价值观所孕育出来的是追求创造社会财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