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电视新闻类节目的娱乐化成为新闻从业人员获取收视率的突破口。在娱乐化的浪潮下,电视新闻制作故事化、夸张性、煽动性越来越强,媒介公信力不断下降,社会效益被经济效益逐步取代。对此现象,新闻从业人员及学术界必须予以关注,寻求一条充分发挥电视新闻节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曹多胜 《江淮论坛》2010,(2):188-192
新闻娱乐化被视为最具消费主义时代特征的文化现象之一,在电视媒体中表现最为明显。电视新闻在经历了将娱乐元素有限植入和传统新闻“严肃性”娱乐式解构后,必将回归其本真状态,实现新闻的电视表达。电视新闻娱乐化倾向不仅影响和改变着公众对新闻事件的认知习惯,同时也对新闻本体价值的判断与选择带来了冲击。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新闻界,日益明显的新闻娱乐化趋向已形成一种潮流,大有左右新闻传媒之势.有人对此持反对意见,将新闻娱乐化视为洪水猛兽,认为新闻的娱乐化必将导致媒介的庸俗化.也有人完全赞同,将新闻娱乐化看做争取受众和市场的法宝.应该如何看待当前愈演愈烈的新闻娱乐化现象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深入地分析它的成因和利弊,从而正确地认识这一现象,处理好新闻与娱乐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新闻娱乐化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当我们深入去探究新闻娱乐化这样一个"过时"的话题时,依然能够发现有许多值得斟酌与澄清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新闻娱乐化现象产生背景、合理成分进行简单梳理,重点对新闻娱乐化现象的负面影响进行分析,突出新闻娱乐化在新闻本性的迷失、媒体的社会责任的削弱、媒体的公信力的丧失等方面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新闻娱乐化是市场经济特定发展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符合新闻传播规律的自然现象.都市报的新闻娱乐化是以灵活多样的形式、趣味性丰富的内容、强烈的视觉冲击以及富有刺激感的娱乐效应,为受众提供轻松、愉悦的阅读氛围并满足其多元的文化需求.然而,对都市报娱乐功能的过分强化,会使新闻与娱乐之间的界限变得日益模糊,最终导致新闻与娱乐的错位.  相似文献   

6.
新闻娱乐化现象产生于19世纪30年代的美国,近20年来,新闻娱乐化在中国逐渐步入兴盛时期,尤其是在90年代以后达到了一个高峰,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理论界对此众说纷纭,有人举双手欢迎,也有人深表担忧。本文试从新闻娱乐化的综述评价与正面引导角度作一简略分析。  相似文献   

7.
这个命题似乎有些矛盾,既然叫娱乐新闻,为何又会有"去新闻化"之说?近年来,中国的娱乐新闻日益发达,从学术角度上来看,娱乐新闻肯定不同于严肃的硬新闻,甚至与一些新闻教材上通常提到的软新闻也有很大区别.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电视新闻节目的风格在节目形态上已经经历了由播新闻到说新闻的转变。江西卫视的《传奇故事》以讲故事说新闻的节目形态出现,节目中故事内容的独特性和主持人语言上的风趣幽默让广大受众眼前一亮。将说新闻这个节目形态变得更加生活化、亲切化。本文将以江西卫视社会新闻类节目《传奇故事》为例,探讨电视新闻节目在主持风格、语言表达、内容选题及节目出现原因和未来发展等方面节目特色,浅析当今电视新闻节目的风格变化。  相似文献   

9.
电视新闻叙事化逐渐成为当今电视业界的普遍发展趋向,从重在“告知”向重在“叙事”的转变,并不仅仅是电视新闻报道方式的变化,而是电视新闻从理念到实践的深刻裂变。这一发展趋向有着深层的社会动因,本文试从两个方面入手分析,一是传媒生态环境的剧烈变化,包括体制改革和新媒体的崛起;二是社会转型期受众特有的心理需求,表现为对娱乐和情感慰藉的显著追求。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电视民生新闻在中国电视新闻节目群中迅速崛起,在经历爆发式喷涌发展之后,由于对自身符号文本的文化意涵缺乏认知而面临进退维谷的尴尬处境。作为中国电视新闻话语转型的典型样本,电视民生新闻勃兴并非偶然,其构筑的符号语义场与当代社会文化视点下移趋向暗合。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电视节目类别划分为新闻类、教育类和电视文艺类,并指出将电视节目类别进行科学划分对电视频道专业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徐振祥 《云梦学刊》2014,(3):144-148
价值同轴对称原理是基于文化价值哲学思考的一个概念.电视娱乐节目的异化是当前我国电视娱乐节目价值困惑的一个具体体现.在当前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发展中,价值同轴对称原理在客观发挥着作用.价值同轴对称原理下我国当代电视娱乐节目的异化表象包括电视娱乐节目在价值选择上的同质发展倾向,电视娱乐节目文化价值选择偏差引发的低俗化问题以及电视娱乐节目对未成年人成长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电视民生新闻迅猛发展,在全国各地形成燎原之势,被称作"中国电视新闻的第三次革命"。但是,目前的电视民生新闻报到还存在着定位、站位和诉求等诸多误区。文章拟对电视民生新闻的部分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媒体在电视民生新闻中的价值观及合理定位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4.
我国电视娱乐节目中的低俗化现象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以电视娱乐节目的历时性发展为个案,分析说明国家、市场、社会等力量在电视娱乐节目的各发展阶段中是如何先后入场,这些力量又是如何演变和相互抗衡,并不断推进电视娱乐节目中的低俗现象发展,形成当今低俗化这一社会问题的。  相似文献   

15.
徐振祥  冉华  刘艳娥 《云梦学刊》2009,30(5):151-155
电视娱乐节目以其参与性、娱乐性、体验性、互动性等优势能够充分建构利益联盟和开发产业链接,形成节目的规模效益。电视娱乐经济的兴起是与注意力消费和乐趣消费导向为基础的。我国电视娱乐经济具有鲜明的特征.电视娱乐经济价值的实现是以资本创造力、注意力吸引、公众参与性和传受双方的共赢性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16.
在媒体发展日益多元化的时代,广播电视新闻依然占据新闻传播的主要渠道,新闻播音主体的角色定位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新闻主持人的角色定位与社会发展、媒体功能相适应,同时又要与节目定位相统一。通过总结新闻播报的播、说、评、演四种形式,简要分析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发展问题。通过论证,要求播音主体要清醒地摆放自我定位,认清"自我"角色,充分调动"话语意识",最终目的是让不同类型的新闻节目选择适合的播报形式,让不同类型的主持人驾驭适合自己的新闻栏目,提高新闻的传播水平。  相似文献   

17.
以报道加评论的形式播报新闻,是当下电视新闻播报呈现出的新态势,我们可以把它叫做电视新闻的评论化生存。电视新闻的评论化生存以媒介生态变局为背景,目前已经呈现出以凤凰卫视、央视新闻频道和城市电视台三方为代表的电视新闻传播格局,它既是电视对媒介生态变局的应对,也是新闻立台理念的回归。  相似文献   

18.
民生新闻人性化报道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效性、显著性、真实性、接近性和趣味性是新闻的五个主要特征。其中,接近性是指更贴近受众,趣味性是指新闻本身所具有的能够满足受众寻求愉悦之要求的基本性质,两者同受众有更为密切的关系。这使得新闻在某种意义上具有人性化特质。民生新闻作为内容涵盖广泛的一个新闻类型,更应强调其贴近社会及受众的一面,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其作为社会动态反应者所具备的独特功能,同时更多的人性化要素也能提高其在诸多新闻种类中的竞争地位。  相似文献   

19.
电视媒介灾害信息传播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灾害事件发生后,电视媒介及时传递灾害信息,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在灾害救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电视媒介灾害信息传播主要有电视新闻、电视评论、电视访谈、电视广告、电视服务类节目、电视晚会等六种形式。但传播过程中还存在灾时传播和平时传播失衡、过度报道和同质报道显现、煽情报道和作秀报道时有发生等问题。做好电视媒介灾害信息传播,要注重灾害报道和平时报道的结合,要完善电视媒介灾害报道应急预案,建立电视媒介灾害信息传播运行和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