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追寻人类本性的“类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众多的人性理论中,“类”的人性观点更接近人的根本。基于这个根本,人才能进行自由、自觉的活动,真正占有人的本质,成为自由、自觉的“类存在”。人类发展史以及人对自身本质的认识发展史,应该被理解为人的“类本性”与“类意识”发展的历史。人类发展的进程与趋势,要求我们反思和确证人的“类本性”,理解与把握“类意识”生成、发展的历史与逻辑。“类哲学”恰正是追寻人的“类本性”与“类意识”的思维尔式和哲学观点。这种哲学视角与境界,意味着当代中国哲学家对于人性问题的新看法。  相似文献   

2.
高慧斌 《理论界》2004,(5):70-71
本文从分析信仰的各种文化形式入手,论述了人类具有共同的信仰的可能性及必然性,阐明了实现"类信仰"是人类信仰追求的最高目标及实现"类信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一神教和多神教的文化内涵,分析了一神信仰和多神信仰对宗教文化和人类世俗文化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4.
张树平 《东岳论丛》2012,33(6):68-75
从文明进展的角度来说,“神”的发现是先民观念世界中的重大突破;从政治知识发展的角度来说,“神”观念的出场具有重要的政治知识意义.族群生活形态与“神灵世界”相互交织、相与为用,族群生活及其进展推进了“神”观念之发展及其成熟化.“神灵世界”的成熟化,从其知识后果来说,即意味着“神系政治知识”之逐步确立.“神系政治知识”展开为四个方面,即“想象的共同体”之建立、“神”与“人”之间的非对立形态、“神”与“人”之间确定而不均衡之联系、“神系”与“权力”观念的相互发明.“神系政治知识”的独特内涵与气质形态,深刻影响了中国早期政治知识的后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楚卜筮简中有八个冠以“司”字的神名,即司命、司祸、司录、司折、司祲、司差、司佗、司救。这些诸司神的职掌大多与人的生老病死有关,其得名与俗世的官职存在某种对应关系,是相当晚起的一组神灵,普遍存在于战国时期各地的民间信仰之中,应属于职能神的范畴。  相似文献   

6.
职业精神作为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内而外地影响着劳动者的职业劳动过程,是劳动者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物质财富的主体部分是由劳动创造的,而职业精神对物质财富的创造质量有决定性的影响。同时,职业精神也关乎个人事业的发展成败。德国和日本的经济成就启示了职业精神对国家经济进步的巨大作用。在致力于实现国富民强的"中国梦"的当代中国,有必要确立富有民族特色的符合现代工商业发展需要的职业精神。  相似文献   

7.
洪堡特从人类学与民族学的角度去探讨语言的本质问题,提出了语言世界观的语言学说。他认为,语言既能揭示未知真理,体现普遍的人类精神,又能揭示不同的世界观,反映不同的民族精神。因而,人类精神与民族精神构成了洪堡特语言学说的核心。洪堡特的语言世界观,反映了其对语言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深刻认识以及其对人、语言、客观世界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8.
奥斯威辛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亚伯拉罕信仰体系的崩溃,这对我们再次面对上帝时必须找到思考的切入口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关于“形神”关系的不同辩难 ,与关于“神灭”论同”神不灭”论的论争 ,是从汉代到魏晋南北朝思想界的一个焦点。从哲学基本问题的认识看 ,“神灭”论属于唯物主义的范畴 ,而“神不灭”论则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这是不容置疑的 ;而从美学的意义上看 ,这场论争则大大提高了当时的思辨水准 ,深化了人们对精神现象的超越性、丰富性和广延性的认识 ,并直接强化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文艺美学中的重“神”倾向。深入分析慧远、宗炳等人的“神不灭”论思想 ,可揭示出其与顾恺之、宗炳和刘勰等人在文艺领域里对“神”的重视与“神不灭”思想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0.
老郎神信仰的民间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考证,将老郎神信仰形成的时间,从传统认为的清代推前至明代中晚期,并认为老郎神信仰的生成,是一个将老郎祖师不断神格化的过程。同时,从民间的角度出发,以老郎庙的建立和老郎会的举办为考察基点,探讨了老郎神信仰行业化、世俗化的过程及其文化意蕴。事实上,老郎神信仰,集中表现为人神扭合与分离的民间图腾崇拜形态。  相似文献   

11.
洪波 《学术探索》2012,(7):133-135
降礼体现着一个民族或政权的文明程度。作为两征朝鲜的胜利者,皇太极决定了采用的降礼仪式。他把萨满信仰的"盟誓神判"同汉降礼文化结合起来,具有鲜明的降礼文化特征,即按萨满信仰的"盟誓神判"来作"兄弟之盟";用汉降礼对"小中华"朝鲜作"君臣之盟"。当然,也反映出满族礼文化的欠缺。  相似文献   

12.
代云 《理论界》2005,(2):30-31
国家主导信仰对一个国家极其重要.当今世界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信仰教育,而我国当前则面临着信仰缺失.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进行国家主导信仰的教育.  相似文献   

13.
爱情是人之所以成其为人的类的本性,而本性是永远也难以改变或消失的,除非地球毁灭和人类消亡。爱情在自我的运动与发展中不断地改变的只是自身存在的形式,其先于这种存在形式的实质永远不会磨灭,它绝非任何环境所能改变。性与爱将在更高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条件下达到新的和谐与统一,性爱的个性与情爱的社会性的交汇将在新时代展示出新的奥秘和风采。爱情在未来是美好的、丰富的、永恒的。爱仍在旅途,我们要为此而努力。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人类文明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文化多元的时代,文学也迎来了百花齐放的语境,拉美文学的爆炸、少数民族作家的崛起成为一个鲜明表征。吉狄马加与聂鲁达的诗歌创作成为"双子星座"。本文力图通过对两位作家在"人类意识"与"悲剧精神"层面的比较分析,探索其成为优秀诗人的奥秘之所在以及给文学发展所带来的启示和思考。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这个农业社会的国家里 ,人们对土地的崇拜是十分普遍的。但对这同一对象在不同的崇拜者眼里其意义和作用是不一样的。因此 ,对土地神的人格化也就在不同的时代、不同阶层表现不同。究其本质 ,人与土地的关系是导致其变化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6.
《天问》中的“九天”源本先秦神话传说,意指天帝与众神所居住的由九重天垣环绕的天庭。神话中的天庭以人间都城的形制为模板,通过想象的放大而虚构出来。神话对天庭的想象受到星象的启示,而星垣体系的构拟又仿效宫城的体制和布局。《楚辞》中的“九神”指的是太一、黄帝、太皥、炎帝、少昊、颛顼、云中君、大司命、少司命这九位司掌“九天”的星神。  相似文献   

17.
冼夫人精神包括四个方面:坚持统一,反对分裂的爱国精神;以民为本,保护百姓的仁爱精神;汉俚融合,民族团结的和谐精神;革旧布新,改造社会的创新精神。冼夫人精神中体现了天人合一、以人为本、中庸和谐、刚健有为等中国文化基本精神。具有中国文化价值确立功能。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古代由生殖崇拜逐渐转变为生育神崇拜的过程中,唐宋是一个重要的转变时期。生育神的信仰、来源和种类都要比前代丰富,具有多样性、普遍性、融合性、地域性等鲜明特点,同时对后世及周边地区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得我国民间生育神信仰愈来愈复杂,并呈现出与其他神明相融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从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中把握深圳文化精神,总体上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开放兼容、开拓进取、诚信竞争、团结奉献。深圳精神是深圳文化精神的集中概括和总结,对深圳及其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从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中把握深圳文化精神,总体上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开放兼容、开拓进取、诚信竞争、团结奉献.深圳精神是深圳文化精神的集中概括和总结,对深圳及其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