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在现代汉语中,数词一般要与量词组合再修饰名词,而"两+N"结构和"二+N"结构则是由数词"两"和"二"直接修饰名词或名词性语素的一种结构.就语义方面而言,当"N"为组织机构类名词时,"二+N"一般表示次序,"两+N"表示数目的多少.当"N"为表示亲属关系的名词时,在表示成对的亲属关系的集合名词前,只能用"两",不用"二";在与单称性的亲属称谓名词直接组合时,只能用"二",不用"两","二+N"表示次序.当"N"为名词性缩略语时,"二+N"表示次序,"两+N"表示计数.就语用方面而言,当"二+N"结构用来表示次序时,"二+N"结构常用来给事物命名,具有较浓的书面语色彩;当"二+N"结构用来计数时,它和"两+N"结构具有相类似的语用功能,即具有节律、简洁语言、复指等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2.
像"准妈妈"这类"准:+N"的语义模式是当代汉语中新出现的一种词汇现象.这种词汇模式表述的基本语义是"程度上还不完全是N,但可以当作N来看待".这种模式要求它的陈述对象处在"未N而必N"的语叉状态下,表达一种"对N的预期并先行在整个模式中提及N"的语义特点.凡是处在这种语义状态下并且具有这种语义特点的"N",都可以成为这种词汇模式的作用对象.此外,这种模式中的"N",必须具有由"非"到"是"发展变化的可行性和趋势,必须对于说话人、听话人或话题主体具有特别的意义,并且有"先行提及"的必要.研究这种模式的语义特点,总结其使用规律,对于正确理解和运用这种词汇模式,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连N1带N2"格式的语义类型有三种,分别为异类组合型,同类聚合型及离合型.其中,异类组合型表示"N1和N2两项都包括在一起",同类聚合型表示"列举两项以代表某个同类聚合内的全体",离合型表示"程度或强调".在"连N1带N2"的语义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认知模式也有三种,即单核组合式、双核聚合式和双核凝结式.  相似文献   

4.
邓巨 《理论界》2009,(10):153-155
电视语言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语类.研究电视语言,有助于提升语言普遍规律,促进新闻解读:电视语言堪称语言变化风向标,研究电视语言新现象,对预测语言趋势,制定语言规范并加强其前瞻性具有相当的参考意义.电视栏目名称是整个报道的主题与灵魂,具有典型性.本文注意到电视栏目名称的N1N2→N2N1创新现象,从创新的可能性、创新的需要、创新机制展开封闭式讨论,指出电视栏目名称N1N2→N2N1现象是媒体竞争的产物,符合语言的容忍度,并预见将来类似现象的出现.  相似文献   

5.
语式为文本由叙述方式的运用而构成的形态模式, "三言"的叙事法基本上是以一事为枢,串联多事,记人一生的"纪传体",故事多曲折而且完整,体现着中国古典小说的叙述传统;<十日谈>却没有承接西方叙事文学在史诗、戏剧、长篇小说形成的塑造性格的语式传统,大部分文本是只叙一事,不注重写人物的一生,叙述时间和故事发生时间都比较集中,篇幅不长.语言形式与语体变化的意义并不是只局限于语言学、文体学本身.它实际上更多地含带着意识形态、思维方式等观念方面的色彩.  相似文献   

6.
一、引注语(歇后语)的名称和性质对于汉语中"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这种语言形式,历来有许多不同的叫法.有的从结构上着眼,把它叫做藏词、隐语、譬解语、缩脚语;有的从修辞上着眼,把它叫做俏皮话、调皮话、谐谑语.至于各地的土名就更多了,如东北叫"俏皮嗑",四川叫"言子",山东有的地方叫"坎子",河南有的地方叫"窍儿",浙江有的地方叫"譬语",山西有的地方叫"洋话"等.但是,比较多的,还是叫做"歇后语".歇后,最早是一种诗体的名称.这种诗体在唐朝曾经风行一时,最有名的作家  相似文献   

7.
关于双重否定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双重否定,也称双重否定形式,又有人称为双重否定句式.此外,还有别的名称.它原是逻辑术语,后来在语法、修辞里也用开了.双重否定颇受语言学界的重视,许多语法著作立专节讨论它,不少修辞著作把它称为句式,归在"句式的选择"或"句式的调整"里讲.不过,语法、修辞说的双重否定,范围模糊不清,又同逻辑上的双重否定有些纠缠.大家对双重否定表示肯定这个问题又有不同的看法.关于双重否定表达的语气,各家看法也有分歧.本文想就语法、修辞上的双重否定的含义、语言形式、表达功能三个方面提出一些问题来讨论.  相似文献   

8.
一、关于汉语颜色词"白"的修辞原型讨论 1、古代关于颜色词"白"的修辞原型 <说文解字>"白,西方色也.阴用事.物色白".许慎说"白"是表物的颜色,在阴阳五行中代表西方[1],并没有谈到"白"的修辞原型是什么.许慎说道形体构造时,"从人合二",也就是"白"在形体上是入和二笔画的相拼加.<说文解字>没有说到并不代表没有.  相似文献   

9.
英语话语标记语之构式语法分析——以"I mean"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话语标记语"I mean"有多种语用功能意义.在构式语法的框架下,试图把 "I mean"作为一个构式来研究,分析其形式、意义、功能,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I mean"的形成是一个语法化的结果这样一个假设,是从第一人称的动补构式[verb+complement]语法化为话语标记语构式[discourse marker].构式语法可以成功解释语法化的诱因.这样的分析可促进运用构式语法对话语标记语的研究,同时也显示出构式语法的强大解释力.  相似文献   

10.
汉语的"都+V+的+N"结构是一个负载了语义、语用和语法特征的结构体.这一结构属于有标记结构,不能进入从句平面.该结构特定语义、语用和语法特征,对其中的动作事件"V+N"产生了规定和限制,该动作事件如果是非完结性事件或特定性的相对小事件,则更容易构成合法的结构.  相似文献   

11.
"N"已日渐成为当今的流行词语,甚至可作为汉语句子的构成成分进入句子构建过程,具有多种用法和很强的涵盖力。在功能上与汉语的程度副词"很"有着密切的联系,有一定的接受基础。  相似文献   

12.
女真一词的译音规则与宋元史籍中其他词语的译音规则不符。本文指出这是因为女真的译音来自唐代盛行的汉语西北方言,而宋元史籍中其他词语的译音来自宋以后的中原方言。  相似文献   

13.
段益民  陈铁义 《云梦学刊》2000,21(2):84-86,,104,
本文研究聚合于体态语义场的“V了VN”结构,试图证明:1语法格式的综合体在时态、动态、语气等方面非周延性、非对称性等兼具相关格式的某些特点。2中心动词对相关成分的影响可以集聚在同异和有无两方面。如:主语(数量):同/异;状语(工具):有/无;定语(类属):有/无。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N1 在 处所 V N2"句式出发,讨论介词短语"在 处所"与N1,N2,以及单音节动词V之间的语义结构关系,在空间系统上把"在 处所"次范畴化为施事定点、受事起点、受事终点、受事原点;从认知语法中引进时间顺序原则,分析处所范畴与动词的强制性论元之间的时序关系.  相似文献   

15.
“数 量 名”是现代汉语的常用结构。当数词为“一”时,出现在“名量词”位置上的可以是一些“名词/动词/形容词”,构成“一 X N”结构。这三类词以不同方式、在不同程度上扩大了“名量词”语法位的职能:X不仅能发挥计量作用,还能描摹出N所代表的事物的形象和色彩。  相似文献   

16.
《建州纪程图记》所勾勒的女真人未育王化、桀骜不驯,是李朝社会总体想象与《图记》作者出使费阿拉的真实印象两相叠加的产物,具有既主观又客观,既理想又真实的双重特征。它使我们更多地了解了朝鲜人而不是女真人,作者在《图记》里所流露的除了有意无意的蔑视和贬损以外,全部都是对李朝未来的担心和忧虑。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包含介词短语的"用N"和"在……上/里"句的转换的考察,认识到有些名词本身就有兼为工具格和处所格的潜质,并探求到两句式的转换要受到名词的维度、工具名词自动性的强弱等条件的限制,最后得出了两句式在转换时的大致对应形式.  相似文献   

18.
陈炎 《河北学刊》2004,24(5):5-10
在现代西方的政治语境下,左、右派别体现了人们对"自由"与"平等"、"博爱"之间不尽相同的价值取向.尽管它们分别代表了不同阶层或集团的利益,但各有其存在的理由和根据,其相互之间的制衡是公开的、平等的、程序化的.在此情况下,舆论上的彼此对立常常会导致行为上的互相妥协.在当代中国的政治语境下,由于历史的原因,使得左、右派别往往被赋予正、反不同的价值判断,因而其存在的理由是不平等的,其相互之间的制衡是非程序化的.在这种情况下,舆论上的表面一致并不能取代现实中的矛盾.因此,对激进与保守、左派与右派进行深入地反思,进而在二者之间建立起一种平等、理性、和平的制约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杨桂森 《江汉论坛》2004,1(6):48-50
本文以"应当"隐含着"能"与"不能"的价值旨趣为路径,认为"能"一方面是道德之外的有为,另一方面是道德之内的准许.前者是道德主体的能力所为,后者是道德原则的划界.由此认为,"应当"包含着已然与未然的张力,实现主体应尽之责与其能力、善与可欲之善有机结合,预示着伦理原则对人的引导和激励,并担当教化、教言的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