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顾客选择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决策的最终核心是品牌价值与品牌认知的问题。从消费者角度看,认知度高的品牌更容易被消费者选中,特别是在同质化的大众消费品市场,顾客会倾向于根据品牌的熟悉程度来决定购买行为。文章从品牌认知背景出发,分析驱动消费者选择的决策因素,构建一种新水平上的顾客选择决策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为企业品牌建设提供管理借鉴。  相似文献   

2.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产品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各种跟风模仿也愈演愈烈,企业要想在这种竞争环境中不被超越以至淘汰,唯一的出路就是打造坚挺的品牌,建立强势的品牌资产。正如WPP集团公司的斯蒂芬·金所言:“产品可以被竞争同行复制,而品牌确实独一无二的;产品可能会很快地过时,而成功的品牌确实永恒的。”著名的广告研究专家拉里·赖特也曾说过:“营销之战将是一场品牌之战,是一场关于强势品牌的竞争公司和投资者都会将品牌当作公司最重要的资产。这是一个重要的认识问题……占领市场的唯一途径就是建立拥有市场强势的品牌。”在弱肉强食,竞争激烈的市场生态环境中,占据较高的生态位,获得长足发展的底气与资本,是每个企业梦寐以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从产品力、销售力两方面综合分析品牌市场地位自从市场营销进入品牌营销阶段,如何赢得并留住消费者尤其是忠诚的消费者一直是商家成功与否的一项重要任务,原因也很简单:赢得一个新消费者所需的费用远远高于维持一个现有消费者所需的费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企业营销与品牌管理实践中,构建品牌依恋是企业塑造忠诚客户的重要使命,其关键在于使企业的品牌人格与消费者个性相匹配。中国企业品牌化情景与品牌管理实践的实证研究发现:形成品牌依恋的消费者个性与品牌人格匹配度是非常复杂的,受到消费者参与、消费者个体差异及消费者个性匹配度(现实个性匹配度与理想个性匹配度)类型的影响。统计检验表明:现实个性匹配度对品牌依恋的影响效应显著强于理想个性匹配度,而且消费者参与、自尊感和消费者形象会强化现实个性匹配度对品牌依恋的正向效应,同时弱化消费者理想个性匹配度对品牌依恋的影响,从而具有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中国企业应该通过对消费者个性的研究与挖掘来建立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品牌依恋,并且应该注重品牌的人格培育及其与消费者现实个性的匹配。  相似文献   

5.
中国证监会主席周小川在2001年2月下旬举行的“中国发展论坛”中指出:“企业债券和股票一样,都是一个合理的资本市场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合理的资本市场结构要使股票、债券、金融衍生品保持良好的比例关系。虽然中国企业债券市场一度遭受挫折,但今后仍将会有长足的进步,并有望成长为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产品。”随着管理层有关政策的推出,加入WTO以后市场运行规则与国际惯例接轨,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将选择债券融资方式。针对目前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政策建议。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基本评价 1.企业债券总体上发…  相似文献   

6.
“老字号”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通常是指:有多年成功的经营经历:有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和良好声誉的商号;有自己开发的、专属的、消费者认可的原创产品和服务;品牌创立于1956年以前的民族企业。  相似文献   

7.
2009年1月20日,中国“白酒金三角”启动仪式在四川省泸州市正式举行,“白酒金三角”作为一个区域品牌开始进入白酒市场。构建和完善产业集群,塑造白酒产业的区域品牌,处理好产业集群和区域品牌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8.
品牌全球化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在进行跨国生产经营活动,并占领世界市场的过程。宝洁、微软、IBM,Nokia,美国通用、耐克、麦当劳……这些如雷贯耳的跨国公司携他们的品牌在国际市场上叱咤风云,也给中国市场乃至整个社会带来了强烈冲击,众多外采品牌成为中国市场的宠儿甚至主角。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的股市上有一句流传广泛的名言:“横有多长,竖有多高”。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清楚的体会到股市中的时间和空间的辩证关系。这也正是我们讨论证券统计分析软件中,技术指标的时间和空间关系的缘由所在。 一、证券市场的时间性 众所周知,股票市场在时间上,有时间窗和周期论之说。20世纪著名投资家威廉姆·江恩将市场数十年来的走势作一统计,研究市场重要的顶部及底部出现的月份,投资者便可以知道市场的顶部及底部会常在哪一个月出现。江恩认为,将趋势所运行的时间与统计的月份作一比较,市场顶部及底部的时间便容易掌握…  相似文献   

10.
我国证券市场是一个新兴的资本市场,发展很快,从沪深证券交易所成立至1997年底,上市公司已由最初的几十家增加到745家,仅1997年新上市的公司就达200余家。总股本为1771亿元,市价总值达17529亿元,与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比值为23%。同时金融品种不断创新,股票、债券、基金三大交易系统各成一体又相互交融,正从初创的幼稚走向完善。但是,我国证券市场毕竟处于起步的阶段,尚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规范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投机气氛太浓,“在家”行为过盛。证券市场中的投机现象是很常见的,一般认为投机是通过对市场行情的推测…  相似文献   

11.
从经济学的视角看,区域品牌在区域产品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建立起一种信任。并且以区域信誉和沉没成本为产品质量提供担保,降低了消费者选择的不确定性,使消费者的知觉风险减小,感知价值增加。隐性契约的担保与资源比较优势、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的作用促使区域品牌形成。区域品牌的形成使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右移,使均衡市场交易量扩大,均衡市场价格提高。既扩大了生产者的利润,也增加了消费者的效用。  相似文献   

12.
岁末,各个行业惯于盘点。如果我们环视2010年度的中国汽车市场,就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自主品牌中级乘用车没有一个产品能实现平均单月销量过万,而自主品牌的紧凑型乘用车却势如破竹,这是为何呢?  相似文献   

13.
中国富裕消费者的数量在快速增长,有观点称:到2015年,中国将拥有全球第四大的富裕消费群体。这使他们成为所有奢侈品和高档品牌(包含汽车、房产、腕表等,以下统称为奢侈品)的目标群体,而这些高档品牌的生产商或经销商也纷纷针对这个群体制订自己的目标,想在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奢侈品市场更好地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4.
全球著名的麦肯锡咨询公司在2012年春季发布了《“会面”2020中国消费者》的市场研究报告。本文根据该报告.总结了中国新主流消费者群体的主要特征.并阐述了企业面对中国消费群体的变化趋势,该如何适应此种变化。本文旨在让企业管理人员注意中国市场主流消费群体发生的内在变化,新主流消费者群体正在成长之中,这一群体的蓬勃发展势必影响未来10年中国市场的消费趋势。企业应采取相应的行动来适应这一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周静 《统计与决策》2007,(22):139-140
本文以中国这个高度异质化的市场为背景,研究品牌命名策略与中国消费者的品牌偏好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对4个国际零售品牌在进入中国市场后的品牌命名模型分析,从消费者对产品属性、消费体验两个纬度尝试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品牌命名模型;研究发现,中国消费者相对于实用型品牌命名而言,对享乐型寓意的命名更为偏好,而对无意义的直译型品牌命名最不喜欢。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的市场经济日益繁荣昌盛,特别是2001年中国又加入了WTO,市场竞争将会更加激烈,此时各大商家为了追求高额利润,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推出了各种各样的营销策略和促销手段,其中“免费抽奖”“有奖酬宾”,对消费者而言,颇具诱惑力和吸引力。这确是商家让利销售呢?还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呢?请看某商家的具体操作程序: 第一步 首先把该公司的所有商品价格上扬30%,即原来卖100元的商品,现在买130元。 第二步 凡在该商场买100元商品者,可免费抽奖一次。 第三步 抽奖方式:箱中有20个球,10个红球…  相似文献   

17.
1、我国管理咨询业发展回顾我国管理咨询业崛起以至成为一个独立的知识产业,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1979年中国企业管理协会成立后,就着手引进日本的企业诊断咨询方式,培养了几千名企业诊断师,系统出版了企业诊断教材、案例等书籍。之后,各省、市、部分部委企业管理协会也陆续成立了咨询服务(中心)公司,无偿为企业服务。但我国管理咨询的商业化、产业化基本上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从某些“点子”公司开始的。当时,中国刚刚提出市场经济的概念,整个社会还处于一片迷茫之中:原来市场条块分割…  相似文献   

18.
从寻租理论看国有股减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学中“经济人”、“理性人”从某种角度上来讲说的是一个意思,说的是任何人都是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者。“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本文的讨论基于如下假设:人具有有限理性并具有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就是说只要有机会就会采取收益最大的行为,并且他并不能完全理性地预测到今后所有可能出现的状态和后果。在此基础上,本文要讨论的是:为什么国有企业的亏损会如此之大(据统计,我国国有企业有1/3明亏,1/3暗亏),以及国有股减持为何成为一种必然,减持多少才合理。诚然,原因是很多的,我这里讨论的是寻租的存在以…  相似文献   

19.
今日作为“世界加工厂”的中国,不仅需要“瞻前”,而且还要“顾后”:前面有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与技术鸿沟,后面则有印度、墨西哥与东欧等“成本追兵”。中国必须思变,摆脱困局,由“中国制造”上升到“中国智造”,从“世界加工厂”转变为“世界创造基地”。  相似文献   

20.
就在有着“天下第一会”美誉的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第21次在蓉举行之时,在千里之外的北京,中国会展经济2009年度颁奖典礼上又传来了令人振奋的好消息一凭借着近年来尤其是汶川大地震后。在会展业发展方面逆势上行,明显加速,取得的长足进步,成都从众多兄弟城市中脱颖而出,成为被授予“中国会展名城”称号的唯一城市。从上个月成都成为亚洲首个世界“美食之都”,到现在荣膺“中国会展名城”,无疑.围绕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以“扩大开放年”为契机.成都在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大城市品牌营销方面可谓取得了“开门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