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1)
苏轼的密州词,是苏词创作的重要发展阶段,以往很少对它进行专门论述。本文分析了苏轼密州词的特色:扩大词的题材,开拓新的词境;内容丰富,涵蕴深刻;“自是一家”的风格与以诗为词的探索。同时,又探索了这些特色的成因;有明确的理论导向;有深厚的生活基础;忘情寡欲,淡薄利禄。密州大地给苏轼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使他取得了让后人难以为继的光辉业绩。 相似文献
2.
高扬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
在中国词学史上,由张南湖提出的“豪放派”“婉约派”两概念曾经作为一种词学艺术风格的对立性范畴被广泛地确认和运用,并成为历代词人归类的根本依据。但这一对概念相对于词人丰富复杂的心灵世界和难以规约的风格多样性而言,往往显得过于狭隘和简单。本文基于这一立场,对传统词论中的二分法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3.
徐培均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2(4):45-148
一般认为,辛弃疾《稼轩词》属豪放派,李清照《漱玉词》属婉约派。今读二人之词,颇觉有异有同,试记述之。一、“妮子态”在文学史上,有些评论家常从性别的角度论诗词,如宋敖陶孙说:“秦少游如时女步春,终伤婉弱。”①说明妩媚柔婉的作品,好似风姿绰约、袅袅婷婷的女郎。作为音乐 相似文献
4.
密州词在苏轼词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创立了苏词乃至整个宋词的豪放之风。在全部19首词中,14首以豪放为主要倾向,其中有以豪放表现婉约、以婉约反衬豪放,又有纯粹显示豪放格调的传世佳作。密州词在题材、境界、结构、语言上都有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5.
6.
论苏轼密州时期的词作古今,宋培宪现存苏轼词作三百余首,以他被贬黄州为界,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早期在密州的作品,于苏词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关键作用,标志着走向别开生面、自成一家的新阶段。熙宁七年(1074),苏轼由杭州通判调任密州知州,至熙宁... 相似文献
7.
杨胜宽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
苏轼与秦观词的异同,相异在心性、感受、境界,相同在词之雅化、情辞相称、道技并进。二人之异,是秦观走独立创新道路的结果;二人之同,表明两人在艺术创造根本规律上的深深契合。因此,所异正是为了追求根本上的所同。秦观词的创作道路,真正体现了苏轼的艺术创造精神,这是苏轼对秦观推赏备至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8.
张叔宁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5(4):26-30
天才词人苏轼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对词风进行了全面的革新,为当时绮丽的词坛吹进了一股清新的空气。然而,在当时和稍后却未能得到普遍的认同。苏轼之后的北宋词坛主要活跃着两类创作主体,一是以贺铸为典范的都会 名士,一是以周邦彦为代表的大晟府人。他们并没有继承苏轼的革新精神,而是沿袭原有的道路,使词的创作重新陷入艳科的泥沼中去。 相似文献
9.
董媛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5):17-19
苏轼之前的词人,创作主体的独立意识表现得不够鲜明强烈.后来苏轼词风有了新变,突现出主体意识的丰厚和高迈.苏词中抒情主人公开始向作者自我转化,并对创作主体的内心矛盾冲突予以极大关注.苏词还以激昂的社会责任感,超达的哲人之思,表现出超乎寻常的高远格调.苏词主体意识的强化打破了旧的抒情程式和创作心理定势,拓宽了词境,给词坛带来生机和豪迈气象,对后世词人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因为乌台诗案而被贬黄州的苏轼,经历了他人生中尤为重大的转折,他对过往的人生进行了深入了思考,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心灵得以提升,他的文学才情得以最大限度地展示。在他的词中,主体意识表现得更为强烈。本文主要从主体意识的寻觅、主体意识的坚持和主体意识的升华三个方面来分析苏轼黄州词主体意识的强烈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11.
李哲理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4(1):33-36
宋代是词的时代,继柳永创慢词之后,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等笔力雄健,气势磅礴,开创豪放词风,黄庭坚踵武其后,形成了豪放清雄的格调。他们开启了辛弃疾、张元干、张孝祥、陈亮的词思,百川汇河,豪放派遂蔚为大国。 相似文献
12.
宋词群星璀璨,在我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宋代"豪放"词的出现,是词坛的一大转折。而苏轼无疑是"豪放"派的创始人。他一扫晚唐、五代以来萎靡不振的词风,突破了词为"艳体"的传统观念,扩大了词的领域,开创了词的豪迈奔放的风格,使词沿着一条比较健康的道路发展。苏轼的"豪放"词,以博极雄大的才华,开阔坦荡的襟怀以及意气风发的生命活力,取代了传统"婉约"词的统治地位,极大地征服了读者。 相似文献
13.
汪大白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9(5):89-93
宋代思乡归隐词处于特定的时代背景、带着特定的文化精神产生并发展起来,因而作品充分地展示出矛盾的心灵世界,曲折地映射出复杂的社会现实。同时,出于开掘心灵世界的特殊需要,宋代思乡归隐词又有自己特别倚重、特别擅长的艺术形式与表现手法,并且赖之形成了它独特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14.
李亮伟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21(2):37-43
苏轼山水词的数量,超过了他之前的宋代山水词的总和。他的山水词词体形式主要是令词,也有中长调,皆运用自如,推进了潘阆、柳永等人之后词写山水景物的发展,使词咏山水情怀、刻画山水景物的功能大范围启动,并发挥得淋漓尽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苏轼山水词以旷逸为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5.
高文翔 《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06,(2)
苏轼的词创作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长期以来,多数论者都把苏词研究的重点放在苏词创作的成熟期,这自然无可非议。本文提出苏轼初期词的概念,意在延伸苏词研究的视野,以使人们更为客观准确地把握苏词创作的全貌。 相似文献
16.
钱锡生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8(4):64-68
吟诵作为一种表达性较强的说话方式,它将口头传播、文本记忆、艺术表演等因素结合在一起,使人在具体的、动态的环境中强化对唐宋词作品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相似文献
17.
金丙燕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3):69-71
黄庭坚是北宋著名文人,他创立了江西诗派,影响所及非一代也。黄庭坚还是一位词学大家,他的诗学理论在他的词中,尤其是在其后期词作中有很强的渗透。他的词作显示出典型的诗化倾向。 相似文献
18.
南宋文人穿越千古时空的界限,将人世沧桑、兴衰成败之感,谱成或悲凉慷慨、或缠绵凄清的怀古词篇。时代背景的不同,咏怀古迹的差异,词人主体的不一,形成同中有异的抒情格调,汇成南宋浩荡激越的怀古情愫。南宋文人诉诸怀古词作的书写,在突出浓厚的主体价值的同时,还渗透着强烈的文人情愫,既有拯救家国的儒家精神,又有隐逸江湖的道家情怀。 相似文献
19.
曹晖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3):50-53
宋代歌妓不仅以演唱的方式作为宋词主要的传播者,对宋词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也直接地进行词的创作。虽然宋代歌妓词人的作品数量有限,文学成就不高,但却展示了宋代歌妓的精神世界,从侧面反映了当时宋代的社会文化。从宋代乐妓制度入手,可以分析出宋代歌妓词的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20.
李雯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9(4):32-37
苏轼的音乐词提到的乐器种类繁多,场面描写生动传神,包含着较为丰富的文学与文化信息.词人善于捕捉各种乐器的音乐特点、演奏者的情感内涵,描写乐器或演奏者之美,刻画听歌赏乐之境,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尽现个人的性情怀抱和人格个性,开拓了词境.苏轼在音乐词中使用通感等多种手法描写音乐,并将诗的用典方法移植到词中,丰富了词的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