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苏维埃选举制度从历史中可以追溯到马克思对巴黎公社选举的论述和苏维埃俄国的选举制度.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建立了"中国版"的巴黎公社,实施了"俄国式"的选举制度,呈现出多维历史特征.苏维埃选举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民主的早期实验,谱写了中国共产党追求人民当家作主的核心价值,具有重要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2.
选举制与公选制是我国干部选拔制度的两种重要方式。近年来 ,主要由于对党管干部原则的适应性不同 ,党政干部竞争性选举改革进展较为缓慢 ,而形式多样的公选制创新有很大发展。在现行政治体制下 ,选举制和公选制均有诸多的局限性 ,但相互之间也有很强的互补性。今后的党政干部选拔制度改革应将公选制与选举制对接 ,通过公选制产生初步候选人 ,在此基础上实行党政正职领导人选举产生 ,副职领导人和部门领导人由当选正职领导人提名通过的组合式选举 ,以实现党管干部、竞争性选举和团队精神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3.
选举制与公选制是我国干部选拔制度的两种重要方式。近年来,主要由于对党管干部原则的适应性不同,党政干部竞争性选举改革进展较为缓慢,而形式多样的公选制创新有很大发展。在现行政治体制下,选举制和公选制均有诸多的局限性,但相互之间也有很强的互补性。今后的党政干部选拔制度改革应将公选制与选举制对接,通过公选制产生初步候选人,在此基础上实行党政正职领导人选举产生,副职领导人和部门领导人由当选正职领导人提名通过的组合式选举,以实现党管干部、竞争性选举和团队精神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4.
列宁不仅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而且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监察机关,对于保证国家干部当好公仆起了很大作用。一监察机关,顾名思义是起监督作用的,列宁建立监察机关,正是为了对国家干部实行监督。列宁非常重视巴黎公社关于防止人民公仆变成主人的创举。他发挥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普选和监督思想,指出“官吏”职务不能由人民直接担任时,他们必须“受人民的特别监督,成为由人民选举,一经人民要求即可撤换的代表。”①并强调“对于  相似文献   

5.
当前党内选举实践中在候选人提名、党代表成分、选举程序等三个方面存在着问题。其存在问题的原因,既有对"党管干部"简单化理解、对党内民主理论缺乏系统梳理等理论方面的原因,又有多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体制中权力过分集中现象仍然存在的体制方面的原因。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有八个方面的着力点:制定《中国共产党选举工作条例》,正确认识党管干部和党委意图、竞争性选举、拉票现象等几个认识问题,完善与党内选举改革相配套的制度,提高党内选举的地位,完善党代表选举制度,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和党的全体委员会选举制度,加强对竞争性选举的监督,加强党内选举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加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理论研究,是改革现行干部人事制度,为四化建设服务的一个重要课题。社会主义国家的干部人事制度应当怎样建立呢?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总结巴黎公社经验时,研究了“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的问题,提出了把国家机关“一切职位交给由普选选出的人担任,而且规定选举者可以随时撤换被选举者”的主张。列宁在领导苏维埃政权的实践中,也十分注重国家机关建设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制度问题。在他的许多著作中,先后提出了精简  相似文献   

7.
人大代表的选举是建设我国权力机关的第一个关键环节,在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中占有突出地位。人大选举制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民主政权能否巩固,关系到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败。本文论述了我国人大选举制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尝试性地从美学角度为人大选举制度的改革提出了新的思路,旨在为人大选举工作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8.
秀峰里是天津市第一个进行党委班子"公推直选"的社区,该社区在2006年、2009年、2012年先后进行了三次选举改革试点。在"公推直选"模式上,秀峰里选择了比较具有体制内合法性、同时具有一定改革创新性的做法。这一做法启示我们,基层党组织选举改革,要用好用足制度内改革空间,要处理好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的关系,要把基层党组织选举改革与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结合起来,统筹谋划。  相似文献   

9.
1871年,法国无产阶级武装夺取政权、建立的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国家政权的伟大尝试。马克思说,巴黎公社这样的国家政权能保证无产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的解放。因为这种新的国家政府成员产生的方式、过程及其薪俸,都根本不同于过去一切旧国家政府的官吏。在政治上,组成政府的干部由选举产生并随时可以撤换;在经济上组成政府的干部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工人工资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1 巴黎公社的选举是与巴黎公社革命紧密相联系的。第二国际机会主义领袖考茨基在1918年写的《无产阶级专政》一书中曾谈到巴黎公社的产生问题。但他避而不提3月18日公社革命,只讲公社选举,说巴黎公社是由不剥夺资产阶级选举权的全民投票即用“民主方法”选举出来的。这就阉割了巴黎公社选举的前提,似乎公社只是全民投票的产物而与公社革命无关。事实上,没有3月18日革命就不可能有公社选举和无产阶级在选举中的胜利。  相似文献   

11.
选举制度是民主建设的基石,也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制度。我国当前正处于转型期,选举制度的内在缺陷以及社会外部环境所产生的问题使得选举制度的改革日趋急迫。针对中国选举制度的症状,笔者从"硬件"建设和"软件"完善两个层面提出了选举制度改革和创新的构想。  相似文献   

12.
章舜钦 《兰州学刊》2008,(5):64-66,3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如何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今后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选举是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领域。当前,我国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必须通过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人大选举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选举制度,以党内民主促进人民民主,推进政治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实施民主政治的主要形式是通过人民群众选举代表组成权力机关,选举政务官组成行政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来实现对国家的管事,因而人民代表选举制度,是国家整个民主选举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现阶段我国民主选举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也集中表现在人民代表的选举制度上。因此,在政治体制改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党内选举制度创新发展大致经历了制度恢复和改革方向确立阶段、制度框架创建阶段、党内选举基层实验活跃和制度突破阶段以及制度改革深化发展阶段等四个历史时期。党内选举制度在实践过程中陆续实现重大突破,取得了突出成就。党内选举制度的实践探索带给我们的深刻启示是:党内选举必须以确立选举权威为原则;必须以保障选举权利为基石;必须以促进组织活力为依归;必须以循序渐进推进为策略。  相似文献   

15.
四川人民出版社最近推出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制度研究》,是四川省社科院科学社会主义与政治学研究所承担的哲学社会科学“七五”期间国家重点研究课题的系列成果之一。该书由都淦主编,共23万字。 选举制度是民主政治的基石。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制度是我国全体劳动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基本途径,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制度,是我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历史沿革经历了合作化及人民公社、改革开放至税费改革前、税费改革后等三个历史阶段。从历史制度主义的角度看,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制度结构受到宏观制度环境、各政治变量序列结构影响,并与各政治行动相关主体形成博弈互动态势;同时,我国农村公共产品制度的历史变迁发生了路径依赖现象,在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中,出现新的制度断裂和历史否决点。我国农村公共产品制度要打破历史否决点,适应新的制度情景,从而实现制度的再变迁和再创新。  相似文献   

17.
实行干部能上能下,是我国干部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干部制度的改革拉开了序幕。如废除领导干部的职务终身制,实行干部离退休制度等。对实行干部能上能下的改革,一些单位和部门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也有一  相似文献   

18.
人大代表是由人民群众选举产生,代表人民直接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行为主体。鉴于我国当前基层人大代表与群众联系的不足,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的要求。近年来,泉州市人大在间接选举产生的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制度建设方面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通过转变代表观念、完善工作制度、改进工作方式和优化代表结构等途径较好地解决了基层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本质和核心是发展人民民主。而从逻辑上来分析:我国民主政治和人民民主发展的突破口是发展党内民主,党内民主发展的突破口是实行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的突破口是代表大会的选举,代表大会选举的突破口是实行党代会差额选举党委书记。因此,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最终突破口是实现党委书记差额选举产生,而且必须是由党的代表大会差额选举产生。  相似文献   

20.
巴黎公社作为社会主义新制度的先驱和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雏型,为二十世纪的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道路。它实行的民主政治,以民主的选举为前提,以民主参政议政为基础,以民主监督为保障,以民主决策为核心,集中体现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原则,其许多做法至今仍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然而,巴黎公社既有成功的经验,又有失败的教训。它在民主与集中、分权与集权问题上的失误,导致了公社事业的夭折,也给后人以历史的借鉴。今天,在社会主义改革的进程中,进一步认识和总结这方面的经验教训,将有助于我们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程序和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