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黔东南雷山县三村苗族习惯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雷山县是全国最集中的苗族聚居县之一,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当地较好地保留了苗族习惯法文化。从三个典型苗族村寨的田野调查资料看,其习惯法主要表现为榔规、禁忌和村规民约等形式,其中榔规、禁忌是传统习惯法的表现形式,由于国家现在实行村民自治制度,因此很多苗族习惯法又以村规民约的形式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2.
在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贵州苗族原始习惯法规范及20世纪90年代以后苗族各村订立的村规民约中,内容涉及苗族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关水利方面,规定有原沟取水、轮班用水、新开田地用水等规则及纠纷调解机制.有关火灾防范方面的习惯法规则方面,防火、救火及失火处理等方面的规范比较完备.  相似文献   

3.
张妤 《中国民族博览》2020,(2):75-76,139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对我国各地区民族文化传承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贵州台江县具有丰富的独具特色的苗族文化,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一带一路”大的战略背景下,本文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出发,结合台江县苗族文化传播概况,分析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台江苗族文化传播战略定位以及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4.
黔东南苗族婚姻习惯法及其社会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金全  郭亮 《民族研究》2005,1(5):69-77
苗族婚姻习惯法可分为实体习惯法和程序习惯法两大部分。前者包括有关婚姻缔结的规定,后者则主要涉及嫁娶的运作方式和婚姻纠纷的解决机制。本文通过对黔东南苗族婚姻制度的研究,讨论习惯法存在的价值合理性,并思考习惯法在与国家法的二元互动过程中的现代意义。本文还就法的本土资源与法制现代化的结合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充分汲取苗族独特的习惯法规则的基础上,黔东南苗族村寨已形成了以村民调解委员会调解主体为主导、且行之有效的民间调解机制。研究在实证剖析的基础上,认为现代的民间调解机制在逐渐与法律体制内的调解方式接轨过程中,既需要国家司法体制的重视,也仍需要充分挖掘民间调解资源。  相似文献   

6.
国恩 《民族论坛》2002,(9):9-11
<正>苗族是个古老的民族,几千年来,苗族人民创造出了独特而灿烂的民族文化。作为苗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苗族婚恋习俗,正揭开她神秘的面纱,闪现出璀灿夺目的光彩……初识,陌路相逢歌为媒苗族青年男女从相识到相爱,都离不开对歌这个环节。苗族青年大都能歌善舞,对歌是他们成长中必修的一堂课。青年男女长到十来岁时,就要向寨子里的老歌手们学习情歌,以便向异性表达爱恋之意。《永绥厅志·苗峒篇》记载:苗族男女青年谈恋爱时,“男女邀约于野,以歌传意,  相似文献   

7.
老屯村位于贵州省台江县施洞东北部,是苗族“姊妹节”的发源地,农历三月十五日,是一年一度的“姊妹节”盛会节期。老屯村及周围村寨的男女青年都会身着盛装前往老屯村河过集会,  相似文献   

8.
管祥麟 《民族论坛》2003,(11):23-24
不学织布绣花嫁都嫁不出去贵州台江县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部、清水江中游,是清代著名苗族农民起义领袖张秀眉的故乡。全县人口14万余人,苗族占了93,9%,素有“苗疆腹地”之称。苗绣,则是黔东南苗族的传统手工艺,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粗犷豪放的艺术风格,其精湛的工艺、绝美的图案造型,在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中占有重要位置。在县城街道的一角,坐着一位卖小杂货的老太太,她叫王安丽,今年83岁了,曾被文化部授予“民间艺木家”称号。老人戴着老花镜,在一块深蓝色粗布上飞针走线,我不忍心打断老人,蹲在一边看她刺龙绣凤。她发现了我,便操着一…  相似文献   

9.
苗族古歌作为苗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深刻、丰富的伦理思想。苗族古歌中的正义观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苗族正义观的本源:"要和皇帝分管地盘";苗族正义观的内容:"论理会维护正义和公正";苗族正义观的实质:"同一性正义"。苗族正义观对追求宗族村落内个体间的平等与宗族村落之间、民族之间的平等作用积极。  相似文献   

10.
苗族民间故事是苗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口头形式进行传播,具有悠久的历史.苗族民间故事不仅蕴含着苗族人民自古以来的审美理想,也是苗族人民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具有独特的地域特征,是我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重要瑰宝.基于此,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对苗族民间故事的地域性进行了研究与阐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A村苗寨苗族作为特困族群总体上遵循节俭主义的消费伦理,消费欲望与拥有的资源之间的张力较少,化解消费风险的途径是依赖政府,但年轻人群消费的竞争与攀比心理日益显现.A村苗寨苗族的消费文化受到物质短缺和国家福利供给及外部消费主义文化等多方影响.其对于精准扶贫的政策含义在于扶贫措施在保留一定现金支付的福利保障的基础上应着眼于为贫困人群通过资产建设与能力提升创造发展机会,同时这个过程中应考虑贫困族群成员的竞争心理给予应有的内部激励.  相似文献   

12.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对我国各地区民族文化传承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贵州台江县具有丰富的独具特色的苗族文化,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一带一路"大的战略背景下,本文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出发,结合台江县苗族文化传播概况,分析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台江苗族文化传播战略定位以及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3.
铃木正崇是继鸟居龙藏之后日本当代最重要的苗族研究学者.与日本老一代学者“文化寻根型”苗族研究不同,铃木正崇以苗族为本体,以田野调查为基础,对中国西南苗族进行了长达三十年的历时研究,不仅大范围、多点式地动态呈现了苗族社会文化的发展变迁,且为苗族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4.
苗族先民在影响后代知识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各种活动中,所形成零星的、未成系统的教育主张和教育认识,都是苗族先民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分析苗族原始时期经济社会条件,从被翻译并流传下来的口头文学作品、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中窥测苗族的原始意识,从而对苗族教育思想做出最初的描绘和总结,对现代苗族教育和传统文化传承,具有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贵州省台江县三个调查点的深入调查和大量有关档案资料的查阅 ,描述了台江县苗文教育传播发展历程的三个阶段 ,阐述了苗族群众对苗文的态度及苗文教育传播的效果 ,最后指出了苗文在试行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多元文化发展,求同存异促进民族大团结。由于种种因素,少数民族的文化却消亡得更快,尤其是像没有自己本民族文字的苗族。挽救苗族语言、苗族文化是迫在眉睫的事,苗族文化的保护、保存和发展要从教育抓起,而且要从学前教育抓起。本文旨在通过研究苗族歌曲融入幼儿园的现状,提出苗族歌曲融入幼儿园的策略。苗族歌曲融入幼儿园,对培养幼儿的民族情感,提升全民保护民族文化的意识,培养苗族文化的传承者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菁  姚岚 《民族论坛》2008,(11):52-52
本文以苗族为例,从苗族女性服饰的主要特征入手,对苗族服饰与其舞蹈的关系做出了剖析,并着重探讨了苗族女性服饰对其"肩"、"腰胯"、"踩踏"等舞蹈动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苗族古歌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遗产,是苗族族群记忆的一种形式,其中记录或表征了深厚的苗族历史和文化.自从苗族古歌受到人们的关注以来,虽然其热度日益暴涨,但大家对古歌的定义和所指依然模糊.本文拟对古歌的概念和内容做初步的梳理,以期对民族口传史诗有所认识.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加利福尼亚心理调查表》(CPI)对湘西自治州苗族高中生的人格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与汉族高中生相比,苗族高中生具有自身独特的人格特征,表现为低Sy、Sa、Em、Fx ,高Re、Sc、Gi、Cm、Wb、To 、Ac、Ai、Ie、V.1、V.2和V.3;(2)苗族男高中生在Do、Sy、Sa、In水平上显著低于女高中生,但苗族男、女高中生人格特征的共同性大于差异性。  相似文献   

20.
美国苗族英语文学创作自20世纪九十年代出现以来,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已从荒芜逐渐走向了繁荣,海外苗族人中出现了越来越多以英语写作并屡屡获得文学大奖的作家,涌现出了渐成规模的苗族英语文学作品。随着英语在美国苗族中的普及和重要性的不断提高,美国苗族英语文学经历了发生、发展和繁荣的阶段。本文将对美国苗族英语文学作品进行简要的文学文献学的梳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