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六十年代初,女作家黄宗英在文艺报上发表过一篇评论。其中有句道:“唉,‘称职’二字对别的岗位上的工作者来说应是赞词,对艺术工作者就是不无遗憾之意。”记得当时我阅读到此,曾珍爱地将它摘录在笔记本上,并在旁边批注道:“艺术劳动贵在创新。满足于‘称职’,不立志独创,终将缺乏生命力,是才能平平乃至贫乏的表现。创新这顶桂冠不能随意赠送于人,是对一个艺术工作者很高的奖赏。”二十多年过去了几乎已成了条件反射,每当我在欣赏、品评艺术品的时候,总是禁不住联想到女作家的  相似文献   

3.
4.
巴金《随想录》与国家意识形态的关系一直是《随想录》评价甚至巴金研究中争论的焦点。《随想录》是巴金思想走出文革阴影后,对建国后党所犯的“左”倾错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个人反思,它与新时期国家意识形态存在某种方向上的一致性,但更多却表现为思想表达的个人异质性。作为个体思考的文学表述,其中有些篇章在美学特征上确有瑕疵,但并非是十七年及文革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延续,其中的精粹之作达到了可以流传的艺术水准。  相似文献   

5.
一我是1954年考入北京师大中文系的。一入学,就听到高年级同学颇为自豪地介绍不少蜚声学界的教授在我系任教,而其中总要十分醒目地提到陆宗达先生。二年级开古汉语课,才有幸亲聆陆先生的教诲。陆先生的教学艺术堪称楷模。先生的讲课语言是经过多年教学实践锤炼的,...  相似文献   

6.
2018年4月15日,语言学大师韩礼德先生与世长辞,我们不仅失去了语言学的一代宗师,也失去了一位可亲可敬的前辈和师长.先生走了,但他的语言学思想已经融入了我们的血液,他对语言学的热爱和执着将永远地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相似文献   

7.
关于诗歌与诗人的断想二篇──艺术随想录之九全国权诗:意味·隐喻·象征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可成为引发诗人的灵感的火花,都可在诗人运用艺术手法时,作为其象征的丛林、隐喻的湖水和意蕴的海洋。为了艺术地表现其理念、意念、意向;思想、感情、情绪;印象、感觉、意象...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时兴的是“公费旅游”,即使没有资格专程享·用公费游山玩水,也可以借正常或不甚正常或不甚正常的出差机会一饱眼福。很有几个出版社正儿八经地泡制了“出差旅游指南”之类的出版物,而且好像销路也不错。 公费旅游,最大的“好处”,无疑是可以不掏或少掏自己的腰包;而最大的美中的不足,大约要算无法自由选择旅伴了。 随上司出游,一切都以上司的意志为转移,甚至头儿说了一声好,属下便要立马绞尽脑汁附和出诸多“好”的道理来,让人在一旁看了都累得慌。倘若被人家奉为上宾,又须处处道貌岸然,大河之上不能发一声吼,密林之中不敢来一须唱,何尝轻松?就是同僚共处,也难免有一二语文无味、面目呆板之人夹其间,减却了多少兴致。 选择旅伴,确实是比选择旅游景点更为重要的事情!  相似文献   

9.
文学大师巴金历经六十多年的文学创作生涯,不仅在小说创作方面有突出的成就,而且散文创作也有巨大贡献,特别是在他的晚年,以顽强的毅力,克服病体带来的困难,从一九七八年底开始到一九八六年止的八年时间,孜孜不倦地写出了五卷一百五十篇的《随想录》。这部书内容丰富,思想容量大,包罗万象,吐纳时代风云,既有对林彪、“四人帮”罪行的控诉,也有揭露时弊  相似文献   

10.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自去年11月以来,中华大地经历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向13亿中国人民发动进攻的,是来无影、去无踪的SARS病毒。它给我们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和精神震撼,不亚于美国的9.11事件。这决不是夸大其辞。  相似文献   

11.
巴金《随想录》揭示了作家在非常岁月里的心路历程,从中引发对知识分子立场问题的思考。巴金在"文革"前期陷入盲从、丧失自我立场,需从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传统中寻找根源。通过写作《随想录》,巴金努力挽救知识分子奴化形象,维护自我独立人格;《随想录》体现了作家进行自我剖析与自我忏悔的艰难性,在建立中国知识分子自我意识与独立人格的路途上,巴金以写作《随想录》迈出了勇敢的一步。  相似文献   

12.
重读巴金《随想录》的随想筱嘉春雨之夜.灯火阑珊。出于教学的需要.我从书架上取下巴金的《随想录》重新翻读。浙沥的雨水敲打着玻璃窗.巴金的书也象雨点敲击着我的心。尽管这部“大书”出自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之手.难免重复.时见唠叨,但全书从灵魂深处迸发出来的思...  相似文献   

13.
张道一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工艺美术理论家、民间艺术理论家、艺术教育家、艺术学学科建设的奠基人,对其理论成果的研究与探讨将有助于设计艺术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本文欲就他学术思想的特点及其特殊的贡献,予以浅议。  相似文献   

14.
唐君毅(1909——1978)是中国现代著名学者,当代新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著作对西方和东方哲学进行了综合并有所发展,建立了一个新的哲学体系,在海外享有盛誉,被称作是中国自朱熹、王阳明以来最杰出的哲学家.对于这样一位有世纪意义的哲坛巨子,国内哲学界却知之甚少,更缺乏必要的研究.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唐君毅的生平,分四个阶段对其一生撰写的主要著作一一作了概述,并略加评论。  相似文献   

15.
宋明儒在利用释、道之论阐发儒学基本道理的同时,在一些基本的原则上仍然自觉与佛家划清界限。唐君毅先生《宋明理学家自觉异于佛家之道》一文从为学之目的、生与灭、心性与天理、天道与圣道几方面对佛儒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必须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教生涯随想录刘勇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感到在很大部分教师和学生中有一种偏见,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当成教义,本文从方法论角度谈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重要性。一、正确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是现实的要求在我们这样一个以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17.
《随想录》是一部“力透纸背、情透纸背、热透纸背的‘讲真话的大书’,是一部代表当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散文作品,它的价值和影响,远远超出了作品本身和文学范畴”(《随想录》出版后记)。确实,读完《随想录》,我们会受到一种人格力量的感召。这种人格力量是巴金用自己的全部爱、憎乃至生命凝结而成的。它具体可描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执着性“自从我知道执笔以来,我就没有停止过对我的敌人的攻击,我的敌人是什么?一切旧的传统观念,一切阻止社会进步和人性发展的不合理的制度,一切摧残爱的努力,它们都是我最大的敌人。”(巴金:《写作生活的回顾》)这是巴金写作的目的,也是他一生执着追求的信念。这种执着性的内容表  相似文献   

18.
夏榆 《社区》2009,(8):11-11
巴金(1904~2005)的老朋友潘际垌被派到香港《大公报》编副刊,他托黄裳向巴金约稿,正好当时社会上对日本电影《望乡》议论纷纷,批评声一片,巴金恰恰看过这部电影,认为影片不错,就于1978年11-月30日晚上写了篇文章,这就是《随想录》中的第一篇《谈(望乡)》。后来巴金觉得有很多想法需要表达,就在《大公报》上开设一个专栏,一篇篇写下去,一共写了150篇。  相似文献   

19.
传统儒学特别关注的是人生境界的问题,宋儒慈湖先生承继这一大传统,十分注意使人超越个体坚壳的局限,从生理人提升为心理人;然后超越仅仅关注自我生存状态的个体人,转化为建立在“类”的存在方式上的社会人;最后,慈湖先生特别要求人们从仅仅追逐己利己誉的自私人,转变为视天下万物人我“无一物非我”的大公人。这构成了慈湖先生完整的人论。  相似文献   

20.
儒家思想之精华,一言以蔽之,即是“仁民爱物”,而以“民”为本。孙中山先生的学说,其理念与儒家思想相同,俱是以“仁”为中心,讲天人合一的协调关系,去解决人生之各种基本问题。孙中山先生在其所著《中国革命史》一文中,谓其谋中国革命,所持之主义来源有三,其一即为中国固有的传统思想。而中国固有的传统思想中实以“孔学”为中心,职是之故,孙中山先生的学说与儒家思想确有脉络可通之处,两者皆具同根之源,吾人试就二者加以比较研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