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评传的形式,论述了王安石在其推行新政需要人才指导下的教育改革思想,主要包括:改革科举考试制度,学校实行“三舍法”,创设专科学校,统一大学教学用书,重视感化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2.
林语堂是一位以英语为母语的东方学者型作家,也是一位构建中西合壁文化体系的教育家。他以西方教育为参照系来反观中国教育制度,认为中国教育可以一言以蔽之:“教育为考试,考试为升学”。学校教育存在三种流弊:一是课程科目繁多;二是喂鸭型教授法;三是考试方法不当(只看重记忆,不注重思维)。因此,他指出,改革学校教育要以“立人”为根本,旨在培养受教育者运用头脑的能力;学校要实行“学侣”制度,教师要有一技之长;考试方法要改进,采用口试或写论文;要诱导学生自由读书,兴味读书,帮助他们“寻找文学情人”;要重视“空气教育”,人人见贤思齐,如春风时雨之化泽,在不知不觉中增长活学问。这样人才自然辈出。  相似文献   

3.
(一 )  罗重及其基础教育改革思想与实践的历史地位  罗重因其“一生埋首乡村 ,很少出校门一步 ;他的教育思想论述和教育改革经验也主要发表在校刊———《陶龛旬报》上 ;他逝世后 ,陶龛学校又一度不复存在 ;加上其他种种历史原因 ,尽管他的教育思想和改革经验是一块宝地 ,却长期以来得不到应有的开发和利用。”①发光的不一定是金子 ,是金子总有一天会发光的。经过 1 0年的研究 ,拂去历史的尘埃 ,我认为 ,罗重及其基础教育改革思想与实践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应该占居重要的历史地位。一、罗重的教育思想及其教育改革实践是中…  相似文献   

4.
江隆基(1905年—1966年)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一生中撰写了许多教育论文,其中有不少关于教师的专门论述。这些论述,不但有助于对我国现代教育史的研究,而且对于今天认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以促进高等院校的教育改革也有着现实意义。一、办学校主要依靠教师江隆基认为,办学校主要依靠教师,是由学校教育的性质和作用所决定的。他说,学校教育不同于社会教育、生活教育和家庭教育,它是“教育的有组织的形态”,是  相似文献   

5.
一、教育制度根本性改革的起步 1988年2月18日在苏共中央召开的审议关于教育改革方案的会议上,通过了17日利加乔夫作的“关于实施初、中等学校及高等教育学校教育改革的进行情况与有关问题”的报告(以下称《报告》)。他概括地批评了苏联现行教育制度的改革,并提出新的改革方针。  相似文献   

6.
王安石是我国北宋一位富有爱国热情的改良主义政治家,也是一位很有卓见的教育改革者。他对当时的社会问题有很多改革的主张,四十九岁入参大政,做了宰相近十年,实行了他所主张的“变法”新政。他把教育作为推行新政的一种手段,为推行新政服务。王安石虽然不是一位教育实践家,但他从政治改革需要出发,对教育的目的和作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教育和近代教育有很大差别,“学而优则仕”,“学”与“政”的高度统一,虽适应中国古代传统“重农抑商”的农耕经济和乡土社会,但由于缺乏足够的自然科学内涵,加之后期科举考试制度设计渐趋程式化,对社会生产实践尤其是工商业和科技的发展贡献甚微.因此,在封建社会后期的明清,伴随着西学东渐与资本主义萌芽,中国产生了启蒙教育思想.在晚清,近代科技与教育甚至被统治者提高到上层建筑和社会制度改革的先锋地位.20世纪前后,政府开始自上而下的教育法律制度改革,引进西方教育法律制度,颁布学堂章程等一系列教育法律规范性文件,规范近代学校教育.通过教育法律法规以国家干预的形式推进中国教育的近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同志是一位举世公认的伟大改革家。“与任何一个其他主要国家急剧的社会变革相比,他推动中国进入改革的运动更加剧烈。”他不仅使中国这一世界上最古老和最庞大的国家恢复了独立,赢得了自主地位,并且对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做了一系列艰难有益的探索,为国际共运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而且以独特的中国方式影响和改变着世界格局。“毛主席”不仅早已成为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重视教育工作 ,最突出的是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中国进入改革之初 ,他就积极推动教育领域的改革和发展 ,在教育科技界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在具体教育内容上 ,“三个面向” ,培养“四有”新人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 ,也是我们要坚持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方针。一、坚持“三个面向” ,培养“四有”新人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和指针。坚持“三个面向”是邓小平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制定的根本指导方针。首先教育必须要面向现代化。面向现代化有两个基本要求 :其一 ,要求教育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相似文献   

10.
梭罗是十九世纪美国卓越的哲学家和作家,他的教育哲学思想对美国社会的民主与进步产生了极大影响。在学校管理中,他融人“做中学”思想,并率先采用“方案”教学;他倡导大众教育,即简化物质生活、丰富精神生活;梭罗崇尚思想独立,反对迷信权威。他的教育哲学思想对我国的教育改革有相当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高考作为我国教育的一项基本制度 ,是适应了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而产生的大学新生选拔制度。但是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 ,人们对高考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 ,种种迹象表明 ,2 1世纪一个挑战传统入学制度的问题推到了我国教育改革的前沿地位。应当指出 :大学入学制度的改革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关于“高考存废”这样一个事关全局的问题 ,存在着这样那样不同的认识和不同的观点。应该看到我国推行的“3+ X”高考办法 ,仍然集中在形式和内容方面的改革。要建立适应终身教育体系需要的大学入学制度 ,真正能使各级各类教育更好地沟通、衔…  相似文献   

12.
晚清教育制度改革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地位。它结束了旧式教育,开启了具有鲜明时代性且同工业文明相适应的近代教育先河。“创办学堂,变通科举”,“立停科举,推广学校”是其历程。对传统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的革命是其内涵。近代科技的传播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是其意义  相似文献   

13.
车向忱(1898-1971)是我国近现代史上一位著名的爱国主义战士,热心的教育实践家、改革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的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史、特别是东北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影响很大。因此,认真研究车向忱的教育思想,对于深入进行教育改革,迎接新世纪对教育的挑...  相似文献   

14.
张宗 《金陵瞭望》2011,(15):50-54
他,是中国第一位教育学博士,其博士论文《中国教育制度沿革史》被誉为“中国第一部具有通史性质的教育制度史”;他,筹建东南大学.出任东大首任校长.连续三届被推选为世界教育会副会长兼亚洲分会会长,是上个世纪20年代我国在国际教育、科学、文化舞台上的活跃人物;他,是把“美国大学模式”引进中国的先驱者,首开中国大学“男女同校”之先河。他,就是被誉为“东南大学之父”的教育大家——郭秉文。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代教育开始于1840年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随着封建学校教育体制的崩溃,中国许多教育志士投身于新的学校教育体制的构建活动中。康梁变法失败后,蔡元培也弃官投入了教育救国的思潮中,构筑起了中国资产阶级的教育体制,并对学校教育进行大胆的改造和创建,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先驱和集大成者。一、首次在近代新式学校内举起反封建的伟大旗帜,把教育与革命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近代教育救国思潮有了崭新的内容和形式。二、对北京大学的成功改革,推动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现代化。三、“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营建了中国历史上思想的第二次大繁荣,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摇蓝,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辟出一片沃土。在中国近代教育中,蔡元培首先在上海南洋公学拉开新式学校反封建的序幕,并始终把教育作为谋求国家富强的关键和一生的追求,他善于吸收借鉴外国教育的精华,从民族的实际出发营建新的学校教育体制,他对北京大学的成功改革,推动了中国近代学校教育的发展,称他是近代孔子,中国近代最伟大教育家都是最贴切的、真实的。  相似文献   

16.
日本近代学校教育制度在促进日本迅速吸收西方思想观念、科学技术和迎接严峻挑战方面起到了核心作用 ;二战后 ,日本新的教育制度对于日本的复兴也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但面对知识经济的勃兴 ,日本的教育制度受到了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 ,日本推行了第三次教育改革 :以尊重个性、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原则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考力、表现力 ,适应社会的国际化和信息化 ,并提出创造“终身学习化社会”的目标。这些改革措施 ,将对我国的教育改革起到启示和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民国奇才”于右任是孙中山先生的忠实信徒 ,他一生致力于民主主义革命的宣传和斗争活动 ,其间十分关注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提出了丰富而深刻的教育思想 ,开展了多姿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 ,形成了他以爱国主义为教育事业的主线、通过报纸进行社会教育、以诗歌为教育媒体实施诗教等一系列特征。这些都体现了于右任不仅是一位革命家、宣传家和书法家 ,而且还是一位教育家 ,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应有一定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8.
洋务运动与中国教育近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洋务运动的全面展开,变革中国的传统教育,学习和引入西方式教育已经成为当时中国有识之士的共识.新式学堂的创办、西学书籍的翻译、留学生的派遣、科举制度的改革,对中国传统教育制度产生了巨大冲击,并拉开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序幕.但由于洋务派人物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因此这些教育改革是不彻底的,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文天祥是一位民族英雄,也是一位总结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思想家。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文天祥“自强不息”的思想:一是他将自强不息的思想,建立在“法天不息”的唯物辩证法宇宙观基础上;二是他认为自强不息的思维方法,就是“务出新说”,不断推进理论思维的更新,适应客观发展的要求;三是他认为自强不息对人的品格要求,就是“浩然正气”的精神。文天祥将中华民族精神概括为“自强不息”的思想,以及他的执着追求,曾对近代中国反对列强的侵略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至今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托·亨·赫胥黎(Thomas Henzy Huxley,1825—1895)是英国著名的科学家和教育改革家。他以“科学界权威”的身份经常参与英国政府制定有关科学和教育的政策、法案等活动,对于推动初等学校、公学和文法学校、大学的改革起了积极作用。1870年议会通过英国第一个初等教育法案,赫胥黎作为皇家伦敦学位委员会成员参加了这个法案的起草工作,并且是“初等教育体制委员会”的负责人。这个法案为英国国民教育制度奠定了基础。赫胥黎参加了10个以上的学术团体(包括专业学会、科学家协会、科学家俱乐部和文学、艺术协会等)和科学技术知识促进会,从事广泛的学术活动和普及文化科学知识的活动,对促进科学、技术、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