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庆节 《中国社会科学》2023,(2):25-39+204-205
在人类历史上,知识载体的变化往往衍生出文化和文明的革命性变革。计算机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出现,标志着数字替代文字的新时代来临,而数码虚拟时空则成为人类历史文化的主要载体和社会生活交往的平台。在这个意义上,现今人类恐怕是最后一代“读书人”,也是第一代“数码人”。和文字时代相似,数字时代的哲学本质同样在其“强字之曰……”式的命名,而非“数数”式的计算或算计。“文字”与“数字”乃人类自身文明演化过程中不同的“命名”方式。澄清这些不同命名方式的混淆所产生的困扰,以及理解和探究这些方式的本质及界限,就成为数字新时代哲学批判和思维的根本任务。为求达成这个任务,人们需要回到哲学和科学的初衷和本色:“自知己无知”。  相似文献   

2.
马志强  刘歆立 《兰州学刊》2006,(8):52-53,63
“五四”是一个张扬激进主义的时代。它以思想启蒙为指归,但为什么它没有沿着欧洲式的启蒙道路走,相反却采取苏俄式的激进方式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本文在对近代中国的历史、作家的文学观以及现代文学史叙述作全面梳理的基础上,从沉浸在历史的具境中的角度真实地考察“五四”激进主义的发展轨迹和在历史上的是非得失。  相似文献   

3.
体认,即体察认识;体,指身体,认,指认识,识别,分辨。体认在中国古典哲学思想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熊十力就在《十力语要》中说:“中国哲学有一种特别精神,即其为学也,根本注重体认的方法。”①明代著名的心学家湛若水就提出了“随处体认天理”的方式。中国古典哲学有时也把“体认”简称为“体”,比如“体道”、“体无”,这里的“体”主要是“以身体之”的意思,这是古代哲学家十分推崇的一种认知方式,这种方式重视的是亲身体验,他们甚至认为“体认”的认知方式比读书学习的认知方式更加有效,“夫学之所益者浅,体之所安者深”(《世说新语·赏誉》)
  张岱年先生在分析了张载的《正蒙·大心》时指出,“体认”应该是一种直觉认识方法。熊十力在《新唯识论》中也说要认识和证实真实的存在,只有依靠“觉”,即直觉。熊十力先生的直觉论有一个批判西方哲学,尤其是实证主义哲学认识方法的前提。他的这个“觉”是一种既不依赖感觉经验也不依赖理性分析的独立的认识方式,他称之为“反观自照的直觉”。由此可见,体认作为一种认知方式,虽然以感觉为主,以区别于理性分析,但是并不等同于感性认识,而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结合;虽然以直观的方式为主,但是也有对抽象概念的识见。因此,它是一种认识方式,而不是感觉方式。这种识见不是西方式的以概念范畴为中心的分析判断式的认识方式,而是以个体经验为中心的直观洞见式的认识方式。  相似文献   

4.
技术与技术性生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这是一个技术的时代。技术的发明创造不单以几何级数增长着 ,而且愈来愈快速地得到普及应用 ,全方位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乃至生存方式。人类越来越把自己的命运托付给技术。这在当前表现为 :由技术所造成的问题 ,还要有更好的技术去处理。例如 ,“绿色技术”就由此而来。人们可以批判技术“至上”或“万能”论 ,但谁又能离开技术求得自身的发展 ?技术的作用 ,在今天看得格外清楚。一项技术一旦被发明出来 ,它就会以其“效率”、“舒适”等功能吸引人们去采用、去适应。拥有新技术或率先掌握新技术的人 ,是引导时代潮流的人 ,他们把事物中…  相似文献   

5.
终身教育思潮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终身教育是指人一生所受到的包括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在内的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和各种方式的总和。作为一种教育思潮,它涵括了“终身教育”、“学习化社会”及“终身学习”三个基础性概念及与其对应的理念与实践。本文在对终身教育思潮的思想进行分析与概括的基础上指出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中国的社会科学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方面。我认为,这主要是由于社会科学界本身,对于社会科学的研究不够深入。造成不深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言之,有如下几点:1、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所产生的不良影响.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主要是指儒家思想,它对于中国人所产生的影响之深、之广、之久远,是其它各家所无法比拟的。两千多年来,人们自觉不自觉地以此作为行为准则、作为清规戒律。这就是所说的文化积淀、民族心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功利主义。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似在强调读书学习的重要,而实质上,读书学习又是为了什么?“劳心者治人,劳力者冶于人”。这就体现了一种典型的功利法。读书是为了升官进爵,为  相似文献   

7.
恩格斯早就指出:“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82页),说明辩证的思维在人类的童年时代就已经产生了,只不过一开始它只是一种“自在之物”,并未为人们所反思、所研究罢了。人类思维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辩证思维的发展当然也不例外。它曾随着人们变自然界“自在之物”为“为我之物”、随着人们认识由“自在”到“自为”的发展过程而经历了一个由自发到自觉的过程。辩证逻辑作为一门研究辩证思维(或者说作为历史地存在和发展的一种思维方式——辩证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8.
“民族”一词,多年来使用上很不一致:或在习惯上泛指历史上各种人们的共同体,或就它的科学含义确称一定历史时代人们的共同体。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古代民族”说,斯大林提出了“近代民族”说,人们随其所是而各采斯说,发表了各种不同的主张。对于这两种学说以及各家的主张,我们应该怎样去理解?它们之间有什么连带关系?而在具体运用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又如何去与社会实际结合起来?民族究竟形成于什么时代?这篇短文,拟就这几个方面谈一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9.
闲话读书     
在中国传统观念里,人们对读书的功用早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甚至演变成“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极端说法,将读书推上了至高无上的境地。时代发展到今天,虽然已有一代文学大师提出“万般皆上品”的说法,但是从来也没有人敢于低估或者排斥读书的作用;即或在左倾猖獗、文化遭殃的“文化大革命”期间,人们仍是求知若渴,冲破钦定的拘囿,偷偷地找书读。读书的乐趣,读书的功用,只有真正的读书、爱书人才能深得其中三昧。应该说,倘若剔除封建性糟粕,我国古人关于读书功用方面的议论,还是有许多值得品味和借鉴的…  相似文献   

10.
曾几何时 ,“比较文学”成为显学 ,又曾几何时 ,人们对“比较文学”争议纷起。其实 ,不是“比较”本身有何问题 ,无论在什么时候 ,它始终都是一种有意义的重要研究方法。改变的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在“比较”研究有了一定深入之后 ,在学术的视野开阔了之后 ,人们不再满足于以前那种简单的“1+ 1=2”式或“拉郎配”式的比较方式 ,而是对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比较 ,必须是在真正具有可比性的前提下进行的深层次研究。比较的内涵不是体现在肤浅的外貌上 ,而是进入研究对象内部 ,对所比较的双方 (几方 )对象都有深入细致的了解 ,探悉到它们之间具…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与时代主题的新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已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全球化”问题也已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但是,就全球范围来讲,对其定义至今也没能形成共识。其实,这恰好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全球化”概念本身所涵纳的丰富内涵。“全球化”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是因为它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并且,这种影响的广度、深度及持续性,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还在不断强化。那么,在全球化大背景下,时代主题有什么变化?这些变化又体现在哪些方面?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上进心者,人们对个人进步、完善、发展的追求之心也.它是人的自强意识的集中表现,是人们追求健康向上的精神动力.由于时代、社会、阶级观点的制约,人们的上进心在内容上呈现出多样性。一曰“进学”,即在读书求学方面不断努力上进,这是人生一切追求的基础。“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莫道儒冠误,读书不负人”。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学而优  相似文献   

13.
论和谐性     
西方人多强调斗争性,因而有“斗争是万物之父”的格言。东方人或中国人则注重和谐性,自古以来就认为“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万物各得其和以生”。“生之与成,必得和之精”。……总之,认为和谐是万物之母。中国人如此看重和谐性,那么和谐的含意是什么?它的存在前提和基础怎样?和谐的功能或作用如何?它的对应范畴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14.
在我们所处的这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对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那么,信息究竟是什么?过去人们认为信息就是信号和消息,这个定义在信息不发展的时期是可以的。但是在信息产业出现的时代,这种认识就有局限性了。现在,用科学的语言来讲,信息就是“由数据、信号等构成的消息中所载有的内容。”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可以说是一个信息的时代,因此,信息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有“管理信息”、“商业信息”、“文化信息”、“贸易信息”、“致富信息”、“金融信息”等等。这是一个很可喜的现象。因为在信息中有知识,知识中又包含着很多信息,它说明人们求知的风气,求创新,求发展的进取精神已在我们的社会中形成。 现代社会中,人们处在信息的包围中,信息无处不在。人们主要是通过各种新闻媒介而获得大量信息。例如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电台等。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革命是划时代的,是传统哲学与现代哲学的分水岭,这应该是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界的共识。问题在于,这一哲学革命的实质是什么?这一革命在哲学史上怎样划了一个时代?或者说,马克思所独创的新哲学与旧哲学的界限在哪里,与传统哲学最本质的差别是什么?对此人们的看法则大相径庭,由此决定着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了不同的甚至对立的界定。这倒是特别需要搞清楚的重大问题。一、从“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谈起马克思在创立他的新哲学的过程中提出了如下论断:“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①这就是…  相似文献   

16.
<正> 四十年前,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或纲领性口号:“我们必须和新的群众相结合”,“必须和新的群众的时代相结合”。这个口号在历史上起过什么作用?在当前的条件下有什么新的意义?有没有必要重新倡导、重新实践这个口号?对于这些问题,我认为应该进行认真的总结,并作出明确的回答。一文艺必须同群众相结合,这不是一个一般的文艺口号。它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文艺与生活、文艺与群众、文艺与时代的关系所作出的高度理论概括。如果说,  相似文献   

17.
理论的使命     
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便没有革命的的运动。”歌德则说:“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真理有其具体的内涵和适应范围,问题在于人们如何去正确地理解它和把握它。 一、理论的“生长点”与社会功能 理论和实践是一个互为对象、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交互作用的关系。实践是具体的、生动活泼的,从总体上看是一个永无止境地向前发展着的历史过程。因此,理论无不具有时代、历史的特征。每个时代的人肩负着本时代所赋予的任务。当前,以改革、开放为中心内容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一方面它需要理论的指导,另一方面它又是滋生理论的土壤。我们的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对此要有极大的热情。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它能否透彻地说明现实  相似文献   

18.
海德格尔在晚期著作中用“技术视野”一词形容十七世纪以来科技革命带给人类的一种认知方式。在海氏看来,“在西方技术时代,人完全从技术关系去看待事物,把事物在技术关系中所呈现的面貌看作他所追求的真理,只用这一个标准去看待事物,否认事物还具有别的面貌和价值。”①海氏的“技术视野”包含有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技术时代的人只从技术生产和技术需要去看待事物,事物的本来状态逐渐为它的技术状态所遮盖,为人们所遗忘。譬如河流在“技术视野”里不再是它自然的模样,而成了发电的能源。第二,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建立起关于事物的真…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的现实途径何在?在这个问题上,提及“西化”一词,总会引起人们本能的反感,成为人们思想和论述中的一大忌讳,一块禁区,唯恐避之不及。“西化”概念究竟是什么涵义?它对于中国文化现代化又有什么意义?本文所要探究的正是这样一个问题。 一 首先,我们来简要地探讨一下胡适提出的“全盘西化”思想,以弄清“西化”概念的源流,澄清它的本来涵义。  相似文献   

20.
现代新儒学相承传统儒学“即哲学即宗教”的特质 ,面对在儒学中安顿科学理性精神的时代课题 ,力图将宗教精神、哲学精神与科学精神统一于心性之“一本”,作为其基本的义理归趋。这代表了儒学在现代社会谋求新开展所必有的一次历史性转进。新儒学虽然没能真正实现三者的内在统一 ,但它从一个侧面对于宗教、哲学与科学的关系问题提出了中国式的解读方式 ,直接关涉到了当代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面对相对主义盛行的时代 ,新儒家的有关理论取向与西方后现代主义一起构成了两种正相反对的基本选择 ,将有可能为人类寻求更健康、合理的存在方式提供某种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