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孙燕 《社区》2010,(36):9-10
相聚总是短暂的。一年中我们总是在忙碌,与远方的父母相处的时间往往屈指可数。父母每次在享受了短暂欢聚后是否会感到更失落和寂寞呢?"空巢父母",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这让我们在面对职业压力、婚姻问题和孩子教育的同时,又多了一层不安和纠结。  相似文献   

2.
邓刚 《可乐》2011,(8):55-55
大概因为职业的关系,对女儿,我没时间管,也不太管。没想到,这个无意中的"无为而治",倒使孩子比较正常地成长起来。我从没把自己当成爹,反而觉得自己也是个孩子。这种"孩子"意识,使我与女儿平起平坐,成了朋友。  相似文献   

3.
康熙来 《市民》2006,(6):4-4
看完上一期《市民》的专题策划《谁制造了“问题少年”?》,我陷入苦恩。由于职业是记者,我常接触失足青少年及帮教人员。每次庭审结束,每次从管教所出来,我总在想:刑罚真是教育这些孩子的最好方式?  相似文献   

4.
"年轻人进城打工,老人孩子留守村庄"已成为许多村庄无奈的现实,由此派生出的一个话题是,未来谁来种地?今年春节期间,记者调查采访了河北的多个村庄,发现村里留不住年轻人,不只是钱的问题,更多的是城乡间的巨大差距导致的。缩小城乡间的差距,是实现城乡一体化、解决种粮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在广州,人们日常交际使用的语言主要有普通话、粤语和其他方言。广州小学生对这些语言有着什么样的态度?使用不同语言的广州小学生如何看待"我是哪里人"这个问题?他们是否认同自己是广州人?通过探讨这些问题,可以揭示广州小学生的语言态度与身份认同之间的动态关系,为日后语言政策的制定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约会     
一直到初中二年级有"生理卫生"课之前,我都不知道小孩子是从哪里来的。其实这个问题从小就问过母亲,她总是笑着说:"是垃圾箱里捡出来的呀!”我也知道这是母亲的闪烁之词。如果天下的垃圾都会幻化为小孩子,那些拾荒的人还敢去乱翻个不停吗?我们是垃圾变的?真是不可思议。  相似文献   

7.
在CNN的现场直播中,伤亡人数是纽约市长朱利安尼被问及次数最多的问题,然而,朱利安尼的回答却是"我不愿意知道这个数字,因为每次听到死亡人数的增加,我的心灵都会加上重负"。  相似文献   

8.
莫特 《百姓生活》2011,(2):33-34
一对同居男女分手之后,女方违背分手协议的承诺生下女儿。为此,这对已经分手的男女为孩子的抚育费闹起纠纷。未婚爸爸抛出"契约论":违约的是你,与我无关别找我;未婚妈妈主张"血缘说":你是孩子的爸,我不找你找谁?两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无奈之下,女方以年幼女儿的名义把男方告上法庭……  相似文献   

9.
唐传兵 《社区》2014,(7):55-55
生活中常有家长抱怨孩子爱磨蹭、做事慢,有不少孩子因为这个问题挨过批评和责骂,但是孩子的做事效率好像并没有多大提高。孩子爱磨蹭是天生的还是别的原因导致的呢?还是让我们透过表象看本质吧。  相似文献   

10.
陈萌 《北京纪事》2015,(9):4-10
2015年6月9日,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田坎乡茨竹村的4个兄妹喝农药导致中毒身亡,这个说法应该是最为客观的一个表达了,据当地村民称,这4个孩子的父亲长期在外打工,孩子的母亲“跟别人跑了”,警方已经排除了刑事案件的可能,同时官方亦不认可是“贫困致孩子自杀”的说法,因为孩子家中楼房估价超20万元,存折中有3500余元存款。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4个孩子要这么做呢?是四兄妹集体自愿自杀,还是15岁的大哥哥引导了他们呢?这个答案恐怕无人知晓,但是有一个话题应该被人们知道,那就是关于留守儿童或者说是外出打工父母的孩子,他们的童年应该怎么过?这个话题不应该成为时代发展的一个特色产物,更不应该成为社会进步之下的一种不合时宜的“伤疤”。  相似文献   

11.
袁敏 《21世纪》2010,(6):73-73
"如何教育孩子?原则一,别管他;原则二,别管他;原则三,别管他。这就是全部的开始。"听完这段话,相信大多数父母都会瞠目结舌了吧?但这就是英国作家劳伦斯在1918年提出的教育方法。这种教育方法被称为"简单教育"或者说是“放任式教育”。它要求家长减少对孩子额外的教育投资,不对孩子的成长施加过多压力,给孩子更自由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12.
《德伯韦尔家的苔丝》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英国小说家哈代的晚期作品。故事讲述一个俊俏的农村姑娘苔丝 ,为生活所迫去给“冒牌亲戚”———与自己同姓的地主德伯家打工 ,被主人家的儿子亚雷·德伯诱奸以后 ,生了一个私生子。苔丝因此倍受鄙视。在贫困和舆论的双重压力下 ,再加上孩子夭折所带来的打击 ,苔丝离家来到一个牛奶场工作。在那儿她遇到了牧师的儿子安琪·克莱尔 ,且深深的爱上了他 ,安琪不顾家人的反对 ,勇敢的爱上了苔丝并和她结婚。新婚之夜 ,在两人相互忏悔时 ,苔丝向安琪坦露了自己的过去。这个具有新思想但尚未摆脱旧道…  相似文献   

13.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哲学与旧唯物主义划清界限的重要"文件",标志着新旧唯物主义已经划清界限,所以研究旧唯物主义的所属领地是有必要的。"提纲"中"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是什么关系?如果等同,那么在何种意义上等同?又在多大程度上等同?论证这个尺度将纠正把"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完全等同于马克思所说的旧唯物主义的误区,对研究"唯物主义哲学史"和新唯物主义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三年级是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老师们知道孩子在这个阶段不可能"一口吞个饼",所以总会千方百计减缓坡度,给学生们架设台阶,让其拾级而上。在批改作文时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班里不少同学笔下的"陈子谦"(本班一男生)是个幽默风趣、能说会道的小潮男,可是,"子谦"本人的作文却是全班有名的差,因为空洞无物经常被我退回重写。  相似文献   

15.
"纠结"这个词最近经常被人们使用。此前,中国人经历的大概是"浮躁期",从"浮躁"转向"纠结",逻辑上有一致性。可以说,"纠结"就是"浮躁"的二期。为什么浮躁?是因为对未来缺乏足够的自信。又为什么纠结?是因为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正所谓"墨子悲丝染,杨朱泣歧路"。墨子对着白色  相似文献   

16.
王振荣  张祥庆 《新天地》2011,(10):125-125
素质教育如何扎实有效地推进?课程改革怎样向纵深发展?课堂教学如何才能高效?我们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把素质教育诠释为三个还给:一是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并不是多放假,而是给孩子一点自主学习的时间,一点个性发展的空间;二是把健康还给学生。这是素质教育应该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李珍 《社区》2012,(1):62-62
"老龄化"和"核家庭(一对夫妻加一个孩子的小家庭)"这两个词是目前日本社会的两大趋势,近年来越来越多日本老人选择住进养老院度过晚年。但日本老年问题研究所专家三谷隆生指出,老人内心渴望倾诉和陪伴,需要被人关注,多和充满朝气的孩子相处能让他们精神矍铄、心情开朗。  相似文献   

18.
王景龙  福臣 《老友》2011,(2):33-33
编辑同志:前些日子,因雨天路滑,我骑车不小心,将上街买菜的张大妈撞伤。张大妈是一家庭妇女,虽然50多岁不到法定退休年龄,可她一直在家做饭、洗涮、替子女看孩子,没外出从事过有报酬的劳务工作,也没有工资。我赔偿了她的医疗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和必要的营养费。可她的女儿又提出要我赔"误工补偿费"。请问:对"无班"的家庭妇女也要赔偿"误工费"吗?张某女儿的请求能得到法律的支持吗?  相似文献   

19.
老树 《老友》2011,(6):11-13
"胶面条、皮革奶、石蜡锅、毛酱油、药火腿、增稠蜜、糖精枣、氟化茶、铝馒头、硫银耳、箱子馅、甲醇酒、纸腐竹、地沟油……"有人戏称这张不完全食谱是"中国式菜单"。2005年至今,几乎每年都有几个关于食品安全的"新名词"折磨着人们的神经,让不少人发出"还有多少问题食品隐藏在我们身边,大家吃什么才安全"的追问。可以说,食品安全问题不仅严重危害老百姓的身体健康,而且冲击经济和民生,影响政府公信力和国家形象。那么,我们的食品为何如此不安全?如何消除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保卫战"何时才能打赢?  相似文献   

20.
《北方人》2008,(12)
一14岁的安琪安静地坐在窗前,看着窗外那棵高大的樱桃树发呆。盛夏的樱桃树长得非常茂盛,碧绿的叶子簇拥在阳光下,其间间或躲藏着刚刚结出的粉红樱桃,像一个个落入凡间的精灵。安琪在想,在这个世界的哪个地方,还长着一棵和这棵一模一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