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滢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6(2):134-137
湖南滩头年画和重庆梁平年画在题材内容、构图色彩、线条版式和材料工艺等方面相似的地方非常多,区别虽然小但是不同之处也不少。两地都以门神题材为主,主要的门神品种风格非常相似,但是其他种类的门神品种风格迥异;滩头年画构图上比梁平年画对称意识要强,环境细节更加丰富,色彩奔放鲜艳,而梁平年画古朴粗犷、凝重深沉。两地的线条都很柔韧圆润,但是滩头的直线和几何图案运用比梁平多,文字使用也稍微多些。两地年画所用的木板、刻刀、颜料、纸张等材料大部分为当地出产,制作的工艺也基本一致,只在造纸的原料和蒸纸的时间长短等方面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2.
熊国玲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4):62-65
湖南滩头木版年画和其它民间艺术一样,在反映社会底层民众的理想愿望和生活信念的同时,也展示了他们的宗教情怀。在滩头木版年画中,传统的儒教、道教和佛教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存在,滩头木版年画中还可以窥见湘中独特的梅山教的影子。 相似文献
3.
何滢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1,(3):42-45
产于湖南邵阳市隆回县滩头镇的滩头木版年画,在中华大文化和湖湘民俗文化的双重影响下,在300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小品年画、农村年画、阳刚年画等特质。 相似文献
4.
为了说明艺术生命形式的基本特征,苏珊·朗格用类比的方法,从有机物内部的有机活动的特征来看待艺术生命形式的特征。由细胞组成的整个有机体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之中,表现为一种生命运动的特征。朗格通过对具体的艺术作品的分析论证了艺术形式作为一种生命形式也具有这种特征,具体表现为:艺术生命形式的有机统一性;艺术生命形式的动态性;艺术生命形式的节奏性;艺术生命形式的生长性。重新对朗格的艺术生命形式基本特征的阐释,对当下人们认识艺术的含义和本质特征有重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王晓戈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4(3):16-22
武将门神年画在我国木版年画发展史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各地年画风格的典型代表。漳州木版年画中的武将门神形象深受中原文化影响,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造型图式与形态语言。分析了漳州武将门神的四种类型各自的形态特点,同时通过与北方年画中相似图形的比较,指出了漳州年画与河南朱仙镇年画的内在联系。漳州木版年画中武将门神形象的自身演变,也表明了漳州木版年画的世俗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毕凤霞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22-123
杨家埠木版年画作为中国特有的一种民间美术形式,其题材内容及应用形式始终与人民群众的生活保持着密切而广泛的联系。它的主要形式有门画类、炕头画类、窗饰类、中堂类、条屏类、神像类、福字灯、牛子图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渗透于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主要反映了民众的祛邪祈福、增殖吉祥、精神庇护、随俗而进的观念。 相似文献
7.
刘雁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动感"形式之所以广泛呈现于造物艺术中,有其存在的基础和缘由.其中,人的生理感知为"动感"形式的存在提供了先决条件;人在生活中对审美趣味的追求,是"动感"形式存在的情感依托;而"动感"形式的存在,又是人之哲学观念以及生命根本意义与价值的反映.由此可见,"动感"作为造物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是人类视觉经验与造物意识的总结,是审美心理与情感思维的追求,也是生存状态和生命情态的哲学思辨. 相似文献
8.
谭崇正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7(4):149-151
艺术之所以为艺术,就在于它有一个令人的视觉产生关注的形式。当下,随着艺术形式的民族性、时代性、个性的日益清晰化,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美术形式既是一种外在于内容的东西,又是内容的一种本质性存在。艺术的创新与突破,往往不是表现在内容上,而主要表现在形式上。因此,一部美术史,其实就是创造艺术形式的历史。 相似文献
9.
10.
11.
重庆梁平木版年画和湖南滩头木版年画分别于2005、2006年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两地的木版年画有很大的相似性,但也有差异性,滩头年画与梁平年画的起源问题也是专家一直争论不休的学术问题。本文力求通过对两地年画图像的资料整理和研究,对梁平年画和滩头年画的差异性,以及发展性上做一个系统的分析与比较,并为今后研究和考察两地年画渊源、造型和工艺传承提供详实的文献信息资料。 相似文献
12.
时宏宇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1(2):83-86
宗白华对艺术形式进行了独特的理论阐释,通过对艺术形式的深层结构的分析,认为艺术形式表现生命的内核,表达心灵的姿势。艺术形式具有可感性、创新性、审美性等特征,但积淀在艺术形式中最根本的却是文化精神。间隔化、构图和感悟生命的真理是艺术形式最主要的作用。宗白华对于艺术形式的理论阐释对于今天艺术形式的创造和研究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朱亚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62-64
在艺术作品的创作中,艺术的情感与形式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艺术家将自己的生活经历、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看问题的独到视角赋予所创作的艺术形象之中。情感决定了形式,线条、色彩、肌理等在艺术形式上则体现为有意味的审美特征。因此,优秀的艺术作品生动而有活力,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同时又能够让观者得到启发并由此产生出无限的想象空间。情感与形式完美结合的作品才是毫不刻意的、自然的、真正优秀的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14.
张磊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3(3)
年画是我国极具民间特色的艺术形式,苏州桃花坞年画以其独有的魅力,在众多年画中独树一帜。桃花坞年画在其艺术特质上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不但具有图文并解、题材多样、故事连续的特质,在构图上也是丰满、精巧,富有江南水乡的温婉细腻之美,选材上也非常的讲究,技法与色彩表现独特。桃花坞年画比较注重吸取外来文化的精华,它的艺术特色深深地影响了日本的"浮世绘",同时也通过"浮世绘"对欧洲绘画产生了影响。桃花坞年画作为大运河周边优秀的民间艺术形式,不仅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而且还为研究江南一带的人文历史提供了素材,值得我们来保护和继承。 相似文献
15.
王元骧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57-63
审美反映活动所获得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生动的审美意象,它本身就是有形式的。但这种形式是对象的自然形态与人们长期艺术实践经验所积累而形成、对作家创作来说是一种“预成的”规范形态的有机结合。忽视对象的自然形态就会导致艺术表现的僵化,忽视艺术的规范形态则会使艺术感知永远停留在自然主义的水平而上升不到艺术的境界;惟有把这种“预成的”形式与对象的自然形态有机结合而化为“生成的”,才能使审美意象找到它自己所特有的艺术形式而得以真切、生动地表现之。同时表明与形式主义不同,真正的艺术形式不是游离于内容而独立的,正是与生活的天然联系才使得它具有生命和活力。惟有把审美反映与艺术形式看作是辩证统一不可分离的一个整体,我们对艺术形式的研究才会走上科学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李胜清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1):62-66
艺术形式具有相对于自身的合法性存在所需的"正义"功能。它对历史叙事的介入导致历史叙事后撤为背景而将艺术叙事植入前景,构成历史叙事的中断并取得自律存在。它是对人类审美冲动的感性辩护。它的诗性体系中的政治含蕴构成了某种潜文本。它的"正义"功能是虚拟的。 相似文献
17.
18.
于林立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3):65-68
艺术形式的概念是关系到美学和文艺学存在的本体性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艺术形式概念 理解的侧重点不同,19世纪以前是以客体的视角切入,19世纪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历史的中和,而20世纪主要是以 形式本体的视角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绘画艺术中情感与形式两大重要因素的阐释,挖掘人类的思想意识和艺术形式各自的发展逻辑,探究了艺术中外在形式与内在情感之间"文"与"质"的辩证关系。提倡立足于对内心世界的关切,放眼于所有的视觉资源,形成与自己的内心世界相适应的真正深刻的新艺术。 相似文献
20.
周新叶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15-119
形式与内容两者究竟谁决定谁的问题在学界久争不绝。其根本原因,一是对两个概念的理解与界定过于粗略模糊,无意中造成两者含义的重叠;二是各方因考察视角不同而导致相悖的结论。这是由于人们习惯性的单向度思维方式造成的。当我们采用多元思维方式,从不同的层面和视角对两者的关系进行重新审视时,就会发现其实悖论不悖,两个命题在其相应的视角条件下都是成立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