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汪怀君 《唐都学刊》2008,24(5):27-30
人性的道德价值取向是人际交往存在的理论预设,它根源于主体的文化特性.情感需求是人际交往产生的动力,在人性的文化力量制约下,情感升华为实践理性,形成情理结合的交往发生结构.人际交往形成的根源在于人的两种生存状态,即追逐利益与维护尊严.因此,分配公正与相互尊重就成为人际交往的两大道德原则.  相似文献   

2.
李天慧 《社科纵横》2014,(10):129-133
科普微博凭借微博的技术特性和优势实现自身功能,加速科学知识的传播与应用,对科学知识生产与创新起到促进作用,并提高公民科学素养同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但深入分析科普微博的发展现状则不难发现,微博的开放性与把关人缺失的矛盾、主体的利益需求性与微博知识共享性之间的矛盾、内容的科学专业性与读者的自主选择性之间的不一致阻碍了科普微博的发展。从STS的视角看,走出困境需要从提高微博技术、完善监督管理体系和改变博客写作技巧等方面着手,使科普微博走出困境并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3.
顾宁 《日本研究》2014,(3):89-96
当下微博文学在日本和中国都受到关注。日本微博小说稍早于中国面世。日本通过微博小说网站举办的微博小说比赛推动其在日本的普及。日本人以小为美的文化特质在微博小说创作中得以体现。中国拥有世界第一的微博用户数量,这为微博文学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中国的微博文学大赛同样涌现出优秀作品。中国和日本在微博使用环境和传统文化交流方面颇多相近之处,而在微博小说创作取材与创作特征等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应用伦理学是因应人性的新发展而产生的伦理学新形态。这与我们在传统伦理学意义上讲的应用伦理学是不一样的。后者是一种广义的应用伦理学。由于伦理学本身就内涵了应用的特性,所以不管伦理学有何种形态,都可以成为现实社会生活领域的应用伦理学。在这个意义上,伦理学就意味着应用伦理学。前者是一种狭义上的应用伦理学,由于它内涵了传统伦理学所不具有的新的人性纬度,因而是伦理学的当代形态。这个意义上的应用伦理学则意味着伦理学。  相似文献   

5.
中西伦理学的歧异与会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再林 《浙江学刊》2004,(3):133-137
如果说西方传统的伦理学是一种认知主义的伦理学的话,那么中国传统的伦理学则是一种准舍勒式的直觉主义的伦理学.前者是从认知导出伦理,必然导致人类伦理行为中的伦理理性与伦理感性二者之间的对立;而后者的主旨则坚持伦理直接源于人先验的伦理情感,使人类伦理行为中的伦理理性与伦理感性二者之间得以统一.其实,无论是中国传统的伦理学还是西方传统的伦理学,它们都可看作是从不同层面对人类伦理学本质所作出的解答,故人类伦理学的最终答案,不是在二者之间的一种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应体现二者的互补并举之中.  相似文献   

6.
学术界流行一种看法 ,认为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所说的“存心伦理学”和“责任伦理学”是相互对立的 ,而康德的伦理学是存心伦理学之典型。有人据此反对同时藉康德的“道德自律”及“存心伦理学”与韦伯的“责任伦理学”来诠释儒家思想。本文透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证明 :韦伯对存心伦理学的批评并不适用于康德的“存心伦理学”。康德的“存心伦理学”与韦伯所谓的“责任伦理学”不但不形成对立 ,甚至可以涵蕴它。本文也指出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主流思想基本上包含两个伦理学面向 ,这两个面向分别对应于康德的“存心伦理学”与韦伯的“责任伦理学”。  相似文献   

7.
医患关系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医患关系的紧张与这种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文章对和谐医患关系的内涵进行探讨,并对建设和谐医患关系的各种路径做出比较,最后从医学伦理学的角度剖析伦理道德观念对建构和谐医患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新闻媒介的受众定位与功能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信息载体 ,新闻媒介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己任 ;但作为舆论工具 ,它还肩负着正确引导消费者的责任。这种双重属性 ,决定了媒介的受众定位与功能定位。受众定位是媒介实现市场占位的基础 ,功能定位是媒介实现传播效益的指向性规定。二者关系密切。功能定位是受众的客观需求和媒介主办者的主观愿望相结合的产物 ,受众定位需要借助功能定位才能对媒介产品的设计与生产最终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微博消费主义影响下的政治参与日益凸显大众权威的解构力量,并以日常生活为重要的参与内容,以休闲狂欢作为主要的参与方式。这对于消解传统的过度膨胀的政治权力,凸显大众的权威,激发民众参与热情,实现政治生态的良性转向,都有所助益。然而,微博消费主义是商业化行为,它以利益为根本导向,其积极的政治功能并非主动为之,微博等新媒体也以各种方式进行着自我规制,对于开放的公共讨论设置了一定的障碍,用消费主义的商业动机侵蚀着公共话语空间,以娱乐狂欢掀起民粹主义的涟漪。但是不管如何,新媒体与政治从来都不可能互相撇清关系,在未来的发展中,微博等新媒体仍然会在消费主义的浪潮下,以日常生活为切入,影响着公民参与、政治生态与政治发展。  相似文献   

10.
美德伦理学和正确的行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一些著名的美德伦理学家试图对正确的行动提出种种美德伦理学所独有的解释。文章打算证明这些解释并不成功。如果它们能够回答岛民诘难 (根据这一诘难 ,评价行动要求注意行动者之外的外部世界的效果 ,然而美德伦理学只关心评价行动者的内在状态 ) ,它们依赖的是某些普遍接受的美德伦理学的理由 ,而这些理由本身又取决于没有任何解释的关于正确性的判断。因此这样的解释导致了循环论证的诘难。简言之 ,美德伦理学的这些避免岛民诘难的解释只是以请进循环论证的诘难为代价的。它们直觉上的合理性大致上只达到这样的程度 :它们失去了有别于其他理论的美德伦理学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向燕南 《求是学刊》2005,32(4):122-128
明清时期史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由国家组织的大规模的修史活动频繁,编纂了大量卷帙庞大的历史著作。这种史学现象的出现,与封建社会末期封建国家职能完善及统治者对发挥国家职能的自觉,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无论是从发挥国家的社会职能讲,还是从发挥国家的统治职能讲,都对明清两朝的官修史籍的活动有重大的影响。封建国家的职能发挥,对于史学发展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徐杰令 《求是学刊》2000,(2):113-118
乡官虽职低位卑,但作为国家政权最基层的官吏,其作用却是任何人都不能忽视的。本文拟通过对先秦乡官制度的研究,对作为中国乡官制度源头的这一制度的产生和演进以及乡官的选任、职责和监督考核的情况,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从教育价值观的历史变迁看现代教育价值的取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价值观是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重要范畴之一 ,是人们对教育价值关系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所确定的行为取向标准 ,它直接影响甚至控制教育实践活动。教育价值取向既是时代要求的产物 ,又是对时代要求所作的应答。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 ,促进了个人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整合。  相似文献   

14.
丁忱 《唐都学刊》2006,22(6):19-21
对唐初文坛华艳的文风,历来研究者们都认为唐太宗李世民是这种文风的积极倡导者,他的文章也是华靡浮艳的。其实,唐太宗喜好美文不假,他的文学作品中也确实有风格卑弱之作,但其公文作品风格却比较质朴,与其他文学作品不太一样。从公文内容与写作特色等方面对李世民公文文风的辨析,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  相似文献   

15.
宋军风 《唐都学刊》2011,27(3):17-22
尽管唐代依然秉承"工商杂类,不得预于士伍"的原则,但商人及其子弟总能利用唐廷或制度内或制度外的各种罅隙,渐渐侵入到唐代官僚体系的机体之中,并使某些制度在缓慢地发生改变。从整体而言,唐代入仕商人所任官职由前期的非正员官、低级品官逐渐向后期的正员职事官、高级品官转化,唐王朝就在包括商人入仕的多种腐蚀剂的作用下走向了不归之路。  相似文献   

16.
晚清白话文运动的官方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追溯"五四"以后成型的现代白话文渊源,此前通行的做法是远究古代,近察晚清。但在语言的权力场中,官方实占有更多的文化资本。出自官方的白话文,其地位、影响也都在民间人士的撰述之上。清代官府大量的白话告示,以及定期宣讲的《圣谕广训》及其白话读本,不仅直接为晚清的白话文运动作了强有力的铺垫,而且作为有效资源,在运动展开过程中,不断地被官方与民间征引。  相似文献   

17.
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有着很多复杂的原因。从表面上看,食品安全问题的直接起因是食品生产者技术操作不规范的结果,但食品安全生产过程中的这种不规范折射出的是我国食品生产过程中道德价值和伦理关怀的缺失。在这一意义上,责任伦理学理论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个全新的审视食品安全问题的维度,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解读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进而能在价值和精神等层次上为我们构建食品安全责任体系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8.
狄金华  郑丹丹 《社会》2016,36(1):186-212
本文将家庭资源分配置于三代的代际链,将家庭资源分配中的“亲代优先性”和“成年子代优先性”结合起来形成资源代际分配的四个亚类型,并以此来审视当前农村家庭养老中的资源分配。通过对CHARLS数据的分析发现,个体的现代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其家庭资源的代际分配决策,其中,个体的现代化(尤其是经济状况的改进)使其在资源分配时倾向于支持子代。基于此,本文提出,农村家庭资源的代际分配并未呈现“伦理沦丧”特征,上位优先型的分配方式仍在家庭资源代际分配中占据重要位置;造成农村家庭对亲代赡养资源供给不及现象的原因并不总是“伦理危机”,而由“伦理转向”所导致的下位优先分配原则可能是上述现象的重要诱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杨惠 《唐都学刊》2007,23(5):27-29
制度作为人类设计的制约人们相互行为的约束条件,是人类在共同体生活中博弈的内在规则。制度伦理从根本上说是为人的道德性存在立法。传统社会封建皇权制度下道德强调的是个人的依附性,个人权利缺位,是外在强加的形式化的道德;近现代工业文明背景下的制度伦理中个人主体性加强,但市场经济中"理性经济人"假设彰显的是"工具理性"和"个人理性",必然带来"价值理性"的退隐,引起个人与社会的冲突;当代社会公共领域扩大,在"政治国家"、"公民社会组织"、"市场"、"公民个人"四种力量博弈均衡之下的制度伦理,是个人发挥道德权利参与建构生成的,这种制度伦理作为新的道德规制范型,才是真实合理的实质化的道德。  相似文献   

20.
根据世界各国国有企业的历史经验教训 ,国有企业由于政府目标的多元性、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高度不对称性 ,决定了国有企业的弱竞争性。但是国有企业在满足公众公益性需要、政府政策调控、自然垄断行业以及涉及国家安全保障领域等方面具有非国有企业难以替代的作用。此外国有企业可以利用政府权力聚集优势资源 ,在加入WTO的今天有利于后发国家实施赶超战略。在经济转型时期 ,国有企业还有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以及控制制度变迁进程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