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畲族的来源,说法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认为畲族源自汉晋时代居住在长沙一带的武陵蛮(或称五溪蛮),持这一说者,又大都认为畲族是瑶族的一支。另一种意见认为畲族是古代越族的后代,持这一说者有的说它是春秋时代越王勾践的子孙;有的认为它是汉晋时代山越的后代。此外,还有个别人主张畲族不是少数民族,而是第一批殖民闽粤的汉族。这种意见明显是错误的,毋需讨论。  相似文献   

2.
莫徭是瑶而非苗瑶族的先民上古属何称谓,众说纷纭。我在《瑶族与长沙武陵蛮》一文中曾指出秦汉时期的长沙武陵蛮就是瑶族的先民。当然,长沙武陵蛮是个聚合体,它包括有今天的土家、仡佬、苗、瑶、畲等民族成分。南北朝时从长沙武陵蛮中就分化出一支称“莫徭”的群体。莫徭就是瑶族的别称。“莫瑶”最早出现在《梁书·张缵传》:“零陵、衡阳等郡有莫徭蛮者,依山险为居,历政不宾。”“莫徭”之称,是其族人自称  相似文献   

3.
瑶族迁徙之路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瑶族先民与迁徙 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远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它的先民——荆蛮就活动于现今的江汉流域,秦汉时为长沙武陵蛮。南北朝时称莫瑶。唐代姚思廉在《梁书》中写道:“零陵,衡阳等郡有莫徭蛮者,依山险而居,历政不宾服”。这是最早见于我国史书的瑶族名称。宋代称瑶。从秦汉起,瑶族自湖南不断向外地迁徒。今日已分布于广西、湖南、广东、云南、贵州、江西等省(区)的150个县(自治县)市,人口约14O余万人。  相似文献   

4.
<正> 东汉时期,湖南分属于零陵、桂阳、武陵、长沙四郡,皆为荆州所治。现今湖南一些少数民族如土家、苗、瑶、侗等族的先民就居住、活动在这广袤的地域之内,古籍中称之为“武陵蛮”、“武陵五溪蛮”、“五溪夷”、“长沙蛮”、“桂阳、零陵蛮”“澧中蛮”、“溇中蛮”等等。在东汉时期,他们曾先后举行过数十次规模不等的反抗斗争,  相似文献   

5.
“五溪蛮”地的先秦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五溪蛮”一词,最早见于《后汉书》的马援和南蛮诸传。至于其活动的范围,李贤在《后汉书·马援传》中注曰:“郦元注水经云:武陵有五溪,谓雄溪、?溪、酉溪、(氵舞)溪、辰溪,悉是蛮夷所居,故谓五溪蛮,皆盘瓠之子孙也……在今辰州界”。据考,此五溪,“有出于酉阳石堤蛮界,流经辰州府城西为北江者,名酉溪;有出于铜仁蛮界,流经麻阳县城南为  相似文献   

6.
古武陵僚人,并非不同于各地僚人独为一族,而是整个僚族中的一部份。武陵僚人和各地僚人的同族、同源关系是研究民族史需要弄清的问题,本文就此探论。一、武陵有“僚”,它地亦有“僚”今湖南西部和西南部,贵州东部和东南部,以及广西西北边缘、湖北西南边缘,为武陵山脉南北的同一自然区域。这一带在秦及先秦大部分为黔中郡,汉初改称武陵郡,南部的今靖县附近是西汉昭帝时废象郡划属武陵的。本文所论,即以汉晋略同的此二郡域为范畴。对武陵民族,过去多着眼于今苗、瑶、畲和土家诸族先民的(舟木)瓠种人或廪君  相似文献   

7.
<正> 苗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苗族古代社会经历了漫长的里程。由于苗族历史上受压最深,迁徒频繁,因而支系复杂,风俗殊异,社会发展极不平衡。城步苗族源于历史上“武陵五溪蛮”的南部一支,即活动于雄溪(今巫水)流域的“雄溪蛮”,处于千里苗疆的东部  相似文献   

8.
湘西地处湖南西部边陲,古为五溪蛮地,先秦属楚,秦置黔中郡,汉置武陵郡,唐宋时统属溪州.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在此成立了湘鄂川黔省委和省革命委员会.  相似文献   

9.
《民族论坛》2007,(11):44-48
湘西地处湖南西部边陲,古为五溪蛮地,先秦属楚,秦置黔中郡,汉置武陵郡,唐宋时统属溪州.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在此成立了湘鄂川黔省委和省革命委员会.  相似文献   

10.
瑶族与古越族的关系,是南方民族关系史的重要课题之一,一直为民族史家所重视。六十年代初,就有瑶源于“山越”一说。近年,有关这一问题的讨论又有所发展。最近,李瑾同志明确指出,“现代瑶族是从古越人中发展而来的”,①瑶为越后。而有人则认为,两者丝毫无关。笔者认为,瑶族关系比较复杂,有源、流两个方面,要具体分析,不能简单地加以肯定或否定。本文试图根据文献记载,结合考古学和民族学材料,运用对比方法,从流源两方面对瑶越关系略作探讨。不当之处,谨请诸位同仁指正。  相似文献   

11.
瑶族先民原始居地考辨蔡屯阝我国瑶族的族源问题迄今尚未探明,尽管从本世纪30年代起至今已有许多专家学者提出过不少的各种看法,各有各的道理,但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有说服力的为大家所接受的结论。目前各专家学者对瑶族族源的判定,大致归纳起来有两类看法,第一类意...  相似文献   

12.
略论苗、瑶族传统文化的共同特征盘福东(桂林博物馆)苗、瑶族主要分布在我国广西、湖南、云南、贵州、广东等省区,同属居山民族,历来关系密切。苗、瑶族文化传统的共同特征,主要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一是神话式的世界观,这是构成苗瑶族宗教文化最本质的部分;二是宗...  相似文献   

13.
<正>湘西地处湖南西部边陲,古为五溪蛮地,先秦属楚,秦置黔中郡,汉置武陵郡,唐宋时统属溪州。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在此成立了湘鄂川黔省委和省革命委员会。1957年9月20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立,下辖吉首、龙山、永顺、保靖、花垣、古丈、凤凰、泸溪7县1  相似文献   

14.
《民族论坛》2014,(7):66-68
正传素瑶族乡成立于1984年,位于武陵山区通道侗族自治县东南部,全乡平均海拔1200米以上,有"武陵青藏高原"之称,一乡相接湖南、广西两省(区),辖5个行政村,15个村民小组,人口1576人,瑶族占60%,土地面积50.4平方公里,自建立民族乡以来,传素瑶乡沐浴在党和国家的山高水长般深  相似文献   

15.
瑶族传统节日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瑶族传统节日文化黄钰,俸代瑜瑶族人口约200万。分布在我国南方广西、湖南、广东、云南、贵州、江西6省(区)140多个县的山区和部分丘陵地区;其中尤以两广为突出,故有“南岭无山不有瑶”之谚。广西是瑶族的主要聚居区,其人口约占瑶族总人口的61%。1989...  相似文献   

16.
瑶族作为我国南方一个以刀耕火种而闻名的山地民族,历史上历经磨难、几经迁徙,最终在今广西、广东、湖南、云南、贵州、海南等省区定居下来;基于不同地区的政治生态,他们架构了别具瑶族特色的社会组织形式,诸如瑶老制、石牌制、油锅制、密诺制以及村老制等,作为自我管理以及自我服务的组织平台.进入近代以来,随着中央政府对瑶族政治统治的强化,相继在瑶族地区设立了若干层级的统治机构.即便如此,瑶族传统的社会组织形式仍程度不同地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 瑶族是个历史悠久的跨境民族。现在全世界共有瑶族约260万人,其中绝大多数分布在我国南方的广西、广东、湖南、云南、贵州、江西等省(自治区)中,人口213万;其余分布在越南、老挝、缅甸、泰国、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地,人口约40余万人。中国是瑶族的  相似文献   

18.
生活干广东原乐昌县东西二山一带的过山瑶有悠久的历史,元明之际已在此生息繁衍,与今日生活在这一带的瑶族有前后继承关系.在明正德九年至清道光十一年的300多年中,乐昌瑶先后三次起义反抗封建王朝,是北江上游地区瑶族之首.由于耕作方式,王朝征剿和征调等原因,从明初起乐昌瑶相率向外迁徙,今生活于湖南、广西、贵州、云南等4省区24县以及越南、老挝、缅甸、泰国、美国、加拿大和法国等国的过山瑶,多称他们的祖先来自乐昌县.乐昌东西二山(其中西山在今乳源瑶族自治县必背镇一带)是过山瑶的重要祖居地之一.过山瑶尤其国外过山瑶对乐昌怀有特别的感情,主要由于从乐昌外迁的瑶族众多,以及乐昌有一段令他们难以忘怀的日子和引以为自豪的历史.  相似文献   

19.
2001年9月25日至27日,由中国(广西)瑶学会、临湘市人民政府共同组织,临湘市政协承办的“湖南临湘瑶族专题学术研讨会”在临湘召开。来自广西、广东、云南、贵州、湖南和北京、武汉等地的瑶族专家和瑶族老干部共46人出席会议。会议对瑶族千家峒、漂洋过海、迁徙等重大历史问题进行了研讨。通过实地考察和论证,大家一致认为临湘龙窖山千家峒是瑶族早期千家峒。2002年1月20日,临湘市政协收到中国(广西)瑶家会寄来的《龙窖山千家峒认定意见书》。意见书指出:“龙窖山千家峒风光绮丽,生态环境良好,瑶族遗迹众多,规…  相似文献   

20.
山的民族     
我们瑶族是世界上典型的耕猎型山地迁徙民族,有“南岭无山不有瑶”的说法。瑶族的社会历史文化无不与山相联。自秦、汉起,我们的先民就从长江中下游一带往南迁徙,沿武陵山、雪峰山、南岭、大瑶山、云开大山、十万大山、苗岭、九万大山、六韵山、哀牢山等大小山脉组成的条条艰难崎岖的“山之路”不断往南走,进入湖南、江西、贵州、云南、广西、广东和云南等省区的广大山区。有的继续沿着绵亘的山路越过国界,进入东南亚地区的泰国、缅甸、老挝、越南等国家,有的甚至远渡重洋到了美国、法国、加拿大、瑞典等国家。这些在国外的瑶胞约有60万人。由于山隔水阻和频繁的迁徙,历史上瑶族的自称和他称计337种之多,是中国各民族中自称、他称最多的民族。傍依群山的巨大胸怀,勤劳勇敢的瑶族人民也具有山一般的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