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早在清代末年就开始了客家方言的研究,但大都是用传统语文学的理论方法对词汇进行考释。20世纪50年代以来,特别是在20世纪末,客家方言研究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历史时期。赣方言研究起步较晚,1936年罗常培先生写成《临川音系》一书。1979年《方言》创刊,熊正辉率先就南昌方言发表系列论文,揭开了赣方言研究新的篇章。客赣方言比较研究则始终是围绕着客赣方言的关系问题而展开的。作为汉语的两大方言,人们对它们的语言特色仍然有不识庐山真面目之感。因此,客赣方言的研究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这两种方言的研究大有搞头。  相似文献   

2.
文章依据历代艺文志、经籍志等文献材料,对其中的方言学著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从而理出了方言发展的线索和脉络:古代从周秦时代开始到各地调查方言;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关注方言,进行纯粹的方言研究;汉代扬雄<方言>一书标志着方言学这一学科的诞生;魏晋南北朝时期方言学科研究的基本方向、角度和范围完全确定;唐宋辽金元明时代方言学稳定发展;直至清代方言学进入真正科学阶段的全面提高;中国古代方言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3.
历史上赤峰地区是多民族聚居区域,人口构成十分复杂。因此,语言学界普遍认为赤峰话实际上是山东、河北、山西以及东北方言和蒙古语相互混杂而产生的一种方言。目前的很多著作中将赤峰话与附近的朝阳市方言归为一个方言片,称为"朝峰"方言片。除此之外,并没有对其形成原因和发展过程以及朝赤方言片与周围其它地域方言的不同进行细致的探究。本文借助大量的田野调查结果、历史文献以及地方志材料,对山东方言和赤峰方言的词汇、语法系统进行比较,对两地方言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了研究,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对山东方言和赤峰方言的关系以及赤峰方言的形成等问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4.
晋方言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从三个方面对晋方言研究成果作了简要综述:一,19世纪之前的零星记载及20世纪50年代的初步研究;二,80年代以后的晋方言分立及对晋方言全面的共时描写;三,本世纪初的深入研究及对晋方言的历史探讨。  相似文献   

5.
关中方言音韵结构共性与历史行政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音韵特征共性看,关中方言地理东至晋西南临汾和运城两地区与关中毗邻的数县及豫西灵宝、卢氏两县,西达宁夏固原东南、甘肃平凉、庆阳和天水地区,南到陕南丹凤、山阳一带,北接陕北甘泉、延长一线,正好与史称的"关中"相吻合.这种方言地理与关中历史行政地理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从西汉到北魏近八个世纪里,关中与晋西南、豫西同属司州,北宋又同为治所在京兆府长安城的永兴路所辖,这三个地区方言之间的联系可能是在这两个时期漫长历史中建立起来的;关中西部与甘肃东南、宁夏固原东南的联系自宋代就开始了,元明两代它们又同属陕西行省.正是由于行政地理在千百年的历史变迁中不断趋于一体化,关中方言才沉淀出自己的个性.  相似文献   

6.
宁夏民间文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家"七五"、"八五"重点研究项目《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和《中国谚语集成》三套集成的编撰工作在全国范围的陆续展开,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和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宁夏民间文学的起步与发展几乎是与全国同步的。20世纪80年代后,宁夏的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研究和出版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尤其是回族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和研究不仅填补了多项国内和区内的空白,而且还引起了许多外国学者的关注。一些颇具影响的著作和论文被翻译成英文、土耳其文,介绍到了美国、巴基斯坦、土耳其等国家。宁夏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前,搜集、整理的起步阶段;第二个阶段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后至20世纪70年代末,搜集、整理和研究的深入阶段;第三个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至今,搜集、整理和研究出版的繁荣阶段。  相似文献   

7.
方言是语言演化的活化石,一个地区的方言积累着不同历史时期的语言,有一些词汇是古代汉语的留存。大同方言中保留了大量的古语词,反映了大同悠久的历史文化。基于这一认识,对大同方言中的“敧、齈带、央及、业已、懆”五个古语词进行分析阐释,并借助工具书和古籍进行考证,以期为方言研究提供材料。  相似文献   

8.
真正意义上的晋方言研究,首推山西大学建校之初山西大学堂赴日留学学生景耀月1907年发表的《晋语》,这是晋方言研究的开篇之作;随后,瑞典人高本汉于1910年来山西调查方言,1911年正式入职山西大学堂教授外语,所著《中国音韵学研究》被誉为中国音韵学的“空前伟著”;曾任山西大学堂教务长的刘文炳于1932年始写《徐沟县语言志》,成为晋方言单点调查研究的先导;1957年,以山西大学中文系为主导的方言普查,开拓了晋方言调查研究新局面;20世纪末,山西大学教师成为编写方言志的主要力量;新时期以来,山西大学晋方言共时与历史研究跃居全国领先水平。晋方言研究伴随着山西大学的脚步走过了百余年的奋进历程。  相似文献   

9.
我院中文系黄群建教授主编的《湖北方言文献疏证》已于1999年5月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黄教授在湖北方言研究中的又一新成果。任何学术研究,文献的发掘与整理都是一项基础性工程,都是研究活动深化与开拓的前提性环节。此前,黄教授已先后出版了《阳新方言志》《通山方言志》及黄石方言研究等一系列论著,多有创制,为方言研究频添胜景。《湖北方言文献疏证》的出版,则标示着黄教授在横向扫描时,又展开了纵向探究,将眼光投向历史深处,力图为方言研究开拓一方新的天地。《湖北方言文献疏证》一书,疏证了《蕲春语》《浠水所存…  相似文献   

10.
略论乌鲁木齐汉族话和回族话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汉语方言的研究正逐步引起人们的重视。斯大林说过:“要了解某种语言及其发展的规律,只有密切联系社会发展的历史,密切联系创造这种语言的人民的历史去进行研究,才有可能。”方言学家詹伯慧教授说:“语言的研究,包括方言的研究,如果跟民族的研究,跟使用这一语言或方言的人民历史的研究配合起来,一定可以互相印证,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所以,研究新疆汉语方言,也应该研究新疆汉语方言使用者的历史。根据方言研究的这一原则,本文试就新疆首府乌鲁木齐的两支汉语方言——乌鲁木齐汉族话和回族话的历史作初步勾勒并沿此探讨二者的形成,以期有益于新疆汉语方言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一) 宁夏方言的研究始于何时?今天我们在研究宁夏方言时有哪些可资参阅的历史资料? 同研究宁夏地方史一样,珍贵的历史资料当数宁夏地方志了。“但是由于频繁的战乱,宁夏没有能象祖国大多数省府州郡那样,在唐、宋时期就编纂出本地区的地方志来。”①现在一般认为,宁夏的第一部地方志是明初庆靖王朱梅(朱元璋第十六子)主持纂修的《宣德宁夏志》。此后,在明、清两  相似文献   

12.
“四川方言”应当改称为“巴蜀方言”。“巴蜀方言”这一称谓既反应了古巴方言和古蜀方言的历史承传性,又反应了巴、蜀两地传统地缘、人文关系。巴蜀方言重庆话是重庆直辖市的代表方言,其语音特点非常鲜明。本文以重庆城区话为对象,考察重庆话主要的语音特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日本北海道与中国黑龙江各自方言向标准话变迁的发展过程.文章从语言学的角度对该变迁的过程进行了各层面的比较.在分析中结合对北海道与黑龙江两地的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过程进行了充分的论证.文章认为,两地方言向标准话变迁的过程中的相似性,不仅是两地具有的一种有趣的语言现象,也是历史因素与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现象也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偶然性与必然性相互作用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14.
中卫方言在宁夏乃至西北话中,由于民俗的流传,风物的沿革,中原文化的浸染,不仅富有明显的地方特色,而且残存着古汉语读音,保留了元明清以来的古白话词语。本文对中卫方言中的本字进行考释,探求该方言俗字的渊源,考证其形义,供方言研究和地方文艺创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初的汉语方言学研究,在当时的学术氛围底下,逐渐发展出一种以《切韵》框架作为主要参照对象的研究模式。这种模式不久之后就成了考察汉语方言的主流方向。即使到了今天,只要我们随手翻开一部方言志,都几乎肯定可以找到若干份中古音和今音的对照表,而这些表格,也理所当然地成了讨论语音演变以及方言分区的依据。至于这种以古音为切入点的方法,为什么会在汉语方言的研究中一枝独秀,何大安曾经作过相当精彩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卫藏方言(拉萨话)与康方言(德格话)、安多方言(夏河话)的词汇进行了比较。文中指出,藏语方言的词汇差异,一般是30%左右。藏语方言词汇的差别,除语音上的差别和构词方式上有某些差异外,主要表现在有的同一概念在不同方言里用不同词表示;有的同一词在不同的方言里含义不同或所指的概念恰好相反;有的词是某一方言特有的其他方言没有相当的词。研究藏语方言词汇,对于藏语方言的比较研究、语言史的探讨,当今,特别对实现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确定藏语标准语等方面有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宁乡方言的形成演化与宁乡历史时期的行政隶属、地理交通、人口迁徙、宗教信仰以及民风民俗等文化要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地缘与历史沿革 ,也因为交通等因素 ,宁乡与长沙、益阳话同中有异 ,而江西移民的进入 ,使宁乡方言具有明显的赣语特征 ,佛教文化的浸润与巫鬼文化的积淀 ,丰富了宁乡方言词汇 ,民风予其语言风格以影响  相似文献   

18.
赣方言的形成与发展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各大方言的形成与发展是宏观汉语史的重要课题。通过对江西境内人口迁徙、融合的历史考察与方言状况的调查,探讨赣方言形成与发展的历程,认为赣方言自秦汉时期萌芽至唐末五代完全形成,进入宋代及元明清则到受到江淮移民和闽粤客家移民所操江淮方言与客家话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次对重庆的方言影视剧作全面的历史清理,是进一步研究"川渝方言剧"的基础性工作.从时间发展向度上看,本文回顾了重庆方言剧从1982年的<人与人不同>开始到目前为止的近20年的发展历程,将其划分为80年代、90年代和世纪之交共三个时段进行论述;从空间类型向度上看,本文将重庆方言剧划分为电影、电视剧、电视台栏目短剧、川剧电视剧共四大类型进行论述.经过这样的纵横梳理,重庆方言剧的总体发展脉络也就十分清晰了.  相似文献   

20.
明代以来,地处闽东的福安,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西洋传教士在闽东传教的最佳切入点,是福建省天主教中心。为了便于传教,当时进入福安传教的多明我会士十分重视对所在传教区语言的掌握,福安话自然成为西洋传教士在闽东传教过程中重点学习和研究对象。《七音字汇》和《班华字典》即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两本福安话字典。这些字典的编撰,客观上保留了一个多世纪前福安方言的原貌,为我们探究福安方言的发展、变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