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价值理性简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科学技术及其所范导的价值活动充分显示了人类的智慧和能力,但是正当人们陶醉于他们所取得的伟大胜利时,却突然发现自己深深陷入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发展困境与生存危机。这些困境与危机暴露出理性的局限,迫使人类对自己活动的反主体性效应进行理性的反思,反思指导自己活动的理性,并在此基础上引导、规范与重建理性。价值理性正是由此而成为价值哲学研究的重大理论课题。本文通过溯源理性一般及其演化,从价值与理性的内在结合上试探价值理性的本质、结构与功能。一、理性一般及其演化理性是人的一种能力,就它的运行是主体的思维…  相似文献   

2.
当代人类实践的主体性效应和反主体性效应孔圣根世界正处在一个急剧变革而又矛盾重重的历史时期。当代人类在经济、政治、社会、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但也产生了诸如全球性问题、发展的困境等危机。人类不仅为自己的巨大成功而欢欣鼓舞,也为因此而产生...  相似文献   

3.
论实践理性的历史形态及现代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理性问题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必然蕴含的理论内容 ,更是当代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当代人类实践活动导致的一系列反主体性效应暴露了以往实践理性的缺陷 ,引发人们对以往实践理性进行反观与反思。本文着重考察实践理性的历史形态 ,认为实践理性的历史形态有三种基本类型 :诸神神谱型、经验技能型和科学技术型 ,并分析了实践理性在现当代的形式和特点 ,以及它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对实践理性历史形态进行反思 ,于找准当代实践理性存在的缺陷 ,建构新形态的实践理性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主体性与反主体性:实践二重性阐释杨玉人们从直观上已经普遍感觉到实践具有正负两重性质,它既是人类的希望所在,也是人类灾难的根源。建设性与破坏性、肯定性与否定性、主体性与反主体性同时集中于实践一身。在当前,实践的负面效应正以加剧的态势在发展,有完全吞食掉...  相似文献   

5.
在西方哲学史上,对于和谐问题的探讨经历了从理论理性到实践理性的视角转换。作为实践哲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从真正意义上实践理性的视角阐明了和谐的真正依据。而在实践理性的视域中思考和谐问题所带给我们的一个启示:人类实践活动的反主体性效应,是人所面临的各种冲突和危机等不和谐现象的总根源,但实践本身也是解决这些冲突、危机,实现和谐的总途径。在实践活动中实现和谐必须在对实践理性的三个方面即工具理性、交往理性和人格理性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才是可能的。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在实践理性中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和谐的真正诉求。  相似文献   

6.
在人类发展的今天,实践正在走向异化。这种状况虽然不是人类的初衷,也不是人类实践的本意,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可惜的是,对于这一严酷的事实,人们充耳不闻、视而不见,就连最理性的哲学家们也只强调实践的正面效应,强调实践给人类带来的福音,而忽视了实践异化,忽视异化了的实践给人类带来的灭顶之灾。本文仅就这一问题谈一点看法,以就教于人学研究的同仁。一、人的实践性的异化人类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创造了精神文明,创造了科学技术,创造了人类日益优越的生存环境,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也正是人类实践…  相似文献   

7.
决策理性是人类认识过程中继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后的又一基本环节,是理论理性走向实践的关键,是理性发展的最高阶段。科学的合理的决策理性应有的本质规定:1决策理性是目的性与规律性的统一;2决策理性是情与理的统一;3决策理性是价值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决策理性的构成依据四个尺度:1客体尺度,主要解决决策的合规律性问题;2主体尺度,主要解决决策的合目的性问题;3技术尺度,主要解决决策的合可行性问题;4社会尺度,主要解决决策的合规范性问题  相似文献   

8.
一 决策可以分为理论决策和实践决策两大类。理论决策是将感性的认识材料抽象、升华和确定为某种理论。实践决策是将科学的理论具体化和确定为某种实践观念或者物质改造的未来模型。这二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人作为决策活动的主体,不仅必然要表现出自己的主体性,而且这种主体性也必然要对形成决策发生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正确地把握和认识人在决策活动中的主体性及其作用和影响,必定有益于提高各种决策活动的科学性,有助于深入把握人作为主体在各种层次上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9.
代价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为实现某一理想目标而作出的牺牲,代价意识则是人们对代价问题所形成的自觉的理性思考。代价问题与代价意识并非同步而生,代价意识通常出现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较高阶段。代价意识的形成为人类确立起了一种理想目标。我们应从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化中吸取积极成分,发挥后发优势和制度优势,减轻必要代价,避免无谓代价  相似文献   

10.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几点哲学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市场经济具有主体性和反主体性双重效应。市场经济是当代中国无可回避的选择。因为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而传统社会和文化背景又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苦于市场经济的不发达。就主体性效应而言,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价值目标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但就反主体性效应来说,它们二者之间又存在着矛盾和冲突。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临的特殊使命。应当克服和避免固守于社会主义抽象理念而拒斥市场经济和夸大市场经济作用而无视社会主义原则能动制约的错误倾向,既使市场经济的主体性效应升华为广义的人文精神,又把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严格限制在纯经济领域,最大限度地抵制人的物化。  相似文献   

11.
早在19世纪,恩格斯就告诫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517页)。恩格斯在这里实际上提出了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即人类活动的主体性效应和反主体性效应之间的关系问题。自从与动物揖别以来,人类就以主体的方式存在于自然界之中。人类必须依赖自然界而生存和发展,但是人类对于自然界的依赖只有通过对于自然界的掌握才能现实地实现,而且  相似文献   

12.
主体性思维论纲刘吉发实践是人类的存在方式,主体是实践活动的承担者,主体性就是主体对实践活动的主导性,它既是主体对客体的最高统一,也是客体对主体的最高肯定。一、主体性思维的历史考察主体性思维是历史的产物,它萌芽于古代,发展于近代,形成于现代。(一)主客...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有一个问题未必引起人们应有的重视──思维方式的科学化问题。但究其实,思维方式却是人类精神文明发展中的深层成果。是否确立科学的思维方式,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能否牢牢树立的根蒂。因而应当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思维方式是人类精神文明的深层成果思维方式指的是人们进行理性思维活动时所形成的一般模式。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进行的。而理性思维活动又是在感性认识基础上的升华。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又能动地指导实践。在不断反复的“实践一认识”活动中,一方面,…  相似文献   

14.
当代人类实践的消极的反主体效应所引发的种种人类生存困境及“全球性危机”,迫使人类深刻反思实践的合理性问题。实践合理性问题的实质是依据科学合理的理性观和价值观对具体实践活动及其结果的价值和意义的反思、评价和规范。具体来讲,真正合理的实践活动必须遵循真、善、美三个基本尺度,以达到真、善、美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5.
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使个人成为个体,有了不同于类主体、群体主体的价值理性的个体价值理性。个体通过自主、有目的、主动、能动、自由的活动,展现他的"主体性",而个体价值理性就是在个体发挥"主体性"的对象性关系即主客体关系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得以建构的。个体价值理性的建构性特质包括从人是建构性的存在、个体是自己价值理性的建构主体、个体在生活活动中建构自己的价值理性。  相似文献   

16.
人类文明发展观的主体新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邢久强 《学术研究》2002,1(2):31-34
人类要走出困境,需要自觉的主体精神的觉醒,并且要将这种自觉的主体精神具体化为指导人类发展的实践理念,即形成合理的合乎人的主体性的发展观。新的人类文明发展观,是以自觉的主体性为其哲学内核的,它要求主体性的自觉弘扬,要求人类理性的合理运用,要求用类的眼光来看待发展,要求以更新了的自觉的人类中心意识、人类主体意识去寻求自由之路。本文从主体发展观、理性发展观、类发展观和新的人类中心主义的可持续发展观四个方面来阐述新的发展观的建构。  相似文献   

17.
价值关怀体现的是一种对人的价值实践活动的理性批判与反思,关切到美学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它作为人类理想承载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它包括现实关怀与终极关怀两个向度,能使人们的实践活动在理性精神的关照下,既立足于现实,又面向未来,既关注个体,又着眼于人类整体。  相似文献   

18.
政治是经济生活的集中体现,是调节社会关系的特殊方式。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政治生活应当以理智化为发展趋势。在人类社会历史中,就象理性活动一样,非理性行为也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必然组成部分。人类政治事务的非理性行为和现象,既是人类社会相对不成熟的表现,也是阶级社会内在矛盾的必然体现,并时常成为重大事件的动因。这正是我们力求社会关系理智化的原因。我们要尽可能合理地处理人们之间的各种关系,以创造适合人类生存的社会形式。一、政治生活中的理性与非理性人类力求社会关系理性化的愿望与实践,并不能保证政治活动符…  相似文献   

19.
理性主义发展观批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蒙昧走向文明、从野蛮走向理性,这是人类的进步,是社会的发展。理性地筹划自己的生活、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类活动的基本特点。但是,如果把理性作为人类活动的唯一根据,把理性工具化,那么理性就会走向自己的反面。启蒙运动以来的理性主义在不同程度上正是从这一侧面来理解、规定和运用理性。一在人类历史上,真正地颂扬理性和崇拜理性是从启蒙运动开始的。启蒙运动时代的思想家们高举“理性”的旗帜,把“理性”作为裁决一切的唯一权威。他们崇拜理性,以理性取代“神性”。理性主义思维方法成为主宰学术研究的最基本方法。一切…  相似文献   

20.
对于以考察人类理性为主旨的康德来说,为何在其后期的历史哲学中,却将“大自然”视为人类历史形成和发展的前提与条件?通过对“大自然”概念在康德历史哲学中的地位与意义的总结与分析,人们将会注意到康德哲学乃至整个西方哲学的另外一面,即在推崇理性、弘扬人的主体性的背后,还有着对于高于人这种“此在”、主体的更伟大力量、更深源流的追问与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