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言道“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但这并不科学。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加工工艺不断进步,人们吃得越来越精细。例如,做馒头要用精面粉,做面条要超白的。然而营养专家认为,长期不吃粗粮可影响男性的性能力。  相似文献   

2.
正大凡国人,谁都吃过水饺,谁也吃过豆腐。可您吃过豆腐水饺吗?这水饺不是豆腐的馅料,而是用豆腐做的饺子皮包制的水饺。嗨,这就奇特了。这样的豆腐水饺,产自安徽淮南,还是当地的一道特色名菜。淮南是豆腐的故乡,相传是淮南王刘安所发明。到淮南旅行,第一印象便是豆腐食品多,只要是商店,不论是大商场,还是小超市,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豆腐食品。淮南人不仅爱吃豆腐食品,更是擅长烹制豆  相似文献   

3.
张金刚 《老年世界》2013,(13):24-24
拿起电话打给母亲:“娘,吃了吗?”放在平常,母亲肯定乐滋滋地说吃了饺子、面条,惹得我流口水。意想不到,母亲竟然答非所问:“想呀,你说能不想吗?有一个星期不回家,也没打电话来,树上的李子都黄了。”我一头雾水,抬高声音“吼”道:“我是问您吃了没。”母亲这才意识到自己没听清,略显难为情:“现在耳朵不好使了,唉!”一声叹息,母亲很是难过,我更难过。一句“吃了吗”却听成“想我了吗”,看来母亲正在惦记我这个离家的孩子呀!  相似文献   

4.
刘幼硕 《老年人》2010,(4):54-54
误区一:尽量少吃。越少越好。 有些患者为了使血糖控制得好一点,对主食(米饭、面条等)控制得过严,整日饥肠辘辘,处于半饥饿状态,甚至完全不吃主食,仅以南瓜、蔬菜替代主食充饥,过着几近“苦行僧”的生活。这样的做法并不正确。  相似文献   

5.
5月23日晚10时许,北京首都机场,周德文抽空吃了一碗简单的面条.这是周德文当天的晚餐,他说:由于长年在各地奔波,在机场、车站吃碗面条或是盒饭充饥是常事.  相似文献   

6.
《伴侣(A版)》2010,(8):53-53
正"趁热吃"一向是中国人待客的一句客套话,不过,这种礼节似乎应该改改了。一项报告指出,吃得过冷过热都会有损肠道和身体机能,平时多吃和体温相近的食物,可以延缓肠胃老化,助人延年益寿。从冒着热气的面条,到馅料热乎的包子、饺子,以及滚烫的火锅,中国人的饮食一直离不开"热"这个字。  相似文献   

7.
我们在吃水果的时候一般只考虑其口感、味道,是否新鲜或者以前吃过没有。很少有人会想到其和从事的职业会有什么关系。吃香蕉或吃柿子究竟能对自己的事业有多大的帮助,这一点您也许想都没想过。  相似文献   

8.
真爱不言累     
每次我回家,母亲都忙得脚不沾地,不是大老远跑去镇上买我喜欢吃的菜,做一满桌子好菜犒赏我的胃,就是左邻右舍找新鲜的土鸡蛋,让我捎回家慢慢吃.有一次,我跟她在厨房转悠,累得腰酸腿疼,便好奇地问道:“妈,您忙了一天没歇过,都没听您喊过累,不累吗?”母亲呵呵笑起来:“傻丫头,我为你做这些事的时候是幸福的,只要看着你开心,我就一点儿也不累.”  相似文献   

9.
进入围城数载,日子过得极其平淡。恋爱时的花前月下、甜言蜜语都被时光一点点地剥去,随风飘逝,我甚至经常怀疑两人的生活中到底还有没有爱。直到有一天,我发现了一个小小的秘密。结婚以来,我们的早餐几乎都是面条。因为省事,也因为我俩都爱吃。说实在的,妻子的厨艺并不高明,刚开始那阵子,手忙脚乱不说,面条不是下多了就是下少了;下多了吃不了,倒掉了挺可惜;下少了不够吃,肚子不愿意。为此,我与妻讨论了好几个晚上,可讨论来讨论去最终也没想出个好办法。妻子明显地感觉到了肩上“担子”的沉重,说“:我就不信把握不住这个量!”从此,妻子做早饭…  相似文献   

10.
永远的面条     
王孝中 《现代交际》2005,(12):67-67
从14岁那年起,我再也没有吃过面条。曾经围绕一 小碗面条所发生的故事,有着我无法忘怀的愧疚和泪 水,久久地不能让自己的心灵得以解脱…… 1970年,我14岁,全家五口人只靠父亲的工资生活。 一个月下来,如果算计不周或老家有事,母亲就只能到 邻居家借上10元,才能撑到父亲发工资。那时不用说外  相似文献   

11.
傅力 《老年世界》2007,(9):19-20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全军只有一个牙科,位于延安。今年86岁的张翘老人当时是牙科的一名医生。张老没有学过正规的牙医专业,只是跟着牙医小组巡诊半年就接过了牙钻机。他曾为毛泽东、刘少奇等领导人治过牙,在叶帅家里吃过四五锅面条……忆起往日趣事至今令他忍俊不禁。  相似文献   

12.
张镇远 《老年世界》2013,(24):25-26
1966年冬天,张玉远的母亲病了,她好多天没有吃东西了,家里没有一点粮食了。母亲用微弱的声音说:“玉远,没有钱,不要给娘看病了。”停了一会儿。母亲又说:“娘想吃——面——条,想吃——面条。”  相似文献   

13.
《当代老年》2014,(5):62-62
中国人从东汉开始流行吃面,至少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东汉的“煮饼”、魏晋的“汤饼”都是面条最初的叫法。面条在中国各处制法不同,口味各异,其中武汉热千面、北京炸酱面、山西刀削面、兰州拉面、四川担担面、河南萧记烩面、杭州片儿川、昆山奥灶面、镇江锅盖面和延吉冷面并称为中国十大名面。  相似文献   

14.
百姓关注     
《当代老年》2014,(1):14-14
农业部:吃转基因食品致“绝育”属误传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吃转基因食品会“致癌”、“绝育”,种植转基因作物会导致土地报废。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再度引起社会热议。  相似文献   

15.
食道癌的确切病因至今仍不明了,根据对高发地区人群生活习惯的调查发现,长期以粗糙杂粮为主食,或进食过快、过烫等,容易反复引起食道粘膜损伤、发炎而诱发食道癌。此外,霉变食物及熏烤、腌制食品吃得太多,亦可能引发食道癌。食道癌的典型症状是进行性吞咽困难,但早期仅表现为吞咽食物时偶感胸骨后有食物停滞感或异物感,总觉得食道上有什么东西粘着一样,但因尚不影响进食,故往往不能引起病人警觉。随着病情发展,病人出现较明显的吞咽困难,由首先对干燥、固体的食物(如干饭、炒豆等)咽下困难,发展到对半流质、流质饮食(如面条…  相似文献   

16.
洛杉奇食品有限公司是石家庄国际大厦集团所属的美康食品厂。当时“美康食品”吃过的都说好,但是她的品牌并没有多少人知道,而且被别人注册了。国大集团公司董事长吕毅华决心在导入CI的过程中,打响它的知名度,同时让它走进寻常百姓家。为此,吕毅华参与了制定、贯彻  相似文献   

17.
《伴侣(A版)》2013,(11):57-57
女性经期必须吃:1.营养丰富、健脾开胃、易消化的食品如大枣、面条、薏苡仁粥等。为了保持营养平衡,应该同时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食物以新鲜的为主,这样不仅味道鲜美,而且也更易于吸收,另外营养被破坏的程度也会大大减小。2.含铁高的食物铁不仅参与着许多重要酶的合成,对于免疫、智力、衰老等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显摆的爷爷     
郝好贤 《老年世界》2011,(21):22-22
爷爷年轻的时候,粮食匮乏,虽然没有吃糠咽菜,但即使偶尔吃上一顿面条,也不是家家都能的。其实,也只是素汤面条,没有飘着一点两点油花,甚至连青菜也没有。爷爷端着碗,坐在饭堆儿最显眼处,夸张地把面条挑的离开碗老高,咂咂直响地喝着汤。  相似文献   

19.
您家中有老人或因病致残的老人吗?您曾经历过在生活环境和公共环境下的无障碍设施给您带来的方便或尴尬吗?笔者就曾遭遇过:新春佳节,全家人到大酒店吃团圆饭,因病瘫痪坐轮椅的老人被酒店高高台阶所阻碍的尴尬;也经历过因机场滑坡道不健全,不得不提着行李上下楼梯的窘态;也经常看到老年人到银行、邮局、公园等公共场所时,迈着不灵便的腿一步一步艰难地迈上台阶……。  相似文献   

20.
月亮升起来很高了,月光泉水一样送过窗棂流进我的小屋.我痴痴地坐在窗前,想着远方的妈妈。泪水悄悄地挂满双颊,妈妈,我突然发现了好多事,就在今夜,我要告诉您.妈妈,尽管我现在想念您,可是搜寻我童年及至如今的记忆,您不曾抱过我,不曾亲过我,甚至也未曾给过我亲见的表示.虽然,您给我在穿,给我饭吃,为我操心,我感激您给予我的一切,也毫不怀疑您对我的爱.可是,可是我心中没有温馨,没有满足,没有与您共享的甜蜜时光.我知道,我是老大,在我3岁时,弟弟、妹妹便接连出生了,3岁的我,已经是您的大女儿了.我嫉妒弟弟、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