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明仓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58-63
意志问题自古以来就是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马克思将意志论研究的思维方式由实体思维、主观思维转向实践思维,实现意志论的实践转向。马克思的实践意志论过去常受忽视,但它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当代意志哲学不可超越的视界。在当代,系统阐发和推进实践意志论,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新生点,也是强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功能和规范功能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2.
霸权曾经是政治文化的一个核心概念,但随着世界全球化进程的迅速推进,国家权力控制的新发展以及世界范围内新社会运动的蓬勃发展,人们开始对霸权理论提出了质疑和反思,后霸权(post-hegemony)概念应时提出。后霸权概念使我们更为深入和全面地理解当今这个飞速发展的世界,但后霸权理论不应被看作是对霸权理论的颠覆和否定,而应是对霸权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当今世界依然存在着霸权与反霸权的斗争,而且还将继续下去,这是我们所必须关注的。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在实践--文化的基础上实现了经济学层次的价值概念与哲学层次的价值概念以及社会道德价值理想与社会制度价值理想的辩证统一;为人们审视价值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文化哲学视野.它对于当代人类价值实践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庞晓明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9,(1):102-104
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术界在引介国外学术思潮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也被推荐给中国读者。从那时起,西方马克思主义在我国逐渐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研究领域。西方学者将西方马克思主义著作家划分为人本主义、弗洛伊德主义、存在主义、黑格尔主义、实证主义、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等众多类型,但从理论倾向上, 相似文献
5.
迟诚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12):21-22,36
马克思的劳资关系理论对于解决当前中国出现的劳资关系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试图在借鉴中西方学者对马克思的劳资关系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马克思的劳资关系理论进行梳理。在进一步总结这一理论的内涵及特征的同时对中国劳资关系现状进行分析,深入探索马克思的劳资关系理论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6.
意向性是当代西方哲学和认知科学关注的核心论题。塞尔在言语行为理论的背景中发展出他特有的意向性理论,成为研究意向性问题的权威,进而沿着"语言、心智与世界"的路线去解答各种哲学问题。多年来,他把语言哲学与心智哲学、社会哲学相结合,继续发展了意向性理论。本文对塞尔的意向性理论内容进行整体考察,进而揭示了其在科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人类解放理论及其当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解放问题是马克思、恩格斯及后继者关注、研究和解决的重大历史和现实课题。马克思主义人类解放理论内涵丰富,以人类的政治解放、经济解放、社会解放、精神解放为内容,阐释了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高度一致性,指明了人类解放的性质和内容、条件和道路、目标和历史进程等,指出只有通过无产阶级的解放才能实现,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解放自己。这对于当代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列宁的资本主义理论建立在解读马克思的思想、尤其是马克思《资本论》的基础之上,并且在分析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和帝国主义时代的特征、探索俄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得到丰富与发展,它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和俄国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背景下运用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理论探索俄国社会发展道路的产物,系统地回答了在俄国这样经济落后的东方国家如何看待资本主义、应对资本主义进而扬弃资本主义的问题,对于解决当代全球化资本主义条件下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特别是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人作为自然的存在物,具有和动物一样的基本物质需求;人作为社会存在物,又具有区别于动物本能的更高级别的需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人们在原有物质文化满足的基础上对自身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人的需求理论研究,对更好地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美丽“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列宁的资本主义社会理论把资本主义划分为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他关于"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之说虽已成为历史,但国家垄断和国际垄断仍然是当代世界资本主义的现实特征,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列宁的资本主义社会理论是否过时,要历史地、客观地看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要正确理解当代全球化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和进行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建设就必须认真研究列宁的资本主义社会理论。 相似文献
11.
人的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重要内容,马克思对人的发展有过系统而深刻的论述,我党几代领导集体依据新的历史条件,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引起了社会各个领域的深刻变化,给人们的生活方式、精神状态、价值观念等各方面带来重大影响,我们要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限制市场经济对人的发展的不利影响,建立"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的全面发展既是马克思一贯倡导并始终坚持的主导价值取向,同时也是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着眼点.深刻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对于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进程,对于真正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异化理论是马克思整个思想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异化问题的关注贯穿于马克思一生的理论思考之中。马克思以异化劳动为中心,分析了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阶级日益贫困的生活状况,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异化形式,提出了人的本质异化思想。异化劳动理论中折射出的人本思想为人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重温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对于在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农业科技理论散见于《资本论》和其他论著中,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理论体系。马克思认为,农业科技与土地肥力相关联,是科技生产力与土地生产力的有机统一,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化。在经历了农业工业化与农业技术科学化发展阶段后,自然生态被确定为农业科技的着眼点与功能边界。农业科技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农业形态的更新过程。农业科技具有强大的社会变革力,是形成共享性财富关系的助推器。农业的技术创新应当成为一种国家责任。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现代性理论的价值取向及其当代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于马克思有没有自己的现代性理论,学术界存在着长期的争论。这种争论反映了现代性进程的多元价值特性和马克思观察思考现代性问题的多种价值取向。作者认为,马克思一方面从人类文明进步的高度积极评价了现代化的正面价值及其广泛社会影响,另一方面也从人性、阶级性的高度尖锐批判了资本主义现代化存在的巨大内在矛盾及负面效应。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理论,对于落后国家和地区自觉发挥现代化所蕴涵的革命性和批判性,积极加入现代化的历史进程,预防和克服现代化的负面效应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发生,欧洲社会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诸多方面都出现了巨大变化,与此同时在个人信仰和行为选择方面也产生了严重危机。学者们一般都使用现代性一词来概括这些变化,并从社会现状的改变等角度,反思了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变迁。与此不同,韦伯对现代性概念的使用,却是从理性化的角度出发,分析了这种社会变迁。本文将重新梳理韦伯理论中的现代性概念,着重分析其理论特色以及现实意义,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6.
17.
当马克思在哲学上把人的存在理解为一种感性存在、感性意识时,他便把人的解放也就理解为一种感性的解放.由于这一理论是在存在论的高度上言说的,因此我们须得在存在论的高度加以领会.正因为这一理论具有哲学的原则高度,所以在现代性批判理论的大合唱中,它仍然是最强有力的声音.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将毛泽东哲学思想用于指导实践,从而生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政治和谐思想。显然,梳理毛泽东的政治和谐思想,必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掌握其理论精髓,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活动。毛泽东关于政治和谐的理论思考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进程中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成果,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继承和弘扬。毫无疑问,深刻阐释毛泽东政治和谐思想中的理论底蕴,把握其精神实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向我们提出的一项亟待解决的理论课题。 相似文献
19.
费孝通的社会科学观与其现代意义段继业费孝通先生是我国知名的社会学家,特别是他一生从事社会调查研究,并一贯强调社会调查方法的重要性,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如果有人以为费先生对社会调查的重视,仅仅是因为他个人的一种兴趣,或由于他是一位社会学家不得... 相似文献
20.
关于“意识形态”问题的争论,虽然引发于马克思早期手稿的发现,但其更切近的根源乃在于当代社会生活所发生的改变,在于由此改变所造成的时代精神状况。具体地说,争论的核心始终是与人们迫在眉睫的生存境况问题相联系的。俞吾金的新作《意识形态论》,正是从现实层面来接近问题的,它力图把问题置放在当代社会生活发展变化的广阔背景中,并有意识地根据这一背景来展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