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宁夏是中国唯一的省级回族自治地方和全国最大的回族人口聚居区。银川是宁夏首府,是宁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一地区是宁夏城市化、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地区。自改革开放以来,银川市回族社区在城市化进程中,发生了巨大的变迁,本文回顾银川市回族社区的形成及历史进程,分析现阶段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银川市传统的回族社区产生的深刻影响及呈现出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2.
家庭教育与回族文化观念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族文化观念是指以伊斯兰为核心所形成的反映回民族特征的一种意识形态,是随回族的发展而形成的,它具有历史的延续性和继承性。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回民家庭教育通过语言、宗教信仰、民族道德观念、风俗习惯等几个方面,对回族文化观念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少数民族在社区和文化的发展上既依附于国家与整个时代的变化,同时也有着自己局部的民族地域特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回族社区传统居住格局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变迁呈现出明显的城市化特征。吴忠市回族社区文化呈现出新的气象,表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新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现代化与特定民族的传统文化存在很强的路径依赖关系,离开传统文化,现代化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现代化是传统文化合乎其自身历史逻辑和与时俱进的必然发展.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适应现代城市社会的传承、创新与发展的自然进程,而不是对传统的拒否.西北地区城市回族社区个案显示,城市社区结构变迁对民族文化影响重大.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表现为一种地域转化的过程,对济南城市化的考察要结合中国的国情,以近代城市化为重点,同时兼顾城市发展的历史延续性。济南的城市化可以划分为开埠以前、开埠至新中国成立前和成立后30年以及改革开放以后四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城市化的表现、城市特征及其发展动力均有不同。  相似文献   

6.
回族社区法文化作为千百年来回族群众智慧的结晶,影响和规范着每一位回族成员的心理和行为,是回族群体共同意志的体现。从历史上回族社区的形成及其文化变迁,进一步分析和探讨回族社区法文化传统的渊源,可以看出回族社区法文化的独特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7.
绍兴城市化属于区域城市的规模化与现代化的一种发展方式,其进程势必对内部的社区文化演化具有直接的条件性影响与作用。绍兴的城市化与其内社区文化自律演化的冲突是明显的,也是复杂的、深刻的,因而在绍兴城市化进程中,社区文化需要自为地积极演化。  相似文献   

8.
“乜贴”是回族日常生活和宗教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文化现象,其扎根于回族当中,世代相传,在回族内部有始无终、周而复始地流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回族社区的贫困问题,加强了回族共同文化心理,体现了回族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相似文献   

9.
地域性迁徙对新疆回族地域分布及文化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至民国时期,由于种种原因大量回族迁入新疆,这种地域性迁徙对新疆回族的社区分布、文化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新疆回族地域社区分布呈现的特点:“大分散、小集中”与“大分散、大集中”;新疆回族社区主要分布于乡村,城镇数量很少;新疆回族社区大都是围寺而居。伊斯兰文化与中华文化融会而成的回族文化是新疆回族文化的核心,但这两种文化背景在新疆回族流散生活中又与各迁徙地地域文化产生了各种形式的交融磨合,因而对这一群体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序二     
《中国回族文物》是献给历史文化研究的一份珍贵礼品,也是献给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的一份注满深情的礼品。 《中国回族文物》是一份价值不菲的文化宝藏。回族是祖国统一多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回族社区作为基本的具有共同的宗教文化认同感的单位 ,是回族民族凝聚力和归属感形成的象征和标志。在回族社区现代化变迁的进程中 ,它行使着进行社会动员 ,组织社会生产 ,进行文化传承、筛选和创新等职能。回族社区分布于不同的区域环境中 ,有着共同的宗教信仰 ,但由于文化背景、经济结构及社会发展水平不尽相同 ,西北回族社会现代化模式显示了它的特殊性与多样性。为此 ,回族社会现代化只能走将自身的主体文化精神回族传统文化与本民族、本地区的实际相结合的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12.
伊斯兰文化作为回族社区一个特定的社会化"存在",以"尔麦里"仪式为特殊的"文化文本"流传于世,给解读与理解回族社会文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尔麦里"仪式是回族社区一种伊斯兰宗教行为文化符号,也是回族宗教信仰与宗教行为实践关系的一种外在表现,其对回族社区伊斯兰文化的传承与保留发挥了历史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宝山区庙行镇是农村城市化建设发展较陕的新型城区,又是宝山区较小的社区。2005年底,庙行镇社区学校成立时校方可资利用的场地和资源在同类学校中相对较少。然而,就在这块没有太多人文历史资源、缺乏充足设备场地的社区里,近年来,庙行镇社区学校在充分挖掘和利用社区资源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14.
宁夏生态移民拉动了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在社会管理中由传统的"围寺而居"管理模式转向城市化的"社区"管理模式,这就需要对生态移民的社区功能、社区文化建设以及移民对社区的适应性和认同进行研究,从而推动城市化进程中生态移民社区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大学城”建设是一种普遍现象,也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杭州大学城位于江南风格鲜明、历史文化遗产丰富的余杭仓前镇,大学城的建设必将造就新的文化内涵,并推进区域社会的发展。现实的问题是如何以大学城建设为契机,通过与区域社会传统历史文化的有机结合,培育一种新的创新文化,形成一个新型的现代社区。  相似文献   

16.
宁夏回族自治区是我国回族聚居的主要地区,一直非常重视对回族历史文化的调查和研究,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有创新意义的成果。今天,当我看到育宁、晓芳伉俪编著的《中国回族文物》书稿时,感到格外高兴,这是来自宁夏的又一项回族研究的重要成果,也是育宁、晓芳这一对学术伴侣为中国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研究和宣传奉献的又一份礼物。  相似文献   

17.
王馨娜 《社区》2013,(27):42-43
北京市朝阳区将台地区梵谷水郡社区成立于2009年,是农村城市化进程中成立的新社区。社区居民2688户,其中本地居民523户,农民拆迁转居439户,商品房购房者1726户。社区居民构成复杂,群众诉求多元,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迥异。为使社区居民有一个开展文化活动的场所,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剧和大量流动人口的涌入,由多民族流动人口构成的城市社区秩序构建问题已经成为现代城市管理的重要议题。北京"魏公村"是一个由典型的穆斯林聚居社区逐渐演变而来的现代城市多民族聚居社区。对魏公村社区的历史记忆、社会构成以及秩序构建中的文化认同与治理困境进行分析,探究魏公村社区的社会治理与秩序维系对于现代城市化进程中多民族构成社区的社会管理与秩序构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社会和谐植根于社区和谐之中。深刻认识文化的功能、认识民族文化在社区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对民族社区的和谐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启示。在阐述文化的分类、功能、民族文化与社区建设关系的基础上,对既往回族社区的研究做简要的回顾和评述,提出应重视回族文化因素,加强回族社区研究,积极探索回族文化因素在社区建设中的价值和功能的发挥有其十分必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乡村都市化使卷入的回族家庭在新的行政社区寻求宗教认同,进行文化构建活动。民乐回族社区是银川伊斯兰文化建设最为活跃的社区,清真寺、阿语学校、民族幼儿园三者负载着文化传播功能。村落共同体的解体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和交往方式,精神社区的认同超越了原来的地域界限,它是回族以伊斯兰文化强化族群边界的精神纽带。随着居民与流动人口比例的消长,社区也可能出现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