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如果说穆木天、王独清对象征主义诗论的贡献主要在于首先较为系统地提出并阐释了象征主义诗论,戴望舒对象征主义诗论的贡献主要在于发展了象征主义的诗论,那么梁宗岱对象征主义诗论的贡献则主要在于建构了由"纯诗"说、"象征"说和"契合"说构成的象征主义诗论体系,成为中国象征主义诗论成熟的标志.  相似文献   

2.
中、韩两国在诗话研究上已取得了可贵的学术成果。展望21世纪中韩诗论的发展,应着重以下研究工作:进一步研究诗话作品;加强诗论的比较研究;总体设计中韩诗论研究课题;用古代诗论指导当代诗论建设。  相似文献   

3.
<正> 船山有诗论,也有文论。诗论已有不少人进行了研究,但文论却尚无人问津,本文试图对此作出初步探讨。不过,由于船山的文论与诗论有某些相同之处,故本文不能不稍涉及其诗论,藉以窥见其文论之基本倾向。  相似文献   

4.
古人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时空观念,逐渐抽象成为关于时间和空间的特定哲学思维方式,儒、道为代表的时空意识深刻地影响到了中国古代的诗论。古代诗论时空意识的生发,是传统诗论内在理论逻辑的起点,这至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理论方法运用上,传统诗论表现出对时空化的理论方法的不自觉采用;在理论术语使用上,传统诗论善于运用基于时空意识的诗意化语言;对理论效果的追求中,传统诗论达成了基于时空观的理性认识及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5.
陈明镐 《学术探索》2004,(2):110-114
作者以中国古代文人即刘勰、李翱、魏了翁、杨维桢、钱谦益、王夫之、洪亮吉等的诗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诗论中主张的本性与创作主体具备的条件,论述了本性的渊源,并探讨历代诗论强调诗人本性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社会科学辑刊》2007,(4):212-216
在我国当代严羽研究史上,郭绍虞有"当代国内严羽研究第一人"之誉。其贡献主要有三:一是对严羽诗论所受前代文论的影响及其对明清诗论的影响作了全面深入的清理,揭示了严羽诗论的渊源所自及明代前后七子之格调说、清代王渔洋之神韵说与严羽诗论的内在联系;二是校释《沧浪诗话》,为我们提供了"目前最好的版本";三是对构建严羽诗论的一系列概念和范畴进行了现代阐释,自成一家之言。  相似文献   

7.
《江西社会科学》2013,(12):101-105
清代的诗学理论成绩斐然,可视为"一代之文学"。清代诗学避免了明代的复古与门户之见,在复古的格调与抒发性情之间找到了平衡的支点,站在时代发展的新语境,提出了诗学指南。清代主要诗学流派的诗论融汇、提升了传统的审美范畴,扩展了传统诗论命题的内涵,使传统的命题更具包容性和文学性,诗论显示出完美、自足的特性。在对历史的沉思中,清代诗论更具辩证性,在古今、复变、传承与创新、内容与形式等方面较前代更有历史视野,避免了前代诗论的覆辙。  相似文献   

8.
公木同志不仅是著名的诗人和学者,也是著名的诗歌理论家。在诗歌理论研究上,他的成就是卓著的。他的诗论分为古典诗论和新诗论两部分。本文重点谈他的新诗论。 公木同志的新诗论,不是就诗论诗,也不是有意标新立异,而是在各个时期,在新诗的不同发展阶段,针对诗歌创作的倾向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阐明自己的看法。他  相似文献   

9.
梁结玲 《理论界》2015,(1):118-121
沈德潜的格调论是儒家诗论的总结,合"道"的中庸性是其诗论的总特征,他的诗学思想在传统文化语境中近乎完美。沈德潜"温柔敦厚"的诗教合乎理学驯化人格道德的要求,反对过度激越的情感抒发。他能够抑平唐宋之争,避免明七子的门户之见,诗论中坚持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识见超出了一般的儒家诗论。  相似文献   

10.
张福勋  王宇 《阴山学刊》2003,16(2):24-30
长期被隐没的郭祥正 ,不仅有丰富的诗歌创作实践 ,而且喜欢谈诗论诗。郭氏诗论 ,所涉范围很广 ,诸凡诗学、诗体、诗韵、诗法、诗思等 ,皆所涉及。其诗论倡“椽笔发清唱” ,又主“兴寄” ,不仅有很高的理论价值 ,而且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对宋诗的发展 ,对宋代诗论体系的形成 ,都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1.
南北对峙时期,南风盛行,北朝文学相对比较沉寂。因而北朝诗论这一概念在人们的印象中更是模糊。其实,一朝有一朝的文学,也必有自己的理论作为创作的总结和指导。本文拟从整个北朝时期有关诗论的具体资料入手,爬梳剔理,就这一时期的诗论形态①和内容作一粗浅的探析,以期为文学研究者提供本时期诗论的总体概貌,并希望能为诗论研究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资料。一 北朝没有系统的诗论,散见于时人的作品中,远比不上南朝诗论形态的繁富。《魏书》作为一部史书,其中倒涉及了不少诗论。而前此《三国志)、《宋书》、《南齐书》等史书,虽也…  相似文献   

12.
朱光潜的诗论力图融合中西,但其立足点在西方诗论,其侧重点在中国新诗的健康发展。朱光潜的诗论科学地揭示了诗的本质特征和中国传统诗的独特内涵,同时又总结了新诗的经验,为新诗"非诗化"倾向的克服提供了理论指导,对新诗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上博简《诗论》以其涉及中国古代经典最核心的部分,受到学术界的特别关注。自20世纪发现《诗论》后,新世纪以来的研究已历经14年。《诗论》研究在篇题、作者及竹简形制,竹简编联、拼接、复原,《诗论》字、词及相关《诗》篇名考释,《诗论》与《诗序》的关系,《诗论》与学术史、经学史、思想史、制度史等方面均取得重要进展,成果丰硕,异彩纷呈。笔者认为,《诗论》与《诗序》的相关研究空间仍然巨大,是最富挑战性的工作,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学术界为此共同努力。《诗论》文本复原、字词考释等基本释读难度极大,学者对此应有充分估计。如果在基本释读没有确认的情况下展开综合研究,难免沙塔之虞。  相似文献   

14.
结合古代社会的礼制与婚俗,可知《孔子诗论》第二十九简中的“■而”篇不是《诗经》佚篇而应当是《齐风》中的《甫田》篇。这一问题的研究有益于正确理解《孔子诗论》的相关内容,并可揭示《孔子诗论》某些部分的结构特点与《诗论》的性质。  相似文献   

15.
何书岚 《兰州学刊》2010,(3):176-179
清代诗论是中国古典诗学发展的最后一环,它对古典诗学进行了全面反思。中国文化本来就有重视反思的因素;但清代诗论反思意识的形成,却与清初学术对明代覆亡和阳明心学的深刻反思有直接关系。清代诗论在对古典诗学进行反思的过程中,提出“风雅”是古典诗学的主线,风雅的内涵包括对现实的关怀和诗人性情的真挚、善良;这体现出清代诗论的价值关怀,在清代更有特别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叶燮《原诗》的体系性是其诗论的特出之处,从方法论的角度看,这种体系性不仅是其诗论精神的理性所在,也是其诗论的矛盾性成因。因为从对象的“理事情”形而上本体之分,到审美属性“理事情”形而下的特征描述,“理事情”语义场的偏离,是其诗论的矛盾性关键所在。但不同层次语义场关系的展开,无疑是其诗论现代性精神的体现。因之,矛盾性和现代性,作为叶燮方法论展开的关系视角,值得审视。  相似文献   

17.
佘丹清 《兰州学刊》2006,(11):82-83,115
梁宗岱与梵乐希因为共同的文学理想构成异国之交。在对梵乐希的接受与传播中,梁宗岱成为我国象征主义诗歌纯诗理论整体观论第一人,又可以说是最后一个象征主义诗论家①。他为诗学领域展示了一个多层次、系统化、立体化的纯诗论体系,这由象征主义诗论以及梵乐希象征主义纯诗论与中国古典象征主义理论有机化合而来。所以他的诗论理论来源一是中国古典诗歌传统,另一个则是国外的象征主义诗论,特别是梵希乐的纯诗理论。但是,梁宗岱却不是一个完整的象征主义诗歌创造者,这是因为他的聪明自恃而又疏于持续造成的。  相似文献   

18.
黄红日 《兰州学刊》2005,(2):267-269
袁枚是清乾隆时代最大的诗人、最重要的诗歌理论家和批评家.本文主要从横向比较的角度出发,具体论述了袁枚诗论与其他诗论、特别是公安派的性灵说之异同,指出袁枚诗论的四个方面特征: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强烈的诗学叛逆性、高度的思维辩证性和博大的理论包容性.  相似文献   

19.
宋代是平淡诗学范畴真正确立并有了成熟理论形态的时期.平淡诗论是宋人追求自然平淡之美的文化心态和审美趣味的反映,是宋代不同思想基础的人的共同审美理想.平淡诗论中蕴含着真、善、美不同层次的精神活动范畴.宋代平淡诗论在建构诗歌理论和实践诗歌创作的同时,展示出了丰富的中华美学精神.  相似文献   

20.
霍俊明  岳志华 《中州学刊》2006,2(2):221-224
胡风的诗论构成了其文艺理论的不可忽视的部分,他的诗论注重诗人的人格力量和道德感,重视诗人的主观战斗精神和战士身份,并推崇和鼓吹无拘束的奔放的自由诗歌体式,对诗艺和其他诗歌体式则相对忽视,对诗人身份的认定也有偏颇之处。胡风的诗论正是在合理与偏移之间同时展开与进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