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楼梦》这一世界文学中瑰宝的艺术特色之一,是在普普通通的日常生活描绘中蕴含着极为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它象生活本身那样深广复杂,又象生活本身那样平凡细腻、天然浑成。一部百十万字的大书,既没有众军对垒,千军万马的驰骋厮杀,也没有天神地仙、妖魔邪怪的变幻斗法。所写的不外乎一个“钟鸣鼎食之家,诗书簪缨之族”的荣宁府内一群男男女女(主要是少男少  相似文献   

2.
本文意在通过较为随意的三则札记,初步揭示《红楼梦》中的佛学思想。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中有些词语带有浓厚的方言色彩,较难索解,一些辞书也解释不确。运用现代汉语方言资料及其他典籍文献、参考有关辞书考察其中的9个词语,并探索词义的来源,可知:“抖露”有“揭示”义,“方便”有“设法”义,“拐”有“捎回来、带回来”义,“尽”是表极限的程度副词,有“最”义,“话”有“事”义,“口舌”有“发议论、说闲话”义,“能”有“将就”义,“清楚”有“完毕”义,“歪”有“躺”义。  相似文献   

4.
《红楼梦》第二回有脂砚斋的一段回前总批,说雪前之所以安排这一回,就在于贾府族大人多,难一一写出“故借冷子兴一人略出其大半,使阅者心中,已有一荣府在心。然后用黛玉宝钗等两三次皴染,则耀然于心中眼中矣。此即画家三染法也。”(陈庆浩:《新编石头记脂砚斋评语辑校》,第34页) “画家三染法”是雪芹惯用的,不仅用来写贾府,同时也用来写人、物、场景。如写宝玉脖子上的那块玉。我们知道,它原是娲皇炼过的一块顽石,是茫茫大士渺渺真人  相似文献   

5.
在《红楼梦》这部作品中 ,作者曹雪芹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即使是塑造同一阶层的典型人物 ,也使其具有鲜明的个性与共性———比如宝钗和凤姐。一、“到底嘴太直了”不能否认 ,作者对宝钗的态度 ,和凤姐的态度大有差别 ,但从宝钗和凤姐的整个形象来看 ,她们之间虽然有许多显著差别 ,但是在为谁的利益着想这样的根本问题方面 ,却没有美与丑等根本性的对立。在贾府 ,宝钗得人心 ,凤姐不得人心 ,这当然也是一种差别 ,但这也只能说明宝钗和凤姐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而不能说明她们在政治上思想上感情上有根本性的对立。凤姐与宝钗的共性…  相似文献   

6.
<正> 曹雪芹传世的诗歌只有“白傳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排场”残句,是应他的好友敦诚之请为其《琵琶行》剧曲题诗的末两句,偶然地被记录在敦诚的《鹪鹩庵笔塵》上。单凭这两句残诗和曾亲睹曹氏诗歌的密友对他的评语:“爱君诗笔有奇气”、“工诗善画”,有人认为未能证实曹雪芹是一个“能写好诗”的诗人。但是,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里面,却有大量的诗词歌曲。尽管好多诗词为了适合情节和人物性格的需要,呈现出妍媸不一的情状,却均出曹雪芹的手笔。很难设想,一个对古典诗词  相似文献   

7.
傻大姐评说──读《红楼梦》札记王禹傻大姐在《红楼梦》的众多人物形象中,可以说是次而又次者。她只不过是贾母房内的粗使丫头,相貌既不佳,且又傻里傻气。不要说贵族小姐她难望其项背,就是在丫环仆女当中,她也只能入于下而又下者之列。她在全书中只有两次出场,描写...  相似文献   

8.
程高本安排的林黛玉的悲剧结局不独令许多读者心怀不满 ,许多的研究者亦根据不同的材料提出有关黛玉结局的不同观点。本文从分析小说文本入手 ,联系旧有资料 ,得出新的结论 :曹雪芹本意欲写林黛玉成为北静王水溶续弦妃子 ,婚后未及圆房即因感伤过度而魂归离恨天。  相似文献   

9.
鲁迅从一八九六年开始写日记,因一九○二年四月去日本留学而一度中止。这个时期的日记,已全部亡佚。一九二二年全年的日记,抗日战争时被日寇糟踏亡佚。鲁迅说他的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写的是信札往来,银钱收付,无所谓面目,更无所谓真假”。鲁迅襟怀坦白,光明磊落,的确无所谓“真假”。在北洋军阀、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下,鲁迅被迫多次出走,辗转于南北,但日记从未间断。就是  相似文献   

10.
以霍克思译《红楼梦》的一些例子为证,从中西文化精神的差异、译者的主体意识、语言及文学作品的特性等方面,阐释在翻译中误读与误译的不可避免性及其与译者的创造性的关系。译者从自身文化出发看待他者、阐释、重写他者的误读和误译不仅丰富了主体文化,而且延续了原作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革命现代京剧《杜鹃山》,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工农武装割据”斗争为背景,通过描写一支农民武装在党的领导下成长的过程,歌颂了毛主席建军路线的胜利。《杜鹃山》在表现这个重大的主题中,设置了柯湘——雷刚,柯湘——温其久,柯湘——毒蛇胆三对矛盾冲突。其中柯湘与温其久的斗争,体现了《杜鹃山》对投降派的深刻揭露和有力批判。它和《水浒》的作用正好相反,是批判投降派的形象教材。温其久“出身豪门,心地肮脏”,为一块风水宝地,与毒蛇胆争斗,结果输了官司,家产荡尽,结下了怨仇。温其久先投靠军阀刘二豹,以为凭借刘二豹的武装可以与毒蛇胆争斗。但是,刘二豹与毒蛇胆是一路货色,彼此咬不起来。于是,温其久混入自卫  相似文献   

12.
拙作《论使用价值在价值决定中的地位》在《人文杂志》1985年第1期刊出后,一些同志对使用价值是不是个经济范畴,从而属不属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提出质疑。这是在作者意料之中的。因为长期以来,在我们的教科书及人们的头脑里,使用价值作为商品的自然属性,它是一个并不反映任何社会生产关系的永恒的自然范畴。因而考察商品使用价值是商品  相似文献   

13.
毛主席指出:“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新民主主义论》)并且多次号召我们:学习鲁迅及其著作。鲁迅在开辟中华民族新文化方向的光辉战斗中,在向形形色色的阶级敌人展开的英勇进攻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给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的革命的精神财富。他对中国古典小说中思想艺术成就最高的《红楼梦》的论述,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学习鲁迅关于《红楼梦》的论述,是学习鲁迅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脂评"狱神庙"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对《红楼梦》脂评中有关“狱神庙”的研究和推测,现有的结论多有不确,其原因在于对清朝的监狱制度缺乏深入的了解。当时人著述的史料、笔记、小说中与之相关的大量描述表明:狱神庙只存在于监狱当中,狱神为当时囚犯和狱卒、狱官共同信仰的公正之神。据此,《红楼梦》已佚的后半部有关“狱神庙”的情节中,贾宝玉和王熙凤在狱中最合理的身份应是未决犯,其获救或减罪的情节则有很多可能性,不能下绝对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正值纯学术书的出版处于低谷之际,李华先生的《陶渊明新论》出版了,这是值得庆贺的事。 这部新著的特色之一,是把考证得令人信服的年谱放在全书之前,接下去便是“考释篇”。李华先生的考据功力颇深。 例如,过去许多研究者把陶诗中的“在昔闻南亩,当年竟未践”之“南亩”,释为田亩泛称。而李华指出:“实则渊明癸卯岁于南亩之田虽为初耕,但其躬耕生活并非始于斯年也。因知‘南亩’并非田亩泛称,乃专指一处田地。渊明诗文中写到田亩,皆有专指,除‘南亩’、‘南野’、‘南畴’外,尚有‘西田’、‘西畴’、‘下潠田’,而少有泛称也。’(见《陶渊明新论》82页,以下只写页数,不再写书名。 )由于对“南亩”的考证,我们不仅了解到“南亩”有专指,同时也知道“南野”、“南畴”、“西田”、“西畴”等地,都是有所专指的。李华的此种考据可谓一考而多得。  相似文献   

16.
0.1 《文心雕龙札记》(以下简称《札记》)是黄侃教授《文心雕龙》的讲义。刘著凡50篇,黄侃就其中31篇,依刘著篇目次第写成札记,或注或议。黄侃的许多重要学术观点主要反映在有关的评议当中,如果要分成文学和语言,我看主要在语言方面,谈得更多的是关乎文法、  相似文献   

17.
列宁《纪念赫尔岑》这一光辉文献,是在一九一二年五月八日《社会民主党人报》第二十六号上发表的。一九一二年四、五月间,正值赫尔岑诞生一百周年之际。资产阶级自由派、右派和民粹派慑于不断高涨的革命风暴,他们以“纪念”赫尔岑为名,极尽歪曲诽谤之能事,大造反革命舆论,妄图把俄国革命引上自由派改良主义道路,维护那岌岌可危的沙  相似文献   

18.
在《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过程中,长期以来流行着这样一种观点,资本主义分配原则是“按资分配”。这种传统的观点科学吗?笔者提出怀疑。首先,“按资分配”中的“资”是一个模糊概念。它到底是指资本呢?还是指生产资料?在资本中又到底是指固定资本、流动资本、预付总资本呢?还是指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呢?是指资本的质呢?还是指资本的量……?马克思认为,资本≠生产资料。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它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特有的社会性质。因此,“资本不是物质的和生产出来的生产资料的总和。资本是已经转化为资本的生产资料,这种生产  相似文献   

19.
《刘子新论》又名《刘子》 ,当为北齐刘昼所作。学术体系属于杂家。其内容政治上主张儒法兼用 ,君以民为心 ,法因时而变 ,要善于发现并合理使用人才 ;哲学上提倡名实并秀、言理兼得 ,认为祸与福、利与害可以互相转化 ;美学上肯定美感的共同性 ,美与丑的相对性 ,主张内容重于形式 ,重视美的实用性 ;在道德修养方面 ,宣扬清心寡欲 ,不竞不争 ,重视学习 ,讲求诚信 ,忠贞不二 ,爱惜时间 ,戒骄戒满。不少观点虽杂取前人 ,但亦多有发挥 ,时有可取  相似文献   

20.
“文理贯通”是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中的一个习惯用语,为了使用它来很好地为教学服务,很有具体说明其内涵的必要。 我国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里,对写文章首先提出过“贯一”的要求,並把它比喻为“拯乱之药”。清代学者刘熙载《艺概》对所谓“贯一”,进行了较为具体的论述,他说写文章要象“‘抛针掷线’,全靠眼光不走;‘注坡蓦涧’,全仗缰辔在手”那样,才能达到“贯一”且“泯形迹”,即贯通而自然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