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儒墨两家作为中国古代的两大教育学派,在教育思想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比如,在教育作用的发挥上,儒家重"德政",墨家重"下教";在教育内容上,儒家重"人文",墨家重"科技";在教学思想上,儒家重"启发",墨家重"强教",等等。认真分析儒墨两家的教育思想,取长补短,吸收其中有价值的思想对我们当下社会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2.
<正>墨家思想是墨子和其后学所创立的价值理念,其蕴含着完整的逻辑和高度的可实践性。墨家思想以“天志”作为最高信仰,墨子以传承“先王之道”为己任,以“除天下之害,兴天下之利”为奋斗目标和宗旨。墨家学说在先秦时代乃至整个华夏文明奠定了不可动摇的地位。其著名的三表法中“查百姓耳目之实,观其百姓人民之利”更是紧紧贴合现如今的“实事求是”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3.
李贽思想的组成是多元的,传统儒、墨、道、法等家思想都是其思想的来源,而墨家思想是其重要的来源之一.我们认为,李贽极力推崇墨子学说,其思想中部分吸收了墨家"兼爱"、"尚贤"、"尚同"、强力进取、"节用"等学说.进而提出了其"人道之爱"、男女平等、个性自由、"趋利避害"的人性论及重商等思想,所以墨家思想对李贽思想的形成产生了比较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侔”是中国古代墨家在论辩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种论说方式 ,含有丰富的语义学思想。从墨家对“侔”的定义(“是而然”)可以看出其对语言意义的阐述。由于自然语言是意义丰富的语言 ,墨家又从“是而不然”、“不是而然”、“一周而一不周”、“一是而一非”等多种角度研究“辞”与“辞”的语义关系。“侔”的语义学思想产生与中国古代汉语的特征有密切关系。古汉语重语义轻形式的特征使墨家在研究”侔”时不得不把精力放在语言意义的分析上  相似文献   

5.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期 ,论辩之风使争鸣各家非常注重逻辑思想 ,而尤以墨家将“辩”作为一门学问而达到先秦逻辑学顶峰。人们对于墨家逻辑学的成就是较有共识的 ,但在研究过程中将墨家独特的“辩”学简单比附古希腊之三段论或印度之因明学说 ,忽视了墨辩形成的根本根源 ,那就是墨家成员重实践、重科学技术的实际活动与心理历程。墨经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科学技术成果与思想是春秋战国时期科学技术的综合与总结。墨辩之达到先秦逻辑学的最高成就是与之直接相联系的。  相似文献   

6.
儒家的“仁爱”思想与墨家的“兼爱”主张,都是针对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失范而提出的救世方略,其宗旨是实现社会和谐。但儒、墨两家的和谐思想内涵和实质是不相同的。儒家以“仁爱”为宗旨的和谐思想是“尚礼和谐”,是以“周礼”规范的有序和谐,不具有公平正义的思想价值。墨家以“兼爱”为宗旨的和谐思想是“尚义和谐”,是以“义”规范社会秩序的平等和谐,具有公平正义的思想价值。相比而言,墨家的和谐思想更能贴近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墨家思想对中国"侠义"精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侠"不出于或归属于墨家,墨家的思想深深影响了中国古代的"侠义"精神.在下层民间伦理中,小生产劳动者吸纳了墨家思想中的适用成分,以此为价值选择,并影响其行为方式.近代以来,墨侠遗风和革命精神相结合,对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一定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8.
“侔”是中国古代墨家在论辩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种论说方式,含有丰富的语义学思想。从墨家对“侔”的定义(“是而然”)可以看出其对语言意义的阐述。由于自然语言是意义丰富的语言,墨家又从“是而不然”、“不是而然“、“一周而一不周”、“一是而一非”等多种角度研究“辞”与“辞”的语义关系。“侔”的语义学思想产生与中国古代汉语的特征有密切关系.古汉语重语义轻形式的特征使墨家在研究“侔”时不得不把精力放在语言意义的分析上.  相似文献   

9.
墨家的尚贤治国论、崇尚节俭的政治道德观念、以兼爱为本的政治伦理与政治管理理念对当今中国政治建设与发展有借鉴意义;墨子社会管理思想对维系社会安定有特殊作用;墨家经济思想与方法可以发展成一门新兴经济学——新墨家经济学;墨家军事国防思想和兼爱思想具有国际性价值;墨家伦理思想对重建今日中国公民道德具有重要作用;墨家社会思想具有实现社会本位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在墨子研究上,存在着两种错误倾向:一种倾向是,由于墨子出身于劳动人民,人们对他寄于很深的同情,以至夸大他思想中的进步方面,甚至为他的一些错误的东西辯护。另一种倾向是夸大他的思想的局限性,看不见他的进步性,甚至把墨子学说当成反动的东西而加以排斥。反革命复辟派“四人邦”,出于篡党夺权的需要,对墨子肆意歪曲,时而说“墨家是法家的同盟军,”时而又说“墨家是儒家的同盟军,”“甚至比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