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封建城市问题,直接关系着封建社会的命运和前途。中国与西欧的封建城市,尽管有好些共同点,但它们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它们在封建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也不一样。 本文试图通过中国和西欧封建城市的比较,从而剖析中国与西欧封建社会解体缓速的原因。 中国封建城市的建立决定于统治阶级的需要 西欧封建城市的兴起是社会经济力量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达二千多年之久,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对此,学术界说法不一,大致有如下几种意见:有的认为,地主阶级对于农民的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是造成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根本原因。有的认为,封建专制主义的上层建筑,是造成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停滞的重要原因。有的则不同意上述观点,认为封建专制主义的上层建筑在中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对于封建经济基础,充其量只能发生某种限度以内的反作用,而且这种反作用还必须通过封建经济结构内部的条件才能发生它的影响。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停滞的真正原因,一是在土地自由买卖的制度下,地主、高利贷、商业资本三位一体都以农民阶级作为残酷剥削的基本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尤其是从宋代以后,以祠堂、家谱和族田为主要特征的近代封建家族制度,成了封建社会结构的重要特点,是封建专制主义的牢固基础之一。从封建家族制度方面来探索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缓的原因,无疑是史学研究中非常必需而又比较薄弱的课题。早在六十年初期,傅衣凌先生就曾经提出,有必要从乡族势力的作用方面来究明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滞的问题,并且写了《论乡族势力对中国封建经济的干涉》一文作为示范。本文想依据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特别是明清以来的史实,对封建家族势力如何直接阻滞、束缚、破坏社会生产的问题,进行一些初步的探索,作为对傅先生上述论文的补充和诠释,以就教于读者。  相似文献   

4.
从政治效益观看西汉时期的汉匈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在我国封建社会,始于汉代的和亲政策就是其统治阶级利用婚姻处理和维持国家及民族关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汉匈双方政治、经济、军事斗争的必然结果在国家民族关系上的具体体现。此后,和亲政策便为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者沿用,作为调节...  相似文献   

5.
被称为中国封建社会百科全书的古典名著《红楼梦》,对18世纪上半叶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婚姻制度、奴婢制度等进行了揭露与抨击,同时,也把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为封建政治服务的教育制度。从贾宝玉这个具有时代色彩的叛逆者的形象塑造过程中,作品对封建教育批判的广阔性和深刻性集中体现了封建教育的破产。一、封建社会教育──科举制度的叛逆中国科举取士制度,发端于隋朝,历经唐宋元明四朝,至清初已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宋明以来,历代统治者为了加强对被统治者思想上的钳制,都大力提倡程朱理学;到了明代,理…  相似文献   

6.
对于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近年来史学界的探讨正愈益深入。许多同志力图从封建社会内部的经济结构去寻找它的奥秘。这无疑是个正确的方向。然而,专制主义是我国封建政治的主要特征,它也必然对封建社会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产生深刻影响。我们当然不能忽视专制主义和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关系。笔者不揣浅陋,就此发表一点看法,求正于大家。 一 我国封建社会数千年的漫长岁月,是在社会经济的不断破坏和恢复的交替中度过的。封建经济曾经出现过“文景之治”、“开元之治”那样繁荣的局面。但是,这种繁荣局面,总是不能长久保持,往往一场大的战乱,就使一个繁荣的封建帝国化为废墟。在废墟上又重建起一个新的封建帝国。如此循环往复的周期,构成了长期停滞不前的封建社会史。究其根源,正如某些学者所说,这主要是因为地主制下的小农户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的基本单位,而小农经济则具有既易破坏,又易恢复的特点。但是,仅以此为据,还不足以说明封建经济恢复、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何以必然会遭到破坏的原因。应当说这是和专制主义的存在、发展分不开的。专制主义阻碍了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使它只能停留在一定的水平上。 恩格斯指出:“国家权力对于经济发展的反作用可能有三种,国家权力可能沿着同一方向起作用  相似文献   

7.
从战国到鸦片战争两千多年,中国是封建社会。与欧洲的封建社会相比较,为什么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这么长呢?这个问题牵扯到中国社会发展的各种构成因素,但主要的原因是经济原因,封建的经济结构决定了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  相似文献   

8.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封建中央集权制是唯一的政体形式。它的具体表现就是以封建帝王为最高统治者的君主独裁的官僚政治。这一政体,在历史上对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统一,对中国经济、文化的繁荣,都曾起过积极的作用。 但是,同一切事物无不具有两重性一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也有两重性。随着历史的发展,它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实践中,越来越阻滞着中国历史的发展,成为中国社会沉重的历史包袱。研究封建中央集权制对中国历史和中国社会的严重影响,对于我们今天批判封建主义,铲除封建专制主义的恶劣影响,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谥法在我国经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历代封建统治者对此亦十分重视,因此,有关谥法的著述很多。《春秋》、《大戴记》、《今文尚书》、《世本》等均有记载。到宋代,虽早已有了沈约、贺琛、王彦威等人的专著,苏洵仍承诏编定六家谥法,足见封建统治者对它的重视。自西周出现谥以来,谥法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逐渐成为封建君主政治统治的手段之一,并随着专制统治的加强而发展演变。探讨和解释谥法发展变化的原因,对我们进一步认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结构是有所裨益的。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因素对于经济发展及社会演进的作用,可以在政治腐败与经济崩溃、王朝更替的关系,国家的制度和政策与历史上经济发达局面的出现之间的关系,封建专制政治与中国没有产生出近代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间的关系中典型地表现出来。从这三种关系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政治因素的作用的两种特性:决定性和双重性。这两种特性对现代中国也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仅就以上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就教于学术界前辈和同人。政治腐败与经济崩溃、王朝更替的关系纵观几千年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从封建社会的内部来说,造成封建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11.
中国封建社会是世界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封建社会之一。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中国封建经济曾经有过高度的繁荣:科学技术、工商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城市的规模曾达到举世无双的地步.但是,这种高度发展的封建经济,给中国封建社会带来的却不是社会形态的变化,而是“百代兴亡朝复暮”的一部王朝更替史;与王朝兴衰相交织的大小数千次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和无数次封建官僚军阀争权夺利的动乱;在人们面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学术界对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大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其中,关履权、李文治、吴稼祥、唐力行、卢利源、周继旨、郁越祖,庞卓恒等同志的观点是具有代表性,影响较广。归纳各家之说,可分以下几类:(一)封建的宗法制;(二)封建的地主经济;(三)封建的工商业;(四)剩余劳动的周期性规律;(五)地理环境;(六)中西封建社会劳动者及经济力量对比之差距。可以看出研究的重点偏侧于经济方面。这是研究中的新趋向。为此,中山大学曾于一九八二年召开了“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学术讨论会”。该会集中讨论了封建经济在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中所起的作用。与学会者发表了不同看法:如李文治等主张经济结构及地主经济为其最终根源;孔经纬、樊树志主张地主、商人、高利贷三位一体的作用;漆侠主张地主残酷剥削、压迫农民是其基因;胡守为、杨国宜主张小农经济;李光霁、朱绍侠等主张封建地主政权对经济的干预;关履权、谷霁光等主张封建意识形态对封建经济的影响等等。总体来看是以经济为基点作为研究的主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作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产物,形成于战国时期,到秦汉时初具规模,以后各朝相沿承袭。清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朝代,它处于中国封建政治和经济的末期,统治者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因而有可能进一步比较全面地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因此,清代的监察制度也在明制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历代监察制度相比较,清代监察制度又有着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 佛教与封建政治的关系问题,涉及到封建政治的特点以及佛教在中国发展的特点。这里只就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料对这个问题作些初步的探讨。 中国的封建社会是宗法式的封建社会。在政治上,它在家长制的基础上实行家天下的封建世袭制,在经济上,它在一家一户的分散的个体所有制的基础上,实行超经济的剥削体制。那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观念,在历代帝王的思想中是根深蒂固的。君权神圣,这是中国封建政治的重要特点。只有掌握这个特点,才能对佛教与中国封建政治的关系问题作出正确的观察。  相似文献   

15.
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对社会经济的干预和压抑,儒家思想对人们头脑的禁锢,少数民族侵扰中原所造成的频繁战乱及其带来的落后因素……等等,都阻碍中国封建社会向前发展,都是造成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但是,这些因素还不是导致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根本原因。马克思说:“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是从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中产生的。后者的解体使前者的要素得到解放。”①要阐明中国封建社会长期未能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化,归根结蒂,必须探讨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的特殊性。本文试图从剖析中国封建市镇的经济结构特殊性方面,探讨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根源。  相似文献   

16.
楼艳  包大为 《浙江社会科学》2022,(9):103-110+159-160
庄园所有权是用以描述封建社会早期大土地所有关系的重要历史概念。在经济层面,随着农业技术革新、人口增长和奴隶社会共同体的瓦解,庄园所有权成为了自给自足的封建私产的最初形式,并且支撑着新兴封建贵族的政治权力。在政治层面,蛮族入侵、地域战争和改朝换代又催生了一批通过军功封赏而进入庄园主阶层的群体。庄园所有权从一开始就通过封建依附层级成为了联结早期封建政治和经济的重要纽带,并且成为早期封建政治权力得以展开的重要基石。但是,当分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以及商品经济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而复苏,庄园所有权所对应的经济交往愈发缩小。而中央集权对于战争、地方行政、司法和税收的控制诉求,也逐渐激化了庄园主阶层和封建权威之间的矛盾。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所要求的物质和人口的解放,最终促使着庄园所有权及其政治依附体系走向了自我扬弃。  相似文献   

17.
(一) 在我国长达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历代统治者均实行抑商政策,限制流通的发展,是有其深刻的经济和政治根源的。 商品经济是自然经济的对立面,自然经济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封建国家政权把自给自足的农业放在首位,把“劝课农桑”视作“为政之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从而,具有瓦解自然经济功能的商品经济,必然受到统治者千方百计的控制和摧残。西晋时期的法令规定,商人出门均带头巾,上面必须写明姓名及所卖物品名,而且一脚着黑鞋,一脚着白鞋,其地位低  相似文献   

18.
本文比较分析了中国与西欧封建社会的国家经济、地主经济、小农经济及城市工商业经济等多层次经济结构,指出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的特征是封建国家经济力量的强大和私人经济的相对弱小。中国封建社会的这一特征给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及近代化转型以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几次北方游牧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大融合时期,元朝就属于这样一个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由于蒙古统治者的支持与倡导,理学在全国各民族中,尤其是在蒙古族中得到了迅速传播。它推动了蒙汉民族的思想文化交流,促进、深化了蒙古的封建化。与此同时,受蒙古入主中原的影响,理学自身在元代也得到了补充,从而为理学的进一步发展起了重要的承递作用。 蒙古汗国建立之后,随着军事上的胜利,便日益多地接受了周边被征服民族的文化。尤其是蒙古奴隶主统治者的统治范围扩大到已经具有高度封建文明的中原地区后,中原地区封建的政治、经济体制以及封建文化开始逐步地注入蒙古奴隶制生产关系中,进而使蒙古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变革更加深刻、急剧。蒙古统治者刚进入中原,就被中原的封建物质文明所吸引。由于传统儒家学说的影响,蒙古统治者不断调整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政  相似文献   

20.
封建官僚中的地域性分野问题,是中国封建社会中长期、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和政治现象,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官僚政治的一个重要特点。明代,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晚期,但秦汉以降的以宗法为经以封建为纬的传统文化格局仍是延宕不移,传统的社会经济结构和超经济强制虽有某些松动,却又是牢不可摧。一方面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空前强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官僚小的地域性纷争义愈演愈烈,甚至发展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