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强 《职业时空》2008,4(6):41-41
艺术,从本质上说,其实是一种认知的手段,是我们通过形象塑造来反映生活本质和规律的一种逻辑方法,属于哲学上的精神和意识范畴。从表面上看,当代经济生活中不乏有这样或那样的艺术品以一种特有的商品姿势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它跟我们所说的通常意义上的商品有着很大的差别。然而,却经常出没和混迹于商品之中,以商品或准商品的面目出现在我们的经济生活中,使我们对其特性、规律、及其社会价值等一系列问题难以分析和判断,造成了许多理论上的是是非非。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艺术的商品现象进行深入地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日本的青年研究成果为参照系。希望通过这一学术平台对青年现象的起源与发展、意义与本质做若干探索性的思考。以代际现象呈现的青年存在,是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特别是近代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社会现实。社会的近代化需要有超越个人经济利益、家族与阶级利益的具备社会公共性质的年龄群体,在现代化过程中更需要具备超越现存社会构造有革新精神的社会群体,这就是青年现象。作为人类发展史上的现象,青年的诞生与发展、青年作为代际现象的存在意义在于其时代的公共性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公共性的理解、即全社会最大利益的需求的认识,形成了还未被经济利益、阶级构成、职业分工所分割化的、作为历史主体的青年一代的政治使命。  相似文献   

3.
11月11日,是流行在民间的光棍节,这样的节日看上去的确很形象。越来越严重的男女比例失调问题,留给了我们2000万光棍这个巨大的数字。而更值得我们关心他们的原因,是我们每一个人所经历的光棍岁月。而单就光棍问题而言,晚婚和不婚现象让光辊的数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这其中就包括了一大批女光棍。 2000万已经从一个数字变成一个概念,一个有关于光棍生活的概念。  相似文献   

4.
人的本质是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马克思在这个命题上不断的探索,经历了一个反战的过程之后建立起了人的本质哲学理论。本文从“人的本质”这个概念的哲学含义出发,解析马克思人的本质哲学理论中人的类本质和人的现实本质。此外,本文还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科技三方面说明人的本质在现在社会的发展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无可否认,出生性别比升高作为一种异常社会人口现象,它的出现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后果。出生性别比持续升高造成的社会影响或者说社会后果的影响程度、范围,甚至性质到底如何?出生性别比升高造成的社会后果在各种社会历史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将会怎样表现?我们尝试对这些问题给出一个科学的总体判断。  相似文献   

6.
人性这一古老而又常新的哲学话题一直以来都是人们争论不休的焦点,经常有把人性与人的本质简单地等同起来,这混淆了两者的概念。人性包括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而人的本质指人的根本属性即社会属性。对人性善恶学说进行梳理,可以很容易弄清两者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研究与人性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光辉论断是马克思于一八四五年春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来的。这是马克思运用唯物主义观察社会历史得出的重要结论。本文着重从实践入手,得出实践是社会得以形成的基础、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推动社会的发展、实践也决定着人类的意识的发展等论断。同时,探讨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强国过程中也应该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坚持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8.
现今,被誉为天之骄子的青少年,面临着一个普遍的问题,即在他们许多人身上,或多或少存在着偶像崇拜现象。其实,在众多追星的青少年当中,多数人能够把追星行为与学习的关系处理得很好,但是,也有一部分青少年因为崇拜偶像,严重影响了学习。  相似文献   

9.
孙丽丽 《现代交际》2011,(10):115-115
对女性本质思想的探析一直被各种政治哲学所忽视,自由主义女权主义以理性人的讨论为焦点,坚持男女本质的统一性,主张男女平等,机会均等,并构建了一个理想的中性社会来充分表达该视角下独特的女性本质思想,对我们更好地理解女性特征、解放女性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导刊》2008,(30):41-41
青少年犯罪决非是一种简单的社会现象,也不是一蹴而就所能解决得了的问题。它需要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参与,帮扶.挽救。  相似文献   

11.
田婷 《现代交际》2011,(10):71-71
本文通过对教育本质论争的由来以及各个流派在争论中的主要观点出发告诉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教育的本质问题。认为教育的本质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应该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并且教育的本质问题不能用一两句话就说得清楚,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中学犯罪现象日益突出,其已经成为了社会所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中学生处于一个思想和身体都在悄然发生变化的特殊阶段,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由于种种原因走上犯罪道路是令人惋惜的,其不仅阻碍了自身的学习和发展,同时也给他人和社会带来了危害。中学生犯罪占据了目前青少年犯罪的相当比例,与青少年犯罪现象相比,中学生犯罪现象带来了社会危害性甚至更加恶劣,严重干扰和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秩序。为了切实预防、减少和避免中学生犯罪问题的产生,对中学生犯罪现象成因的探究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在其本质上是类本质、社会本质和个体本质三者的统一,人的发展要经历人的依赖性、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自由个性三个阶段。这些观点构成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其矢志不移的追求,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这些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从而切实推进和实现着中国人民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李会功 《职业时空》2008,4(10):129-129
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失范”就是“与道德规范不一致的社会现象,控制个人行为的道德规范越来越松弛,个人之间的道德制约丧失了”,这就是失范现象。网络道德失范,是指网络社会缺乏一个统一明确的道德规范体系,个人行为丧失是非善恶标准,由不同道德观、价值观相互;中突所造成的道德混乱和无序现象。  相似文献   

15.
龙娜娜 《职业时空》2008,4(1):105-106
经过多年的争论,业界已对社会新闻的大致内涵取得了基本共识,这种共识的基础虽缺乏严格的学术立论,却是约定俗成,即社会新闻是对于社会现象、社会风貌、社会生活、社会动态、社会事件、社会趋向、社会问题等方面的报道。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社会新闻是与严肃的政治新闻相对立的一个概念。从目前各媒体对社会新闻的处理来看,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个关于过去和现在的时间故事和社会变动的展览和记录。艺术家们以摄影作为探讨中国社会“时代命运”的未解之谜的手段,阐述他们对于时代转变和因为物转心移而兴衰消长的社会现象的观察。我们也许能够理解一件事物或一个地方因为政治经济和产业形态的转变而逐渐衰颓的社会变化,一如我们理解在当今世界的另一头,有北京、上海、新德里、孟买、纽约、莫斯科这样的城市,在同样的时代变化中剧烈地成长、富裕和壮大。对于同样来自全球化的影响,更广大的一群正在没落、萎缩,并伴随着失业、贫穷、生活失衡和社会分裂。而这些今天已经在我们脑海中极为模糊和粗糙的存在的事物,曾经也是风光无限地占据过历史的舞台!如今,这样的边缘地带和“进步世界”之间存在着超乎我们所能想象的时间、空间断裂和距离。然而,是八位艺术家将它推向我们的眼前。陈家刚、缪晓春、慕辰、邵逸农、史国瑞、何崇岳、于翔、朱岩使原本沉默的时空、人物开始对我们陈述他们自身。  相似文献   

17.
李培  曹薇 《现代交际》2010,(10):52-52,51
伦理学研究中善恶问题历来为各家道德学说所重视,从道德判断与伦理选择的区别出发,分析人性善恶问题的道德判断与伦理选择的各自规定,以恶为人性分析的切入点,深刻揭示和研究关于恶的本质及其方法论意义,将为理论和实践超越“善恶之辨”,构建有现代意义的伦理,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传统自杀学大体有两个基本模式:社会学的与精神医学的。依照涂尔干确立的基本框架,社会学家往往从社会整合的角度理解自杀率的增加,精神医学家则喜欢从抑郁症的角度谈论自杀。但对于当代中国的自杀现象,这两个基本模式都不适用。在自杀率比较高的地方,我们看不到社会整合出了什么严重的问题,而且相当多的自杀者并没有抑郁症或其他精神疾病。更重要的是,人们既不会从社会整合的角度,也不会从抑郁症的角度来理解自杀。这些都要求我们,要理解中国的自杀问题,首先要超越上述两个模式,从问题本身出发。  相似文献   

19.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跨国公司及国有大中型企业在经济生活中的主导作用不用置疑,但中小企业以其在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所体现的超越经济价值评判标准的社会价值而值得我们关注。一批批的中小企业拔地而生,但也有一批批的中小企业相继倒下。这其中,除了市场竞争的正常淘汰以外,  相似文献   

20.
现代性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焦点性问题之一。它特指西方理性启蒙运动和现代化历程所形成的文化模式和社会运行机理,也是人类社会从自然的地域性关联中"脱域"出来后形成的一种新的"人为的"理性化的运行机制和运行规则。现代性依旧是人类社会运行的主要支撑力和前行的动力。现代社会本质上是风险社会,而信任是一种低成本的风险机制,现代性导致的"脱域"现象,对现代人来说到底是新的解放还是更大范围的约束?本文源于生活和社会实践的感悟与思考,试图探讨在风险社会中的信任机制对社会成员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