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民国珠江三角洲的乡族田与二路地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关于旧中国农村社会的经济性质和历史作用,在海外的学术界存在着几个有争议的重要问题。第一,旧中国农村社会阶层分化,对农村革命有多大的推动力?造成民国时代农村经济危机的原因是由于佃农被地主层层剥削,还是由于农业技术落后,生产率下降?第二,旧中国农业经济有多大的发展潜力?明清近代时期农业资本萌芽有多普及化?经营地主所占的比率有多大?有没有经营地主代替租佃地主的趋势?当然,对这些问题的结论或立场,是有政治上的含义的。假如认为中国农村经济危机因素是科技的问题,就必然否定社会变革的必要,主张引进现代科学才能解决农村经济问题。例如,美国政治学家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科学研究中,经常存在三个使人迷惑不解的问题:它们是经济科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究竟有什么区别?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究竟有什么区别?生产关系和经济关系究竟有什么区别?这三个问题,多年来我国经济学界一直缺乏一个满意的答复,相当一部分同志认为,经济科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没有什么区别;政治经济学和经济科学没有什么区别;生产关系和经济关系没有什么区别。正因为在这三个问题上存在着模糊认识,影响了我们对经济科学的性质、内容、体系结构,以及其他许多问题的解释。下面仅就这三个问题的区别谈一些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3.
<正> 王莽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人物。目前国内史学界对他的评价还未能取得一致,估计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意见分歧还可能继续存在下去。但是,建国以来王莽研究是不断深入、提高,并取得了很大成绩的。为了把王莽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有必要对以往研究的历史进行认真的总结:分析一下在过去的研究中提出过哪些问题?不同意见的分歧何在?哪些问题随着研究的深入已经趋于一致的认识?哪些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世界主义的理念由来已久。20世纪中后期以来,随着全球性问题的出现、全球公民社会的壮大和全球治理的发展,世界主义的理念也得到广泛复兴和发展。但是,何谓世界主义?世界主义的发展对民族国家形成何种冲击?公民世界主义有何特色?应当如何研究世界主义?这些在学术研究领域都是有待澄清或者回答的问题。作为一种普世性理念,世界主义不仅出现在西方世界,而且也出现在东方社会。对于世界主义的理解可以取道认识论、本体论和方法论三种路径。世界主义的本体论体现在行动者之间的交互性上;认识论体现在对世界的开放态度,对其他文化的承认、对话、交流和联合,对世界性问题的集体审议上;方法论则体现在从前提、机制、过程和变迁轨迹等四个维度分析世界主义上。  相似文献   

5.
<正> 在斯宾诺莎的哲学体系中,既有辩证法也有形而上学,这是哲学界一致公认的。但是,在他的哲学中,辩证法和形而上学都具体地表现在哪些方面?总的说来,他是一位辩证法家,还是一位反辩证法的形而上学家?在这样一些问题上却存在着不少的分歧。搞清楚这些问题,不仅对确定斯宾诺莎在欧洲哲学史上的历史地位,而且对欧洲辩证法史的研究,都是有意义的。本文就这些问题作一些粗浅的分析,以期引起大家对这些问题的重视和讨论。  相似文献   

6.
我国对人的研究在走过了人道主义和异化研究——文化研究——价值研究——主体性研究之后,近来向两方面深化:一方面从深度上进一步研究人的某些侧面;另一方面从广度上力求沟通各个侧面对人的问题的研究;试图建立一门相对独立的人学。相比之下,后一方面较为主要,因为它涉及到学科建设,涉及到对以往研究和各门学科的综合问题。但这一方面刚刚起步,许多关键问题刚刚提出,还没有讨论清楚:建立一门相对独立的、统一的人学有没有必要?若有必要,那么人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究竟是什么?人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应该怎样?人学研究应遵循哪些方法论原则?建立人学需要进一步解决哪些问题?为进一步推进人的问题的研究,本文试图就以上问题谈些看法,以引起学术界同行们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正> 在阶级社会里,道德有没有共同性?这是伦理学界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本文试从马克思主义人性论的角度,对这一问题作些初步探讨。道德作为人与人之间一种社会关系的反映,同人性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它是人性向社会舆论的延伸和表现,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有什么样的人性,就有什么样的道德。如果肯定和承认了人性的共同性,那么也就应当肯定和承认道德的共同性。然而,人性有无共同性?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对这一问题没有也不可能取得科学的解决。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伦理思想家,由于站在剥削阶级立场上,没有科学的世界观的指导,  相似文献   

8.
天是否旋转?天如何旋转?天上的日月星辰如何旋转?中国古人对这些问题进行长期的观察、探讨,也展开过旷日持久的论争,回顾这些论争,在科学上说已经没有什么价值了,而在哲学上还是很有意义的.因此,我们本着总结思维经验的宗旨,来讨论一下这一问题,还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正>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变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方式问题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农业劳动力转移方式问题,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又是一个人口地域上的迁移问题。在当前农业有愈来愈多的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的情况下,如何迁?怎样移?通过调查发现,临时性迁移是目前农村人口中较为流行的一种迁移形式,它较适合当前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正> 在异采彪炳的建安文坛上,有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在当时是怎样传播的?传播的范围有多大,它们的传播又怎样影响了当时文学的发展?这些就是本文想要探讨的问题。一建安文学产生以后,同其他时期的文学一样,也是通过一定的途径得到传播的。从现存有关资料来分析,建安文学在当时传播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条:  相似文献   

11.
谈到马尔萨斯人口论,一般都认为它是错误的、反动的,而在它有没有合理因素的问题上又存在着截然不同的看法。那么,它究竟错在哪里?为什么说它是反动的?如果其中有合理因素应当怎么看?这些都是在对马尔萨斯人口论的评价上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马尔萨斯其人和他写《人口论》的历史背景、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基本内容以及应当怎样评价等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正> 近一两年来,我在参加有关孔子研究的一些学术活动时,经常遇到这么三个问题:为什么今天还要研究孔子?用什么态度和方法来研究孔子?今后研究孔子有何设想和打算?现在仅根据个人的理解来说明上述三个问题,请同志们指正。(一) 为什么今天还要研究孔子?我个人粗浅的理解大致上它有三方面的需要: 第一,研究孔子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有的人认为,似乎只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科学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人民,通过英雄模范人物的报告  相似文献   

13.
最近一个时期,在一些同志中间,学习政治理论的空气相当淡薄。其表现有:马列和毛主席著作,不读;传达有关方针政策问题,不听;报刊杂志上的重要文章,不看;组织政治理论学习辅导报告,听讲的人也不那么踊跃。问:这是为什么?有些同志振振有词地说:“你们昨天那样讲,今天这样讲,谁知道明天又怎么讲。学习有什么用?” 学习政治理论真的就没有什么用处了吗?应当怎样看待所谓的“昨天那样讲,今天这样讲”呢?  相似文献   

14.
<正> 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到底是什么?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是社会主义建设中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只有在理论上弄清楚了,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正确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各族人民,投身四化建设。在这个问题上,三十年来我们是有过深刻的历史教训的。一次是在我国六十年代初期,曾就这个问题开展了一场讨论。当时在一些报刊上出现了“民族问题的实质是  相似文献   

15.
<正> 中书问题,堪称西汉官制史上一大悬案。对这一问题的解释,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问题主要集中在三点上:中书与尚书是否同职异名?中书究竟属于怎样一种官职?中书职权如何?现分别辨证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 我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一条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但是,客观上存在着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规律,国民经济计划发展规律。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和国民经济计划发展为什么说是两条规律而不是一条规律?这两条规律之间、计划发展规律和经济计划之间有什么关系?本文试就这些问题谈点个人浅见。  相似文献   

17.
<正> 周期性是自然界变化发展的一个普遍规律。但它是如何产生的?自然界在变化发展中为什么会有向上发展和向下发展的分枝?即为什么会有进化和退化的现象?时间和空间有无方向性等,这些问题实质是提出了周期性规律中可逆与不可逆、对称与非对称,以及有序与无序、开放与封闭等范畴问题。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这几对范畴的辩证关系。一、可逆与不可逆、对称与非对称世界上各种物质运动无不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之中。在牛顿力学中,时间仅仅是描  相似文献   

18.
在个别与一般的关系上有两个命题,这就是:1、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地进入一般之中;2、一般、普遍体现了个别的特殊的东西的全部丰富性。这两个命题都来自黑格尔,列宁在《哲学笔记》中都讲到了。那么,究竟应该怎样理解这两个命题及其相互关系呢?在一般与个别的问题上今天重提上述两个命题有什么意义呢?自然,个别与一般的关系本是一个很古老的哲学问题了,但问题古老并不等于没有新意,更不等于人们在理论上或实践上都能正确处理个别与一般的关系了。实际上,在整个人类认识的历史发展中,这个古老的哲学问题都一直贯穿于其中,成为历代哲学家经  相似文献   

19.
艺术直觉的主要特征是自觉性还是非自觉性?非自觉性是不是就等于非理性?艺术直觉是不是仅仅是个认识论领域的问题?读了钱中文同志《论艺术直觉》一文后,觉得在这些基本问题上仍有继续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20.
关于周易象数的研究,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是:《易经》到底是一本什么书?周易象数和古代流行的各类术数有没有真实的科学内容?它们在中国哲学史上应该处于什么位置,对它们的研究究竟有什么学术价值和意义?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首先搞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