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社会工作根植于西方文化,在引入我国后,其本土化过程面临各种瓶颈与阻碍,尤其是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使其本土化的过程步履维艰。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源头性意义的孝文化与社会工作之间则具有一定的适切性,为推进我国社会工作本土化提供了文化根基,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中国当代文化语境的“发现性语境”时期研究的分析,指出其典型表现为对“西方文化”的不可分析性认知和中国对“中西方文化关系”的非逻辑性认知:对“西方文化”的不可分析性认知,第一体现在对“多元的西方文化”的缺乏分析性认知;第二,体现在“文化背景”的不可分析性认知。对“中西方文化关系”非逻辑认知,第一体现在对本土性“文化立场”的错位认知;第二,体现在对西方文化中的“东方学”缺乏认知。并提出,“发现性语境”的“不可分析性与非逻辑性”特质,使中国当代文化语境的第一时期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呈解构与被解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诗论》是一部系统地运用西方美学原理研究中国古典诗歌并融合中西方美学观点的力作。《诗论》以西方的诗论对中国的诗歌和诗论进行分析和阐述 ,使中国传统的、感悟性的艺术具有现代科学的理性色彩 ;以中国的诗歌和诗论印证或纠正西方诗论的某些著名论断 ,使之更为科学或全面。《诗论》构筑了“和”的美学体系 ,该体系深深植根于中国“儒道互补”、“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根基中 ,并具有一定的世界性  相似文献   

4.
国家是政治学的基础理论议题,西方“国家回归”学派因行为主义的缺失而生成,推进了西方国家理论的学术进展。但是,这一学派关于国家的理论却忽视了国家的“文化”面向,由此诱发了西方文化国家理论的发育和发展。剖析当代西方文化国家理论演进发展的学术动因和发展逻辑,对于推进国家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结构与实践可以作为重要分析进路用以阐述文化国家理论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思想谱系。而相较于先前的国家理论研究,文化国家理论呈现出“人”的意识的本位性、“文化”意涵的独特性、文化实践的效应性、“文化国家”建构的过程性和国家研究路径的诠释性等多重特性。与此同时,西方文化国家理论亦需要基于马克思主义立场予以深刻评析和省思。  相似文献   

5.
圣杯意象作为西方文学中追求某种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的原型,见证了西方人不同时期的精神追求,体现了西方文学与文化追求向上飞升的超越精神。圣杯意象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其文化内涵不仅体现了西方的价值体系,而且具有全球性的影响力。道德理性的规约、超越精神的外化及生命意识的焦虑是圣杯意象的三大文化内涵,而圣杯意象的传播性、故事性和世俗化是其产生文化影响力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先进文化从时间维度上看应当具有理想性、历史性和现实性三个性质。学习资本主义的先进文化也是中国文化的先进性和前进性的实现。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具有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发达文化的紧迫性。发达的资本主义文化是进入社会主义的文化入口  相似文献   

7.
天津近代文化的双重性与西方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天津文化的特征是“开放”,还是“保守”?这是学术界长期争论、悬而未决的问题。近代天津文化实际上具有“开放-保守”的二重性格。这种性格的形成,与西方文化的影响有关。西方帝国主义的侵略,使天津民众产生了对西方的抵制情绪;而开放带来的交流与接触,又使天津民众更多地认识到西方文化的先进性。这种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又交流又抵抗的状况渗透在天津文化中,就形成了天津近代文化既开放又保守的双重性特征。  相似文献   

8.
澳门宗教文化具有很强的独特性。本文阐述了澳门宗教分属于东、西方文化系统的多元性特征 ;讨论了澳门宗教与族群的密切关系 ;澳门宗教既与中国文化息息相关又具西方文化特色的中西合璧性 ;澳门人宗教意识淡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一、传教士与西方近代文化的输入与中国傍统文化的大崩溃结伴而来的是西方文化的大冲击。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这种中西文化的大撞击一方面使中国传统文化从主体文化的地位上崩溃下来,从而成为具有现代文化形态的中国新文化的一个重要文化源;另一方面,它也使西方文化在输入中国的过程中发生分离和裂变,从而成为觉醒的中国人在创造中国新文化时的又一个不可缺少的文化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前一个文化源是使中国新文化具有民族性的文化传统的承传者,而后一个文化源则是使中国新文化具有现代性的文化创造的窃火者。然而,无论是承传者还是窃火者,都不  相似文献   

10.
在"贸易和战争"充斥、弱肉强食的背景下,帮助日本解脱于国体即将不保的危机性现实是福泽谈论文明、进行文化选择的旨归。对于日本亟待摆脱的危机而言,他提出建立欧洲式的民族国家的构想,但在学习西方文明的视野中,本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体系中具有什么独特的价值,如何以本民族的文化基础与西方的文化进行整合,《文明论概略》未能详细加以探讨,从而使其对现代化的理解呈现出一种深刻的片面状态。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俗文化特征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民俗化固其地域经济与民族历史化构成的原因,形成了自成一体的化特征。其主要特征有:多元性与复合性,阶层性与地方性,神秘性与实用性,稳定性与变异性。这种民俗化特征在民间至今仍有不同程度的存在。  相似文献   

12.
文化的意义及其三种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汉语和英语世界之中,文化的内涵都具有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人们可能在多种视野中理解、使用这个概念。由于侧重点不同,出现了文化的多种划分,但这只是视角的差异以及划分的细致程度不同而已。但是.我们至少可以确认文化的以下几个特征:文化常常表现为特定的符号体系,这是人类脱离自然的标志之一;文化表达了一定的意义,包含了一定的价值判断;得到了普遍认可的意义和判断形成了社会规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域,这些意义和判断会发生改变,因而文化体现了人们与环境相互适应的方式。在此基础上,文化的功能可以简单地归结为:教育人,培养人,把一个自然人改造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文化发展到今天,其教化功能已经极其全面,甚至构成了文化空间,不同的文化空间形成了多样的文化体系,因此,世界的文化是多元的。多元的世界文化要求我们处理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具有异同性,它是整体感知反应的、诗性逻辑的、具有游戏精神的文化。成人文化是儿童文化的演进方向。儿童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在得到进步成长的同时又失去了纯真天性,在获得"哺育"的同时又受到了"污染"。成人文化经常对儿童文化进行引导和侵袭,尤其成人文化在教育、语言文字、媒体、制度、商业方面的侵袭,使儿童失去了真正的童年。只有让儿童自由的说、自由的行、自由的思,儿童才能更好的成长,人类才能拥有更为文明的未来。  相似文献   

14.
陕北黄土高原、关中平原、陕南山地三大地理板块具有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陕西作家深受其影响,形成了三种不同的创作风格。陕北文学以路遥为代表,深受生存文化影响,形成了宏阔大气、粗犷奔放的创作风格;关中文学以陈忠实为代表,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形成了含蓄蕴藉、内敛深沉的创作风格;陕南文学以贾平凹为代表,深受秦汉文化和荆楚文化影响,形成了或质朴厚重、或自然朴素、或神秘鬼魅、或虚无缥缈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15.
网络诗歌作为诗歌与网络传播两种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天生就带有强烈的文化属性。这种属性赋予了网络诗歌不同于以往的独有的文化特征,并藉此挑战着传统诗歌创作、发表、传播、消费的各个环节。此文从网络诗歌所具有的大众文化特征与民间立场、消费文化特征、后现代主义特征等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解读,并且提出希望网络诗歌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同时,能够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6.
大学校园文化的概念和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起校园文化,人们自然想起弹、唱、跳一类的活动。诚然,这些文娱活动的确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但校园文化有其更深更广的含义。本文重点论述了大学校园文化的主要概念和特色,认为大学校园文化是一种通过有形的物质形态和无形的精神形态所明显体现出来的全校师生员工精神风貌的独特的群体文化。这种文化具有表层、中层、深层三种层次,并具有思想活跃、法纪庄严、勤奋好学、文明礼仪四大特色。  相似文献   

17.
台湾文化的形成与它的地理位置以及大陆不断向台湾移民有重要的关系。据考古材料证明,很早的时候大陆人沿着连接大陆与台湾的陆桥开始移居台湾,给台湾带来了与大陆一样的新石器文化。宋元时期,由于航海技术的发展,大陆开始逐渐向台湾移民,而明清时期,大陆的移民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移民带来的文化使台湾文化已经与大陆文化无异。但是台湾文化还有其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在阐述校园体育文化的基本内涵、主要特点及功能的基础上,结合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发展实践,就大学校园体育文化面临的新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认为:大学校园体育文化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自身问题、其他文化形式的冲击与挑战、相关主体误解等3个方面.建议从树立正确指导思想,重视校园体育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协调发展,以体育课堂和课外体育活动为重点,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宣传等方面加强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地域文化是指与环境相融合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的区域文化。西口文化是"走西口"过程中以山西为主的汉族人民通过流动和贸易与蒙古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影视媒介以其强势的传播效果更多地表现了西口地区在边关贸易中的特殊地理地位,并对走西口过程中各民族文化大融合现象进行彰显和解读。  相似文献   

20.
《淮南子》的文艺理想观是对儒道文艺思想的融汇整合.首先,关于文艺本质观,《淮南子》坚持了文艺是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又强调了它是人的心灵自由创造的产物,是社会功用和审美的统一.其次,《淮南子》从艺术的特征、艺术的源动力以及艺术的审美效果等三个方面论述了"至情"观,第一次全面突出文艺创作的情感审美特征,其影响深远.再次,关于文艺作品的审美风格,《淮南子》主张阴柔与阳刚并举,自然美与人工美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