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视角下的政府公共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公共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关系,主要是通过向公众提供真诚的服务行动和有效的信息传播,达到政府与公众间的利益协调和信息共享,进而树立良好的政府信誉与形象的一种行政管理活动。在贯彻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政府公共关系获得了良好发展的契机与源泉。  相似文献   

2.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人与人、组织同组织间的交往日益广泛和频繁.与此相适应,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公共关系业已逐步走入社会各领域,并在树立单位形象、传播自身的宗旨、沟通社会关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一个完整的、独立的社会组织,高等院校也应该积极吸收和运用公共关系这一现代管理手段,用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与合作,促进学校的发展.但是,在高等院校中,谁来承担公关工作以及怎样开展公关工作,目前尚未形成共识.为了抛砖引玉,笔者在此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3.
公共关系作为一门“内求团结、外求发展”的管理科学和艺术,在现代社会,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政府机构、工商企业以及各种事业单位和团体。它可以帮助企业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运用多种传播沟通媒介和方法影响公众环境,为企业与公众营造一种相互理解、信任、合作的“人和”氛围,从而展示企业的良好社会形象。对此,人们把公共关系与资金、人才、设备并列地称之为现代企业的四大支柱,还把公共关系喻之为人们步入现代社会的入场券。因此,作为一门综合性的管理科学和艺术,公共关系必将为企业腾飞和社会进步发挥特殊的功效。一、公共关系是塑…  相似文献   

4.
张小东 《兰州学刊》2005,(6):216-217
公共关系的现代管理艺术,其有效功能对现代旅游业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形象塑造作用;它能使旅游业吸引更多的游客.所以从旅游业本身的需求和特点出发,必须加强旅游公关的有效功能职责,这也是由公共关系自身的功能性所决定的.只有不断地加强旅游公关工作,旅游经营者的良好社会形象才能被消费公众所认可,从而塑造健康有序的旅游业,使经营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5.
政府机关部门联系的广泛性,决定了它要处理好公共关系的必须性。政府机关要塑造良好的形象,不可不处理好三方面的公共关系。 一、在为上级机关服务中建立良好公共关系 无论哪级地方政府机关,都要尽为上级机关服务的职责。上级机关是下级机关的权力公众。要与权力公众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在服务中不可  相似文献   

6.
公共关系学要能够在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发挥有效的作用,就必须符合本国的国情,并具有中国的特色。公共关系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是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公共关系本来是一种客观现象。任何一个组织机构(如企业)都处在一定的社会联系和社会舆论之中。组织机构的公共关系状态就是社会各界(统称“公众”)与该组织联系的程度,以及社会舆论对该组织支持的程度。公共关系活动,就是协调组织与各类公众之闻的关系,争取社会舆论支持的工作。公共关系活动的目的,是为组织机构树立良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成功的案例分析了在现代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如何利用公共关系与市场营销二者的联系,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开拓广阔的市场。  相似文献   

8.
美国著名的公关专家詹姆斯·格鲁尼格教授反对在公共关系中使用“形象”和“塑造形象”这两个词语 ,认为塑造形象意味着为组织说好话而无需对公众负责任。本文认为 ,公共关系是塑造形象的学问 ,而且强调塑造良好的形象必须以负责任的行为和实际的业绩为基础  相似文献   

9.
公共关系(以下简称公关),是二十世纪初在社会科学中形成的一门新兴的管理科学。公共关系学的主体,指的是一个社会组织用各种传播手段,使组织与公众相互了解、信任、支持的一种管理职能和活动,它包含获取信息、咨询建议、树立形象、协调关系、参与经营与决策、教育引导等六大职能。目前公关已成为当今社会企业管理和行政管理研讨的热门话题,不可避免地渗透到银行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在组织资金中更为重要,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下面,笔者就公关与组织资金工作的关系作些初步的探讨。公关是管理功能中的一个环节,它通过定向沟通,使组织与公众之间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0.
公共关系原则与政府危机管理互动性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政府危机管理中应当运用公共关系原则。公共关系的公开性原则、利益一致性原则、科学性艺术化原则和全员公共关系原则,与政府危机管理的透明度、公信度、科学化、民主化和美誉度形成良性互动,有助于建立有效的政府危机管理体系,提高政府快速应对危机的能力,改进工作作风和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  相似文献   

11.
由于有的组织形象评估概念“知名度”、“美誉度”存在着欠缺,因而本文提出应以“认知度”、“美誉度”、“和谐度”作为公共关系的三大目标。认知度侧重公众对组织形象认知的广度与深度进行衡量确定;美誉度、和谐度侧重公众对组织进行道德的评判,其中和谐度主要就组织与目标公众的关系而言。这“三大目标”的提出,其意义在于:使“公共关系”具有了独立存在的个性化标志,是组织的公共关系工作有了可比照性,并使公共关系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组织目标。  相似文献   

12.
公共关系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它帮助企业与公众沟通,协调关系与化解矛盾,争取有关方面的理解、支持,从而在公众心目中树立起企业良好的形象和信誉。市场营销是企业的经营和销售活动的总称,是引导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从生产者、经营者流向消费者和用户,顺利通过市场交换,从而取得满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者都是企业的重要管理职能,且在企业的经营中发挥着各自特有的功能和作用。 现代市场营销观念可以概括为“以市场为出发点、消费者为中心”的观念。这种观念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以市场为出发点,即树立“以销定产”的观念;第二,以消费者为中  相似文献   

13.
政府公共关系与塑造政府形象徐波政府公共关系是国家好政机关通过与社会公众联系交往、沟通交流而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实现政府工作目标的活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将有中国特色的政府公共关系引入我国各级政府的管理行为中,已成为当务之急。第一,开展政府公...  相似文献   

14.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者,是联系班级中科任教师的纽带,是学校领导实施教学、教育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和骨干力量,是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桥梁。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树立良好的人格形象呢?  相似文献   

15.
公共关系工作是一种协调社会组织与其公众的相互关系的活动。然而,通常人们对公共关系客体的认定,却只局限于公众这一对象物上,并没有把关系作为一种客体对象来对待。本文认为,关系应该与公众一样被看作公共关系主体活动范围内的主要对象物,不研究公共关系工作的关系对象问题,将难以全面把握公共关系客体。一、公共关系客体客体本系与主体相对应的一个哲学范畴。从广义上讲,公共关系客体指公共关系主体的活动所指向的所有对象物。这些对象物既包括外在于公共关系主体的事物、条件、客观规律,也包括在公共关系主体的活动中所必须掌握的公共关系理论、所必须加以改造提高的公共关系主体自身的能力。这  相似文献   

16.
高校后勤形象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象是一个社会组织的标志和品牌。高校后勤形象是高校各类公众对后勤综合认识后形成的最终印象和总体评价。良好的形象和信誉 ,是高校后勤最珍贵的无形资产和精神财富 ,能够产生极大的综合优势效应。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 ,后勤不再是高校独家包揽的部门 ,而是一个参与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实体。在此形势下 ,打造高校后勤形象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本文试图从高校后勤形象的特征、高校后勤形象的要素、高校后勤形象的塑造三个方面作一粗线论述。一、高校后勤形象特征1 高校后勤形象形成的客观性高校后…  相似文献   

17.
公共关系管理作为协调社会关系的重要管理机制,它借助于社会大众传播、社会规范、社会秩序,建立组织与公众的良好合作关系,使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达到全面和谐状态。公共关系管理从产生及在它以后的发展和研究过程中,都蕴涵着构建和谐社会这个内容,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中起着独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从环保议题看政府公共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环保议题越来越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也是政府公共关系面临的焦点.面对频发的环境事故,如何处理好公共关系问题,是当前各级政府必须着力研究的课题.处理好环保议题下的政府公共关系,既有利于政府处理好环境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又有利于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促进政府与社会公众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政治文明与政府的公共关系建设之间的有机联系。政治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本文阐明政治文明的内在涵义;说明了政府公共关系是实现政治文明的重要手段,政府公共关系大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功能:沟通信息,参谋协调,树立形象;提出要实现政府文明和政府公共关系的建设,不断加强政府公关工作的建议的五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良好的政府形象对于政府来说至关重要,它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政府形象--将成为21世纪公共关系拓展的重要领域.树立政府形象意识、建立健全政府形象监管体系、及时有效地传播政府形象,是塑造良好政府形象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