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实现我国非营利组织顺利承栽公共职能的目标应创设良好的承栽环境并确定符合实际的目标模式。非营利组织承载公共职能的具体路径包括重新界定政府职能、搞好事业单位改革、实行渐进式转变、鼓励制度创新、坚持职能分离的责权利统一和加强对改革的监督与反馈等六个方面。我国非营利组织承载公共职能应注意政府主导、克服供给缺陷和职能转移与建设强政府并行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园区发展必须依靠地方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创新,为达到园区管理创新的目标,我们必须对园区公共管理职能进行科学定位,确立园区管理的基本原则,并进一步寻求园区管理职能创新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3.
民族地区基层政府领导力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社会转型时期各类矛盾凸显,基层政府领导力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信任基础薄弱、公共政策失衡、危机意识不强、基层组织弱化等问题严重影响民族地区基层政府的公共治理能力。当前应按照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切实提升基层政府领导力,重点是重塑政府形象、强化服务职能、完善决策机制、提高社会...  相似文献   

4.
构建中国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产生和发展了公共财政,公共财政的出发点是“市场失灵”,其核心是“公共产品”理论,关键是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正确界定财政的职能范围,按这些原则构建中国的公共财政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5.
政府在产业集群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政府作用的精确界定,有利于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优势。政府在产业集群中的作用体现在:提供公共政策与公共产品;制定目标与监管市场;扮演中介和提供公共服务;搭建平台与搞好配套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6.
谢辉亮 《国际公关》2023,(22):88-90
公共政策是现代社会中的关键元素之一,影响着政府的运作、社会的发展以及公民的生活。所以,公共政策在公共管理领域具有重要的价值体现与功能。随着社会问题的不断复杂化,政府和公共机构需要制定、实施和监督各种政策来应对这些挑战。这些政策不仅是一种规划和方向,还是推动社会变革和改进的工具。因此,了解公共政策在公共管理中的价值和功能至关重要,有助于提高政府决策的质量,推动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本文将深入探讨公共政策在公共管理中的具体价值体现与功能,以更好地理解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试论公共财政与政府会计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公共财政和政府会计因公共受托责任而联系起来。公共财政的职能本质上是政府要承担的公共责任,而政府会计就是对公共受托责任完成过程及其结果的认定、计量和报告。完善的政府会计理论与实务、健全的公共财政职能都是良好的公共治理的关键因素。政府会计系统为公共财政管理提供的基础技术,政府会计提供的信息也为公共财政管理目标的实现服务。在我国,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制必然要求改革现有政府会计体系,这是公共财政职能不断发展变化从而公共受托责任发展变化的要求,是建立良好的公共治理结构的要求,是完善公共财政管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公共财政和政府会计因公共受托责任而联系起来。公共财政的职能本质上是政府要承担的公共责任,而政府会计就是对公共受托责任完成过程及其结果的认定、计量和报告。完善的政府会计理论与实务、健全的公共财政职能都是良好的公共治理的关键因素。政府会计系统为公共财政管理提供的基础技术,政府会计提供的信息也为公共财政管理目标的实现服务。在我国,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制必然要求改革现有政府会计体系,这是公共财政职能不断发展变化从而公共受托责任发展变化的要求,是建立良好的公共治理结构的要求,是完善公共财政管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是实现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目标的关键。应将明确和简化产权关系、缩短战线、完善机制等作为今后10年国有企业改革的战略目标。同时,我国政府经济职能应再作相应的调整,其原则和方向是,国有企业管理权集中在拟设置的国务院国有企业管理局,地方政府原则上不再直接管理国有企业,地方政府的层级愈低,其经济职能应当愈弱,社会服务和管理职能应愈强。  相似文献   

10.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国有企业管理体制 ,是实现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目标的关键。应将明确和简化产权关系、缩短战线、完善机制等作为今后 10年国有企业改革的战略目标。同时 ,我国政府经济职能应再作相应的调整 ,其原则和方向是 ,国有企业管理权集中在拟设置的国务院国有企业管理局 ,地方政府原则上不再直接管理国有企业 ,地方政府的层级愈低 ,其经济职能应当愈弱 ,社会服务和管理职能应愈强  相似文献   

11.
在公共危机管理理论中,"危机"概念应当界定为一种状态,同时还是一个过程。这一概念的提出,反映的是主体认知方式和思维角度的转变。根据这种理解,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于公共危机管理实质较为普遍的一种认识,即公共危机管理的实质是一种决策情势,则显得过于偏狭。从实质上说,公共危机管理应当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管理理念的全新的管理理念,时时刻刻贯穿于对公共事务的日常管理之中。  相似文献   

12.
我国社会不和谐现象的原因在于公共管理不和谐,构建和谐的公共管理应优化发展结构,配套公共政策,健全制度,转变政府职能,改善执政队伍,以期在和谐的公共管理实践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3.
公共危机善后期中的国家赔偿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危机管理中,危机善后管理与其它阶段同样重要.在政府应对危机过程中,因其过错或违法行为而造成社会或公众损失,应开展国家赔偿.这应是危机善后中的重要环节.但在此方面,目前我国危机应对中的国家赔偿制度尚待完善.从国际经验看,对危机应对中政府违法、过错导致损失进行赔偿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国家赔偿责任的豁免与限制,二是国家所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三是国家赔偿责任范围的扩展及国家赔偿理论的发展.借鉴国际经验和我国实际,我国的危机应对中的国家赔偿责任应主要涵盖以下四方面内容.一是违法行使或滥用行政紧急权力的赔偿责任;二是未履行法定职责的赔偿责任;三是危机处置中的事实行为因过错而致害的国家赔偿责任;其四是公有公共设施或技术性设施导致损害而引起的国家赔偿.  相似文献   

14.
微博中的谣言传播及其规避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博为话语自由表达在公共领域建构方面的作用有目共睹,但由于其自身管理体制的不规范以及对公众素养要求不够到位,谣言却也时刻伴随着。谣言的恶性传播使微博的传播、沟通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阻碍着微博舆论平台的健康发展,甚至危及公共领域建构的进程。如何妥善规避微博传播中的谣言、不断完善微博传播平台,从微博自身管理机制以及对公众的素养要求等方面的考量,提出建立完善的事实和身份审核机制以及呼吁公众理性表达、监管部门适度引导,以期制止微博谣言传播,创造一个纯净的微博沟通环境。  相似文献   

15.
作为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手段和技术依据,中国民政标准化的标准制修定和实施层面均存在众多问题,对标准化、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标准化等概念进行界定,对以民政标准化为中心的中国公共服务标准化的发展和困境进行分析论证。研究认为,2005年以来中国民政标准化机构在国家层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工作体系,民政部制定的标准化政策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开始普遍使用,结合实际完成制修订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并在全国民政社会服务领域普遍实施;在当前中国公共服务标准化存在困境的背景下,应加强政府等管理部门的标准化意识,提高标准化工作进程,均衡国家与行业标准使其能涵盖到民政的各个领域,还应完善民政标准化的组织和实施体系,健全民政等级评定、合格评定以及示范建设等方面的管理标准。  相似文献   

16.
作为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一个新概念,公共生产力已然成为衡量政府管理与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准和反映政府公共管理能力的显著标志。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公共生产力研究为进一步解读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提升政府管理能力提供了新的研究路径。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及伦理这五个要素为公共生产力研究提供了多维视角和基本的分析框架。要提高公共生产力必须在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中引入市场和竞争机制,重视推动组织机构改革和管理技术创新,进一步提升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水平,强化依法行政,加强公共部门的公共伦理建设,并重视建立相应的公共生产力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17.
城市公用事业管理法律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我国城市公用事业正处于逐步市场化的过程中。与此相适应,城市政府在这一领域必须实现管理模式的转变,必须实现以法律手段、经济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的转变,公用事业的管理与服务都应纳入法治的轨道。因此,必须提高城市公用事业管理的立法层次、完善基本法律制度、尤其是监督方面的法律制度,才能保证城市公用事业管理取得最佳绩效。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中政府角色定位在一般政府角色定位的基础上应有新的界定。政府不再是唯一的公共产品提供主体,并对其他供给主体的供给行为具有一定的责任;政府是包含了经济利益与政治权益在内的社会公正的维护者;政府更需要是生态平衡的保障者;在治理模式上,政府是德法并重的治理者;管理对象的系统性要求政府还应该是和谐管理的践行者。  相似文献   

19.
我国国有林场分类经营改革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我国国有林场正在推行分类经营改革。本文认为,当前将国有林场划分为生态公益型林场和商品经营型林场的分类方式可能面临许多现实问题和深层次矛盾,导致国有林场分类经营改革举步维艰、进展迟缓。这种分类方式,实际上源于森林分类经营理论,即按照森林多种功能的主导作用不同,把森林划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经营商品林为主的国有林场属于商品经营型林场,按企业方式运作;经营生态公益林为主的国有林场属于生态公益型林场,按事业单位管理。但是经过分析发现,生态公益林生产和事业林场并不是必然的一体关系,因此,当前国有林场分类经营改革的分类方式理论依据并不充分。为此,本文提出,应按照国有林场经营对象和经营性质2个标准,将国有林场划分为商品经营型林场、生态公益型林场和生态经营型林场3种类型。  相似文献   

20.
中国社会已进入转型期,当代中国公共管理面临严峻的挑战,应对挑战的关键是重塑公共管理的精神。重塑公共管理的精神要坚持中华文明的内核:以人为本的思想、仁爱思想和中庸之道,也要吸收西方民主政治和法治精神的合理成分。这样,才能保证公共管理的改革坚持正确的方向,实现社会与公民、国家与人民、政府与市场、政治与生活之间的共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