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浅析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族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时期 ,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路径选择应有区别。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解决民族问题 ,主要依靠市场 ;发展民族经济 ,有三大压力 :市场压力、开放压力和利益反差压力  相似文献   

2.
郑长德 《民族学刊》2011,2(1):1-11,83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十二五”及以后相当长时期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同时也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以下简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有高速持续的经济增长速度,而且同样重要的是在发展质量上的增长。本文从发展质量的界定开始,认为发展质量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概念,包括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经济效率、社会公平、卫生保健、教育、居住条件、安全保证、人口发展、环境质量、增长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等方面。然后,主要从经济增长的效率和稳定性、社会公平、卫生保健、教育发展、环境质量等方面讨论民族地区改革开放以来,主要是西部大开发以来经济发展的质量特征。最后,基于这些分析,探讨了民族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路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关系到民族地区经济长远发展全局,也关系到全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民族地区出现了经济增长、结构优化、效益改善的趋势,但是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还远未改变.必须立足于民族地区的发展基础,以资源开发和产业升级为主线,推动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政策创新,强化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中的准入限制,促进民族地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许鑫 《中国民族》2008,(10):23-25
“发展草原经济,必须解决好发展和保护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呼伦贝尔市市委、市政府把关键的一笔落在了国企头上。作为呼伦贝尔市最大的国企,华能呼伦贝尔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有着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在一场命题为“把握环渤海经济图发展机遇,加强区域合作,加快内蒙古草原区域民族经济的发展”的研讨会上,华能呼伦贝尔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雷六十八在发言的开始,便触及到了关键性的问题。相同的论调,在一年前,记者跟随中央31家媒体的37名记者组成的新闻采访团,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前夕来呼伦贝尔采访时,就曾听该市的市委书记曹征海提到过。“呼伦贝尔需要美丽与发展双赢,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把生态建设放在首位。”曹书记当时的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7月末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蓝天碧草,云朗风清。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统战部带队,中央国企党外人士代表团成员们相聚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进行为期4天的参观考察。此次参观考察主要的对象是华能呼伦贝尔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下属的华能伊敏煤电有限责任公司以及华能扎赉诺尔煤业公司。  相似文献   

5.
成舸  向晓玲 《民族论坛》2014,(4):F0004-F0004
正4月2日,农历三月初三,数万名苗、土家、汉等各族同胞,齐聚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梁家潭乡芭蕉坪村,参加民族传统佳节三月三活动。数百名男女歌手从四面八方赶来歌场对歌、赛歌,并举行拦门酒团圆苗鼓千人跳香舞等节目,山歌应和着青山绿水,令人醉倒苗乡。  相似文献   

6.
我国民族间经济和谐发展面临着民族间收入差距加大,发展共享不足、民族经济发展特色不明,盲目竞争和民族经济发展各自为政,资源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等问题.在"十一五"发展纲要中,我党提出的四大主体功能区的规划将会为解决我国民族间经济和谐发展创造条件.在四大主体功能区划分后,应该从加强少数民族特色产业的建设、促进我国收入分配方式调整和倡导民族间经济共享意识等方面入手,促进我国民族间经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民族间经济和谐发展面临着民族间收入差距加大,发展共享不足、民族经济发展特色不明。盲目竞争和民族经济发展名自为政.资源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等问题。在"十一五"发展纲要中,我党提出的四大主体功能区的规划将会为解决我国民族间经济和谐发展创造条件。在四大主体功能区划分后,应该从加强少数民族特色产业的建设、促进我国收入分配方式调整和倡导民族间经济共享意识等方面入手,促进我国民族间经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多年来,隆回县将上级政策的基本原则结合实际具体化,使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落到了实处。2007年,隆回县委、县政府又根据湘发〔2006〕6号和邵发〔2006〕23号文件精神,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决  相似文献   

9.
吴铀生 《民族学刊》2013,4(6):14-17,93-95
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区域资源综合开发和整体开发资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血脉和基础,因此民族地区要要立足特色优势资源,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资源整合与综合利用,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构建特色优势产业体系,才能最终促进四川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十二五”期间,四川民族地区将进入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重要阶段,本文从加强民族地区整合优势资源,构建优势产业体系出发,阐述了推进传统特色农牧业向现代特色农牧业跨越,以及维护社会稳定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次湖南民族地区县域经济战略研讨会上,来自湖南省县域经济研究会和省委党校的专家学者们在多次实地考察、调研的基础上,以科学而严谨的态度为我省民族地区县城经济的发展把脉建言,出谋划策。本刊特邀省委党校来亚红副教授撰文,对湖南少数民族县域经济进行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少数民族经济是兰州经济建设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经济不仅有利于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水平,方便各族人民的生活,更有利于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有利于“和谐兰州”的构建。本文拟在对改革开放以来兰州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在“和谐兰州”构建中的作用,总结兰州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特点,并针对兰州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田钒平 《民族学刊》2011,2(1):23-27,84
在选择处理西部生态维护与经济发展之关系的策略和路径时,应当深入到西部民族地区内部研究相关问题,进而根据某一特定区域的经济、环境与社会发展的现状以及自然环境的承载力,确定适当的发展目标,适宜于发展经济的就将经济价值追求作为主要目标,否则,就应将环境价值作为发展的主要目标;应当将生态问题作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因素,将生态维护纳入到经济发展规划之中,制定统一的生态经济发展规划,建立合理的生态经济核算体系;应当从全国性的战略高度来认识西部民族地区的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问题,重视其生态屏障地位及其对整体的生态价值贡献,使西部民族地区尤其是生态脆弱区能依据其生态价值贡献而获得应有的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13.
湖南民族地区具有经济发展要求迫切、经济发展潜力显著、经济发展压力较大等特点。近年来,湖南民族地区加快以市场为导向的各项改革,加快发展民族经济,贫困人口不断下降,人民生活水平大为提高。但由于地理、人文、历史等因素制约,湖南民族地区社会生产力水平依然较低。在全国经济发展水平迅速提高的情况下,湖南民族地区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有拉大趋势。完善湖南民族经济立法是保障湖南民族地区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进民族法制建设的客观要求。近年湖南民族经济立法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  相似文献   

14.
15.
彭英明 《民族论坛》2015,(2):108-112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党的民族识别工作是必要的,不能否定。解决中国民族问题只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这一写入我国宪法的明文规定,不容质疑。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对加强民族团结和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文化起了巨大推动作用,不能与出现个别少数民族分裂"精英"相混淆。民族工作会议针对新形势下我国民族工作的新特点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观点,充分体现了科学的历史观和发展观是指导我们正确认识当前我国民族问题、开展民族学术研究的正确指南。要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统一认识,创新思维,做到理论为现实服务,理论之树常青。  相似文献   

16.
《民族论坛》2012,(9):F0002-F0002
8月19日至20日,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来到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怀化市,深入芷江侗族自治县、新晃侗族自治县、会同县、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考察调研,强调怀化要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融合,努力走出一条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路子。8月21日至23日,徐守盛接着来到邵阳市,深入绥宁县、城步苗族自治县、武冈市、洞口县、隆回县、邵东县等地考察调研,要求邵阳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把握区域经济发展规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努力实现稳增长的各项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17.
地方基层少数民族干部是我国基层干部队伍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对我国民族政策,特别是民族经济政策的认知程度,直接决定和影响着对党和国家民族政策路线、方针的具体执行程度和贯彻力度,也影响着基层群众对国家民族政策走向的看法和态度。基层少数民族干部对国家民族政策起着上通下达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张祖文 《中国藏学》2005,(3):149-152
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西藏民族干部队伍从小到大,逐步发展壮大,形成了一支以藏族干部为主体、门类较为齐全、素质不断提高的民族干部队伍.本文分西藏自治区成立至1980年、1980年到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召开前、中央第三、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等三个阶段,总结了40年来西藏民族干部队伍的成长历程.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在政权建设中培养了一个具有"双重身份"的少数民族干部治理阶层。通过实行民族区域自治,顺利实现了民族地区政治制度的变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使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制度化和法制化;少数民族干部的实践成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关键和支撑力量。二者相辅相成,实现了少数民族群体自身利益的表达和国家方略在民族地区的实施,民族干部的培养实践与民族地区的政治制度促进了国家与民族地区的整合。  相似文献   

20.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宁夏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目前在少数民族干部数量和比例、结构与分布、后备来源与培训教育等方面存在不足,需要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各部门通力合作,进一步采取发展民族教育、提高干部素质、拓宽干部来源、在选举换届及审批、任免干部工作中把好民族比例关等措施,予以完善和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