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年鲍德里亚的研究是人们长期忽视的领域,尤其是对青年鲍德里亚思想的基本定性存在严重误识,特别是将鲍德里亚《生产之镜》之前的思想判定为"新马克思主义"的说法.本文认为,在鲍德里亚的思想中根本不存在一个所谓的"马克思主义阶段",他从来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青年鲍德里亚早期文本中呈现的哲学观念,其理论起点恰恰是后马克思思潮,而正在形成的基本学术逻辑主体上已经是莫斯-巴塔耶的草根浪漫主义.  相似文献   

2.
象征性交换是鲍德里亚思想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是巴塔耶的"耗费"经济学以及莫斯的礼物交换理论相结合的产物。象征性交换是完全异质于经济交换的人与人直接的交往形式,以交互性为其本质特征。在鲍德里亚其后的思想发展中象征性交换演变为"诱惑"概念,获得了进一步的阐发。正是在这一意义上,象征性交换成为了理解鲍德里亚思想的阿基米德点。  相似文献   

3.
刘长明 《文史哲》2007,(6):122-129
天地和谐而衍生万物,错落有致的自然万物,展示了大自然奥秘无穷的生化智慧。天生万物必有用,所有人类和非人类存在都是生态链条上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都有其特定的内在价值——尽管有些存在的价值目前尚未被人类认识到或者永远不可能认识到。就本原的内在价值而言,所有人类和非人类存在没有价值等级之分,它们都是大自然的"杰作",这种价值属性不以人类是否认识到为转移。各种人类和非人类存在虽然在质上没有价值等级之分,在量上却有价值大小的差别,其价值大小与该种属在万有存在链条中的级次成负相关,与关联系数成正相关,这就是万有价值定律。存在本身就是存在的理由,一些看似"恶"的存在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自然界内置着万物价值的自平衡机制——"和谐剃刀"。大自然的"和谐剃刀"有时会为了保全一种存在而剔除另一种存在。  相似文献   

4.
张美君 《北方论丛》2014,(3):121-125
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批判理论是否承袭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这是鲍德里亚思想研究中的一个节点。虽然马克思与鲍德里亚都以商品为切入点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但二者面对"庞大的商品"时的思考却是不同的。马克思思考的是"庞大的商品"是如何产生的,其答案是资本的无限逐利推动无限生产,而无限生产需要无限消费才能实现剩余价值。鲍德里亚思考的是人为何需要如此多的商品,他的解答是社会区分的原则推动了人对商品的无限需求,无限的需求推动着无限的消费。鲍德里亚的分析不依政治经济学的框架,也没有继承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竹内好的鲁迅论从根本上来说是现象学式的。他从"无"的根源出发将鲁迅定义为自觉的文学者。在他那里,这个所谓的"无"对鲁迅的文学及其整个文学性的存在本身来说始终具有一种根源性意义;而这实际上意味着,只是在对各种形而上学观念和意识形态实施了一种现象学式的悬搁之后,或者说是在抛弃了这些东西之后,鲁迅文学才真正获得了一种现实的可能性。但另一方面,这种悬搁或抛弃同时也意味着对自身当下现实的整体性承担。在竹内好看来,鲁迅就是在这种抛弃与承担中形成了关乎其自身之存在的文学者气质,并在种种现实性论争中使他那生成于"无"之本源中的文学,获得了其真正的具体现实性存在。同时贯穿在其整个鲁迅研究中的,是竹内好对文学本身之存在本质的一种具有存在论深度的现象学思考:只有当其在一种存在论-现象学的意义上是由存在本身来规定并由此而与之有一种内在的本质关联的时候,文学本身才是可能的。这一点在竹内好的鲁迅研究中始终具有一种主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6.
法国哲学家鲍德里亚以独到的视野,揭示了当代社会的产品或服务消费背后蕴藏着的深层次"符号"消费,符号消费主宰当代社会一切基本风貌及其发展走向,切入当下人生活的现实境况;在现代资本主义消费社会,人的解放和人类的解放必须通过"象征交换"的方式对大众文化进行解码来代替建立在符号控制中的现代性生产体系,从而终结符号消费社会的统治;鲍德里亚对消费社会的分析,扩展和深化了人们对于资本本性的认识,揭示了资本文明在当代发展的内在机制,为我们分析人类当前的生存境遇和探索摆脱符号操控而获得自由的解放方式提供了新角度,但鲍德里亚只是在理论内部维持着一种彻底性,是对超越符号消费社会的一种空洞的呐喊。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学者眼中,鲍德里亚自身的学术发展经历了从新马克思主义向后马克思主义的转向,而其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生产主义的批判和消费社会、拟像与仿真诸理论则成为中国学者讨论中国的消费主义和消费社会现象的理论武器.但是,这里存在着误读.鲍德里亚对生产主义的否定和对消费社会的批判是基于同一逻辑基础之上的;他选择象征交换理论超越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其实并没有"走出马克思",是"接续"了马克思尚未展开的理论空间.因此,鲍德里亚的前后期思想具有许多的一致性.探讨中国学界对鲍德里亚的误读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江西社会科学》2017,(1):249-256
数字化社会的发展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由此引发对人与社会的再思考。欧洲17世纪以来的理性至上思想已进入饱和状态,个人主义逐渐走向衰落,从20世纪中后期开始,科技迅猛发展,数字化社会逐渐形成,人类原始认知结构中的多元性和集体思想被唤醒,在网络社群中重新聚合,世界不再是"一神论"主宰的世界,而是对立耦合及多元文化相互包容、共存的世界。而网络"部落"的趣好分享、情感归属、多元理念、精神物化、非功利性欲望等现象则被马菲索利称之为后现代特征,并逐渐游离出以一致性和二元对立为核心的理性观念。数字化世界不仅开创了大众媒介时代,也满足了网民多种非功利性的文化需求。而要使数字化社会稳健发展,在法制的前提下,顺其自然是一种智慧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认知就是人们认识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如果这里的"人们"是在不同的文化圈与不同的价值链之中,那么,他们对同一事物的认知就会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甚至相互矛盾。广义地讲,可能世界是指能无矛盾地设想的世界,而这里的"可能"又有逻辑可能与形而上学可能之分。"逻辑可能"是指事态的出现不会导致逻辑矛盾,不会违反逻辑规律;而"形而上学可能"是指事态的出现不与相关事物的存在、本质属性发生矛盾或不一致。当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既是超验理想也是经验层面的利益共同体。实现这一愿景就在于化解认知矛盾,进而通过文化互通建立起人类的价值共识。可能世界理论的智慧在于,可能世界的语言不是实在论的,它是一种正确性与合理性的代名词。从现实世界就是实现了的可能世界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人类自身构建和合社会的理想,起点就在于人们的认知矛盾能够得以化解,进而形成人们相互之间的价值共认,如此人们设想的可能世界才有现实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晚年通过"人类学笔记"中对农村公社的再研究和《历史学笔记》中对世界历史的再研究,在东方社会发展道路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这些思想既不是如国内外一些学者所说的是将唯物史观的社会形态演进理论当做纯粹的"西方社会理论"加以抛弃,从所谓"单线论"转向"多线论";也不是仅仅一般地确认社会形态演进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局限于指认一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基于某些历史条件可以跨越某个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这些新思想实质上是马克思对唯物史观原有的"世界历史"理论的重大突破,而所谓跨越"卡夫丁峡谷"的东方社会发展道路设想,正是以这一突破为理论支撑的。只有从这一视角出发,才能对马克思晚年思想与唯物史观的关系作出准确的评价,并对他同恩格斯在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上的观点差异作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
在逐渐认识到人类自身的有限性后,哲学家们开始了对"无限"问题的思考,"无限"由此也成为一个内涵极为丰富而深刻的哲学范畴。"无限"具有理论和现实两方面的价值。一方面,几乎所有的哲学流派都对"无限"抱有浓厚兴趣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另一方面,虽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都是无限的,但人类可以在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自由想象对未来作出美好的期望和设想,由此,"无限"可以作为一种行动的动力存在于未来。  相似文献   

12.
关于人类语言局限性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国古代文人先哲对语言生发的"道不可言"、"言不尽意"、"意不称物"的思想体认,到西方哲学家对语言困境阐发的理性思考,都说明了人类语言具有局限性是客观存在的。从语言的本质特征和功能角度看,语言的线条性决定了语言不可能共时地再现立体的、多维的世界;语言的概括性决定了语言不可能充分地表达尽事物所包含的所有意蕴;语言功能的有限性决定了不可能独自地发挥交际与思维作用。清楚地了解和认识语言的局限,对于我们全面、客观、准确地把握语言、运用语言、超越语言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发表重新凝聚了改革共识,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并予以科学概括,反复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这一阶段的基本路线,精辟而有力地提出社会主义国家不改革就会死路一条的历史结论,以极大的勇气与智慧提出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的政治遗训。一段时期以来,有人抓住邓小平晚年的某个谈话,片面地、孤立地理解邓小平的思想,甚至提出所谓"晚年邓小平"的问题,得出"邓小平晚年承认他搞的改革开放失败了"的结论。这是对邓小平晚年思想的割裂和肢解,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邓小平晚年的思考与邓小平理论是逻辑一贯的思想体系,其中,南方谈话是其晚年思想的集中体现和系统阐发。当前,在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我们更需要从南方谈话中汲取智慧和勇气,坚持改革开放的历史方向,努力解决邓小平提出的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游”──禅宗美学的重要范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皮朝纲  刘方 《天府新论》1997,(1):56-60,63
游"是中国古典美学中一个极重要而又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美学范畴。中国古代美学思想,总是与人学思想有着血脉相关的联系,正如徐复观先生所指出:中国文化特征是"在人的具体生命的心、性中,发掘出艺术的根源,把握到精神自由解放的关键"。[1]中国美学的实质,乃是为了探寻使人美的生活与生存如何成为艺术似的审美创造,它是从一个特殊的层面、特殊的角度,来体现中国人对人生的思考和解决人生根本问题的努力,体现着他们对于人的生存意义、存在价值与人生境界的思考和追寻。而我们以为,这一特质是深契于美学的根本精神的。美学在其实质上…  相似文献   

15.
世界的多样性思想是江泽民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当今世界的客观现实而提出来的.最早对世界文化与文明的多样性思想源于西周史伯的"和而不同"的理性思考.数千年来中国文化正是遵循"和而不同"的法则才使得华夏文化不仅数千年来文脉未断,而且历久弥新,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进入新世纪,人类社会越来越强烈地呼唤着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而且把这一课题更加紧迫地摆到了我们的面前.  相似文献   

16.
鲍德里亚指出,在当代资本主义消费中,消费主体是由一种"巨大的重复"意识形态建构起来的,需求也是这种重复的意识形态的产物.在鲍德里亚看来,当"重复"建构这个消费世界的时候,最主要的法宝就是所谓的指向声望、地位的差异性逻辑,而差异性逻辑的根本基础则为社会的差异性生产.以鲍德里亚的看法.如果说马克思的时代里资本家是通过在生产中剥削劳动力,那么今天,资本家则发现了消费个体在消费中建构出来的新型差异性符号生产.消费就是更重要的生产.在此意义上,消费已不再是传统理解中的那种产生需要和满足的过程了,"消费不仅要在结构的意义上被界定为交换体系和符号体系,同时还要在策略的意义上被界定为一种权力机制".鲍德里亚对当代资本主义消费结构的批判是十分深刻的,其中也不乏值得认真借鉴和思考的地方.可遗憾的是,其理论逻辑生成的方向又却是向着否定历史唯物主义的向度发展的,他指认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存在是由符码关系支配,而非马克思所指认的经济交换结构.  相似文献   

17.
法国社会学家和哲学家鲍德里亚向来以思想独特和怪异而著称。在《象征交换与死亡》一书中,鲍德里亚通过对死亡的原始象征意义的回溯考证和注解,从中引申出象征交换概念的特征,并运用这一特征来分析现代西方近代社会以来的人道主义思潮及其特点,得出了与西方人道主义为主流的西方文明背道而驰的"死亡观",从而在20世纪之末奏出了与西方当代文明社会极不协调的一曲"文明的挽歌"。  相似文献   

18.
人类普遍价值标准的探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本体论思考和现代科学范式下对人类普遍价值标准的论证是以某种最高的或者最终的实在为出发点,预制某种最高的或者最终的价值标准,并将它理解为是“普遍有效的”。它们内含着“最高价值自我贬值”的危机,最终导致普遍价值的迷失。回到生活世界的方案对于我们思考普遍价值标准的失落和重建来说是一条超越传统本体论和现代科学范式的道路。我们只有以人的生活世界的“活”的客观性为基础才能证明人类普遍价值标准的存在。这意味着从人“活着”这一意义上进入人类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唯物史观的角度阐释了解读历史的钥匙是人体解剖而不是鲍德里亚所谓的象征交换,鲍德里亚的象征交换只是他头脑中的一个抽象的概念的存在,以此作为解读历史的钥匙无疑表明他是一个纯粹的历史唯心主义者.  相似文献   

20.
海明威作品中"打不败"的硬汉形象所体现出来的"蔑视死亡"的气概与鲁迅作品中的"死火:宁愿烧尽也不愿冻灭"的献身精神有着共同的特征,即倍受摧残而不屈服的韧性品格,这二者之间存在着共同的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重要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