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90后"大学生的认识、情感、人格、行为、人际交往方式都受到网络大环境的影响,他们表现出"90后"特有的心理特征,具有鲜明时代烙印。信息时代要合理利用网络环境,探索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途径,促进"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网络信任是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而出现的新的信任类型,是网络社交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后天产物。其发生主体是切实的社会个体在网络空间形塑的虚拟角色,发生情境是个体互动所处的具体网络空间,其建构过程大致经历了初建、维系与深化、破裂、走向现实几个阶段。网络信任的建构过程不断涉及个人的认知与判断,信任决定的修正依据是个体在网络社交过程中逐渐暴露出的信息。网络信任的发生概率非常低,仅极少数的信任获得了稳定发展,甚至转变为现实信任。  相似文献   

3.
徐松山 《现代交际》2014,(3):235-235,234
网络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有利就有弊。面对这样的环境,90后大学生往往有禁不住诱惑的时候,如果自控力不强,一经接触就会越陷越深,可谓一失足成千古恨。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根据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采取适当的教育措施,预防学生沉迷于网络,促使青年心理发展最优化。  相似文献   

4.
孙炜冉 《现代交际》2011,(9):219-220
2010年秋入学,高校迎来了以“90后”为主的大学生队伍,就如何针对这些所谓的“90后”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本文试从“90后”大学生新的心理特点入手,找出对其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具体方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皮彬霞 《现代交际》2011,(5):185-186
“90后”是当代大学生的主体,在行为、情感、思维、认知等方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本文分析了“90后”大学生的特点以及造成这些特点的原因,并提出了对其教育引导和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6.
"90后"大学生作为当代中国社会消费群体的一个特殊部分,其消费观具有个性化、时尚化和攀比化3个基本特征,并存在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水平两极分化以及消费心理不健全等诸多问题。经济因素、传媒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是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重视"90后"大学生的消费观教育,建立和完善规范社会消费环境、强化学校的消费观教育、加强家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引导、鼓励和发挥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这"四位一体"的消费观教育体系,是考量"90后"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的现实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7.
《中国青年报》近日刊登了“90后”的10条座右铭,让人眼前一亮。“90后”是指1990年至1999年出生的青少年,最大的21岁,最小的只有11岁。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还生活在校园里,可谓初生牛犊,乳臭未干。可看他们的这些座右铭,却似乎个个久经沙场,成竹在胸。  相似文献   

8.
徐姣 《职业时空》2012,(6):183-184
目前,在全国各高校学习的学生,均是"90后"的学生。深入研究和探讨"90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价值观念、理想境界等情况,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避免和减少盲目性、随意性的前提条件;是因材施教,促进大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形成,找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方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需求分析理论,基于对独立学院"90后"英语专业本科学生的问卷调查,从学习需求、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和学习环境四个层面了解"90后"学生的学习需求,以促进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也便于教师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10.
卧谈会作为大学生宿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发展有很大很积极的促进作用。从对60后到90后的卧谈会现象进行简单梳理,可以发现:曾经风靡大学校园的卧谈会在90后大学生宿舍里已经不那么普遍了,对此我们进行了解读和原因探究,并期盼卧谈会在新生代大学生宿舍里不要流失。  相似文献   

11.
社会适应能力是个体成熟与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青少年面临的基本课题。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专家研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前期试测等探索性研究,构建了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基本结构,编制了青少年社会适应量表。以该量表为工具对浙江省象山县初一、初二"90后"青少年进行了普测。结果发现:青少年社会适应包括5个公因子即生活适应、人际适应、心理适应、学校适应和压力适应。因素分析表明:该5种因素共同解释着青少年的社会适应,所编制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青少年社会适应性的测量工具。研究还表明:象山县"90后"青少年的社会适应总体发展状况良好,其中生活适应和人际适应发展最好,心理适应次之,学校适应和压力适应相对滞后,不同类型青少年的社会适应水平存在差异。①  相似文献   

12.
浅析90后军校学员的心理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军校学员是我军未来军官队伍的主力军,当前90后学员已成为军队院校教育的主体。心理管理对学员的成长进步有着重要影响,院校管理者应当把心理管理作为院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分析90后学员的心理特点,探索加强90后学员心理管理和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13.
"90后"少年以其任性、脆弱、自大、狂傲、叛逆等鲜明的个性形象存在于人们的传统价值评价之中.然而四川地震中许多少年的英雄行为却改变了人们的看法.而且,巴蜀英雄少年的行为和道德品质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有其深厚的历史根源和文化根基.从发挥英雄的长久性价值来说,在学习和宣传巴蜀英雄少年的光辉事迹时要把握好几个现实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当前,择偶意愿特别是"90后"大学生的择偶意愿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对大学生的实证研究发现,男女大学生在择偶上自主意愿的程度相当接近;家庭因素中权威主义观念、亲代知识更新水平、父母结婚类型、家庭结构类型对子代的择偶自主意愿有明显影响;个体决策独立性水平、民族差异也对择偶自主意愿存在显著影响;相比之下,城乡结构因素、独生子女差异等具有现代中国特色的社会文脉的作用呈现隐遁。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开始进入了平稳高速增长的发展阶段,社会形态进入了一个“正常发展”的社会,为“90后”新一代健康成长提供了一个正常的社会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90后”新一代比起前几代青少年,他们属于更健康、更正常成长的新一代。本文通过对“90后”上海青少年的调查,发现他们身体健康总体状况良好;学习自主性和效能感增强;价值取向更加开放、多元和务实;拥有积极的心理感受。与此同时“90后”青少年的发展也存在不成熟之处,对此应以发展的眼光来加以观察,通过改进和完善社会公共政策、加强核心价值引导、提供社会实践机会、加强心理建设等进行应对。  相似文献   

16.
“80后”大学生社会观念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中国社会的飞速发展,对生活于其中的各个社会群体都带来深刻的影响并引起他们观念认知的变化。本文通过对1004名大学生社会观念现状的调查,分析社会发展新时期大学生群体社会观念的变化,以期达到对“80后”大学生思想观念较为客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代际性和阶层性是当代青年文化的基本特征,"80后""90后"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存在代际差异和阶层差异。"80后""90后"青年对国家层面价值观最认同富强,对社会层面价值观最追求自由,对个人层面价值观最注重诚信。在代际差异上,"90后"更向往自由等后物质主义价值观,"80后"更看重富强和法治,并且"90后"的内部异质性大于"80后"。在阶层差异上,富裕家庭青年最认同文明、自由和法治,中产阶层家庭青年最认同民主,城市贫困家庭青年最认同平等和公正,外来务工青年最认同富强、文明和和谐,体现出不同阶层青年在物质和精神追求上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8.
美国心理学家滕格将出生于20世纪70、80和90年代的三代美国年轻人统称为"我一代",因为他们以自我为中心,藐视权威,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自信与决断,可是也缺乏责任感,前所未有的不快乐。在全球一体化浪潮下,改革开放后出生的中国青少年要如何面对"我一代"身上所具有的互相矛盾的群体特征,对其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将带来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9.
Using the Abusive Behaviour Inventory and Rosenberg's Self Esteem Questionnaire, we assessed the efficacy of six group intervention programs for abusive and violent men. We predicted that both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abuse levels would be significantly lower and that self-esteem would increase significantly post-treatment. The six group programs, involving forty-five male participants overall, were conducted over ten to fourteen weeks in the Melbourne metropolitan area. Sixteen non-abusive male subjects were used as a comparison group.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programs were more effective than no treatment in significantly reducing psychological (but not physical) abuse and had no effect on self-esteem. No post-program differences were found between the comparison and treatment groups. We concluded that the programs had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participants, particularly in the reduced levels of psychological abuse, and that self-esteem was not a meaningful factor in level of abusive behaviour. The relatively low mean preprogram score on the physical abuse sub-scale for the program groups may explain the lack of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physical abuse pre-program and post-program scor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