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氏家庭     
马氏家庭这里说的马氏家族,指统治青海近四十年的回族军阀世家马步芳家族。他们原籍河州即今甘肃临夏州的西乡。清朝同治、光绪年间,河州西乡崛起了三个家族:马占鳌、马安良、马廷家族;马福录、马福祥、马鸿逢家族和马海晏、马麒、马步芳家族,都曾煌赫数十年。马步芳...  相似文献   

2.
1925年深秋,一位身形高大、健壮的藏族青年来到古城兰州,频频奔走于甘肃军政各要员的门庭。他就是拉卜楞寺院五世嘉木样的长兄洛桑泽旺,亦即本文的主人公、今甘肃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黄正清。军阀称霸拉卜楞遭劫正清伸冤如上九重天民国初年,宁海镇守使马麒拥兵自重,独据西宁,又对拉卜楞垂涎三尺。1916年四世嘉木样圆寂。次年,马麒以谋反罪,派兵攻占了具有200余年历史的安多藏区佛教中心拉卜楞寺,洗劫了寺院摄政阿莽仓活佛的供养地阿木去乎。  相似文献   

3.
更正说明     
因本刊编校失误,造成刊登于《回族研究》2019年第4期(总第116期)的马麒、韩富祥《甘肃夏河回藏经济交往与民族和谐共生研究》一文中的一级标题序号有误。现将一级标题序号四、五更正为三、四,特此更正。并向作者和读者致歉!  相似文献   

4.
辛亥革命期间,甘宁青诸马军阀从静观其变到出师勤王,最后临阵倒戈、回兵参与光复运动,就角色而言,完成了从传统社会卫道士而至掘墓人的转换;就性质而论,自身开始并逐步完成了由封建时代拥兵自重的地方实力派向民国时代资产阶级新军阀的过渡。本文旨在探讨辛亥革命对西北诸马军阀集团新旧交替的转换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民国时期,毒品在西北地区泛滥,青海也深受其害,但是与陕西、甘肃相比,青海毒祸较轻.“青马”军阀为了维护在此地区的绝对权威,树立所谓的“新青海”,对禁绝毒品不遗余力.马麒、马麟、马步芳统治期间,青海烟毒种植灭绝殆尽,然贩运和吸食所在多有,一直迁延不绝.马步芳虽声称要将青海建成禁毒的模范省,一度法令森严,人人自危.然其自身的行为证明他的禁毒是无力的,民众对此敷衍了事,毒品不能彻底禁绝也就在情理之中.  相似文献   

6.
元明两朝治藏政策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朝和明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元明两代中央政府的治理下,当时的西藏社会取得了重大发展,可以说两朝对西藏都进行了有效的管理.元朝和明朝的治藏政策既有共同的一面又各具特色,文章仅从"独尊一派"和"多封众建"来分析元明两朝治藏政策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以马麒、马步芳父子为首的地方军阀集团在中华民国期间统治青海约40年,这一时期也是青海建省和推行现代民族国家建设的重要历史转型期,由于马家军造成1936年红军西路军的失败并在1949年的兰州战役中顽强抵抗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西北,建国后的官方历史叙事中赋予马步芳集团极为负面的形象.但是在这40年间,青海社会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在改革开放后的今天,有必要从以地方性为基础和以作为历史中的行动者的人为主体的视角出发,对青海历史中的“马步芳时代”给予更加全面、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并应从地方社会发展需要的角度来理解这种研究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西藏自元朝纳入祖国的版图以来,各朝各代治藏政策均不相同。在元明清三朝的治藏政策中,清朝的治藏政策呈现出制度化、法律化、正规化的特点。在清朝诸多治藏政策中,长期驻军西藏,以资弹压,进行有效管理,是一个重要的方面。然而学术界对西藏驻军的建立与发展涉足研究得很少,近几年虽有所涉及,但是也侧重的是西征方面,对驻军进行系统研究的却很少,本文拟对清代西藏驻军这段历史进行一次深入地探讨。  相似文献   

9.
<藏文白话报>作为蒙藏事务局主办的三种白话报之一,鲜明地反映了民国初期的对藏政策:倡导五族共和、维护国家统一;改革涉藏机构、全面管理藏政;关注西藏民生、鼓励兴办实业;开办蒙藏学校、普及文化教育.梳理这些政策,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研究民国时期的涉藏政策,从而阐明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
李帅 《中国民族》2023,(4):82-83
<正>在拉萨繁华的八廓街东北侧、冲赛康市场南面,有一座三层楼房的藏式院落,被称为“冲赛康”,这便是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的旧址。大门上方挂有一块匾额,上书藏、汉双语的“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清朝建立以后,进一步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雍正五年(1727年),雍正帝命令马喇、  相似文献   

11.
驻藏大臣是清朝总理西藏一切事务的最高行政长官,是清朝治藏政策的具体实施者及核心人物。他不仅代表着封建王朝至高无上的尊严,更体现了国家主权的意志。因此,驻藏大臣制度史,实际上是一部清代治理西藏的政治史。如何正确地评价驻藏大臣在西藏历史上的作用及功过是非,是清代藏族史研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当今国际国内分裂主义分子企图歪曲、淡化甚至掩盖驻藏大臣的作用。纵观有清一代百余位驻藏大臣,良萎不齐,贤愚各异,减否互见。驻藏前期(雍乾时期),清王朝鼎盛强大,驻藏大臣中出类拔草,政绩卓然者众,僧格、玛拉、青保、…  相似文献   

12.
清王朝前半期即从顺治到乾隆执政时期,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空前大一统局面。这一时期中央王朝对西藏地方从间接治理最终到行施直接有效的治理,是以往历史上任何王朝竭尽全力而又未能达到的顶峰。特别是乾隆皇帝在其执政六十年间将历代中央王朝治藏方略最终推向成熟和完备。当然,这一时期的治藏政策也有失误之处,但无论是成功的经验或是失败的教训,对于我们今天正确实施民族政策和维护边疆的稳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无疑是具有借鉴意义的。笔者在木文中就清王朝前期治藏政策的阶段性演进及其基本特点和历史意义作一粗浅的分析,敬请方家…  相似文献   

13.
民族政策是汉——前赵、后赵政权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这两个政权在阶级矛盾极端尖锐的情况下,对晋王室及其残余势力进行毁灭性的打击,对于被统治民族的政策则带有野蛮性和强制性的一面。但是,从这两个政权所执行的民族政策的细微差别分析,我们发现这种差别其实是匈奴、羯族走上封建化的过程,也是他们民族共同体的瓦解过程。  相似文献   

14.
藏彝民族走廊与茶马古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民族学界提出的藏彝民族走廊,大体包括北自甘肃南部、青海东部,向南经过四川西部、西藏东部、云南西部以及缅甸北部、印度东北部这一狭长地带。①从古至今,藏彝民族走廊主要是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活动的舞台,尤其是西藏、四川和云南三省区毗邻区域,古代氏羌族群自北向南的迁徙与这一区域藏缅语族各民族的形成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比如在云南25个少数民族中,有13个属于藏缅语族,至今仍大多居住在与西藏、四1收p近的西北部地区。近几十年来,诸多学者对藏彝民族走廊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关于条马古道,我在《滇藏茶马古道论略》…  相似文献   

15.
罗宏 《民族学刊》2023,14(2):136-142, 165
明代是汉、藏交通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明中后期,朝廷在内地与西藏的交通问题上发生了一次重大的政策转向,改变了朝廷使臣和藏族朝贡者以往主要由甘青故道进出青藏高原的传统,开始以途经康区的川藏道作为正驿。明中后期的川藏官道,大致路线应为:出碉门,过打箭炉,然后往北行经今天的道孚、炉霍、甘孜、德格,至昌都,最后抵达拉萨。明代汉藏交通重心南移,是明王朝根据当时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等各方面形势的变化而作出的选择。相较西北甘青地区的动乱以及所面临的蒙古部族的威胁,川藏道途经茶叶产地,方便食茶的赏给,同时也有利于保护朝廷在西北的茶马贸易。十五世纪中叶以来,明王朝在汉藏交通问题上的政策转向,不仅改变了内地与西藏之间交通的格局,导致了汉、藏交通重心的南移,而且对青藏高原政治格局的变化,以及后世治藏政策的演变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青海军阀自1912年起至1949年对统治青海长达38年,在西北历史及中华民国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不论青海军阀的性质及其在青海的所作所为,仅从地理环境、宗教、社会历史背景和内在改革机制等方面剖析了青海军阀长期存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综观历史上西藏与中原政治关系,元、明、清三代对西藏的治理虽各有其长处和特点,但却数清朝、特别是清朝前期(康、雍、乾时期)对西藏的治理最具特点和最为成功,其时西藏与中原政治关系也最为融洽和密切。我认为,大体说来清朝前期治藏有三个突出特点;一、其治藏是以蒙古为中介和出发点来进行的;二、是由间接治理逐渐过渡到直接治理;三、是由政教分离到实施政教合一。其治藏政策也多围绕这三者逐步发展演变。为此,本文将着重从上述三个方面对清朝前期治藏特点及相关问题作一分析和论述。一、秦古因素既是清朝前期治藏的出发点,也是…  相似文献   

18.
论清代法律中的回回问题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清代法律中涉及回回问题,无论是在诉讼程序、审判机构、采证、量刑、判决、以至监狱待遇方面,对回回都十分苛刻。回民经济活动也处处受到肘制,正常的宗教信仰与生活习俗受到压抑。反映了清代民族歧视与民族压迫政策及法律有失公允的一面  相似文献   

19.
驻藏帮办大臣温宗尧在西藏任职只有一年两个月,他在筹藏策略方面与驻藏办事大臣联豫产生较大分歧。温宗尧筹藏最令人注目的行动,是与西藏地方上层统治者谈判,并达成七条协议。此协议不被联豫认可,亦最终被清中央政府否决。宣统二年(1910年)正月,十三世达赖出走拉萨,得知消息的温宗尧建议联豫迅速采取行动进行阻拦,这反映了他筹藏时还有强硬的一面。温宗尧《咨请川督代奏维持西藏大局折》,对当时西藏地方所面临的英、俄两国威胁与侵略的形势,均有相当准确的分析与判断,这与他关注英俄对西藏地方博弈情形及通晓外交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冯智 《西藏研究》2004,(4):13-21
清朝"康乾盛世"(康、雍、乾三帝)时期,清朝总结历史经验,积极推进对西藏的治理。清朝西藏政策经过了几个阶段性的调整、变化和发展过程,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清朝治藏文武兼备,厘订法规,其扶植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基本政策,集中体现于册封达赖喇嘛的全过程。清朝治藏政策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稳定的阶段性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