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白诗歌内容丰富,几乎每篇都关涉到自然,他以自然为宗,或直接描摹自然,或寄情于自然,或以自然进行比兴。他们是一种无限纯洁的朋友关系,诗人不仅自身、而且其思维都服从于自然的法则,不能离开自然一步。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去品读李白及其诗歌,就是对人类生命、对自然的关怀。李白对于自然之崇高的领悟,以及他怀着敬畏和谦卑向自然求索智慧的精神,他通过诗歌与自然发生和谐的共鸣,都值得现代人去探索和学习。  相似文献   

2.
弗罗斯特诗歌中有很多自然意象。弗罗斯特呈现自然意象的方式主要有:以拟人化手法、以比喻的手法、集中使用多个自然意象使之互相烘托、自然意象与植物意象互相映衬。弗罗斯特诗歌中的自然意象有效地表达了其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和诗人的诗思。弗罗斯特诗歌中的自然意象多为视觉意象,这些意象往往能够给读者带来一种直观的感受,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相似文献   

3.
禅意与自然观:田园诗人王维与华兹华斯诗风之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的王维与华兹华斯都是田园诗人的著名代表,都主张以田舍园林风光和农村耕作生活为题材,抒写隐居田园的生活和恬淡的心境,但两位诗人诗歌作品的风格却相异,王维的诗受佛教的影响,强调万事的“静”“虚”,诗歌表现出来的特点则是意境悠远恬静、诗风闲淡,表现出作者空幻、平正和虚静的心境;华兹华斯的自然观对其诗作影响深厚,在自然与上帝、自然与童年的关系上,他用诗歌表达了一整套新颖独特的哲理,他赞美自然的美、赞美接近自然状态的人的美,也窥视天人合一的美,其诗风清淡朴素、含义隽永。  相似文献   

4.
发掘文学经典著作中的生态思想是生态批评的重要内容.从生态视角来看,我国晋代诗人陶渊明和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华兹华斯的诗歌堪称生态文学的典范.他们诗作中既充满了崇尚自然、强调对自然的谦卑、天人合一的自然生态思想,又饱含着向往理想境界的乌托邦式的社会生态思想.  相似文献   

5.
崔花艳 《晋阳学刊》2015,(3):137-139
相较于前代诗人,元代诗人的生活方式更为自然.他们的诗作多自然意象和异域风情的描写,是其情感的自然流露.元代诗人自然的生活状态和自然的创作态度直接影响了其诗论主张.元代诗学重自然,既主张诗歌的自然而发,也主张返璞归真、合于自然.元人关于其他诗学问题的讨论也往往与自然相关.“自然”可谓是元代诗歌和元代诗学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其优长之所在.  相似文献   

6.
自然资本简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仇睿  姚俭建 《东南学术》2002,(1):106-111
作者对当前存在的自然资本理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作了系统、深刻的分析。文章着重指出,自然资本的资本,既不同于马克思关于资本的概括、分析和认识,也不同于西方经济学家关于资本的定义,而是有它自己的特殊的规定性。作者从自然价值分为功能与服务两部分,进而阐述了自然资本的真正含义。同时指出,把自然看成是自然资本对于我们认识和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规范人类的行动、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良性循环等等,都有着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与浪漫主义诗歌不同,哈代诗歌中的自然充满阴郁、冷漠、伤感和残酷。对人类中心主义、理性文明和疯狂欲望三者的批判构成了哈代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对整体、和谐与仁爱的人文追求是生态思想发展的结果,并成为他的生态理想。  相似文献   

8.
自然包括非社会性自然和社会性自然,名为自然一般。任何意义的存在都必然是在自然界限之内的存在。在自然界限之外者是绝对的非存在。社会性自然作为人,是负荷其意识现象的主体。自然作为人的自我意识之容观对象,与此自我意识的心理过程之统一,名为心理自然或日属人自然。但属人自然不可等同或代替自然一般。自然一般或日其共相自然的普遍规律乃贯通和普适于所有自然事物的一个逻辑先在基础。此意义上之自然一般亦名为逻辑自然。自我意识超越心理自然而达人与自然融通为一的天人合一境界,人才能真正获得人之成立其为人的真实的存在和生存之理。坚执自我意识和心理自然而不能超越自身达到逻辑自然,必然导致自戕其生存之根而致非人性虚幻之境的心理主义。时下那种流行的以人或人类社会为超越自然的存在的观点乃人类中心论虚幻意识的僭妄,最终只能导致对人类存在和生存意义的否定。  相似文献   

9.
王晓俊 《河南社会科学》2012,20(4):91-93,108
美国诗人弗罗斯特有着比较复杂的世界观。他认为,世界是一个丑与美的复合体,人类是一个善与恶的组合体。这种悖论诗学在其诗歌中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1)热爱自然,憎恨自然;(2)热爱生活,厌倦生活;(3)热爱人类,憎恶人类;(4)始于欢乐,终于忧伤。从新批评的视野出发,在精神分析与文化批评视阀下,解读弗罗斯特"乡村哲学家"的悖论诗学,有助于真正地感悟其诗歌中的智慧与真谛。  相似文献   

10.
诗歌是以意象为核心的语言艺术 ,无论是中国诗人还是英美诗人都把营造意象作为诗歌创作的焦点。然而 ,由于中西方文化传统的不同和自然环境的差异 ,诗人对“自然”意象的描写便呈现出不同的审美情趣和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1.
D.H.劳伦斯的诗歌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所表现,关于自然尊严、人类处境以及社会异化颇多论及,他对生态问题的文学思考具有现代价值。劳伦斯诗歌既彰显自然中所包含的神秘力量与生命之间的平等关系,也对工业化进程下的自然生态怀有深深忧虑,其诗歌的奇崛意象和对比结构属于生态审丑,传达出劳伦斯对生态问题的文学思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文论存在着一种以“自然”为核心而展开的重要文学思想,即“自然”论文学观,这一文论系统体现在魏晋六朝《文心雕龙》、《诗品》两部鸿篇巨制中。其中,钟嵘及其《诗品》在诗歌理论上确立了“自然英旨”的审美标准,批判诗歌创作热衷“用事”、讲究“声病”之风,提倡“即是即目”的“直寻”创作方法,崇尚“自然”而不废文采。其理论取向与刘勰颇为一致,进一步促进了“自然”论文学观的确立。  相似文献   

13.
赵丽梅 《学术探索》2011,(6):106-109
李白笃信道教,他的诗歌深得道家思想之精髓。道家的自然观、神学观与政治观在李白诗歌里勾勒出的自然之美、呈现出的神思妙想与蕴涵着的人生态度,成就了李白大量不朽的作品,而这些作品也以其独特的魅力向世人诠释着“道”的奥妙。  相似文献   

14.
对于美国天才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世人了解最多的是其诗歌形式的怪诞奇丽及其超验主义和清教主义并举的相互矛盾的哲学思想。狄金森的诗作中自然诗歌就达500余首,在生态意识日益高涨、文学作品的生态学问题日益为人们所重视的今天,从生态批评的角度重新解读其自然诗歌,可以揭示出其自然诗歌的生态美学价值。狄金森诗作的生态思想主要体现在人与自然的"主体间性"关系、"自然的复魅"、审美性。她的自然诗是艺术性与生态性相结合的绿色文学的典范。  相似文献   

15.
雪莱的诗歌,主要集中在三个主题上社会、自然、人生.雪莱的政治诗歌使他成为积极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人物,而他的关于自然的诗歌,又使他成为英国浪漫之歌中最响亮的一个音符.在以人为主题的诗歌中,他赞颂了纯洁的爱情,揭示了人生的哲理和生活的奥秘.雪莱诗的这三个主题,使他成为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和世界文学史上杰出的抒情诗人.  相似文献   

16.
略论魏晋“自然”观由哲学观向文艺观转换的多重动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晓青 《江淮论坛》2007,(3):160-165
“自然”一词起源于先秦道家,但老庄论“自然”主要局限于哲学观或人生观的角度。殆及魏晋,思想领域的“自然’,与“名教”之争、审美观上人物品评标准的转变、率性放达的自由之风,以及质性自然的人格追求,都成为“自然”观实现从哲学观到文艺观转变的多重历史动因。  相似文献   

17.
与传统的自然哲学设想的纯粹自然界相反,我们今天已生活在一个人化的世界中。赫伯特·A·西蒙说:“我们如今生活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界,这不如说是人造界或人工界。环境中的几乎每一事物都留下了人工的痕迹”。即使空气和水这样“最自然的”东西也在某种程度上被人化了。空调设备把某些空间的气温控制在我们所需要的范围内;工业废气正在不断地改变着大气的成份;水也不再是纯洁的了,远在南极的企鹅的肝脏中竟然也发现了DDT。看来,自然的人化不只是给人类带来了福利,也带来了灾难。正是这种双刃性,促使我们积极地研究人化自然的有…  相似文献   

18.
朱志荣 《江淮论坛》2015,(2):141-147,193
姜夔、刘克庄、戴复古等江湖诗人作为严羽的前辈,他们的诗歌虽然受到了严羽的批评,但是在继承前人基础上的诗歌理论主张,与严羽有相同或相似之处。其中一部分是他们都共同继承了前人,一部分是江湖诗人影响了严羽,也有一部分则是江湖诗人与严羽之间相互影响的。在悟、自然、气象、妙和自得等方面,严羽受到了姜夔的影响和启发;在本色、情性、自然以及对李杜和晚唐诗歌的评价等方面,严羽受到了刘克庄的影响;而在推崇李杜、以禅喻诗、吟咏性情、强调创新和追求气象雄浑等方面,严羽与戴复古英雄所见略同。这说明江湖诗人在诗歌理论上对严羽是有着相当的影响的,两者之间是异中有同的,而不是截然对立的。  相似文献   

19.
在维吉尔的史诗《埃涅阿斯纪》中,帕里努鲁斯是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人物。帕里努鲁斯之死是埃涅阿斯冥府之旅的背景,针对这一事件,存在着由史诗叙述者、埃涅阿斯以及帕里努鲁斯本人所描述的三个不同版本。前二者均将帕里努鲁斯之死描述为神意的结果,而帕里努鲁斯本人则给出了一个自然的和人事方面的原因。本文认为,帕里努鲁斯之所以如此并不奇怪,史诗作者述及帕里努鲁斯的六段诗歌的遣词都彰显出他具有某种哲人品性。无论帕里努鲁斯对自己的死亡的归因,还是他对天象的探查,都表明帕里努鲁斯是个自然哲人。  相似文献   

20.
李季兰诗歌因其率真、超脱和飘逸的风格而具有独特的美感和动人的魅力。从文化美学的角度来看,这种诗美的内在原因在于其蕴涵了道家诗歌美学中的标准:复归人性的真性情、淡泊无为的人生观、自然天道的人生哲理、神仙意象和自然本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