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敏 《江汉论坛》2007,(2):115-117
批评界对奈保尔的评论多集中在其作品的"后殖民"特征上,而奈保尔本人提倡作家应当是世界人,认为作为世界人的作品不应该囿于狭义的种族主义或民族主义.本文以其代表作<毕斯沃斯先生的房子>为例,通过对小说主人公毕斯沃斯先生悲喜交加的人生故事的解读,揭橥作者对寻绎"自我"意义的个体的悲悯情怀,对他们生命价值的张扬和肯定,以及作品所蕴涵的超地域性的人类关怀.  相似文献   

2.
伟大作家几乎都有自己独特的思想,作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具有很大影响的后殖民作家V.S.奈保尔,有没有属于自己的思想?目前国内外学界尚未有所探讨,因其文化背景和创作的复杂多样,这样一个课题显然颇具难度.本文认为,奈保尔的思想可以概括为"生存怀疑论",它以"印度教存在主义"为哲学基础,表现为"背反的同一体"形态,它们不仅反映在奈保尔本人的生活里,更反映在他的许多作品里,讨论奈保尔作品的思想内涵,离不开对其思想的哲学基础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奈保尔小说《河湾》(A Bend in the River)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一系列知识分子形象。论文运用后殖民主义理论家萨义德的知识分子论,旨在剖析作品中不同类型知识分子人物形象,阐述了知识分子在后殖民语境中存在的困境和困惑,彰显奈保尔作为第三世界知识分子代表的特殊使命。  相似文献   

4.
“模仿”是殖民文化与殖民地文化交锋中产生的特殊文化现象,也是奈保尔作品的重要主题之一。国内外论者一般都认为,奈保尔小说中的“模仿”体现了一种殖民策略,培养的是西方文化的寄生虫。然而。经过细致的文本解读,结合霍米·巴巴的模仿理论,笔者认为奈保尔笔下“模仿”这一主题在创作过程中经历了从早期到中期的深化、超越过程。在以《模仿者》为代表的中期作品中,“模仿”这一概念被赋予辨证而矛盾的双重意义,它不仅是殖民者培养寄生虫的殖民策略,也是模仿者的反殖民策略。被殖民者通过模仿中的背离对殖民权力进行消解、嘲讽和抵抗。本文以《模仿者》为例分析奈保尔中期作品中模仿的涵义,集中探讨模仿中的背离问题,分析模仿者的反抗。  相似文献   

5.
肖亚娟 《理论界》2013,(7):62-64
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奈保尔有着复杂的文化背景。从印度到特立尼达到英国,多次的移民生活经历及文化背景使他一生都在寻求其文化身份。他的作品不仅描述了后殖民时代多元文化生活及其文化价值冲突,也善用一个个意象表达对自我身份的探求。在当今多元文化糅杂的世界,奈保尔的思考及抉择具有启迪人心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奈保尔是典型的世界文坛后殖民书写流散作家,他的游走路途、写作题材及独特观点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借助于流散理论,以其《河湾》、《世间之路》、《作家周围的人》为研究对象,探讨作品的流散叙事特点,可发现奈保尔作品的流散叙述轨迹,发掘后殖民主体在流散的经历中遭受的文化迷失及其对文化身份的追寻。  相似文献   

7.
作为当代英语文学世界最杰出的移民作家之一,奈保尔在欧美批评界广受赞誉,2001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但其作品的非洲叙事却不断受到后殖民批评家的激烈批判。针对不同文化的阐释差异和对位性阅读,运用当代后殖民文化理论,以文化身份的视角重新解读《河湾》,分析作品中历史记忆与身份写作的隐性关系,在身份困惑和非洲叙事两层面揭示身份写作的表征内涵,在对奈保尔文学经验的总结中探讨后殖民批评中政治性阅读的某种理论误区。  相似文献   

8.
席楠 《琼州学院学报》2010,17(1):86-87,83
本文通过分析奈保尔在两部印度游记中对印度文化的评论,探寻这位英籍印裔作家对母国印度文化的疏离与误判。  相似文献   

9.
奈保尔移民英国之后面临的文化选择为我们研究移民文化身份提供了生动个案,他对待英国文化采取了依附与背离并行的二重文化选择取向,依附与背离形成一对共时性的矛盾。一方面,奈保尔家族的移民事实注定了他文化身份的“养子”命运,在特立尼达他接受英国殖民教育,说英语,在伦敦他研读英国文学,用英语写作,并定居那里,形成客观的依附倾向,这样英国文化成为他文化身份建构的重要文化场;另一方面,奈保尔天然的印度裔种族身份、不可变更的殖民地移民身份、家族文化遗传、印度文化的潜在影响等又让他时时感到文化上的水土不服与排异反应,并对宗主国文化进行批判性的反思,形成了背离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V.S.奈保尔的《大河湾》通过自传性人物萨林姆在非洲寻求出路的经历,展现了各色人等的生存困境,书写了动物、植物的生存危机。奈保尔的生态伦理责任感展现了西方殖民霸权对种族、环境、土地的破坏力;体现了作家对非洲生态伦理的关注。文化身份混杂的穆斯林后裔萨林姆眼中的“大河湾”的生存困境是作家对非洲自然生态伦理、精神生态伦理和社会生态伦理的关怀。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结合奈保尔形式各异的短篇小说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对其形式各异的短篇小说,对贯穿其所有作品的主题,人性的“压抑与疯狂,冲突与异化”,进行了多向度的挖掘和阐释,指出:南美的童年经历,使其童年生活充实而难忘,而剑桥大学的西学训练,却使他在精神上远离了他的美洲故乡,并将其童年及其童年置身其中的美洲,置于他现实生活之外的梦幻世界之中;奈保尔生活背景和生活经历表象上的丰富性与其在文化认同、价值归依与精神家园等方面的缺失或部分缺失性,是导致“奈保尔现象”出现的终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王鹏 《齐鲁学刊》2004,(6):112-114
奈保尔是一位具有多重身份的移民作家。移民者的身份问题和文化认同问题是他作品中一直关注的主题,他的《河湾》一书充分体现了移民者的无根性和对自我身份认同的徒劳追寻。  相似文献   

13.
V·S·奈保尔《河湾》中的萨林姆既充当故事的主人公和叙述者,既参与情节的发展,并独立于故事之外,本文对双重角色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4.
反讽手法的出色运用是V.S.奈保尔小说《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的一大艺术特色。从反讽在《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运用这一切入点入手,分析其在推动小说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及深化主题的作用,从而探究反讽运用产生的显著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5.
刘小艳 《理论界》2007,(6):219-220
奈保尔在短篇小说《叫不出名堂的事》中精心构思多重“不定点”,给故事主人公波普的形象涂上了扑朔迷离的色彩。但多重“不定点”却留给读者无尽的“回味”与“思考”,让读者隐约地感觉到主人公波普心路历程变化——追求理想、理想破灭、人生态度的改变,这正是多重“不定点”所产生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6.
杜丹 《理论界》2012,(7):146-147
《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是维.苏.奈保尔的成名作。通过毕司沃斯先生一生对房子的追求揭示了他寻求人格独立和文化身份认同的过程,殖民主义使殖民地人民成为无家园感、无归属感的边缘人,揭示出后殖民主义对殖民地人民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超现实的隐喻之谜——奈保尔创作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奈保尔创作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近距离"地描述生活,逼视现实,与真理对话。这种创作思想在他中期作品《抵达之谜》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小说借助同名画作"近距离"描述作家在英国威尔特郡的生活经历,向我们昭示他不仅成功地抵达了英国,成为英国经典作家的一员,更重要的是他对"抵达"的最深层次的领悟,说明他无愧是一个历史、社会和自然的深刻思想者。  相似文献   

18.
李雪 《北方论丛》2004,(3):48-50
"文化身份"是后殖民主义探讨的焦点.奈保尔受到东西方两种文化影响的特殊身份使他能从不同的视角观察世界.<半生>继续他一贯的主题,移位的生存状态、身份的失却、以及随之而来的疏离感,讲述了处于"林勃"状态中的父与子,寻找家园、寻找身份、寻找归属的旅程.  相似文献   

19.
自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 ,诺贝尔文学奖已授予了四位作家 :高行建、奈保尔、凯尔泰斯·伊姆雷和库切。本文通过对他们的作品及他们获奖理由的分析 ,探求其共性 ,从而得出诺贝尔文学奖在这一时期的价值取向 :1、对反叛意识的青睐 ;2、对移民视角的推崇 ;3、全球化的视角。在这三大价值尺度的背后 ,我们发现后现代主义和后殖民主义是其理论依据。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 ,我们对诺贝尔文学奖做出了自己的价值评价 ,并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提出了内省式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自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诺贝尔文学奖已授予了四位作家:高行建、奈保尔、凯尔泰斯&#183;伊姆雷和库切。本文通过对他们的作品及他们获奖理由的分析,探求其共性,从而得出诺贝尔文学奖在这一时期的价值取向:1、对反叛意识的青睐;2、对移民视角的推崇;3、全球化的视角。在这三大价值尺度的背后,我们发现后现代主义和后殖民主义是其理论依据。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对诺贝尔文学奖做出了自己的价值评价,并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提出了内省式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