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的劳动教养制度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立法严重滞后,程序存在缺陷,现有体制和方法、手段亟待调整。只有进行劳教体制改革,加快劳教立法,实现劳教适用工作的司法化,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劳教制度体系,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才会有出路,才能有发展。  相似文献   

2.
对劳动教养废除论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劳动教养问题,有一种意见是主张废除之。这种主张忽略了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实情,忽略了我国法制化的形势,忽略了法制成本观念。从劳教工作发展实践来看,劳教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预防和矫治轻微违法犯罪人员的特殊措施,是不可替代的。劳动教养制度只能是与时俱进地进行改革、完善,而不能废止、中断。  相似文献   

3.
劳动教养制度对维护我国社会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该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如与国际人权公约和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的基本价值目标、人权保障原则、正当程序原则、人人享有不受强迫劳动权等存在明显的冲突。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司法实践情况,劳动教养制度的改革方式应是在基本目标的指引下,通过出台劳动教养立法、控制劳动教养的适用范围、推动劳动教养程序司法化,最终实现劳动教养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4.
伴随我国“依法治国”战略的提出及其全面实施 ,劳动教养制度成为中外法学界关注的热点。学界对于劳动教养制度的利与弊、存与废等有着较大的分歧。本文认为劳动教养程序是劳动教养制度的核心 ,并试图结合现有劳动教养程序运作的不足与弊端 ,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寻找劳动教养程序完善的途径———司法化改造。  相似文献   

5.
马腾 《南方论刊》2014,(10):42-43
劳动教养制度的规制的对象是行为严重违法,但不能达到刑罚标准的违法人员。随着劳教对象的扩大化,劳教受到社会各界的批判,最终废止。劳教废止之后,有学者提议尽快立法,以弥补劳教废止造成的管理真空。笔者以劳教对象为视角进行分析,认为对原劳教对象的立法条件仍不成熟,立法宜缓不宜急。  相似文献   

6.
劳动教养制度创立至今40多年来,作为我国特有的一种法律制度,为我国社会与政治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但随着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现行的劳动教养制度已远远不能适应理论和实践发展的需要,存在着定性模糊,法理依据不足,不符合错、罚相适应的法治原则,法律规章庞杂散乱以及在审批上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等问题。改革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根本出路在于刑罚化、司法化。  相似文献   

7.
劳动教养作为我国一项特殊的法律制度,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被正式废除。社区矫正制度作为劳动教养制度的替代制度随之提出,作为一项替代制度,社区矫正制度具有必要性和现实可行性。社区矫正制度应秉承正确的理念,进行恰当的制度设计,才能有助于实现我国依法治国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审前羁押替代措施的适用,有利于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利,实现诉讼经济.鉴于诉讼理念方面的差异,各国于审前羁押替代措施的选择方面存在区别.我国在构建审前羁押替代制度时应结合国外的成功经验,并依据本国的传统文化及司法实际作出抉择.  相似文献   

9.
一九九四年司法部提出创建现代化文明劳教所.这是一项跨世纪工程.这一宏伟目标对劳动教养所的管理者提出了新的标准,更高的要求。本文试就对劳教工作干警队伍现状的分析和跨世纪劳教工作干警队伍的要求,提出造就跨世纪劳教工作干警队伍的对策与措施。(-)自八十年代初期恢复劳动教养工作以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劳教工作为维护国家的政治安定.社会稳定.创造了辉煌的业绩,目前已进入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发展阶段。近几年来.广大干警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不断提高,队伍战斗力得到进一步增强,推进了劳教工作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劳动教养是我国特有的一项法律制度,在维护社会稳定、预防社会犯罪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回顾了劳动教养法治建设曲折的历史进程,分析了其法治化建设严重滞后的主要原因,并指出了改革与完善劳动教养制度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1.
劳动教养是我国特有的一项法律制度,在维护社会稳定、预防社会犯罪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回顾了劳动教养法治建设曲折的历史进程.分析了其法治化建设严重滞后的主要原因,并指出了改革与完善劳动教养制度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2.
我国劳动教养法律制度的未来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已经成为国内外关注和争议的焦点.法学界和实务部门的争议和讨论最为激烈,争议内容包括劳动教养制度的存废、性质、法律地位、对象、目的及实施程序等.根据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劳动教养法律制度应当继续存在,但必须从劳动教养对象、范围、期限、名称、管理、程序和执行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是介于刑事处罚与治安管理处罚之间的行政处罚措施,其正当性与合法性受到强烈质疑。作为取代劳动教养制度的违法行为教育矫治已被列入立法计划。社区矫正成为违法行为教育矫治的重要执行方式具有应然选择性与现实可能性。我国应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下构建违法行为矫治的社区矫正制度。  相似文献   

14.
论协商性司法的事实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球范围内兴起的协商性司法对传统刑事司法制度提出了挑战.协商性司法中意思事实替代证据事实成为司法裁判的小前提,这冲击了包括证据裁判、直接言辞、无罪推定在内的一系列刑事证据原则及制度.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国家由于各自刑事诉讼构造的区别,其在协商性司法中探究案件事实的路径也不尽相同.我国2012年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建立了以认罪案件为基础的多元协商性刑事司法程序.我国法官、检察官的客观真实责任保障了对案件事实的探究,但不能凸显被告人在协商性司法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5.
劳教废止后,急需新的制度资源来填补。学术观点中主张借鉴国外及我国港澳台地区的经验,将劳教的适用对象上下靠,分别由下位的治安处罚和上位的刑事处罚来承接的意见具有可行性。因此,需要在现行《刑法》中增加重罪与轻罪分层、保安处分的制度安排;同时构建轻罪法庭并在《刑事诉讼法》中完善简易快审程序、增设保安处分裁决程序和保安处分执行程序、轻刑缓押等刑事司法机制,完善社区矫正制度,并构建相配套的辅助制度,用法律真实和程序正义来确保实体处理的公平公正。  相似文献   

16.
马长山 《江海学刊》2015,(3):129-137
近年来,一些"舆情公案"大都带有超越于司法机制本身承载力的浓重制度指向。通过对"唐慧案"的细致分析,可以看到公众舆论对"英雄母亲"的集体想象与悲情塑造,展现了劳教制度之"恶",并演绎出一个"以命抗争"的维权"标本"。但随着"英雄母亲"的真相反转与角色裂变,则带给了人们更多的理性反思与学理检讨。无论如何,舆论"陪审团"的制度诟病、意义放大与变革支点,难免使个案具有了太多的制度承载而形成司法之累,危及司法公正与司法公信,这需要通过深度的司法改革来予以消解和克服。  相似文献   

17.
张红晓 《理论界》2005,(9):176-177
劳动教养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曾经对维护社会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劳动教养制度的先天不足以及国家民主法制进程的不断推进,其合法性、合理性和正当性不断受到质疑。在对当前学术界关于劳动教养制度的各种改革方案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寻求劳动教养对象的最终发展方向成为必须而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厘清司法与民主的内涵及其关联,可以为研究司法与民主问题奠定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具体到实践,公开审判这一司法制度在其运作过程中简洁明了地体现了司法的民主特性,是司法制度民主性的有效表现形式之一。公开审判制度的民主性主要表现在司法的可接近性、司法的被监督性和司法的保障性等三个方面。公开审判制度要求审判过程的全面公开,是司法制度展现民主特性的最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19.
法律只有植根于社会文化土壤并切实回应社会生活的需要,才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西藏地处偏远且具有浓烈的乡土性与民族性,其在刑事习惯方面也具有相当的民族特色,其民族习惯法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恢复性司法的理念,某些刑罚替代措施体现了刑罚的轻缓化、社会化发展方向,其民族刑事习惯中的“以赔代罚”与刑事和解制度理念竞合.刑事和解的适用有利于推进民族地方刑事案件的解决,对于建设和谐西藏、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傅日晶 《学术探索》2006,(3):105-108
宋代在司法机构、审判制度、监察等方面表现出很有个性的“自立一王之法”。中央司法机构建立了审刑院,地方有了专门的司法职务和司法人员;审判上建立独具特色的鞫(审)谳(判)分司制度与翻异别勘制度,打开了越诉之门;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监察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