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清朝也像中国其他的专制王朝一样,十分强调人才的重要性。为此,有一系列人才选拔、官员任用的制度设计和安排。为弥补科举取士和铨选循例任官的不足,达到破格选拔和重用人才的目的,在明朝保举制度的基础上,清朝进一步规范和强化了保举制度,并扩大了保举制度的适用范围。清朝前中期,由于政治和社会变动不大,制度包括文官保举制度多延续,少变化,大体保持了相对的稳定。但晚清时期,由于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政治制度也在随之逐渐转型。就文官保举制度而言,变动也是其题中应有之义。晚清时期文官保举制度和运行机制,在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体现了文官保举的基本特征:文官保举制度不断地调整,文官保举的外在状况发生了多维变动,保举权在诸多人事权中的地位提升,文官保举对政治和社会的负面影响很大,甚至超过其有益面。  相似文献   

2.
保举制度是中国最古老的选士任官制度之一,同时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选士任官制度,不愧为制度“常青树”,且对专制时代的中国政治产生了深刻和深远的双重影响。即使中国进入近代时期,保举制度被公开、择优考试的文官制度逐步取代,但保举制度作为非正式制度依然存在,并实际发挥着一定的作用。文章梳理了中国保举制度的渊源,描述了二千多年来保举制度的流变,阐述了保举制度在选拔任用诸制度中主次地位的变动,指出了其作为一种人事制度,既适用于选士领域,也适用于任官领域,并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概括了中国保举制度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3.
道光时期宝坻的乡保,由县衙饬令该里书手、车领以及帮办人等会同绅民保举本保村庄内殷实老练之人任充。多数情况下,保举的过程并不顺利,保举人和被保举人均可能出现推诿以及意见不一致的情况。在某些保举案例中,亦存在勒索、朋充等不法现象。   相似文献   

4.
保举是曾国藩治军过程中激励将士、实现政治目的的措施之一。他使用保举的力度、频率及由此产生的影响力是前无古人的。曾氏以封建的"是非"观、尊重战功、区别对待等原则为其保举的基本规范。曾氏的保举有历时长、涉及对象广、内容丰富、影响深远等特点,而保举太滥、不公、不注重品德也是其明显的教训。  相似文献   

5.
朝在捐纳、科举停废之后,朝野上下曾有一并限制乃至取消另外的保举途径,防止其影响兴学堂、清仕途的主要目标的声音,但终因保举在各个阶段所具有的取才与激励的特殊功能而事与愿违。在清季新旧铨选制度转折过程中,清朝没有借助捐纳、科举停废等机会解决相关问题,以保举为主的旧的铨选制度无法一并取消,造成铨选制度新旧杂糅的局面一直无法改变。体现了清季新旧铨选制度转折过程的复杂性,预示着清朝无法在旧有的铨选制度体系解决保举问题,需要借助于此后引入西方与日本的文官考试、任用制度的新的外部动力。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官吏选拔制度释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历代开明君主都提出了一系列有关重视人才、识别人才、选拔人才和任用人才的思想原则和主张。而其官吏的选拔,隋以前以长官荐举为主,隋以后以公开报考、按成绩择优录用的科举制为主。保举任官起源于战国时期,宋代形成保举责任制,荐人者须对被荐者任职后的行为负连带责任,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私谊滥举的不正之风。  相似文献   

7.
文化意象的失落与扭曲:诗歌翻译之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象是诗歌的生命,当意象涉及到某种文化的深层意蕴,这个意象就成为文化意象.在诗歌翻译中,对原作的文化意象进行任意取舍或扭曲都是不当的.对原作物象的尊重才是诗歌文化意象翻译的正途.  相似文献   

8.
胡雪岩一生政治上的荣誉得益于左宗棠的提携和保举,但左宗棠不是胡雪岩政治上的靠山。左胡交谊的聚焦点是洋务、西征、慈善,这些都是顺应历史潮流、有功于国家、有益于社会的事业。左宗棠和胡雪岩纯私人的交往很少,左宗棠屡次保举胡雪岩,不是出于私心,而是因为在兴办洋务事业、西征筹款采办军火、慈善救济等方面得到过胡雪岩大力协助。胡雪岩帮助左宗棠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实现由经济人向社会人的转变。胡雪岩与左宗棠之间不存在官场上的人身依附关系,他们的关系是没有权钱交易的清白的政商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概念及运作方式、特点及缺陷等方面对教育储备金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府应用理性和关怀的态度处理教育储备金问题,并对民办教育建立积极支持、严格监管、理性善后的新体制,引导其走上健康发展的正途.但要彻底解决民办教育的生存危机,民办教育应当从自身改造利用已有条件和争取外部支持两方面来探寻融资出路.  相似文献   

10.
<诗经>宋学对传统汉学有了重大突破,并且开辟了较明显的以文学解诗的道路,甚至在明代后期出现了短暂的文学性研究的高潮;但理学自身的"理"心"矛盾又人为地堵上了这条路,使得宋明以后的诗经学在发展上重心偏移,一直没有能回到文学解诗的正途上来.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经济发展与政治民主化,市场经济与政治民主建设,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配合的多重矛盾关系出发,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同志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创造性思考与回答。随着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强烈地呼唤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  相似文献   

12.
本科生导师制与研究生导师制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机制,二者在基本职能、导师队伍建设、导学方式、平台构建、工作机制、功能定位及实现途径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前者重在人生引导,具有开放性,属于隐性教育的范畴,后者重在学术指导,属于显性教育的范畴.  相似文献   

13.
论制度的功能演变与制度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的功能发挥过程是复杂多端的.自发形成的制度的功能演变大致是由满足占主导发展为限制占主导,而自觉设立的制度的功能演变则复杂得多.制度变迁始于社会成员对制度限制功能的反抗.制度变迁的理想目标为制度文明,而制度文明的产生更是交织着种种矛盾.制度创新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集中反映国家政权民主的组织性的基本制度,它与当今世界一些西方国家实行的三权分立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根本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在中国国情下,在国家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朝贡体系与英联邦体系曾经作为国际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自在其体系覆盖范围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学理层面对"朝贡体系"和"英联邦体系"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是海内外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对"朝贡体系"与"英联邦体系"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朝贡体系"和"英联邦体系"的异同,以期引起学界同仁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6.
合同风险制度是买卖合同的核心内容之一。在买卖合同的履行过程中 ,合同风险制度与合同责任制度、所有权制度、合同落空制度以及货物保险制度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但它们却是彼此独立的 ,各自有其自身的内涵 ,并同为合同法律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由于企业会计制度与税务制度所规范的对象和目的不同,会计核算和税务核算之间始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在会计核算原则、会计政策及会计核算实务等方面都与现行的税务制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很可能会导致国家税源的流失,并容易引起征纳双方的纠纷,造成纳税调整增多,甚至不能正确地确认纳税人权益,也给企业避税创造了机会。因此,应加快我国税收制度的改革,减少会计制度与税务制度的差异,确保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企业依法纳税。  相似文献   

18.
常见的会计确认收益和费用的标准有两个,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者对于确认收益和费用的基本标准不同。收付实现制关注现金流量,即当收到现金时,该收益就得到确认;而权责发生制并不关注现金流量,而是看重收益。权责发生制有它本身不可替代的优点,但是收付实现制在特定的企业或经济条件下更具有现实意义,成为对权责发生制最有力且必不可少的补充。两者应该相辅相成,互补其短,为此才能更好地进行会计确认和核算。  相似文献   

19.
辩诉协商制度的价值与体系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建立辩诉协商制度,必须充分考虑该制度在程序法上具有的效率与安全价值及其实现坦白从宽政策、保障相对公正的实体法价值。程序制度的设计不能脱离实体案件的处理需要。制度的体系构造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学分制与学年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分制是以学分作为计量学生学习量的单位、以学生取得的学分数作为衡量其学业完成情况的基本依据的教学管理制度,现已被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所接受,并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本文回顾了学分制和学年制的发展历史,在对学分制和学年制的特征及其利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和完善学分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