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律翻译是一门交叉性学科,也是一项专业翻译实践.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为例,从功能对等理论的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以及文体对等4个层面探讨法律文本翻译,旨在总结出法律文本的主要英译策略以指导立法文本的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2.
汤水辉 《理论界》2013,(9):60-62
本文从互文视角对翻译中原文文本《红楼梦》中的"情僧"和目标文本霍译《红楼梦》(The Story of the Stone)中的"Brother Amor"进行解读、对比,透视译者霍克斯对《红楼梦》精深的佛道文化的翻译处理,提出其值得商榷之处,以期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学经典的翻译更好地促进中西文化的相互理解、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互文视角对翻译中原文文本《红楼梦》中的“情僧”和目标文本霍译《红楼梦》 (The Story of the Stone)中的“Brother Amor”进行解读、对比,透视译者霍克斯对《红楼梦》精深的佛道文化的翻译处理,提出其值得商榷之处,以期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学经典的翻译更好地促进中西文化的相互理解、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4.
以歌德剧作《伊菲革涅亚在陶里斯岛》为例分析德语翻译文学作品中,经典文学作品翻译步骤设置应分五步,即选择文本、文本理解、文本语言现象分析、人物关系分析和目标语言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5.
《易经》是一部极具文学性兼哲理性的中国古代经典之作。《易经》因文本的特殊性而导致了其在字词、句式和修辞层面的翻译难度。因此,语言文字层面,应该注意上古时期文字的特点,在准确把握文字训诂同时发掘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文化、心理等因素;句式层面应该注重译文对原文的节奏和韵律美的重现;最后还要在修辞层面做到准确把握《易经》卦爻辞中所隐藏的内涵,真正体现其精神思想和实质。  相似文献   

6.
田晓菲 《中国学术》2001,3(1):203-234
据说,香港作家金庸(本名查良镛)最后一部武侠小说《鹿鼎记》的英文翻译者闵福德(John Minford),认为翻译《鹿鼎记》比翻译《红楼梦》困难。在比较两者的时候,他说:《红楼梦》具有全球性,前者却“植根于中国传统”。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浮生六记》的翻译策略入手,探讨意识形态如何影响译者文本的选择和翻译策略的使用。  相似文献   

8.
《皇朝藩部要略》是《蒙古回部王公表传》中各部“总传”部分的稿本;《蒙古回部王公表传》的纂修过程是先纂汉文本,紧跟着译成满文本,最后再译为蒙文本,分别进呈,其在多次增加内容并限期完成后,终于于乾隆五十三年汉文本《蒙古回部王公表传》进呈完毕,完成了五年之期,而其底册,即《皇朝藩部要略》也就在此时成书。  相似文献   

9.
施海淑 《学术探索》2012,(12):120-122
《雌木兰替父从军》是徐渭本于《木兰诗》而演绎出来的一部新的作品,我们由文本本身开始并进而深入到社会历史语境对《雌木兰替父从军》的文本中的新内容进行分析:《雌木兰替父从军》的文本本身充满了矛盾,正如徐渭在实际的经历中所遇到的困境,不管是在文本中,还是在生活中,这些矛盾都是徐渭所不能解决的。  相似文献   

10.
一百年前 ,严复着手翻译他的第一部西方逻辑著作———《穆勒名学》 ,其后他又翻译了另一部西方逻辑著作———《名学浅说》。严复醉心传播西方文化 ,以其译著《天演论》在中国学界名噪一时 ,然而在毕其一生翻译的八部西方名著中 ,竟有两部是逻辑学专著 ,为什么他在众多科学中对逻辑学格外垂青呢 ?逻辑学产生于两千多年前 ,我国以《墨经》为代表的古代逻辑思想 ,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逻辑学和古印度的因明学同称为古代三大逻辑传统。但令人惋惜的是 ,这一宝贵的文化传统没有得以继承发扬 ,秦汉以后 ,自“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始 ,踞于正统地…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刊布了俄藏黑水城出土西夏文《西方净土十疑论》略注本的录文,指出此本是根据宋沙门澄或《净土十疑论注》翻译而成,并依照汉文本,对西夏文本进行了翻译和注释,目的是为西夏学界研读西夏语文以及佛学界研究净土宗在10-4世纪的传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学鉴赏论研究文学的欣赏活动,强调文本读者参与实现文本的价值,并且发挥着主体作用.译者进行文学翻译时,首先鉴赏原作,理解体会原作的价值,在此基础上翻译文本.分析《飘》在不同时期的两个汉译本可以看到,译者在选择鉴赏对象,再现与再创造作品艺术形象以及对同一文本进行独特的理解与阐释时,即早在翻译的鉴赏阶段译者就已经发挥着自己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3.
苏玉鑫  孟丽华 《理论界》2012,(11):133-136
王维诗《渭城曲》是一首情真意切的送别诗,历来备受中外诗家青睐。以翻译伦理为视角,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对五个有代表性的英译本进行多维阐析,管窥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伦理价值取向及其译诗策略。  相似文献   

14.
王宏印教授的新著《文学翻译批评论稿》(以下简称《论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是我国翻译学界近年来一部具里程碑意义的专著。作者巧妙地借鉴文学批  相似文献   

15.
王宏印教授的新著《文学翻译批评论稿》(以下简称《论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是我国翻译学界近年来一部具里程碑意义的专著.  相似文献   

16.
对译者来说,解读、翻译文学作品的主要客观依据是原作文本。问题是,即便原作文本提供的各种因素,例如词汇、句式、修辞手法等都是客观的,解读的途径仍千变万化、因人而异。《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译文的经验揭示了翻译的辨证法:译无定法,却不是无法。  相似文献   

17.
文化在文学翻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何在译文文本中体现出原文的文化是翻译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围城》英译本中中国文化的再现进行实例分析与探讨,总结出异化作为其主要的翻译策略,直译为其主要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8.
高人雄 《西域研究》2014,(4):105-109
本文试图以鸠摩罗什翻译的《妙法莲华经》《维摩诘所说经》和实叉难陀翻译的《华严经》等为例,分析佛经文本线性结构、佛珠式结构、网状结构等叙事程式,与以后的小说中的同类程式略作比较。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的召开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报告》的英译本对宣传国家形象、党的宗旨和会议精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语言维、文化维及交际维对《十八大报告》英译全过程的分析表明,译者对源语文本及翻译策略方法的选择是对翻译目的、文本、读者及自身地位的适应与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德国著名汉学家弗朗茨·库恩的《红楼梦》翻译在西方世界具有极大的影响,库恩秉持着"中国文化价值观",一方面力图在中国古典文本和西方读者之间建构起一道理解与沟通的桥梁;另一方面则采取多元的视角审视来自异域的经典文本。具体到《红楼梦》的解读:库恩用西方戏剧经典——莎士比亚戏剧来比照《红楼梦》,无论是情节结构还是人物塑造,甚至是主题的布局,东西方文学经典都有着"心有灵犀"般的相通之处;库恩以高于一般西方人的视点,发掘《红楼梦》的社会和文化价值,揭示《红楼梦》道教倾向的本质,为中国伦理道德的普世价值正名,并以此否定欧洲中心论,展示了东西文化在《红楼梦》认知上的平等对话。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库恩通过"改写"《红楼梦》,使之"通俗化",既打破了语言的隔阂,同时也凸显了《红楼梦》的文化精髓,赢得了西方无论是普通受众还是精英受众的心。正是透过库恩的《红楼梦》翻译,《红楼梦》得以成为世界文学殿堂中的一颗璀璨的明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