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热爱生命》是杰克·伦敦短篇小说中的一篇杰作。这部小说充分体现了杰克·伦敦的独特风格:善于设置特异环境;精细的心理描写;熟练灵活的讽刺手法。  相似文献   

2.
寻阳 《齐鲁学刊》2007,(4):105-106
杰克.伦敦是20世纪初美国文学最具批判精神的现实主义作家。《野性的呼唤》和《雪狼》是杰克.伦敦小说创作中"狼"情结的艺术体现。他对"狼"情结的执着有着深刻的文学渊源,"狼"主题小说具有特定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文化的急剧转型时期,杰克.伦敦表现出极为强烈的生态焦虑意识、人文反思意识和人类自救探索意识。本文借鉴生态批评理论,结合文本细读,以《月亮谷》为个案,考察伦敦的生态思想,揭示伦敦作为一个具有敏锐思维的现代作家的深刻之处。  相似文献   

4.
美国著名作家杰克·伦敦(1876—1916)是我们大家所熟知的。他出身贫农家庭,很早就靠艰苦劳动而独立生活,所以他很熟悉劳动人民的生活,为他们鸣不平。他积极参加美国工人运动。他的小说和政论文章尖锐地揭露了美国资产阶级的寄生生活,痛斥了他们精神上的贫乏空虚和贪得无厌。他的作品有《野性的呼唤》(中译本为《荒野的呼声》)、《雪虎》、《铁蹄》和《马丁·伊登》等,这些作品都已  相似文献   

5.
小说《马丁·伊登》是杰克·伦敦的代表作 ,主人公与作家本人的生活与艺术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 ,带有明显的自传性 ,同时也是对作家自身诸多方面的一种深刻反省。主人公马丁·伊登与罗丝的故事实际上就是伦敦初恋的翻版 ,伦敦借助马丁·伊登这一人物 ,对成功、对人生哲学等方面都作了深刻的自省。  相似文献   

6.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在半自传体小说《马丁·伊登》中塑造了马丁·伊登这一超人形象,他是作家超人英雄观的显现。马丁·伊登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伦敦的超人英雄观:他的超人是野性的,是复杂矛盾的,是追求完美的代表。  相似文献   

7.
美国现实主义作家杰克·伦敦用他的冷峻之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人与自己、人与自然搏斗的悲壮画面。无论是倒下去的“海狼”;还是终于找到海边的“那个人”(《热爱生命》中的主人公);亦或是走向大海的马丁·伊登,他们面对严酷的现实,都高傲地挺起自己的脊梁。然而,一直以来我国大多数读者仅仅感悟到《热爱生命》等篇什中吟唱的生命不屈之歌,却忽略了马丁·伊登的倔强绝唱。评论界因过分注重用阶级分析的方式来评论人物,因此,只关注了马丁·伊登通过奋斗进入上流社会之后的失望,似乎在马丁·伊登失望之后,再也找不到强者的风采了。…  相似文献   

8.
《太阳照常升起》是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成名作。长期以来小说中的男主人公杰克·巴恩斯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如果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批评学来观照杰克的行为,可以发现战争是导致杰克自我压抑的根本原因,而战争引起的现实性焦虑、神经性焦虑、道德性焦虑则是其自我压抑的心理根源。实际上,杰克自我压抑的目的就是为了摆脱战争阴霾所引起的种种焦虑。通过对杰克自我压抑的表现及原因的揭示,海明威表达了憎恨战争、抨击战争、反对战争的正义心声。  相似文献   

9.
游记与帝国主义之间存在一种隐性的共谋关系。杰克.伦敦受宰制性帝国主义话语的影响,在《"蛇鲨号"巡航记》一书中,对南太平洋诸岛风物进行了东方主义式的再现,并用自己的形象阐释了美国帝国主义硬汉英雄的精神品质,从而建构和撒播了美国的帝国主义话语。  相似文献   

10.
杰克·伦敦“北疆传奇”小说是强悍的自然主义与温情的浪漫主义的结合。在《热爱生命》中,一方面伦敦将主人公置于北疆冷漠的环境、饥饿和死亡的现实威胁中,让他明白自然力的强大和自身的渺小;另一方面伦敦赋予淘金者正视严酷现实的勇气,战胜逆境的坚强意志以及成为强者超人的英雄气概,使他相信自己拥有搏击自然的精神力量,从而赢得在北疆的生存权利。因此,《热爱生命》是一部自然主义和浪漫主义有机融合的短篇力作。  相似文献   

11.
1998年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出版发行中文译本,在社会上引起很大争议,或褒或贬,观点始终不能统一,而且有很多学者对于杰克.凯鲁亚克所代表的“垮掉的一代”这一文学流派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误读。本文重点论述误读现象及其对误读的辨证。  相似文献   

12.
《近出》与《集成》互重、自重校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雨等《近出殷周金文集录》(中华书局2002年出版),简称《近出》。《近出》所收金文材料1258器,其中有“百余件”铭文该书说为“伦敦富士比和佳士得拍卖行收藏的殷周金文资料”。这“百余件”铭文中有部分铭文为伪铭。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中华书局1987年出版),简称《集成》。《集成》所收金文材料编号为12113器,部分器类后有空号,部分旧有著录及近出铜器则有自重、重收、漏收现象。除去空号、自重、重收等,《集成》实际所收金文数为12001器。据初步统计,仅如殷墟妇好墓所出,且收于《殷墟妇好墓》(文物出版社1980年…  相似文献   

13.
简述了劳伦斯散文《鸟啼》的创作背景,分别从鸟啼所代表的生命思想内涵、对生命教育的反思以及鸟啼所表征的生命的聆听、思考、尊重和礼赞等角度对劳伦斯散文《鸟啼》中的生命思想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把文学与新闻视作两个不同的意识形态,二者礼尚往来的现象在西方文苑中并不鲜为人见。记者和作家集于一身者多得很。美国的杰克·伦敦、德国的海涅、英国的狄更斯、法国的加缪等已独知名作家不必待说,眼下一个最好的例子便是意大利当代著名记者、女作家奥莉阿娜·法拉奇。她的创作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有名人采访记、报道文学、散文、小说等。她所有的作品都已被译成英文和法文,有的译本竟达20来种。她的访问记和小说曾多次获得意大利和欧美各国颁发的新闻奖和文学奖。在新闻中寻觅题材的作家亦不乏其人。法国当代文学批评家、小说家让一雅克·戈蒂埃在从事文学批评和影评的同时,经常从新闻中选取题材,创作了《耳朵》、《一则社会新闻的由来》、《这是违反规定的》、《成年人》等长篇小说。英国作家伊夫林·沃还发表过题为《独家新闻:一本关于新闻记者的小说》的作品。运用新闻笔法进行文学创作的文学家亦大有人在。美国作家多斯·帕索斯的作品最基本  相似文献   

15.
面对全球化语境中,伴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汹涌,个体感性生命勃发所带来的对人对个体生命的消损,思想界、文学界近年来显示出了这样的一种努力:那就是借助重新解读“十七年”的文学,再度审视、清理“十七年”所能提供给我们的思想、精神上的价值资源,以求或者探溯今天精神病症的病源,或者寻求新的精神营养以滋养时下现代人那被物欲所消损的灵魂。《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余永泽曾经在一代甚至几代青年人的精神成长中,产生过非常巨大的影响,因之,对其形象意义的再解读,也就成为上述思想界、文学界所做努力的一个组成要素。本文的写作正是因此…  相似文献   

16.
李海云 《社会科学论坛》2007,(7):187-189,205
《伦敦》是英国浪漫主义先驱布莱克抒情短诗的代表作之一,堪称英诗中的精品。本文主要从音韵角度来赏析《伦敦》的音乐美,探究节奏与韵律对于深化诗歌主题、达成形式与内容完美统一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一、热爱生命之人自行了断了生命 1916年11月22日,美国极负盛名的现实主义写作大师杰克·伦敦在寓所服用过量的吗啡而停止了最后的呼吸。其时,杰克·伦敦四十岁,正值生命的旺盛期,他的创作也处于巅峰状态。他在短短的十六年创作生涯中,撰写的作品竟有五十卷之多。其中《荒野的呼唤》《雪虎》(也有译为《白牙》)《海狼》《毒日头》《铁蹄》《马丁·伊登》等长篇和《热爱生命》《墨西哥人》《强者的力量》《女人的刚毅》《叛逆》《老头子同盟》《一块牛排》等优秀短篇小说,使杰克·伦敦蜚声世界文坛,被尊崇为“美国无产阶级文学之父”。  相似文献   

18.
《伦敦》是英国浪漫主义先驱布莱克抒情短诗的代表作之一,堪称英诗中的精品.本文主要从音韵角度来赏析《伦敦》的音乐美,探究节奏与韵律对于深化诗歌主题、达成形式与内容完美统一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王新春 《文史哲》2005,(2):34-39
历史上,孔子一直被视为达致最高生命境界的圣人,而实成为生命境界哲学突显后人们所追求的理想人格的化身。但对其为圣人的所以然,人们的理解往往不一。北宋邵雍即对此有其独特理解。在他的天人之学视野下,孔子之为圣表现在:与大宇宙一体无隔,跻于天地境界;确立妙契春夏秋冬四个昊天生化万物宝藏的、浸润鲜明人文历史理性精神的、成就理想人生的《易》、《书》、《诗》、《春秋》四个宝藏;为“万世之师”,开拓出一种面向千秋万世的人生伟业。  相似文献   

20.
《人谱》和《人谱杂记》构建了一整套儒家的道德谱系。《人谱》中的人学形上学和工夫论,是理解《人谱杂记》中所记载的儒家圣贤的道德理性和道德生命的基础。在儒家道德谱系的构建中,道德生命、道德理性与道德叙事彼此密切相关。首先,儒家道德生命的养成离不开其道德理性的指引。其次,儒家道德理性也需要在"存天理、去人欲"的道德修养中,使自己的道德理性不至于被私欲所扭曲。最后,道德叙事在其道德理性和道德生命养成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儒者需要在儒家经典的叙事中,把握自我的存在,即在天人之际认识自我,确立儒者自己的道德理性。个体儒者需要在儒家的传统叙事中,透过儒家的群体叙事来发现自己,并形成自我的道德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