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BI主题依托教学模式以真实、有意义的内容为依托,为学习者创立促进语言学习和真实使用语言的环境。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探讨基于CBI主题依托,将“自主学习”、“翻转课堂”和“传统课堂教学”三者结合,并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三个层面探讨如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建构基于CBI主题依托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建构主义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这一理论对英语听力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此将对建构主义理论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设计上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五四”运动前陈独秀的文化观教军章陈独秀作为一位跨时代的思想家,其文化观的思想体系化在“五四”运动前夕基本完成。因此,系统地研究这一时期陈独秀的文化观,对于确立他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关于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特征,是陈独秀文化观首先...  相似文献   

4.
随着“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观点的确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越来越受到外语教学界的重视。阐述了自主学习的内涵、理论基础以及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并就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举措作了探析。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种语言学习和教学理论,“强化理论”阐述了外语学习过程中的一种规律性的内在因素。同时,它可以使语言教师加深对外语教与学本质的认识。在深入剖析以操作性条件反射为核心的强化学习理论内涵的基础上,针对大学英语多媒体课件的现状,并根据英语学习者的心理,提出提高大学英语多媒体课件效果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颜红 《云梦学刊》2003,24(2):119-121
一套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材应能同时体现学习者的客观需要和主观需要。从体现学生的认知、情感和个性需要三个方面论证《新编大学英语》1、2册符合学生的主观需要,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原则。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地位的提高、国力的增强,来华留学和在国外各类学校、教学机构学习汉语的学习者越来越多。语言学习当然离不开文化的学习,那么与汉语相关的文化因素有哪些?如何把这些内容贯穿到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去?下面针对这几个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1.与汉语言相关的文化因素汉字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中”字在造字上就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最大特点,即协调和均衡,既体现了中庸观念的四平八稳的特征,也从这方块字的上下左右对称的结构中体现出中国人的传统审美观点。再如“忍”字,从构造上看是“心头一把刀”,可见“忍”一定是一件很痛苦的…  相似文献   

8.
学术自由的实现与现代大学制度的建构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周光礼 《学术界》2003,(2):27-35
学术自由的实现与现代大学制度的建构密切相关 ,学术自由的实现是现代大学制度矢志追求的目标。学术自由的实现既包括“外在自由”的实现又包括“内心自由”的实现 ,故学术自由实现有内外两个尺度 ,外在的尺度主要体现为保障学术自由的政策法规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完善 ;内在的尺度则表现为学术自由作为一种理念在多大程度上得到认同。中国建构现代大学制度既要完善旨在保护学术自由的外在制度 ,又要培育以学术自由精神为核心的内在制度。  相似文献   

9.
知识和意义的建构不是个体行为的结果,而是存在于共同的行动之中。以文化生态学为视角,融合文化生态意识所内涵的整体性、互动性、共生性和适应性,建构生态学习共同体和学习环境是一种新的尝试。这是一个建立在对话、合作、共享、互动基础上的,体现个体主体性与群体主体性、学习活动与学习环境有机统一,学习主体在共同活动中建构个体知识和群体知识、培育独立的个体意识与共同体意识的具有自我再生能力的生态平衡系统,对于现代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积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作为“综合创新”文化观大力阐扬者的方克立先生,长期以来一直关注文化体用问题的研究。一方面,他自觉站在综合创新文化观立场上对“中体西用”论及“西体中用”论观点作了中肯的评论,并产生重要影响另一方面,他从理论建构角度对张岱年先生的综合创新论作了新的解释发挥,并将其概括为“马魂、中体、西用”论,提出了文化建设的新模式。他的这些创见,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实践智慧具有“形而上”与“形而下”双向度的内涵,其“形而下”的向度体现为马克思在生存论层面和价值论层面上肯定了“生产劳动”实践的基础性作用和地位,并正视资本主义现实生产劳动的不合理性和非正义性。其“形而上”的向度体现为马克思在批判现实社会不合理和非正义过程中所建构的合理正义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形态。马克思实践智慧“双向度”内涵体现了实践智慧的辩证精神。它冲破了传统哲学夸大实践智慧“形而上”的向度而消解“形而下”向度的局限,纠正了现代实证主义以科学技术方式夸大实践智慧“形而下”向度、唾弃“形而上”向度的偏差,揭示了实践智慧“双向度”内涵的超越性和变革性,实现了二者在现实意义上的统一。通过对马克思实践智慧“双向度”内涵及其超越性与变革性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对马克思哲学辩证法社会变革意义的理解,而且有助于深化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实践智慧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生态德育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面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开展生态德育势在必行。生态德育不同于传统的“人际德育”,有其内在的内涵、内容、原则、途径与方法。通过建构生态德育体系,指导生态德育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3.
低碳经济观念与生态文明价值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毓春 《北方论丛》2012,(5):136-139
低碳经济观念包括低碳文化观、发展观和创新观.以此为逻辑起点,可以从新的维度阐释生态文明的价值内涵.低碳文化观可以推动社会生态自然价值实现,促进民众生态道德意识养成,推进社会生产关系协调发展;低碳发展观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可以为生态文明提供产业依托,促进增长方式转变可以为生态文明提供物质条件,促进消费方式转变为生态文明提供民众基础;低碳资源创新可改变资源利用方式,低碳制度创新可以推动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低碳技术创新则为低碳文明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正> 孙中山为“谋中国之革命”,集古今中外文化之大成,建构了博大的孙文学说.它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一块丰碑,是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又是孙中山独有文化观结出的硕果.本文试图从商品经济与商品意识以及中国文化发展的自身逻辑,去寻求孙中山文化观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5.
全面、协调、持续的发展观,不仅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理性,而且体现了对生态伦理的终极关怀,科学发展观突出了生态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本文主要从生态角度探索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次内涵。  相似文献   

16.
施碧霞  张玲 《理论界》2006,2(3):31-32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观具有深刻的内涵,它对农民思想解放运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前,研究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观对当代农村的发展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梁燕 《南方论刊》2005,(6):71-72
“听、说、读、写、译”是英语学习中的五要素,五要素之一的“说”——口语却是大多数英语学习者学习的薄弱环节。“哑巴英语”成了过去多数人无法挣脱的现象:以至出现了一些大学生在请求帮助的外国友人面前无言以对;也有一部分通过英语六级考试的大学毕业生到国外留学无法与外国人沟通。  相似文献   

18.
以“移情说”理论为指导,结合学生英语实际阅读能力的现状,研究大学英语教学应该如何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巨大的思维空间,充分激发学习者的潜能,最终达到提升学习者的阅读能力,自主地完成学习任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交际法视角下英语语法教学再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旭红 《云梦学刊》2009,30(5):141-143
大学英语“语法”在“教与不教”,以及“怎样教”等问题上一直受到研究者和教学者的密切关注。在交际法教学占主导地位的今天,大学英语课堂出现了过分注重语言的意义,而忽略了形式的现象。大学英语教学理论在“以形式为中心”、“以意义为中心”等理论的争论中不断发展。学习者在迷茫之余表现出了对于语法学习的需要。传统的脱离语境的对外语规则的讲解遭到了摒弃。在新的语法教学方式中,基于数据驱动的语法教学将交际和形式结合起来,为探索有效的大学英语语法教学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大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是一个多层次的系统,文化、社会和个体本身共同构成观念系统的“生态环境”.如果要构建正确的教育观念,大学教师要首先与自我“对话”,澄清自己既有的教育观念;要与理论“对话”,研究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知识,汲取先进教育理论的力量;要与学生“对话”,反思教育交往模式,汲取学习共同体的力量;与同事“对话”,探究共同关心的话题,汲取职业共同体的力量.同时,大学作为大学教师成长的微观社会环境,需要营造民主、自由、信任与合作的文化氛围,为大学教师教育观念的建构提供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