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植于现代都市文化的海派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学流派,其文学史地位一直饱受争议。然而,海派作家以其大量的充满商业才情的文学作品,迎合了读者的审美趣味,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都市消费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了“五四”以后新文学中的一个独特的存在,  相似文献   

2.
《江西社会科学》2015,(1):131-135
19世纪后期,京剧进入上海以后,受到上海工商业社会的影响,面对观众趣味求变的现实,逐渐改变传统表演的固有模式,在题材思想、表演技巧和舞台道具等方面大力改革创新,形成了"海派京剧"。海派京剧改革的趋向之一就是思想的现代性和题材的现实性,从而产生了大量的时装戏。清末民初海派京剧中的时装戏,是上海都市新文化的体现,其社会价值和历史意义不可小视。  相似文献   

3.
"海派文化"为中国地域文化谱系中最具现代性的一种文化形态,它具有趋时求新、多元包容、商业意识和市民趣味四个主要特点,而形成这些特点的历史成因,主要在于上海作为商业都会、移民城市和租界社会的特殊历史条件.从本质上讲,"海派文化"是近代中国都市文化的集中反映和典型表现.  相似文献   

4.
海派清口举起的海派文化大旗和中产阶层的定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受众自我身份建构的需要,获得了市场的认可.但从本质上来说,海派清口仍然立足于固有的城市文化,使受众无法更新对城市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理解,难以形成新型的都市文化.  相似文献   

5.
海派都市流行歌曲的现代性与传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都市生活与乡土情结、外来影响与本土资源、现代情感与古典意象等三个方面,对海派都市流行歌曲的现代性和传统性进行的初步探讨显示:现代性与传统性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而真正的艺术总是传统性与现代性的结合,我们不能为了强调一方面而把另一方面给抛弃掉了。在这方面,海派都市流行歌曲给我们提供了极好的借鉴,这也正是它长期以来流行不衰、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的根本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6.
海派小说中留下了大量的新闻的印记,探讨二十世纪30年代上海本埠新闻与海派小说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前者不只是海派作家偶尔借用的题材,甚至还在作品中承担了结构性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它提供并培育了作家对他们生活于其中的都市的整体经验和想像.1930年代海派小说对上海恶的、情色化的想像,无不可以在本埠新闻的内容和叙述模式中找到依据.  相似文献   

7.
哈尔滨和上海一样是20世纪初中国仅有的几个现代都市之一,并创造了先进的工业文明和丰富的都市文化.由此产生的哈尔滨都市文学走过了它独特的发展道路,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在一定时期内其文学成就堪比"海派".  相似文献   

8.
现代海派作家主要从事文学消费品的生产,他们的文学活动必然是市场化行为.由于上海市民是传统或外表时尚骨子里传统的中国人,所以,消费者的传统文化心理对海派文学的规范作用显见.在读者的传统文化心理制约下,海派文学创作有传统化、媚俗化倾向.这种心理还对海派文人办刊、文学出版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而这种导向又在引导作家创作,市民传统趣味的大众文学因而得以代代相传.  相似文献   

9.
1998年6月19日,作为上海社联成立40周年的纪念活动之一,由《学术月刊》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主办的“上海文化·都市文化·海派文化学术研讨会”在社联新楼会议室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档案馆、《解放日报》社和《学术月刊》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文学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三十余人。会议对上海文化、都市文化、海派文化各自的内涵、特点、三者之间的关系作了深入的探讨。现将有关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再论上海发展都市农业的思路和政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都市农业是人们生活和消费方式由劳动型转向休闲型的副产品。都市农业强调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协调 ,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具有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休闲等多样性的功能。上海建设世界级城市需要发展都市农业 ,上海发展都市农业要体现都市特色和“海派”特点 ,加快上海都市农业发展必须注重政策推动。本文认为 ,推进上海都市农业发展的政策重点是 :完善政府的辅助职能、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培育农业市场主体、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农业投融资渠道和为发展都市农业立法。  相似文献   

11.
赵鹏 《社会科学家》2012,(6):122-125
1920-1930年代的上海是20世纪中国最具现代性的都市,工商业的繁荣、文化出版业的兴盛和现代都市生活方式的盛行建构起了属于上海自己的海派都市文化语境。这里既是充满声色刺激的乐土,也是病态颓废的本源。审美作为一种消费文化和生活方式,融入到文学、电影、绘画、广告等各种艺术形式中,上海唯美主义思潮就在这种追求颓废与享乐的都市文化氛围中发生。  相似文献   

12.
清末民初海派京剧新剧目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社会科学》2014,(10):148-152
19世纪后半叶京剧进入上海以后,由于上海的经济、文化正处在由传统、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型的关键时期,受此影响,京剧也进行了大量的改革创新,采用新的剧目、新的表演手法以及新的舞台形式形成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人称"海派京剧"。海派京剧新剧目也随之诞生,这些新剧目包含新思想,在当时产生深刻影响,对现代都市文化建设贡献不小。  相似文献   

13.
沈从文与海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分别以书写湘西乡土生命与描摹沪港市民生活而著称的作家。素来关于他们的比较往往侧重于他们差异性的方面。其实沈从文的都市小说与海派小说有许多共同之处。他们对上海的情感是爱念与诅咒的二重审美复杂难解地纠葛在一起的。从时间意识上看,乡土是中古世纪的象征,而都市则是现代社会的象征,他们写作中的乡村描绘和乡土情调彰显了其胸中隐藏的怀旧情结。他们也都在其小说世界中构筑了一个淫荡肮脏的都市世界。现代男性知识分子在迎接现代文明的时候必然深深体会到压抑的束缚。在京海作家笔下这种压抑以"现代"的名义更趋于强化。  相似文献   

14.
"海派"作家对"唯美主义"艺术思潮十分认同,"海派小说"创作也自觉不自觉地追求官能享乐和声色刺激的"偏至"的艺术表现,大胆而自然地描写着充满现代性的"肉"的美、特异的两性关系、病态甚至变态的性心理,讲述"美丽而不真实"的都市故事,运用新的创作体式和现代小说技巧构筑作品的形式美,形成了独特的"唯美主义"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5.
发生在30年代的“软性电影论”的争论,是建国前中国电影界涉及电影理论问题的最大的一次争论,由于过去一直以单纯的政治视角来对待,从而忽略了其中的理论价值,也遮蔽了“软性电影论”背后与现代都市商业文化的一种新型血肉关系。“软性电影论”者强调电影的艺术性,同时注重电影的娱乐消遣性特征,反映了整个海派文人的共同的审美趣味,自有其理论贡献。但由于它与保守的传统文化和激进的革命要求都发生了根本性偏移,既在横向的时代处境尴尬,又在纵向的历史上错位,失去了它本来应有的位置  相似文献   

16.
高兴 《兰州学刊》2014,(4):80-86
中国现代作家的城市意识幽微复杂,它既关乎新文学的"现代性"问题,又折射华夏子民的城市文化心理。对通俗小说作家、左翼作家、早期海派作家、"新感觉派"作家关于民国上海的多元叙述进行话语分析,考察中国现代作家的都市文化心理谱系,可以透视中国人审视和接受现代都市的精神脉络及其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7.
<正>一、"本土现代性"的文化视野天津在近代曾是九国租界,有史料记载亦有现实遗迹,相对其他城市天津作家也许更有资格谈论西方文化和现代性,然而津味作家的文化选择却是在国际化视野下致力于发现更好的"自己"。不像海派作家那样重新结构"洋化"的都市现代性,他们大多选择了都市民间视角——从都市底层、边缘、传统家族日常生活的内部,重新塑造了带有中国乡土文化气息的都市现代性。这些作品以素朴的世俗文化底子和家庭生活的慢节奏强调了这样一个事实:后发展国  相似文献   

18.
论文详尽梳理了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京派小说的研究概况 ,从京派的界定、京派与海派小说比较研究、京派都市题材小说研究、京派小说主题探询、京派小说艺术研究以及研究方法的拓展和研究中呈现的问题诸方面进行了深刻的探询 ,对于深化京派文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左怀建 《社会科学》2002,(11):77-80
施济美是近几年为中国现代文学史家所开始关注的 4 0年代海派著名青年女作家。但其人生姿态与创作姿态均与当时典型海派作家如张爱玲、苏青、予且等不同。对于 4 0年代人性普遍异化、精神普遍退场、世俗普遍泛化的都市市民人生 ,施济美表示出深长的绝望与忧伤。其创作中所表现出的坚持“五四”以来知识分子精神立场 ,对人类精神家园的“最后”守望 ,成为对于现代人类生存的另一种“启示”。  相似文献   

20.
以施蛰存、叶灵凤和徐訏为代表的海派作家,以神秘、怪诞的想象、梦幻和幻觉的超验审美方式对都市展开精神漫游.这种超验审美有着独特的审美内涵:时间意识上,它不同于进化论的直线时间观,而是历史和个体、过去与现在、他在与此在的混合体;空间观念上,挣脱了经验叙事的封闭型审美空间,无限膨胀的大宇宙观构成了它的审美领域;语码特征上,心理型、抒情型和哲理型语码是它的外在风貌;而在情感姿态上,都市批判和精神追寻则成了它对都市的体验性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