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世纪上半叶美国西部土地投机高潮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上半期,美国出现了三次西部土地投机高潮。土地投机集团利用不同地区高潮的时间差和联邦土地政策的调整,使西部农业土地所有权关系不断资本化,从而导致东部资本对西部土地控制的加强。随着土地投机与抵押关系的结合,土地投机集团既从一般土地投机买卖转向土地租佃经营,又从单一土地经营转向林业、铁路和银行等部门的多种经营,从而使西部土地投机在美国经济生活中起了杠杆作用。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对家庭成员动辄施以虐待的美国公民或永久居民是不会为自己的亲属申请移民的,因为他们发现,这些亲属往往因为自己没有合法永久居留的身份而忍气吞声。199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防止暴力犯罪法案”,法案中规定,受到配偶或父母虐待的外籍人士可自行向移民局申请移民。 根据这一法案的规定,美国公民或永久居民的配偶、子女如果受到其美国公民或永久居民的配偶或父母虐待,可自行申请移民。提出  相似文献   

3.
美国西部开发的土地政策对中国西部开发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的西部开发中 ,最重要的是对土地的开发。对西部进行开发 ,促进了美国整体经济的大发展。使美国从以农业国为主的国家迅速成为第一流的工业化强国。其灵活优惠的土地政策为中国西部开发提供了宝贵、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历史上既出现过仇视投机的立法、也出现过反投机的立法,其部分原因在于投机存在负面作用,但主要原因是对投机存在政治偏见.事实上,对于期货市场而言,一般的投机是期货市场存在和发展所必不可少的,过度投机却有可能扰乱期货市场的发展,原因在于过度投机容易导致市场操纵.鉴于投机对期货市场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影响,立法应当兴利除弊,规制投机而不是消灭投机.规制机制的目的在于抑制过度投机带来突发的或不合理的价格波动,防范操纵.其主要途径有:对投机者的交易量进行限制,对投机者的头寸进行限制,对大户套期保值者的不合理的价格压力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5.
选取房地产市场投资完成额、房地产开发量、房地产平均销售价格以及国房景气指数等指标,分析我国房地产市场波动情况。剖析其波动的主要原因有供求关系、金融危机、国家宏观调控和投机炒房。提出了适当加大土地、金融和税收政策调控力度,增加保障性住房供应,抑制投机需求等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议决定举全国之力建设新疆,设立喀什经济特区.对于包括喀什特区在内的新疆等穆斯林民众聚居的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来说,在进行金融体系建设和引入外商投资时,应当从这次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中汲取教训.从伊斯兰金融法的视角来看,普通金融体系中充满不确定性以及过度追逐投机利润是引发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借鉴伊斯兰金融法中的一些理念,例如金融体系需透明和公正,禁止投机并且在投资中金融机构与客户风险共担,那么金融危机是可以预防的.  相似文献   

7.
昆茨信箱     
最近,听到许多关于加拿大新移民法案的说法,特别是一些正在申请技术移民的人士,议论纷纷,其中大有“当局迷者”。昆茨博士特为我们就加拿大新移民和难民法案中技术移民部分的变化做了详细解答。希望“焦急中的小鸽”们静下心来,仔细阅读后,不妨先用新标准试着给自己打分。手中有了法,心里便不慌。  相似文献   

8.
美国西部开发与土地利用保护的教训暨启示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西部大开发是目前举国上下共同关心的话题。在美国早期开发西部的历程中,由于政策的导向造成对土地资源毁灭性的开发利用,改变了土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使土地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诱发出自然的惩罚,从1934年5月起,美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一连串“黑风暴”事件,教训极其深刻。我国在实施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必须对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的问题进行理性思维,即生态建设是西部土地开发利用的核心,规划先行是西部土地开发利用的前提,土地产权制度建设是西部土地开发的基础,循序渐进、尊重规律是西部土地开发利用的关键。在政策上尤其要针对黄土高原地区、青藏高原地区、西南湿润地区、西北干旱地区的不同特点提出各区土地生态建设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国家加大了对青藏两地的投入力度,促进了青藏高原土地资源的利用,也使整个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但同时也应注意到本地区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及挑战.通过对青藏高原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的分析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0.
林业物权是权利人对森林、林木、林地等森林资源享有的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森林、林木、林地所有权,以及与森林、林木、林地有关的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物权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和<森林法>是构建我国林业物权制度体系的主要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