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党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一项战略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文化建设,而农村文化建设的核心是调动农民创造新文化的积极性,提高农民素质,培育社会主义新农民,发展农村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2.
我国作为农民占绝大多数的农业大国,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之举。县域经济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区域经济,其实力和活力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应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把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努力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3.
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青海回族聚居区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有利于推进脱贫攻坚工程的实施,有利于治青理政战略的落实。青海回族聚居区新农村建设有其特殊性,与其他地区相比有区域性、民族性、滞后性的问题,表现为农业经济发展不足、农民增收有限、农村基础薄弱。实现青海回族聚居区新农村建设,必须要重视发展农业资源,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基础;着力增加农民收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发展动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发展条件;提高回族农民文化素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向全党发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号召。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又特别强调要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探讨进一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途径,加快西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性和基本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元珍 《理论界》2006,(8):25-2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任务,是我们党在新的形势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落实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要求而做出的一项重要决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思路是以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工农互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方略;深化农村改革,为建设新农村提供动力支持;转变农村发展模式,促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培育新型农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政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新疆县级图书馆普遍存在读者少、规模小、图书利用率低的现象,在新形势下,县级图书馆如何发挥其传播知识的作用,为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呢?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我国三分之二的人口在农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推进“三农”的发展,而提高“农民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任务。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图书馆历来以传播知识、启发民智为已任,但多年来县级图书馆的受益对象大多仅限于城市居民,农民很少享受到读书的权利。为了图书馆的发展,为了和谐社会的建设,县级图书馆必须突破现状,扩大读者群体,提高图书利用率,在农村建立图书服务点——乡村图书室。它是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基地,积极发展乡村图书室,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子女社区保护与城市融入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蓓 《江淮论坛》2006,(4):93-9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加快推进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农村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国情,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富裕的生活,才能保障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逐步解决好目前我国农村存在的各种显现和潜在的社会问题,为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生存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政策条件。…  相似文献   

8.
浅析新时期新疆现代农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现代农业对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意义重大,不仅有利于农业、农村的发展与进步,也有利于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协调发展。对新疆而言,发展现代农业则是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两大历史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新时期新疆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完成好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构建高效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两大重任。  相似文献   

9.
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功能及其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出现职能定位模糊以致功能逐渐弱化的现象,这对新农村建设难以起到引领作用.因此,当务之急是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各项功能,重构乡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模式,领导农民走农业产业化、乡村治理民主化与法制化、文化发展现代化、社会发展和谐化的现代发展之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  相似文献   

10.
孙维跃 《理论界》2007,(8):75-76
农业是万业之母。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中之重。其中,构建产业体系,拓展产品功能,提高经济效益,打造品牌形象,提高研发能力,构成了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五大要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十六大及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不断加强和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陈璁 《理论界》2007,2(1):20-21
我们党及其主要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都十分重视“三农”问题。毛泽东的农村公社化、农业合作化、农民集体化的思想是为了发展农村生产力;邓小平主张农民自主化。其目的是为了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江泽民在继承毛泽东、邓小平思想的基础上,以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为统领。确立了农业产业化的新的农业发展观;胡锦涛提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指出农民增收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保证。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中央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打破历史上形成的城乡二元分割的格局,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全社会都要关心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3.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党在十七大报告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解决好三农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历史背景,在此基础上通过系统基模图分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城市发展的作用,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对改变农村的现状有帮助,而且对城市发展、统筹城乡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并提出在统筹城乡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刘亚军 《理论界》2007,(3):31-3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部署,朝阳市委、市政府于2006年5月制定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为了贯彻好“实施意见”,应从朝阳农村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出发,以发展生产、农民增收为目标,采取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着力培育新型农民等项措施,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实现持续农业、生态农业、数字化农业、工厂化农业的战略目标,需要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承载。农民素质决定建设新农村的速度和质量,“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必由之路.而且时不我待、刻不容缓。“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提高农民素质的根本出路在于教育、培训、引导、示范和农民自我修养、自我提高。唯有如此,才能夯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绝大多数人口在农村.长期以来,农民、农业、农村问题都是中国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问题.特别是在21世纪的新形势下,"三农"问题更加凸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否顺利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能否顺利推进,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三农"问题的解决程度.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问题是农民权利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薛锋 《学术论坛》2006,3(9):113-11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为解决“三农”问题作出的重大决策。“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本质是权利问题,使农民成为自主、自立、平等的权利主体,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价值追求和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挥农民主体性作用的重要载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归根到底是农民的新农村,能否发挥广大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性作用,是决定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农民的主体性,首先要处理好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的关系,其次要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当前,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载体,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进而使农民发挥主体作用,推进以农民为主体的农民现代化、农业产业化、乡风文明化、乡村民主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我们要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首先,我国就要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中央2006年一号文件全面分析了当前农业和农村形势,明确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和重大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报告以相当篇幅对“三农”问题进行了多角度、广视野、深层次的论述。报告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说,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