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创新为基础的产业,其发展要求地理集群性。产业集群的形成首先在于企业家集群的形成,而企业家集群的形成是企业家对市场环境改变和政府政策激励响应而做出的一种基于自利基础之上的集群创新行为。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时代绿色经济发展战略理念的提出,环境治理已经成为各级人民政府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针对当前我国对环境规制政策日趋从严的现状,运用陕西省2011—2020年煤炭消费量、地区生产总值、大气污染值的相关时间序列数据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煤炭消费量对经济发展和环境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指出了环境规制对该省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影响来源。结论认为:陕西省煤炭资源型地区,环境污染随经济的增长表现出降低的趋势,环境规制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该省经济发展和环境正处于向好态势。根据陕西省当前存在的问题,从政府层面、陕西省层面、企业层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中国需要高效的产业组织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占领全球产业链高端.模块化产业组织实现了生产要素的动态融合,使创新自发地涌现,有利于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现.产业组织模块化是一个产品契约和要素契约的动态融合过程,有初始融合成本,高效产业标准能降低融合成本.构建GMM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产业组织模块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模块化会降低当期的全要素生产率,但会提高滞后期的全要素生产率;公共品性质的产业标准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非公共品性质的产业标准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模块化程度对技术效率的正向影响比较显著;1G-3G移动通讯技术标准对相关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有较显著的影响;产业环境变量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4.
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和根本领域,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出路。农村可持续发展包括农村资源可持续利用、农村环境可持续发展、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农村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要紧紧咬住战略目标,把握发展客体、发展主体、发展道路和发展目的,采取现实、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三十多年中国式的改革开放走到今天,国民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而中小民营企业在国家经济的发展中容纳了百分之八十多的就业人口,同时也是国家财政的纳税大户。但是在国家经济社会当中扮演着如此重要角色的中小民营企业却在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遭遇到了许多非对称的待遇,面临着金融危机发生后较为严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本文运用比较分析法、文献法、实证研究等研究方法,试图对广西区政府有关扶持本地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政策形成、执行政策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有待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为政府在对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政策的形成、实施、反思提供智力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乌伊岭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现状,分析了在区城内开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以及当前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如何在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评价环境承载力的综合指标体系及合理规划和开发湿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达州市是川东地区门户,位于川、渝、鄂、陕四省市结合部和渝广达经济带,同时自然资源丰富,已探明储备大量的天然气和煤炭。达州市经济总量一直处于全川第六,而城镇化率却排在全川第十四的尴尬位置,处于倒数。原因主要在于达州市是一个典型的资源依赖型的中等城市,城镇化进程缓慢,质量较差,长期过分依赖自然资源的粗放式开采为城市发展动力是完全不可持续的。本文以达州市为例,主要探讨资源型中等城市城镇化建设如何高效地推进,明确指出了达州市城镇化发展中的诸多弊端,并尝试给出相对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及新经济革命的不断深化,经济界普遍认为,中小企业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主角。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更显重要。在产业结构转换、培植风险型产业的过程中,扮演着加速市场经济进程、确保就业、推进技术创新的角色。我国成功地加入WTO后,中小企业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和空前的机遇。本文旨在用科学理论的分析及对实证案例的调查,用以帮助企业管理层理解企业发展战略的实际意义,谋取企业快速、持续发展。同时,提倡加快培养一大批中小企业的创业者和管理者并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的学习型管理者的理念。为新世纪中小企业在"创业"与"二次创业"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解决些许问题。  相似文献   

9.
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资源型城市作为工业化进程的主要动力源,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资源型城市本身存在的问题制约了其发展,因此找出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的原因以及对症下药来加快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就显的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0.
王伟  黄栋 《决策与信息》2010,(10):114-115
产业园区作为独特的区域经济发展方式,对我国的经济建设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以郑州市中牟产业园区为例,对该产业园区面临的内外部环境进行了系统的战略分析,准确定位了其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并为该园区以及我省产业园区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基本原理,根据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现实需要,构建了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递阶层次结构,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最后通过对指标值归一化处理计算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邵阳县的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也逐渐凸显.本文针对邵阳县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该县经济发展的若干思路.  相似文献   

13.
2014年,京津冀一体化重新成为一个政治经济热词,并上升为国家重要战略。秦皇岛作为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一部分,想要抓住机遇实现新兴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必须认识到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首要资源和核心驱动力,规划与实施与新兴产业发展相匹配的人力资源战略。笔者主要从人力资源战略应当树立的理念和人力资源战略的实现路径角度对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秦皇岛新兴产业人力资源战略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4.
近年,以出口加工贸易为特征的‘苏州模式’产生的经济高增长使苏州备受关注。依靠较低的土地、人力和资金成本,毗邻上海的区位优势,苏州成为耀眼的经济大市。但随着经济发展模式由高能耗向低碳经济的转变,如何应对产业转型升级环境下对人力资源的结构调整和管理需求,就成为产业转型中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陈勇鸣 《领导之友》2012,(8):27-28,33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央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既着眼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又着眼于未来可持续发展而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国务院2010年9月通过《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确定以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七大产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方向,要求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  相似文献   

16.
结合成都市目前旅游产业的发展情况,从旅游产业规模化、特色化,以及旅游服务标准化、旅游业态多元化、旅游城市智慧化和旅游营销国际化等方面针对成都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出改进建议,并从体制改革、资金投入、配套政策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成都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要素保障措施,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我国饲料产业为例,运用产业组织理论和产业链整合的理论,分析了我国饲料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组织结构,并构建了一个基于联动优化的产业链框架。研究表明,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和产业链理论本质上是静态的分析,忽视了企业内部组织、产业环境和国情状况等外部因素的作用,无法解释市场竞争并未提高产业集中度等一系列现象。提高产业竞争力必须引入产业政策和国情因素等社会因素,建立现代产业链提升行业集中度,注重以产业环境、顾客价值和国情因素为逻辑起点建立基于环境与企业能力不断联动优化的一体化产业价值链体系。  相似文献   

18.
企业在追求自我生存和永续发展的过程中,既要考虑企业当前经营目标的实现、市场地位的提高和企业品质的提升,又要保持在未来扩张的经营环境中的高盈利增长和能力。从财务角度来看,可持续发展是在保持既定资本结构的情况下,利用内部留存收益的增长或者外部的负债增长,保持企业销售增长与财务资金增长同步,使企业持续均衡的发展方式。本文以山东省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为例,选取其2011年到2013年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通过对财务指标、具体项目的分析,结合同行业对比,以评价公司的成长、发展、盈利、偿债、营运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性,进而判别该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主要应用的分析方法有结构、趋势、比率、比较、项目质量分析法。  相似文献   

19.
武春友  吴荻 《管理学报》2009,6(8):1066-1071
通过对产业集群生态化内涵的探讨,提出了产业集群生态化的发展模式,并结合山东新汶产业集群的实践,印证了该发展模式能够有效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期为产业集群的转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人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很多人在工作之余都向往走进绿色清新的森林自然生态环境中游览观光,本文主要以名山县深林旅游为例对本地区森林旅游的发展给出几点建议,从而引导名山县森林旅游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