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二十大郑重宣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产业振兴作为带动人口最多与可持续性最强的益贫模式,应以自然条件、产业基础、要素禀赋最为良好的脱贫平原地区为“牛鼻子”,强化顶层设计的系统性、长期性与有效性,提升益贫产业的结构效应、扩散效应与带动效应。本文通过对四川省脱贫平原地区产业扶贫到产业振兴分区衔接进行现实考察,将发展现状、主要障碍与衔接路径进行系统梳理,提出了针对性的结论建议:应细化体制机制、强化分类治理、创新衔接方式、提高帮扶效应,加快实现产业振兴的内生可持续发展,筑牢乡村振兴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底气。  相似文献   

2.
十九大作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十分宏伟,提出的方向要求也十分高远。浙江作为东部发达地区,"三农"的改革发展一直站在全国的前列。建议把浙江省列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试验区和示范省,率先提出一整套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实施方案和政策措施、工作部署,率先进行构建以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为引领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率先进行美丽乡村建设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结合、推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探索,率先进行乡村文化复兴和社会治理相结合的人文乡村建设的试验,率先深化城乡配套综合改革。  相似文献   

3.
该文以增长极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及体验经济理论作为依靠发展体验式休闲农业振兴乡村的理论基础,并以欧盟、美国、日本经验为例,重点介绍我国台湾地区乡村发展策略,以期对两岸乡村振兴有所启示。乡村振兴除了人的"再生"外,亦须有效结合产业发展,利用当地资源特色、适应市场需要,协助乡村居民从农、留农、回农,才能让乡村振兴并得以永续发展。积极发展体验式休闲农业推进乡村振兴,使城市与乡村、工业与农业、传统与现代,生产、生活、生态以及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相得益彰,有效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4.
长三角乡村作为国内农业产业体系最全、农业创新能力最强和乡村业态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一体化战略的提出使长三角乡村振兴的站位更高、动能更足、行动更实和利益更紧。本文通过深入调研认为,推进长三角乡村区域一体化振兴发展,一定要把握好两大战略所形成的发展机遇,着力缓解制约一体化发展的两大负效应,重点做好"四个转变",树立"五位一体"新的发展理念,并提出了推进落实的"六大举措"。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战略是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乡村图书馆事业应本着服务广大读者群众的宗旨,围绕优化服务、拓展图书馆教育功能导向。笔者从乡村图书馆规划建设、图书信息资源整合、提升乡村图书馆能级、创新活动载体、加强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建立监督机制、提高全民素质、促进全民阅读、增强全民文化自信等方面入手,对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图书馆建设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40年来,农业农村的发展虽然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但城乡发展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的乡村发展也不平衡。因而,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乡村治理既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石。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推进实现乡村善治,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善治治理体系,既能够为破解农村治理困境提供新思路和改革取向,也可以通过塑造具有新素质、新思想、新文化、新境界的新型农民,为区域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与活力。  相似文献   

7.
杨晓燕 《办公室业务》2022,(14):121-123
本文以云南省图书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为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有效衔接,从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层面切实帮扶永胜县翠湖村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笔者实地调研后提出具体措施和建议,为帮扶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涉藏地区脱贫攻坚目标如期实现,群众收入与消费水平稳步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持续改善;产业扶贫"造血"取得一定成效;融资难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绿水青山筑起脱贫致富之路。但同时,涉藏地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任务艰巨,如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偏低,地区间差异明显;农村金融机制创新不足,协同发展困难较多;生态环境脆弱,农业产业化进程较慢。涉藏地区乡村振兴应以城乡融合发展为依托,推动政府与市场的协同;坚持以人为本,激发内生发展能力;把握绿色发展方向,推进产业扶贫与现代产业体系的有效衔接;重视生态保护,实现地区绿色发展;健全农村金融市场,注重西藏与涉藏地区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实现乡村产业、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关键要靠人才来推动。必须进一步明确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资源,坚持把引进人才与培养人才通盘谋划,将留住人才与作用发挥统筹考虑,不断夯实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要抓住"创新机制"这个根本,必须牢固树立人才是战略资源的理念,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把人才  相似文献   

10.
尽管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乡村的发展还有一些问题,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乡土文化可以说是我国精神文化的重要传承之一,至今在乡村地区有着深远的影响作用。随着党的十九大的召开,振兴乡村战略的实施成为乡村建设的主要内容。本文就乡村文化的现状进行分析,希望搞好乡土节目创排,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乡村振兴的效果、内容、路径以及最终目标等方面对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之间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乡村旅游对于乡村振兴具有推动作用,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乡村振兴过程中的乡村旅游包含"雪中送炭"和"锦上添花"两种类型。"雪中送炭"的主要模式包括:民族特色村寨游、特色活动游、传统古村落游、红色遗迹游、生态环境游、特色景观游、乡村度假游、特色物产游、依托景区型乡村旅游和创新发展乡村旅游10种。"锦上添花"包括城市郊区乡村旅游和现代新农村游两种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建设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基础,共绘美丽蓝图。本文在概括近年来各地美丽乡村建设基本模式的基础之上,对东台市五烈镇甘港村叫响生态休闲品牌、打造美丽宜居乡村具体做法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几点思考、启示。建设美丽乡村,归根结底就是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坚持以人为本、保护生态、科学规划、内外兼修、因地制宜地将乡村建设成"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人人向往之地,让更多的老百姓享有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13.
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成效直接影响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构建科学、有效的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是推进这一战略实施的基础保障。本研究在梳理现有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5个方面,筛选出15个三级指标和44个四级指标,构建出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对11省份的35个乡村进行了实证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后,从"中央一号文件"的全面部署,到政治局召开专题会议审议通过"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最近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各地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切实摆在优先位置,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让乡村振兴战略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本文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推进浙江乡村振兴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征程中,乡镇应进一步强化为农服务功能,在乡村社会治理、农民生产生活服务、乡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现阶段,乡镇的功能短板依然明显:基层社会治理能力亟须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短板有待补齐,经济内生增长潜力有待激活。为此,应当整合行政资源以提高乡镇政府的"行动力",突出需求导向以提高乡镇服务的"贴合力",开展综合整治以提高乡镇环境的"承载力",加强区域协同以提高乡镇经济的"竞争力",把乡镇打造成乡村振兴的核心载体和关键场域。  相似文献   

16.
安乐村党支部围绕乡村全面振兴这一目标,着力实施组织振兴工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扎实开展党建扶贫"双推进",探索出以党组织建设为引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绿色发展、加快转型步伐的乡村振兴之路。  相似文献   

17.
王欢 《科学咨询》2023,(6):8-10
实现农村地区人民精神富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更是广大农村地区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当前,我国部分农村地区的乡村文化产业落后,村民思想层次滞后,甚至存在“等”“靠”“要”的消极观念,东西部地区农村文化教育发展差距较大,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因此,我国既要大力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做大做强做优乡村文化产业,满足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又要增强农村地区人民的志气,使其发挥主体性,积极主动参与乡村文化建设,更要提升落后地区的文化教育质量,推动区域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当前我国“三农”工作的重点已经历史性地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阶段。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人才是关键。大学生是富有朝气的蓬勃力量,是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生力军。大学生在农村创业发展,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重要支撑。大学生创业赋能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提升了乡村振兴的活力,带动了农村高质量发展;实施了就业优先战略,破解了大学生就业难题;锻炼了社会实践才能,培养了乡村振兴的高素质人才。同时,大学生创业赋能乡村振兴也面临一些现实挑战,主要有:大学生乡村创业的意愿不够强、乡村地区创业营商环境欠佳、创业扶持政策未充分落实等。因此,需要从增强大学生乡村创业意识、改善乡村创业政策“软硬”环境、充分落实国家的创业扶持政策等方面着手,更好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战略要求,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充分体现。《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农村基层党组织肩负着乡村振兴的重要责任,政府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引领作用,促进乡村治理,提高治理能力,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20.
做好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转化和利用工作,不仅关系到民族文化、地方文化、乡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更是直接关涉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计。加强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阐释,理清其和乡村文化振兴之间的互动机制,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