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研究我国山区精准扶贫应关注的重要问题,提出包括实施国家山区战略,创新山区扶贫路径,建立山区扶贫制度等措施,从而保障山区精准扶贫实施的针对性,成效的显著性以及脱贫致富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2.
精准扶贫实践中“精英俘获”现象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精准扶贫实践中存在"精英俘获"现象,即地方精英以群体或个人参与的方式,采用垄断、霸占的形式对扶贫项目与资源进行侵占与盘剥,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类别的精英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征。这些情况严重阻碍了扶贫开发的运作与发展,降低了扶贫资源的利用率,使精准扶贫溢出效果甚微。克服精准扶贫实践中"精英俘获"现象,可从完善贫困治理机制、加大项目监管力度,精准识别贫困群体、引进适宜扶贫项目,激发公众参与意识、推动信息顺畅透明等方面进行整体性突破,以提升扶贫工作成效。  相似文献   

3.
精准扶贫档案伴随精准扶贫工作产生,能客观全面反映扶贫工作全过程,记录精准扶贫中的相关文件、数据,是后期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的基础,是检验精准扶贫效果的依据。我国精准扶贫工作正稳步推进,但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工作却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精准扶贫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
扶贫先扶智,扶贫必扶志。通过教育精准扶贫,确保贫困家庭学子人人能上学、上好学,同时帮助贫困户树立自立自强脱贫致富的信心。在教育扶贫工作上,恩阳区坚持问题导向,落实精准要求,取得了一定成效: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教育均衡;突出精准,确保教育扶贫政策落实;控辍保学,义务教育有保障;教师挂联帮扶,助推脱贫攻坚;立足乡村办学,因材施教育人。但该区贫困面宽、贫困程度深,仍存在着乡村教师队伍质量难保障、贫困户思想怠惰等问题。在今后的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中,要切实抓好从"扶教育之贫"到"依靠教育扶贫"的过渡与转变工作。一方面,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坚定教师扎根贫困地区的决心;另一方面,扶贫更扶志,拔除贫困户"等"、"靠"、"要"的思想劣根。从而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保障贫困退出能巩固、可持续。  相似文献   

5.
社会工作者是社会福利传递和实施者,社会工作观念及方式与精准扶贫存在紧密联系,对加强整合精准扶贫工作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扶贫途径、方式、专业技能、策略等方面分析社会工作者介入精准扶贫项目工作,从而为精准扶贫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三峡库区生态扶贫是一项极其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实施周期长,经济回报较低,基于财政政策的三大职能,对贫困地区的生态扶贫,财政投资责无旁贷。然而,由于财政投资机制的不完善,财政投资在生态扶贫中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一些地区因生态扶贫致"生态返贫",影响了生态扶贫的绩效和可持续性,为此,依据制度创新理论,在财政投资上要进行资金筹措机制、利益诱导机制、风险分担机制、激励补偿机制和约束协调机制五个方面的创新。  相似文献   

7.
正脱贫攻坚重在精准,精准扶贫关键在县域。精准扶贫考验县域五大领导能力。一是考验县域决策领导力。县委要从本县实际出发,摸清情况,因地制宜,通过科学领导、精准决策,努力做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派村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二是考验县域统筹领导力。县域内县、乡、村三级干部必须科学运用系统思维、问题思维,科学配置县域内的各种经济、技术、信息、资源、人才要素,发挥出扶贫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新时代精准扶贫档案管理的释义进行分析研究,随后就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研究,最后就新时代精准扶贫档案规范化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包容性创新理论,对2013年—2018年中央及省级发布的扶贫绩效考核体系进行分析发现,当前扶贫绩效考核主要有以下特点:突出成效、注重结果,精准管理考核的比重比较大,聚焦了精准的过程要求,对脱贫支持条件和环境创设的考核比重较低。因此,地方领导要转变扶贫理念,聚焦精准,重视脱贫支持条件和环境条件的创设,提高利用互联网激发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资源动员能力。  相似文献   

10.
精准扶贫中存在着高减贫速度与低减贫质量、干部扶贫能力应然要求与实然状况、农村干部劳动付出与实际收入倒挂等突出的现实矛盾。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在精准扶贫考核中增加"脆弱性脱贫"识别指标,立足乡村资源提高扶贫项目执行力,加强本土人才培育,可以有效化解精准扶贫中的突出矛盾,提高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实效。  相似文献   

11.
精准扶贫"一户一档"是客观真实记录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脱贫全过程的重要佐证和历史资料。由于精准扶贫"一户一档"档案工作起步较晚,规范管理相对滞后,档案资料的收集和质量把关还存在诸多问题,势必影响精准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2.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教,职业教育助力精准扶贫工作已上升至国家战略,是整个扶贫开发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扶贫助困实现长治久安的治本之策。当下,职教扶贫工作稳步发展,整体呈现出良好趋势。但对部分地区职校对口支援精准扶贫的调查发现,职校落实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难题。本文将以江南造船集团职业技术学校在助力精准扶贫工作中的探索与实际做法为例,结合工作实践,探讨职校应如何发挥自身办学优势以此助力精准扶贫工作,将职教“精准扶贫”工作细织密缕地落实到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乡村居民参与旅游乏力现象严重影响到乡村居民尤其是贫困居民参与旅游的机会、权利与意识,导致我国的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实践仍然存在"政府主动,贫困居民被动"等问题。要真正使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落到实处,最根本的就是要实施旅游增权,巩固提升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效果。在增权视角下,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参与机制应在参与决策机制、参与经营机制、参与考核机制等方面加强优化。在后扶贫时代背景下,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参与机制的优化既需要当地政府等外部利益相关者全面增加相对贫困居民在旅游精准扶贫各环节的决策权、经营权与考核权,又需要相对贫困居民的不懈争取、积极参与和努力践行。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正在推进的精准扶贫工作中,极少数扶贫干部不会为、慢作为、不敢为、创新乏力、缺少担当的庸政懒政,实际上就是一种占位性的变相腐败。对此掉以轻心、视而不见或者听之任之就可能养痈遗患,影响精准扶贫的整体成效,阻碍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这就需要从思想教育、能力培训、行政规制、程序公开、陟罚臧否、监督巡视等角度发力,形成对庸政懒政的有效防范和精准治理。  相似文献   

15.
正社会组织参与扶贫是精准扶贫战略有效落地的关键支撑,也是政府和市场在扶贫减贫中治理失灵的重要弥补。然而,目前社会组织在参与精准扶贫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现实困境。社会组织自身能力的建设和自治水平的提升才是最终确保其作为精准扶贫核心角色的关键支撑。  相似文献   

16.
应用SCL-90对86名"精准扶贫"中职护生进行心理健康评估,数据分析显示:①"精准扶贫"中职护生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6个因子得分上显著低于常模;②"精准扶贫"中职护生在SCL-90各因子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③"精准扶贫"男护生在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4个因子上的检出率高于常模。结果表明,"精准扶贫"中职护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较好,但该群体存在的严重心理问题具有特殊性,宜采取团体、个案相结合的心理辅导策略。  相似文献   

17.
生态保护意味着要限制利用生态资源,这毫无疑问会给生态保护地区的群众的生存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贫困便是其中的影响之一。在实践中,也确实存在一些群体因保护生态而陷入生存发展困境的生态保护型贫困现象。这类贫困的产生与生存发展模式的改变以及对新的生存发展模式缺乏适应性和可持续性密切相关。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方面,精准扶贫也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的重要环节,因此要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利用生态保护地自身的资源和生态受益地区转移的生态补偿等资源解决生态保护和扶贫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实现生态保护型贫困人口的全面脱贫。  相似文献   

18.
精准扶贫档案既是开展扶贫工作的基础,也是开展扶贫工作的依据,更是记录扶贫效果的载体。然而,扶贫档案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为此,笔者提几点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精准扶贫档案是对精准扶贫工作的历史记录,是扶贫工作的记录者、见证者,也是扶贫工作的辅助者。要求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档案业务要同步部署、同步实施、同步检查以及同步验收,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为此必须要精准把握住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的关键点,即档案的建立;把握住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的重点,即档案管理;以及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的核心,即档案的运用。本文针对这些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了如何建、管、用,其中重点强调了管,希望能够借助提出的措施将精准扶贫档案长久地保存下来,使其成为记忆工程。  相似文献   

20.
自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提出以来,我国面临的脱贫攻坚任务被进一步提上日程。进行精准脱贫更根本的是要确保脱贫的持续性。四川藏区是集民族地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重点生态功能区为一体的特殊贫困地区,区域脱贫任务更重、难度更大。目前,我国的精准脱贫工作依旧面临着脱贫主体能力不足、脱贫供体功能受限、脱贫载体脆弱、脱贫矛盾凸显等难题,因此,在精准扶贫思想下,探讨脱贫主体——供体——载体三者之间的良性循环,对于新时期内确保脱贫可持续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