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孙中山所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以海外为基地的,而日本在其中所占的地位尤为显著。在日本,孙中山一方面广泛结交朝野人士,以争取他们对中国革命的同情和支持;另一方面进行了大量的革命活动,对国内革命形势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所有这一切都表现了孙中山的日本情结。这种日本情结虽然有局限和不足,但表明了孙中山的宽广胸怀。孙中山与日本人士的交往扩大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影响,而使中国民主革命带有一定的国际性。孙中山的日本情结表明他既是一位民族主义者,又是一位国际主义者。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关于我国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不断革命”思想在中国条件下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还在资产阶级革命时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号召无产阶级参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是,“共产党一分钟也不忽略教育工人尽可能明确地意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敌对的对立,以便德国工人能够立刻利用资产阶级统治所必然带来的社会的和政治的条件作为反对资产阶级的武器,以便在推翻德国的反动阶级之后立即开始反对资产阶级本身的斗争。”①两位导师把这两个革命之间的关系概括为:“资产阶级革命只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直接序幕。”②无产阶级的“战斗口号应该是‘不断革命’”。③由于欧洲在十九世纪  相似文献   

3.
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道路,是在同“中国资产阶级的复杂关联中走过的。这是一个历史的特点,殖民地半殖民地革命过程中的特点。”由于这个特点,中国革命经历了同资产阶级关系的联合与分裂的多次变化。这种关系的复杂变化,不仅客观地反映了革命的曲折历史发展,而且也充分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在革命中占有何等历史地位的重要问题。 (一) 民族资产阶级在我国民主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和社  相似文献   

4.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这场激动人心的革命运动里,中国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是首先觉悟的部分,在革命中发挥了先锋的和桥樑作用,形成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个特点。长期以来,由于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常常被有意或无意的贬低,知识分子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也就往往被忽视。本文仅就知识分子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问题发表一点粗浅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辛亥革命时期,各地华侨纷纷参加革命活动,对于推翻帝制、建立民国起过很大的作用。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国资产阶级成为革命的领导者,而华侨资产阶级,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曾经作为中国资产阶级的一个组成部分,在革命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试图在探讨华侨与辛亥革命关系的同时,着重阐明当时华侨资产阶级的特点以及他们在辛亥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孙中山统一战线思想是孙中山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领导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过程中,孙中山比较科学地初步回答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对象、任务、团结和依靠的力量以及革命的领导阶级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成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关于统一战线思想的突出代表。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关于我国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不断革命”思想在中国条件下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还在资产阶级革命时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号召无产阶级参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是,“共产党一分钟也不忽略教育工人尽可能明确地意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敌对的对立,以便德国工人能够立刻利用资产阶级统治所必然带来的社会的和政治的条件作为反对资产阶级的武器,以便在推翻德国的反动阶级之后立即开始反对资  相似文献   

8.
由赵润生、马亮宽两位教授撰写的《辛亥滦州兵谏与滦州起义》一书,最近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笔者有幸先睹此著作,颇有感慨,累述如下。一滦州兵谏与滦州起义,是武昌起义后以新军第二十镇等革命官兵为主体在近畿滦州(今河北省滦县)发动的两个有重大影响的革命事件。它们沉重打击了正在土崩互解的清王朝,有力地支持了湖北和其他各省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对于清王朝的灭亡和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立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较为广泛地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们的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在中国近代史上应该…  相似文献   

9.
孙中山法律思想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是近代中国最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领袖,是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他的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开创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新阶段,特别是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在中国历史上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件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大事件。孙中山最可贵之点,在于他能“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在共产党和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毛泽东同志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出发,深刻研究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中国革命的规律,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的思想。”这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列主义的重大贡献。一、领导权的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欧洲1848年革命爆发后,就表述过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必须争取领导权的思想。1850年,他们总结了西欧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经验,告诉德国的工人  相似文献   

11.
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者孙中山先生,在七十年前中华民族处于内忧外患之际,提出了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三民主义,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使辛亥革命具有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孙中山所主张的民族主义,在三民主义中,随着革命的进程,内容有所不同,但是,它还是起着号召革命与推动革命前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党史界近几年在大革命、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领导权问题上产生了较大的意见分歧,展开了颇为热烈的讨论。本文试从中国新旧民主革命两种领导权的交替转换这一历史角度,对大革命的领导权问题提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求教于专家学者。一中国近代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1919年的“五四”运动为界,划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时期。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分别担任了前后两个时期革命的领导者。毛泽东早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理论著作中,从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世界历史的变化及中国“五四”运动以后无产阶级独立登上政  相似文献   

13.
廖仲恺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著名政治活动家,国民党左派领袖,中国共产党的挚友。他一生跟随孙中山先生不屈不挠地从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拟就廖仲恺的政治思想作一浅论,从而探讨廖仲恺对孙中山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廖仲恺的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形成过程。一对三民主义的阐述和发挥,是廖仲恺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其中有许多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4.
一八四八年二月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二月革命的任务是推翻阻碍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和损害工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君主制度;为确立资产阶级的全面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扫清道路。但是,在当时的法国,早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无产阶级已经登上了政治舞台,资产阶级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面前,显得惊恐万状,他们惧怕无产阶级要比惧怕封建势力其为严重。因此,领导革命的  相似文献   

15.
1848年3月爆发的德国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1848年欧洲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德国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大众和封建专制制度的矛盾。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结束封建割据状态,建立资产阶级的集中统一的共和国。革命的动力是无产阶级、劳动农民(主要是农业工人、佃农、小农),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民主派,其中无产  相似文献   

16.
发生在本世纪初的拒俄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由新兴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爱国运动,它对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作出了贡献。义和团运动的失败,标志着旧式农民革命风暴的结束。戊戌变法付出了血的代价,  相似文献   

17.
在建党初期,即在党的“一大”前后,中国共产党人就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以无产阶级为主体的社会主义革命的主张,这在当时党的文件、刊物和许多共产党人的言论中都有明确的表述。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性质、任务的这个最初见解,一方面正确地否定了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指明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方向和奋斗目标,标志着中国先进分子对中国革命运动认识的一个重大进步;另一方面又超越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以为直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便可一举完成中国革命的全部任务,这同中国革命的实际是不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革命一词的含义入手分析了中国革命史的称谓、研究对象,同时以革命应具备的条件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为标准,论析了中国革命史的上下限问题,以使中国革命分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结论得以再次印证。  相似文献   

19.
共产国际认为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应该由资产阶级及其国民党来领导,苏维埃政权只有在中国革命向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转变之时才可以建立。共产国际认为蒋、汪叛变促进了中国革命向苏维埃阶段发展,但依然希望国民党左派复兴中国革命而暂缓推行苏维埃运动。在复兴国民党的计划不能实现的情况下,共产国际最终提出在中国建立工农苏维埃政权。  相似文献   

20.
在辛亥革命的研究中,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如何走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道路的研究,是比较多的。比如对孙中山的研究、对黄兴的研究,都比较详细。但对辛亥革命的准备时期和革命高潮时期的封建知识分子的研究太少。这部分人在中国知识分子中占的比例很大,他们中投身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派,并作出了重要贡献的人,为数不少。因此,有必要引起史学界对这批人加以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