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对"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展开讨论。针对目前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重点研究了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2.
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本文阐述、分析了湘西州体育旅游资源状况及其开发的情况,用旅游系统理论,从资源、环境、产业三个方面,探讨了湘西州体育旅游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调查法,透过对西南民族地区体育旅游现状的分析,探讨加速该地区体育旅游发展的实现途径,使具有潜在经济价值的体育旅游资源得到合理开发.  相似文献   

4.
通过展示金秀大瑶山奇巧秀丽的自然风光,多样的生物景观,以及风格独特的瑶族文化资源,阐明金秀大瑶山旅游开发的潜力,从而提出采用现代精品意识来开发金秀大瑶旅游的构想.  相似文献   

5.
民俗文化成为旅游经济的内涵,原生态民俗成为旅游经济的新亮点,差异民俗成为拉动旅游经济的法宝,参与性为旅游经济发展注入强大生命力,充分显示出民俗文化对旅游经济的推动作用。为了进一步发挥民俗文化作用力,要加强宏观设计,制定旅游开发战略规划,丰富旅游项目,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加强区域整合,合理规划旅游线路,注重次生经济,开发民俗旅游商品,做好宣传、交通、人才培养等配套工作,构建系统的旅游体系。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回族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建筑文化、节庆文化及体育文化等构成回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环链;在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迈进过程中,多姿多彩的回族文化作为旅游的"灵魂",与河南省旅游经济初步实现了互促共赢;基于回族文化资源开发与旅游经济发展的双重考量,仍然面临着资源开发深度不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层次不高及旅游专门人才缺乏等症结问题;应采取转变发展观念、搭建节庆文化平台、加快引人育人步伐等针对性强的政策措施,以此促进河南省旅游经济实现新跨越。  相似文献   

7.
体育旅游作为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的一支重要力量,在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的持续带动下取得了一定成就,促进了地域经济的大发展。西部民族地区虽然拥有丰富的特色体育旅游资源,但从整体上看体育旅游还处在起步阶段,其自身还有诸多不成熟、不完善的地方,尽管外在层面有不少发展机遇,但面临的威胁或挑战不容乐观。我们在对西部民族地区体育旅游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就其发展对策提出几点粗浅建议。  相似文献   

8.
民俗文化成为旅游经济的内涵,原生态民俗成为旅游经济的新亮点,差异民俗成为拉动旅游经济的法宝,参与性为旅游经济发展注入强大生命力,充分显示出民俗文化对旅游经济的推动作用。为了进一步发挥民俗文化作用力,要加强宏观设计,制定旅游开发战略规划,丰富旅游项目,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加强区域整合,合理规划旅游线路,注重次生经济,开发民俗旅游商品,做好宣传、交通、人才培养等配套工作,构建系统的旅游体系。  相似文献   

9.
桂西民族地区是广西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但拥有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在桂西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需要构建一条黄金旅游线路,将散落在桂西大地上的世界级旅游景观串联起来进行开发,形成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实现旅游规模经济效益,并带动桂西民族地区其他旅游资源的开发,促进桂西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大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早日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10.
体育旅游作为旅游业的生力军,在拓宽旅游路径、提升旅游品质、增加旅游收入等方面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对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西北民族地区以自然和民族文化为主体的旅游资源十分富集,这为体育旅游经济的深度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观念落后、管理不到位、人才缺乏及质量不高等症结问题,直接影响了体育旅游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结合西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应把筹集资金、培养人才以及转变观念作为重点,不断提升民族体育旅游的运行质量和效益水平.  相似文献   

11.
前台、帷幕、后台--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新模式探索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杨振之 《民族研究》2006,24(2):39-46
针对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问题,文章借用美国社会人类学家马康纳"前台、后台"理论,提出了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前台、帷幕、后台"模式,希望通过这一新模式合理地解决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冲突,并以美国印第安人文化保护和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等为案例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为民族文化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龙州旅游开发,必须突出一个"特"字,依托资源优势,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异"的原则,统筹规划,重点开发"二点一线",重视开发旅游商品,加大宣传促销力度,逐步建成以山水游览、边关风情、跨国旅游为核心的旅游体系,使龙州成为旅游强县.  相似文献   

13.
针对重庆彭水厚重的盐丹文化、神秘的巫觋文化、丰厚的传统文化遗产、独特的乡村聚落等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乡村旅游开发评估,提出"以鞍子苗族文化为抓手,建立‘中国武陵·娇阿依文化生态博物馆’,竭力打造‘乌江苗都’品牌;以盐丹文化为核心,精心筹建‘中国·盐丹文化博物馆’,推动郁山古镇文化旅游精品建设;建立‘中国武陵·娇阿依文化传媒中心’,加强宣传促销力度,创建彭水民族文化旅游品牌"的乡村旅游发展对策,将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这既促进彭水少数民族原生态的产业化发展,又带动了彭水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4.
生态旅游是南宁市旅游发展的地域优势.进入21世纪的南宁旅游业面临着缺乏旅游精品,缺乏特色,缺乏文化内涵等许多问题.今后应该突出首府生态旅游建设,突出保育、开发、环保等理念,加强旅游区的保育规划,促进南宁旅游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民族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美丽多姿的自然风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风情是极具开发潜力的优势资源.充分发挥优势,发展各具特色的地方经济,是实现民族地区经济振兴和繁荣的必由之路.民族地区应抓住机遇,把旅游业纳入经济腾飞的战略中,作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第三产业的龙头,加强领导,加快建设,开发特色旅游资源,实施旅游精品战略,建设好旅游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6.
王德刚 《西藏研究》2009,(4):94-100
由拉萨、日喀则、樟木镇,延伸至加德满都的318国道(中尼友谊公路),是一条贯穿西藏旅游资源最富集地区跨国的黄金旅游线,这条旅游线路的周围区域集中了西藏多处顶级旅游资源,对国内、国际游客具有突出的吸引力,而且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具备建设以旅游经济为主导的产业集群的物质基础,其开发的深度和广度对西藏经济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针对重庆彭水厚重的盐丹文化、神秘的巫觋文化、丰厚的传统文化遗产、独特的乡村聚落等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乡村旅游开发评估,提出"以鞍子苗族文化为抓手,建立‘中国武陵·娇阿依文化生态博物馆’,竭力打造‘乌江苗都’品牌;以盐丹文化为核心,精心筹建‘中国·盐丹文化博物馆’,推动郁山古镇文化旅游精品建设;建立‘中国武陵·娇阿依文化传媒中心’,加强宣传促销力度,创建彭水民族文化旅游品牌"的乡村旅游发展对策,将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这既促进彭水少数民族原生态的产业化发展,又带动了彭水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8.
青藏铁路二期工程是受世人高度关注的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它的建成通车将改写西藏无铁路的历史,对促进青藏两地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经济快速和谐发展带来深远而重大的影响。同时,青藏铁路又将会成为一条世界顶级旅游带,打造这条旅游精品线,将会促进青藏两地甚至西部地区旅游业全面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王聪  郑骁鹏 《西藏研究》2012,(4):115-120
西藏旅游业具有高原自然景观、历史宗教文化景观、高原民俗风情三大优势,同时也存在人文资源尤其是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不够、外向复合型人才、管理人才缺乏等问题,大力发展西藏旅游业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其路径选择应在充分利用自然风光优势的前提下,相应开发民俗文化资源;在兼顾大众旅游的同时,适度推出高端产品;政府主导型的旅游精品战略,应当与社会整体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相适应,避免社会成本的过度累加。  相似文献   

20.
西藏地学(综合)旅游资源调查(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巴登珠 《西藏研究》2000,(3):103-114
旅游资源,概括起来就是具有观赏价值的自然和人文景点。在自然旅游景点中除现代生物景点外,其他均属于地学旅游资源范畴,如古生物化石、古人类化石、古采冶遗址、洞穴、环境地质及地质灾害,等等。西藏开发地学旅游资源的潜力很大,并且很多景点在国内外都属绝无仅有,因此加大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应当成为西藏参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本考察报告是在收集前人资料的基础上,经野外实地考察完成的。本报告旨在对西藏进行地学旅行资源调查的同时,对几条旅游线路进行实地考察,客观地评价我区地学(综合)旅游资源的丰度及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