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三维归因理论的教育学意义李振玉,郝保文一、归因与三维归因理论简介归因与归因理论是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和原理,在现代社会心理学领域被广泛运用于对人认知和社会判断之中。所谓归因,又称归属,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和推测的过程。这里的行...  相似文献   

2.
自1958年美国心理学家弗里茨·海德创立了归因理论后,关于成就归因的研究已经日趋成为各个学科关注的焦点。在总结回顾国内外有关归因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以湖北省利川市市民样本数据为依据,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对社会成就归因数据的因子分析,得出了我国城镇居民社会成就归因的二维分类,即内归因倾向的个人因素归因和外归因倾向的家庭社会因素归因。通过对社会成就归因数据的多元回归分析,得出了我国城镇居民:性别、年龄、户口类型以及婚姻状况对内在个人素质因子和外在家庭社会因子均没有显著性影响;受教育程度、年总收入对内在个人素质因子和外在家庭社会因子均有不同程度与不同范围的显著影响。通过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解释了我国城镇居民社会成就归因的影响因素和现状以及社会开放性和公平程度,并得出有意义的结论:城镇居民的性别公平、户籍公平已经逐步走向完善与成熟;人力资本和经济状况仍然影响着城镇居民的归因态度和倾向;城镇居民倾向于对获得社会成就来说内外因素都首要。  相似文献   

3.
在认知革命的影响下,政治认知日益成为政治心理研究的核心.政治认知是人对政治现象进行心理加工的过程和内容.认知相符理论、归因理论和图式理论是过往政治认知研究的依从理论,因其建立在有限理性概念的基础上,因此被批评为冷认知.未来政治认知的研究必须要置于社会认知路径下进行,热认知和内隐认知成为政治认知研究未来的重要趋向.为更好地实现政治认知研究的本土化和现实化,国内研究者需要准确把握理论概念间的传承性.  相似文献   

4.
广告的功能从告知走向说服,从说服走向诱导进而产生行为,这是广告传播策略的历史性发展。本文将从广告传播过程的四个基本构成要素入手,分析在广告主体、广告媒介、广告内容以及广告客体这四个环节中体现出来的广告的说服功能,并通过“可信度效果”研究、“说服性传播”效果研究、一致性理论、认知论等相关传播学实验研究以及理论依据进行论证,探讨广告中的说服传播功能。  相似文献   

5.
西方语言学中对语言形成理论的探索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分别是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对于语言形成探索的总趋势是从客观主义走向非客观主义、从语言系统中的客体研究走向语言系统中的主体研究。结构主义的语言形成论受到了科学主义的影响,把语言的形成研究限制在语言本体之内;转换生成语言学认为语言系统的普遍语法内在于我们的心智之中,通过转换规则形成语言的表层系统;系统功能语言学建立了语言系统与社会功能之间的联系,认为语言的形成就是语言实现社会交际功能的过程。这三种语言学理论都未能把人的认知作用纳入语言的形成过程之中。认知语言学认为世界、认知和语言三位一体,发现了人的认知在语言形成中的核心作用,提出了符合语言本质的全新的语言形成论。语言的形成过程涉及认知现实世界,形成思维,认知语言,建立思维与语言的联系,通过隐喻扩展机制,最终形成语言系统。  相似文献   

6.
文章将Langacker的认知参照点(CRP)拓展应用于英语主谓一致现象的分析,并根据Lakoff关于理想化认知模型(ICM)的四种建构原则,提出了理解英语主谓一致的三种理想化认知参照点模型:“命题式认知参照点模型”、“容器式认知参照点模型”和“类比式认知参照点模型”。从认知的视角阐明了英语主谓一致的参照对象和理论分析模型,为英语主谓一致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会计学研究面临的挑战与认知神经科学及其研究工具的发展促进了神经会计学的产生.神经会计学是在传统会计理论的基础上,运用认知神经科学方法和研究工具及其创新的数据源,从大脑功能与神经机制上揭示会计现象与会计行为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根本动因,并最终形成解释和预测会计实务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交叉学科.神经会计学的基本特征有:行为主体由经济人假设转向社会人假设;理论基础由经济学扩展到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视角由经济机制扩展到认知和脑神经机制;研究重心由会计经济后果向会计信息与会计行为本身回溯;会计实践由强调外在动机转向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并重.神经会计学研究的四种基本范式是直接引证认知神经科学结论及其证据的研究范式、固定环境下的神经实验范式、情景模拟下的神经实验范式和神经实验与行为实验相结合的研究范式.会计信息呈报内容与方式及其对经济决策的影响、薪酬激励机制优化、社会责任及会计诚信等亲社会行为研究将是可预见的神经会计学研究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8.
写作过程模式主要分为阶段模式、认知过程模式、社会互动模式和社会认知模式,这4种模式分属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理论支撑,对“意义”的形成有不同的假定,对写作者、读者与文稿之间的互动也有不同的关注焦点。但它们彼此之间又相互关联,彼此兼容:在对写作本质的认识方面,存在一个由外部文本转到内部机制再扩展至外部社会因素的趋势;在对写作过程的描述方面,由单一线性特征改变为个体的认知行为,继而由社会品质扩展至认知心理与外部环境的结合体。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后期模式是前期模式的提升和综合,具有延续、递进、上升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消费情绪与购后行为的关系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消费情绪在消费者购后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消费情绪与购后行为的关系就成为众多研究成果的重点。总结这些研究内容,大致有三个研究方向:消费情绪与期望—差异理论;消费情绪与消费者满意;消费情绪与认知理论。第一类研究将二者的关系置于传统的期望—差异理论框架下,可以说是对原有模型的补充和完善;第二类研究是纯粹对消费情绪与满意二者的关系从多方面进行深入剖析,其中负面情绪与满意的关系研究和第一类研究有密切的联系,从负面情绪的起因出发,研究不同起因的负面情绪与满意之间的不同关系,改变了第一类研究“负面情绪导致不满意”这一相对简单的认识;而第三类研究是将消费情绪纳入传统的认知理论框架中进行研究,可以被看作是对以往认知理论的补充。  相似文献   

10.
行为程序模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促使大学生“内化”的认知顺利“外化”为良好的行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行为程序理论模型是基于心理学用于描述人的认知-行为转换过程的理论模型。运用该模型,文章将思想政治教育“外化”描述为由情绪控制、观念控制、自我控制三个控制过程和外部资源、内部资源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在一定程度上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外化”过程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1.
问题人的行为是由一定的动机发动和维持的,而动机的出现必有其认知的原因(E·托尔曼、K·勒温、J·阿特金森、L·费斯汀格)。归因作为重要的认知过程,它对期望以及其后的成就行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归因理论认为,人有一种探索自己行为源泉的基本倾向,他总是力求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原因作因果分析,而这种分析直接关系到其成就动机及最后的成就行为(B·韦纳)。  相似文献   

12.
以顾客对产品感知伤害度为调节变量,研究归因认知与风险偏好对购买意愿影响的作用机制及路径过程,通过对上海市民进行抽样电话调查和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在产品伤害事件中归因认知通过感知企业社会责任和品牌认同两个中介变量对品牌购买意愿产生影响,顾客风险偏好通过感知价值和品牌认同两个中介作用对品牌购买意愿产生影响,其中顾客风险偏好比归因认知对品牌购买意愿产生更大的影响;顾客对产品的感知伤害程度在归因认知与感知价值间具有显著调节作用,而在风险偏好与感知价值间的调节作用不明显。最后,根据该研究结论提出了关于品牌危机的公共策略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促使大学生“内化”的认知顺利“外化”为良好的行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行为程序理论模型是基于心理学用于描述人的认知一行为转换过程的理论模型。运用该模型,文章将思想政治教育“外化”描述为由情绪控制、观念控制、自我控制三个控制过程和外部资源、内部资源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在一定程度上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外化”过程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在改进概念整合理论勾勒的“四空间”认知模型基础上,提出了借代概念整合模型,对其他辞格认知机制的研究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责任归因在消费者的产品危机认知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它不仅决定了危机的责任归属与责任程度,而且必将对危机处理实践引发重要的启示。文章以线索利用理论为基础,以自我监控、品牌形象感知分别作为人格特质和情境变量,构建了消费者责任归因的作用机制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进行了验证,进而发现了“特质归因”和“情境归因”两条消费者责任归因路径,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讨论并指出相应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6.
怀特的“原因加工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怀特的“原因加工理论”述评刘永芳近年来,以Kelley的“方差分析模型”为代表的经典归因理论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怀疑和批评。研究者们认为,这种归因模型过于强调归因过程的合逻辑性,把普通人都类比为科学家,未能反映人们归因过程的实际。在此基础上,一些新的归因...  相似文献   

17.
高校德育目标的建构,不是由教育者或教育管理者主观任意选择的,而是有其自身的科学依据。高校德育目标建构的基本依据主要包含社会发展对未来人才素质的需要、大学生的人格特征、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对高校德育的新要求以及经济全球化与中国高校德育的关系这四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建构起来的高校德育目标的新框架是一个由“意识形态认知与实践”、“文化认知与实践”、“个体与社会价值认知与实践”、“心理认知与实践”和“道德(法纪)认知、道德实践与道德境界”等诸多要素构成的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18.
奥苏伯尔的认知理论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原有认知结构同化新知识的过程。同化,就是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与当前新学习内容相似的观念做“固定点”来固定新知识,新旧知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将新知识纳入到学生的认知体系中去,并使认知结构自身得到发展。根据这一理论,本文谈谈教学中采用的新知识形成的“三段送进”教学模式:准备(铺垫、走向)──同化(探索、构建)──巩固(运用、反馈)三步曲。一、准备阶段(铺垫、走向):准备阶段是指形成物理概念规律前所做的铺垫和认知目标定向过程。这一阶段的任务是为同化阶段提供思…  相似文献   

19.
在心理学上,归因偏差属于一种认知偏差,能影响我们判别一件事或某个行为归因于什么人或什么事情。针对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对教师归因方式不够重视的问题,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师归因偏差的理论依据和具体表现,提出了5种培养教师进行积极教学归因的策略:热爱教师职业,不断提高现代教育理论修养;用发展性归因克服“重结果,轻过程”的归因偏差;全面、客观、公正地归因;重视学生反馈,勤做课后总结;反省自己的归因方式,对错误的归因方式进行再归因。这些策略有助于提升大学英语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英语的环境。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是当前国内国际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武汉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的教师和研究生们针对该问题先后进行了两次专题研讨 ① 。讨论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展开 :一是全球化的实质与进程 ;二是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及世界历史 ;三是全球化研究的方法论 ;四是全球化与趋同论。现将讨论的基本内容综述如下 :一、全球化的实质与进程博士生导师汪信砚教授认为 ,所谓“全球化” ,是指人类从以往各个地域、民族和国家之间彼此分隔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走向全球性社会的变迁过程。人类社会的全球化进程肇始于近代资本主义的对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